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举国体制,YES OR NO ?,举国体制 就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在体育上,就是以世界大赛的冠军(特别是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统一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来夺取比赛运动的好成绩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2010年11月12日 2010年11月27日 ,第十六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隆重举行,中国再次以199枚金牌,119枚银牌,98枚铜牌,共计416枚奖牌数的成绩再一次占据金牌和奖牌榜第一的
2、位置,连续八届亚运会称霸亚洲!,举国欢庆!,浮华背后?,我们的思考?,“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2010年11月14日,新华社高 级记者杨明发表了上述评论,对中国体育体制的种种弊端进行批评,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批评声和叫好声同样猛烈。,“一家独大看似可以独领风骚,但会导致亚洲体育失衡,使其他参与者感到成为陪衬。举个通俗的例子:本来是请大家做客的,结果,鱼翅和熊掌都让主人抢吃了,剩点汤汤水水的给人家分,咱好意思吗?生物界和自然界法则告诉我们:只有共存才能共荣。让一个“巨人”和一群“常人”按照相同规则玩角力游戏,场面未必有趣。尤其是在实力绝对不对等的情形下,在看客的助威下,穷追猛打,没有观赏价值。 另
3、外,这会引导本来就畸形的中国竞技体育走向极端。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体育等同与金牌,把体育当作强国符号,这其实是扭曲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和本质。体育是什么?毛主席早就说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是属于大众的运动,是老百姓们的健康生活方式,不幸的是,这个属性被漠视了,精英体育一度成为主导。”,杨明其人新华社高级记者。1988年首尔奥运会采写的约翰逊“欺骗”了整个世界和约翰逊果真欺骗了整个世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采写的奥林匹克公园大爆炸为其代表作。2001年,杨明涉足黑哨调查,撰写黑哨一书。2005年,美国体育学院将以美国前总统名字命名的“罗纳德里根新闻奖”颁给杨明。杨明曾于2005、
4、2007年两度应邀出席晶报主办的中国足球、中国体彩高端论坛。,某些记者为了出名,总是炮制出一些所谓的高论,我们金牌拿少了,他们要批评,金牌拿多了,他们也要批评,这些言论简直就是颠倒是非!中国亚运代表团副秘书长、江苏省体育局局长殷宝林金牌战略是我们国内的事,与别人无关,但不能号召我们不派好的来,别人派好的来淡化金牌的意义,主要是对政府体育机构而言,但对运动员不存在淡化金牌的意义。 魏纪中今天中国人的体质,早已不是“东亚病夫”时代那种情况,而是有了历史性进步。一些人把现在部分国人营养过剩、运动过少的问题,归咎于体育事业发展不力,并用来讽刺我们金牌夺冠,显得有些强词夺理、风马牛不相及了。 北京日报,
5、“一骑绝尘”引发的异见,各路人马力挺杨明,央视主持张斌、袁文栋,知名记者关军,社科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等来自各界的人士纷纷表达观点,认为杨明在这样一个时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恰当的、合适的,能够充分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对全国体育发展有极大好处。 网络上,人们对于杨明的力挺也是体现在更多方面,有网友发表帖子表示:“首先要肯定杨明并不是通过亚运会一战成名的,这个从事体育事业二十多年的记者,已经不需要也不屑于靠这样的方式来炒作自己。 ”,别人走过的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曾经是奥运会历史上一等一的金牌大户,也可以说是中国举国体制的楷模。这个国家面积不到11万平方公里,跟浙江省面积
6、相当,人口在198/9年时约1700万,相当于深圳人口。但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却在奥运会历史上创造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成绩。 19721992年,在长达二十年时间里,东德曾是与美苏鼎足而立的体育竞技大国,所夺奥运奖牌数量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苏。,德国统一后这个东德神话破灭:自1996年开始,德国在奥运会上的成绩就一届不如一届了,96年20枚,00年13枚, 04年13枚,08年截至目前为9枚。 与其说是德国体育江河日下,倒不如说是德国体育的正常回归。一直以来,西德的体育制度是很健康的,不过分追求奥运会的金牌数,而让国民的身体素质得到自由发展,所以每次奥运会金牌得10枚左右就满足。 但谁都不会否认今天
7、的德国是个体育大国,德国不仅在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项目中(足球,篮球,田径,游泳,赛车,网球等)具备不俗的甚至是顶尖实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国有着大量民间的体育协会。光在德国体育联合总会中有8万5千多个分会,注册会员达到了2600万人,体育协会的会员占到总人口的32%,经常参加运动的人有1200万人,说德国是一个全民体育的国度一点也不为过。,东德举国模式的倒掉,有很多复杂的原因。直接的因素是,暴露在世界面前的种种黑幕,包括国家主导的兴奋剂行为,引起了西方社会包括德国人自己的愤怒。而究其根本,德国人认为,这样的资源配置模式,不符合体育的目的和国家的利益,更不符合人的基本利益。今天的德国,依然是个无可争议的体育大国强国,但不再是个金牌大国。随着东欧的剧变,其他国家的举国体制,或者被彻底抛弃,或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其举国体制经历了收缩和改良,尽管许多项目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国家包养方式,但是举国体制成功地从众多的项目中撤退,而这种撤退因为足球和网球等项目的崛起而取得了相当漂亮的成功。而其他东欧国家,基本都是放弃了体育举国体制,除了国家的一两个优势项目。,我们走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