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动态数列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动态数列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本章详细介绍了动态数列的种类、动态数列的构成内容、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及运用条件。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能够区分各种动态数列,能够运用所学方法结合实际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本 章 主 要 内 容,第一节 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种类,第二节 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第三节 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第四节 现象变动的趋势分析,第一节 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种类,一、动态数列的概念 教材P368,动态数列由两部分构成,时间,指标数值,例如:某企业各年生产总值资料如下:,二、动态数列的种类 教材P369,1、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时期数列,
2、时点数列,特点?,连续时点数列,间断时点数列,间隔相等时点数列,间隔不等时点数列,2、相对指标动态数列,3、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形成,第二节 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动态分析的指标两类,反映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一、发 展 水 平,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 其数值可以表现为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例如:某商业企业1月份销售额500万元;完成销售计划的120%。,发展水平,最初水平,最末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根据各发展水平在动态数列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二、平均发展水平,(一)平均发展水平的含义:教材P375,注意动态平均
3、数与静态平均数的区别:,主要区别: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数值,反映该指标在不同时间下达到的一般水平。而静态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某一数量标志在总体各单位的数量表现标志值,反映该数量标志的标志值,在同一时间下在总体各单位达到的一般水平。,(二)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1)由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公式,例:某商业企业15月份商品销售资料如下:单位万元,则:15月份平均每月的销售额为:,(2)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由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以天为瞬间单位, 每天都进行登记, 形成的时点数列。,例如:有某企业1号6号每天的职工人数资料:,
4、则:16号平均每天的职工人数为:,例如:有某企业1号30号每天的职工人数资料:,则:1号至30号平均每天的职工人数为:,由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A、间隔相等时点数列,则: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为:,B、间隔不等时点数列,则:该年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为:,C、间隔相等时点数列与间隔不等时点数列的关系,当 f1= f2 = fn-1 时,上式可变为:,2、由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基本公式,公式表明: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是由a、b两个数列的序时平均数对比得到的。,a 数列的序时平均数,b 数列的序时平均数,因为a、b两个数列都是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所以 ab两个数列的序时平均数,可根据数列的性质, 分别采用相应的公式来计算。,例如:有某企业产量和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要求:计算该企业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劳动生产率。,产量为 a 数列,人数为 b 数列,时期指标,时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