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说新语,教学目标,自读课文,自读检测,资料仓库,问题探究,老师质疑,学科网,学科网,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撰者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志”是记的意思。 “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东汉末年经三国至两晋时期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对统治阶级的情况也有所涉及。各篇通过许多人物的遗闻轶事和生动言谈,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尤其是士族阶层的生活状况、文化习尚乃至他们的精神世界。 篇幅短小,语言简练,辞意隽(jun)永。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咏 雪,一读,读准字音,正确停顿;,读准字音雪骤( ) 差可拟( ) 无奕女( )
2、谢道韫( ),zhu,n,y,yn,读顺句子(划分朗读节奏):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请一名同学翻译全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家中的子侄辈,高兴的样子,不如,比不上,判断动词,表凭借,差不多可以相比,就是,不久,一会儿,家庭聚会,二译,找出本文的古今异义字,儿女,文义,因风起,家中的子侄辈,子女,诗文,文章意思,凭借,因为,一个寒冷
3、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三、问题研究,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四、深入理解,参
4、考:前者写的好,因为雪的颜色和形态跟盐相似(形似);后者写的好,因为雪的飘飞和柳絮的飘飞接近(神似)。,春 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提示:这首诗诗人赋情于雪,仿佛白雪也嫌春光来迟,像落花一样飘飞,来装点春色。,夜 雪唐白居易已讶衿(jn)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提示:这首诗采用侧面烘托陪衬的手法,从感觉、视觉、听觉入手写雪,尽现雪之寒、大、重。短短四句诗,把夜雪描写得曲折、细致。,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教学目标,自读课文,自读检测,资料仓库,问题探究,老师质疑,就,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
5、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 )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约定,不再等候就走了,才,当时,通“否”,丢下,舍弃,离开,古今异义,拉,回头看,译,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友,于,元方,家君,君,君,君,友,家君,补,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
6、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问题研究,、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答:君是对方的尊称,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参考:()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
7、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就改的精神。,(3)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