1、儿科教学查房,大理学院 吴 婷王 优殷秀梅,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FMD,内容概要 CONTENT,1 、病史汇报 2、相关临床知识介绍 (定义、国内流行情况、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 3、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4、健康教育,张楠,男,1岁 病史 张楠,男,1岁 入院前4日无明显诱因纳差,无吐泻,无咳嗽, 次日出现发热,最高38.5,无寒战、抽搐,无稀 痰,在当地卫生院输液一日(具体不详),热退。昨 早到我院输“头孢孟多+利巴韦林”1次,一日来手足 出现皮疹,渐增多,今复诊以“手足口病”收入院。,T: 36.2 P:116次/分 R: 30次/分 B
2、P:未测患儿一般情况可,营养状况一般,精神、饮食、睡眠欠佳,小便正常,大便干,2日一次。,入院时体格检查,病史,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患有“乙肝”病史,无过敏史、外伤及手术史。 个人史 生产史:2胎1产,妊娠37周,出生体重2700g,无窒息,新生儿健康。 喂养史:奶粉 发育史:3月抬头,6月会坐,8月会爬,3月会笑,5月认人,10月会叫妈妈。 预防接种史:按时接种。 家族史:不详。,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相关知识 Relevant Knowledge,一、概念,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FMD) 是肠道病毒(柯萨奇A组16型、肠道
3、病毒71型)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 个别患者可引起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循环系统受损等致命性并发症; 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自愈。,国内流行情况,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第一次报道手足口病,1987年天津首次分离出coxA16,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首次分离出EV71. 2007年在山东临沂暴发流行,2008年在安徽阜阳暴发流行,之前多为散发。 今年发病特点:1、发病早 2、发病广 3、EV71感染多 4、处在上升期 5、重症多,死亡率0.43(去年0.26)香港地区1987年发生EV71流行,2001年出现首例死亡病例
4、;1998年71感染在台湾省引发大量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6月和10月流行中,共129106例,重症405例,多为5岁以下儿童(91%) ,死亡78例,其中65例有肺水肿或肺出血(83%)。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 。,二、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 人是本病已知的唯一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传播途径,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 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唾液中的病毒 日常接触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生活用品传播 水源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经口感染 医源性传播:门诊交叉感染、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传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与显性
5、感染之比为1001,受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 成人多通过隐性感染获得抗体 患者主要为儿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85%95%,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轻型类似感冒或肠胃炎症狀无症状感染: 50-80%重型可有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10%至25%,如出现肺出血,死亡率大于80%。,潜伏期 一般2-5,无明显前驱症状; 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约半数病人发病前1-2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 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 口腔粘膜出现斑丘疹、水疱或溃疡, 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
6、生 手、足远端掌侧等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 斑丘疹在5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 疱疹呈圆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 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1)、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2)、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确诊病例 临床
7、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EV71、CoxA16或其它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EV71、CoxA16或其它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药物预防,传统医学认为手足口病因脾胃湿热,脾开窍于口,火上炎至心,开窍于舌。故治疗原则为清热祛湿解毒 常用方剂:银翘散、牛黄解毒片、清热祛湿茶、泻心导赤散、沙参麦冬汤等 单药:板兰根、大青叶、茵陈、仙鹤草、绿豆等,个人预防措施,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
8、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个人预防措施,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 6.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7.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1. 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
9、(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 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4. 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 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 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 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中丙类传染病要求进行报告。,
10、1、病史 2、症状+体征 3、辅助检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 Nursing Diagnosis,舒适改变 与皮疹、水疱引起的不适有关 体温过高 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与皮疹、水疱有关 知识缺乏 与对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有关 焦虑 与担心疾病有关,手足口病的护理 Nursing Intervention,1、消毒隔离 2、皮肤护理 3、口腔护理 4、合理饮食 5、发热的护理 6、病情观察 7、心理护理,1、患者住院期间体温的到控制 2、住院期间皮肤、水疱未发生破溃 3、患者家属能说出疾病及相关护理措施 4、患者家属焦虑减轻,护理评价,健康教育 Health education,疾病知识的宣教 注意营养与饮食 告知家属疾病预防的知识 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到人口密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