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77.50KB ,
资源ID:7776208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7762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3.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doc)为本站会员(gnk289057)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3.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doc

1、102八、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按照西方美学传统的看法,味觉属于较为低级的感觉器官,它所获得的快感不过是一种生理快感,与美感无涉,因此它不具备成为审美感官的资格。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到近代的鲍桑葵、桑塔耶那,均持此种观点。然而,中国古代美学、文艺学中大量存在的以味论美、以味谈艺的事实,使得人们不能不对上述看法的正确性产生怀疑:是我们的古人对美的认识始终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还是西方哲人的结论过于武断?换一个角度说,古人所以以味论美,究竟是等味感于美感,抑或仅仅是一种比喻?无论如何,这的确是一个饶有意味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索、去解释。味作为审美范畴的历史及含义让我们先看一下古人是如何以味论美、以味论艺,

2、并借此确定其所说之味的种种含义将味觉感受与视、听之美联系起来,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左传 、 国语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晏子论“和与同异” ,便以味喻之: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晏子的本意当然不在谈论审美,但将味与声联系起来,主张相成相济、和与同异的思想,对后世以味论艺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 国语郑

3、语中史伯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时也指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看来,先秦古人所以取譬于味,着眼点正在味的寓杂多于统一的特性。与此相关的是老子对“无味之味”的推崇。 老子三十五章道:“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淡乎其无味”是老子对道的特性的一种描状,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同意。淡即是朴、是无、是道,所以老子又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 (六十三章 )在老子看来,无味之味,乃为味之极至,既是众味之所从出,又是众味恰到好处的调和。后来儒家经典之一的乐记则说, “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

4、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 ”大羹玄酒之味,亦以平淡为其特征。这与老子的“无味之味”一道,成为后世以味论艺的又一理论渊源。但这些都还只是一种比喻。真正将味觉感受与审美问题联系起来的,是孟子和庄子。孟子以“口之于味,有同耆(嗜)也”来说明共同美感的存在: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103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

5、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孟子告子上 ) 庄子则以味觉偏爱说明美感之差异: 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芾,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孟子和庄子命意虽然相反,但都将味觉感受作为美感之一种,与视、听之美等量齐观。这是一个很可值得注意的现象,它表明先秦古人并没有将味觉与视觉、听觉作高下之分,更没有将味觉排斥在审美感官之外。先秦古人的这些论述,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味论美的传统,并且规定了味的价值取向。魏晋以后,随着文艺理论的成熟,味也被大量应用于文艺批评。大概而言,以味论艺可以中唐为界分为

6、两个时期,前者以钟嵘“滋味说”为代表,后者以司空图“韵味说”为代表。在钟嵘之前,已有不少文艺理论家援味论艺,如陆机文赋批评文病:“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繁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泛,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要求文章既有遗味,又具备文辞的华美。刘勰文心雕龙中味字出现的次数更多,含义也较为丰富,诸如:繁情寡采,味之必厌。 (情采 )是以声画妍蚩,寄在吟咏。滋味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 (声律 )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隐秀 )是以四序纷回,而入兴贵闲,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 (物色 )数逢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辞气丛杂而至。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

7、,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断章之功,于斯盛矣。 (总术 )刘勰所说之味,既指诗文的意蕴,如“滋味” 、 “余味” 、 “义味” ,也指对此种意蕴的感受、体悟。就是说,味既是一个名词,也可以是一个动词。当然,老子已说过“味无味” ,但刘勰所说“味之必厌” 、 “味之则甘腴” ,则完全意同审美鉴赏了。刘勰还指出,味与情、采相关,与表现技巧相关, “深文隐蔚” 、 “析辞尚简”等都是使诗文有余味、滋味的必要条件。应该说,到了刘勰文心雕龙 ,味才真正成为一个美学文艺学术语,它已经不只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而获得了独立的意义。钟嵘诗品的出现,则又将味提到了诗歌之美的本体高度,味被用来指称诗歌的审美性内涵。

8、 诗品序道: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104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钟嵘所说“滋味” ,乃就作品的内容而言,他所以认为五言诗最有滋味,是因为五言诗“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 。换句话说,较之传统的四言诗,五言诗叙事、状物、抒情、达意更为便利,表现出更强的功能。所以,这种滋味主要不在言外,而

9、在言内。另一方面,从钟嵘对兴的界定,以及他所理解的赋、比、兴手法与味的关系来看,我们还可以说, “滋味”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一种得之于表现技巧的含蓄。这和刘勰说的“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是相通的。而且,和刘勰“繁情寡采,味之必厌”的见解相同,钟嵘也将情、采作为诗味的重要内涵,所以他批评东晋玄言诗是“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 “理过其辞” ,内涵应该丰富才是,但钟嵘却以为无味,是知钟嵘所重,在于内容的情感性与词藻的华美性。大约中唐以后,随着古典诗文在体裁、风格流派方面呈多样化的走向,人们对诗文之美的认识渐趋细密,味开始被用来指称不同的艺术风格。这方面一个较为突出的例子,是柳宗元以“奇味”评韩愈的毛颖传

10、 。 毛颖传仿史记体例,采用拟人笔法为毛笔作传,而寓韩愈之牢骚不平于其间,这无疑是一篇奇文,是对传统文体、手法的一种突破。对此,世人多持讪笑态度,而柳宗元独以“奇味”许之。他在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中写道:“大羹玄酒,体节之荐,味之至者。而又设以奇异小虫、水草、楂梨、橘柚,苦咸酸辛,虽蜇吻裂鼻,缩舌涩齿,而咸有笃好之者。文王之菖蒲葅,屈到之芰,曾皙之羊枣,然后尽天下之味以足于口。独文异乎?韩子之为也,亦将弛焉而不为虐欤!息焉游焉而有所纵欤!尽六艺之奇味以足其口欤!”柳宗元认为,文章之风格亦如饮食之味,不可以一格拘之,天下之味本多样,文章风格也应多样。这虽然还是一种比喻,但较之六朝人已是一个发展。

11、不过,真正将以味论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赋予味以某种形上之美意味的,则是晚唐的司空图。如果说味在刘勰、钟嵘那里主要为情味、意味的话,那么司空图说的味则主要指韵味,它较之情味、意味更为内在,更难以言宣、难以指陈,同时也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其与李生论诗书道:文之难,而诗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 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间矣。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司空图认为,诗之味有两个层次,一是

12、某种具体的味,这恰如饮食中有酸味和咸味一样;二是调和各种具体的味而形成的“醇美”之味,它是超越于各种具体的味之上的,是味的极致。一个优秀的诗人,不能只满足于对某种具体诗味的追求,而应博采各家之长,追求艺术表现的完美,即“以全美为工” ,这样才能获得“味外之旨” 。正因为味在诗歌创作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司空图才特别强调“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 。在二十四诗品中,司空图还提出了若干重要的创作原则,有助于我们理解“味外之旨”的性质。如“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都说明味是超言绝象的,它只诉诸于读者的心灵,而不得等同于诗歌直接抒发的情意,更不是诗歌的文字声律之美。显然,

13、这和刘勰、钟嵘理解的诗味是不同的。但后人祖述于司空图的也就在这种不同,在其醇美之味、味外之味。宋代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转述司空图论诗大意,谓:“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 ”又说:“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 ”可105知苏轼对司空图此论的推崇。在送参寥师一诗中,苏轼写道:“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看来,苏轼是深以司空图之味外说为然的,而他本人也的确是一个资深的知味者。元人揭曼硕承苏轼说,对司空图的“味外味”作了更具体的解释:“唐司空图教人学诗,须识味外味,坡公尝举以为名言。人之于饮食为有滋味,若无滋味之物,谁复饮

14、食之?为古人尽精力于此,要见语少意多,句穷篇尽,目中恍然别有一境界意思,而其妙者意外生意,境外见境,风味之美,悠然甘辛酸咸之外,使千载隽永,常在颊舌。 ”(诗法正宗 )清人袁枚则说:“司空表圣论诗,贵得味外味,余谓今之作诗者,味内味尚不能得,况味外味乎?” (随园诗话 )总之,自司空图标举“醇美之味” 、 “味外之味” ,人们对味的认识遂深入一层,不只是就作品的内容、表现上的含蓄而言了。味常常被用来指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深层审美特征,而辨味,则相当于今天说的审美判断。现在,我们可以对古人所说之味,作为一个美学文艺学范畴的味进行界定了。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味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即对象的审美特征和对这

15、种特征的感受与判断。前者之味,属于作品论的范畴;后者之味,属于鉴赏论的范畴。具体说来,属于作品论范畴的味又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作品的意蕴,如常说的情味、意味;二是通过比兴、象征、隐喻等手法而产生的言已尽而意无穷的鉴赏效果,如余味、回味;三是由作品诸因素完美结合而形成的综合性的艺术魅力,如韵味、气味。在这个意义上,味又可以指作品的风格,或者说美感类型,如风味。所以,虽然笼统地说,味大致相当于美感,但在具体使用时仍有细微的差别,诸如“滋味说”不同于“韵味说” 、 “余味说”不同于“风味说” ,等等。当然,上述三种情况并不是各自独立的,相反它们往往互相渗透,甚至互为因果。事实上,味外味的产生离不开味

16、内味,而余味、回味也很难和韵味、气味截然分开,指出上述区别只是为了说明味的含义不是那么单一。属于鉴赏论的味,情况要简单一些。它不外是两种含义,即审美鉴赏和审美判断。一般以味作动词用时,通常指的是审美鉴赏;而当说“辨味”时,则意同审美判断。辨味、品味所要求的,不只是感受、领悟作品的审美内涵,还必须对该作品的审美特征、美感类型作出判断。作为一般审美鉴赏的味,前面介绍刘勰、钟嵘论味时已经提及,这里再引两个例子说明作为审美判断的味。一个是宋人杨万里的江西宗派诗序 ,在这篇序文中,杨万里指出考察江西诗派的特征,不能“舍风味而论形似” 。他说:“江西宗派诗者,诗江西也,人非皆江西也。人非皆江西,而诗曰江西

17、者何?系之也。系之者何?以味不以形也。 ”这里说的味,显然就不是指一般的美感,而是江西诗派作品所共同具有的特征。同样,杨万里所说唐之李、杜,宋之苏、黄, “四家”是以味为不同的风格特征;因此, “知味”在这里就不仅是对作品的鉴赏,还包含着对作品风格特征的判断。仅仅能感受出作品有味还不够,还必须能辨别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味,这才算得上是“知味者” 。 另一个是清人王士祯对“辨味”的解释。 师友诗传录记:问, “昔人云:辨乎味,始可以言诗。 敢问诗之味,从何以辨?”阮亭答:“诗有正味焉。太羹元酒,陶匏茧粟, 诗三百篇是也;加笾折俎,九献终筵,汉、魏是也;庖丁鼓刀,易牙烹敖;燀薪扬芳,朵颐尽美,六朝诸

18、人是也;再进而肴蒸盐虎,前有横吹,后有侑币,宾主道餍,大礼以成,初、盛唐人是也;更进则施舌瑶柱,龙鲊牛鱼,熊掌豹胎,猩唇驼峰,杂然并进,胶牙螫吻,毒口戾肠,如中、晚昌谷、玉溪诸君是也;又进而正献既彻,杂肴错进,芭糁藜羹,薇蕨蓬蓄,矜鲜斗异,则宋、元是也;又其终而社角野筵,妄拟堂庖,粗胾大肉,自名禁脔,则明人是也。凡此皆非正味也。总之,欲知诗味,当观世运,夫亦如此辨之而已矣。106王士祯所理解的辨味,其实就是对历代诗歌不同时代特征的认识。在王士祯看来,不同时代诗歌的特征,犹如不同饮食的风味一样,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其中有的是“正味” ,有的是异味,辨味既要知道不同时代诗歌各自的特征,还要识别哪些是

19、正味,哪些是异味。虽然说了不少,但在理论上并没有提供新的东西。味的含义大致如上。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古人对味的一些特殊要求。一般说来,以味论艺者大多要求味长,亦即耐人寻味,这可以说是对味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的要求,同样成为古代以味论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味以淡为贵。这是一个源自先秦老子和礼记乐记的观点,在宋以后,随着冲淡作为一种审美趣味的盛行,淡几乎成为味的极致。自苏轼称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书黄子思诗集后 )以后,鲜有入不受其影响。前引元人揭曼硕语下文便说:“若学陶、王、韦、柳等诗,则当于平淡中求真味。初看未见,愈久不忘,如陆鸿渐品尝天下泉味,以杨子中

20、泠为天下第一。水味则淡,非果淡,乃天下至味,又非饮食之味所可比也。但知饮食之味者已鲜,知泉味者又极鲜矣。 ”(诗法正宗 )另一位元人戴表元也持此论,其许长卿诗序道:“酸咸甘苦之于食,各不胜其味也,而善庖者调之,能使之无味。温凉平烈之于药,各不胜其性也,而善医者制之,能使之无性。风云月露,虫鱼草木,以至人情世故之讬于诸物,各不胜其为迹也,而善诗者用之,能使之无迹。是三者所为,其事不同,而同于为之之妙。何者?无味之味食始珍,无性之性药始匀,无迹之迹诗始神也。 ”又如,味以鲜为贵。清人袁枚品味诗道:“平生品味似评诗,别有酸咸世不知。第一要看香色好,明珠仙露上盘时。 ”说“品味似评诗” ,是以饮食与评

21、诗为相通,饮食之味以新鲜为贵,诗歌之味也以有新意,道人所未道为佳。袁枚在随园诗话中也说过类似的话:“凡菱笋鱼虾从水中采得,过半个时辰,则色、味俱变,其为菱笋鱼虾之形质,依然尚在,而其天则已失矣。谚云:死蛟龙不若活老鼠。可悟作诗文之旨。然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作者难,知者尤难。 ”袁枚的意思,是强调诗不能没有生趣,没有新意。徒有诗之形式而无生趣新意之作,恰如存其形质而失其生命的菱笋鱼虾。与此相联系,袁枚于味主张不落陈俗,与其以甜俗媚人,不如以苦涩警人。他认为“味甜自悦口,然甜过则令人呕;味苦自螫口,然微苦恰耐人思。要知甘而能鲜,则不俗矣;苦能回甘,则不厌矣。 ”(随园诗话 )吴雷发说诗管蒯则

22、说:“以食物比诗,则人大率爱饧而恶橄榄。夫橄榄固不及荔枝,然其回味则可以补荔枝所不逮。故不能为荔枝,亦当为橄榄,断不可以爱饧者众,而学为饧也。 ”饧者,糖也。荔枝固然甜美,但回味则不及橄榄,荔枝有荔枝之风味,橄榄有橄榄之风味,二者可以并存却不能偏废。不过吴雷发所论,本意乃在反对“学为饧”以苟同流俗,而要求别出手眼,另僻蹊径。不妨说,袁枚、吴雷发所以推崇苦涩之味,正如前面提到的柳宗元对奇味的称赞一样,实质上是主张味的多样化。总之,贵淡、贵鲜、贵多样,这些要求既是对饮食之味的要求,也可以移以论诗、论艺、论美。而味觉感受与审美鉴赏的某些相通,无疑是上述现象得以存在的前提。以味论美的理论依据和文化背景

23、西方美学家一致认为,味觉不具备审美感官的资格,味觉感受也不能与美感等同。他们根据什么而得出如此结论呢? 107尽管在柏拉图看来,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并不就是美本身,但他无疑承认,较之味觉与嗅觉,视觉听觉快感更近于美。而且,这不只是柏拉图一人的看法。 “因为我们如果说味和香不仅愉快,而且美,人人都会拿我们做笑柄。 ”1 可见,在柏拉图时代,味觉感受、嗅觉感受不等于美感的观念已十分流行。柏拉图并没有具体解释为什么味觉、嗅觉低于视觉、听觉,从他的一些相关论述看,大概是由于味觉、嗅觉是一种纯生理的感受,缺少美感所具有“神圣性” 。中世纪的圣,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与善不同,善是欲念的满足,而美却“涉及

24、认识功能” , “在于适当的比例” , “属于形式因的范畴” 。 “见到美或认识到美,这见或认识本身就可以使人满足。因此,与美关系最密切的感官是视觉和听觉,都是与认识关系最密切的,为理智服务的感官。我们只说景象美或声音美,却不把美这个形容词加在其它感官(例如味觉和嗅觉)的对象上去” 。这个解释较柏拉图要具体一些。依托马斯阿奎那之见,味觉与嗅觉所以不能成为审美感官,是因为它们不像视觉、听觉那样具备认识功能,不能把握美的理性内涵。黑格尔的见解与此相类。他在美学中写道:“艺术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个认识性的感觉,至于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因为嗅觉、味觉和触觉只涉及单纯的物质和它的可直

25、接用感官接触的性质,例如嗅觉只涉及空气中飞扬的物质,味觉只涉及溶解的物质,触觉只涉及冷热平滑等性质。因此,这三种感觉与艺术品无关,这三种感觉的快感并不起于艺术的美。 ”显然,这种看法的形成与黑格尔对美的本质的理解有关。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他一再强调“艺术作品中的感性事物本身就同时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 , “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形状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只是为着它们本身或是它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 ”2 因此,味觉、嗅觉、触觉虽然也能获得具体的感觉,但却无法把握事物感性形式之中所蕴含的理性内容,从而被黑格尔

26、认为与艺术品无关。我们再看乔治桑塔耶纳对此问题的认识。他说:“触觉、味觉和嗅觉,虽则无疑可能很发达,但不像视觉和听觉那样对于人追求知识大有帮助。所以,它们自然而然经常留在意识的幕后,而对于我们的客观化观念甚少贡献,其有关的快感也是隔了一层,对于欣赏自然无甚用处。它们被称为非审美的感觉或低级的感觉;这些名称的正确性是不可否认的,但决不是因为这些感觉的卑下或固有的享受性,而是由于它们在我们经验中所起的作用。 ”3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美学家之所以将味觉、嗅觉等看作是非审美的感官,之所以认为味觉、嗅觉感受不是美感,根本原因在于味觉、嗅觉不具备认识功能,不能把握事物之理性内涵。如果我们赞成黑格尔

27、的观点,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我们便不能不承认他们将味觉、嗅觉、触觉排斥在审美感官之外的做法是有道理的;而如果我们根据鲍姆嘉敦的定义,以美学为研究感性的学问,则这样做犹可商榷。其实,从审美起源的角度看,味觉最初并没有被排斥在审美感官之外,味觉感受与视觉、听觉感受一样可以成为美感。中国古人对“美”字原始含义的解释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许慎说文解字释“美”道:“美,甘也,从羊从犬,羊在六畜主给膳也。 ”释“甘”则说:“甘,美也,从口含一。 ”虽然有的现代学者认为美的更为原始的意义是“羊人为美” ,亦即美源于原始宗教、图腾,但至少在汉代人们是将美和味觉感受联系在一起的。从我们前面征引的孟子、庄子等人以

28、味论美的材料看,先秦古人也没有否定味觉快感是一种美感。1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第 200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年版。2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 48-49 页,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3 乔治桑塔耶纳:美感 ,第 44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版。108日本学者笠原仲二通过对“美”字的字源学考证,得出结论:“中国人最原初的美意识,就起源于肥羊肉的味甘这种古代人们的味觉的感受性。 ”此外,他还指出,不仅中国的美字与味觉相关,诸如英语的 taste、tasty ,德语的 geschmack,geschmachsinn 等,都和味觉相关,也都含有“美”的意味。 1 在印度

29、古代艺术理论典籍之一的舞论中,也存在等味于美的现象。所有这些事实都表明,味觉在审美意识的起源、发生过程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那么,为什么后来味觉竟被西方美学家逐出美的殿堂呢?原因不外两点,一是味觉感受本质上是一种生理感受,二是味觉感受的对象不具备理性内涵。作为一种生理感受,则味觉很容易被等同于人的某种生理欲望的满足,这是它被认为卑下、享受性的原因,而味觉感受对象不具备理性内涵,又使得它缺乏认识功能,不能由肉体提升到心灵,进入精神境界,所以成为低级感官。因此,随着美感逐渐从生理快感中分化、独立出来,以精神愉悦而非感官愉悦为主要特征,味觉也就逐渐失去了审美感官的资格,让位于视觉、听觉了。然而,尽管我

30、们不能说味觉感受就是美感,但二者之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相通。否则,我们就很难解释何以中国古人会那样热衷于以味论美、以味论艺。关于这种相通,李泽厚、刘纲纪的中国美学史曾有一个说明。他们认为:“味”同人类早期审美意识的发展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并一直影响到以后,决不是偶然的。根本的原因在于味觉的快感中已包含了美感的萌芽,显示了美感所具有的一些不同于科学认识或道德判断的重要特征。首先,味觉的快感是直接或直觉的,而非理智的思考。其次,它已具有超出功利欲望满足的特点,不仅仅是要求吃饱肚子而已。最后,它同个体的爱好兴趣密切相关。这些原因,使得人类最初从味觉的快感中感受到了一种和科学的认识、实用功利的满足以及道德

31、的考虑很不相同的东西,把“味” 和“美” 联系到一起。 2在李泽厚后来写的华夏美学中,这段文字几乎是一字不易地被重复。的确,这里概括出的三点原因是很有眼光的,它们揭示了古人所以把味和美联系起来的内在依据。第一,指出味觉快感是纯感性的,不包含任何理智的成分。西方美学家因此否认味觉的审美性,而李泽厚等却由此看出味觉与美感的相通,这个差异正说明中西审美观念的不同。第二,指出味觉快感的超功利性。第三,指出味觉感受的个体差异性。这均很少被人注意,尤其是美学理论家。其实,这两点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第一点。味觉快感并不总是和满足生理欲望有着必然的关联,一个饥饿至极的人不会去辨味、品味,他对食物的选择标准只有一

32、个,即可吃或不可吃,而不是好吃或不好吃。只有在他吃饱肚子之后才有可能讲究食物的味道。同样,味觉快感也和食物的营养成分无关。好吃的并不一定是有营养的,着眼于食物营养成分者和以填饱肚子为目的者一样,都是出于一种功利的考虑。所以,味觉快感不应被看作是动物性或生物性的,而的确和美感相通。鲍山葵是赞成审美感觉仅限于视觉和听觉的,但他也承认:“当你并不口渴时饮一杯美酒,那种愉快就有不少可以告诉人的。这就使我们超过那种简单的快感,而接触到一个想象的对象,而且这个对象是具有合成它的特殊性的许多特性的。 ”3尽管鲍山葵对味觉快感与美的关联的理解和我们不同,但指出味觉快感可以是超功利、超实用的,这就承认了味觉快感

33、与美感在一定程度上的相通。至于味觉快感的个体差异性,那是不言自明的,正是有见于此,古人常以味觉快感的偏爱1 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 ,第 2 页,21 页,北京大学出版杜,1987 年版。2 中国美学史第一卷,第 81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84 年版。3 美学三讲 ,第 6 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年版。109来说明美感的差异性。譬如曹植与杨德祖书道:“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众人之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 、 六茎之发,众人所共乐,而墨翟有非之之论。岂可同哉?”北朝刘昼也说:“声色芳味,各有正性,善恶之分,皎然自露,不可以皂为白,以羽为角,以苦为甘,以臭为香,然而嗜

34、好有殊绝者。 ”他举了不少例子,其中味觉方面的有“炮羔煎鸿,臛蠵臑熊,众口之所嗛;文王嗜菖蒲之葅,不易龙肝之味” 。嗅觉方面的例子则为“郁金玄憺,春兰秋蕙,众鼻之所芳也;海人悦至臭之夫,不爱芳馨之气。 ”刘昼最后的结论是“美丑无定形,爱憎无正分也。 ”(刘子殊好 )可见,就感受的个体差异性而言,味觉(包括嗅觉。顺带说一下,古人以味论艺,常常兼指味觉与嗅觉,着眼于二者的某些共同性。 )快感和美感是一致的。而且,这种差异性与共同性是辩证统一的,既有共同的味觉快感,也有不尽相同的偏爱,而这种统一又恰是美感的特征。总之,上述三点原因的提出,揭示了味觉快感与美感的某些相通之处,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西方美学

35、家否认味觉具有审美性一面的偏颇,也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人以味论美、以味论艺提供了美学心理学上的依据。还有两点可以提出来作为补充:一是味觉感受的主观性,二是这种感受的不可言传性。所谓味觉感受的主观性,是说味只诉诸人的主观感受。不错,我们可以说味是事物所具有的客观属性,比如糖甜、盐咸、醋酸等,然而事物的属性并不等于事物自身。就此而言,它和艺术作品具有审美特性在关系上正相一致。作品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作品之美和作品本身并不是一回事,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作品的存在,但对于作品的艺术价值、审美特征却可以有不同甚至绝然相反的认识。味觉感受也是如此,诸如甜、咸、酸、辛、苦等种种滋味,尽管它们的确客观存在于事物本身,但

36、只有当人的舌头去品尝时才能证明其存在,不经人的品尝,味的性质只是潜在的,未经证实的。而且,由于主观条件的差异,对同样事物的味觉感受常常并不完全一致,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味觉感受的这一特征为古人以味论艺提供了两个支点:第一,作品之美得之于构成作品的种种因素,但并不就是这些具体的因素,恰如味是事物的属性,却又不等于事物本身一样;第二,对作品之美的认识,或者说作品之美的实现有待于读者的参与,恰如味的证实离不开人的品尝。味觉感受的不可言传性也与此相关。这是味觉感受与视觉、听觉感受的一个较为明显的差异。虽然视觉、听觉也带有主观色彩,但较之味觉要淡一些,而视觉、听觉感受的内容不像味觉那样难以言宣。鲍山

37、葵认为,美感应具备三个特性,其中之一就是共同性,亦即此种感受可以告诉别人,与别人分享。他之所以不承认味觉是审美感官,也就因为味觉感受很难诉诸他人。不过,中国古人却不作如是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这样一种哲学观念的影响下,审美极境往往被认为超言绝象。晋人陶弘景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审美感受恰如岭上白云,只能自己把玩欣赏。明人谢榛则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苦镜花水月,勿泥其迹可也。”(四溟诗话 )所以,在中国古人看来,味觉感受的不可言传性非但没有使它和美感分开,反倒被用来描述审美感受的最高境界。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有云:“至于思

38、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所谓“伊挚不能言鼎” ,即是说味之极致,与“思表纤旨,文处曲致”一样,都妙不可言。当然,中国古代所以存在大量以味论美,以味论艺的现象,还不能由上述味觉感受与美感的相通得到完全的解释。除此之外,文化背景在这里也有着相当的作用。台湾一位教授曾指出:西洋文化可以说是一种男女文化,而中国文化则是一种饮食文化,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东西方文化的重大差异之一,就表现为所关注的欲望之不同。我们姑且不论此种看法是否可以成立,至少中国古人(其实今人又何尝不是)对饮食的关注程度明显超110过别的民族,饮食

39、文化在中国的发达程度也非别的民族所能比肩。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之下,出现以味论美、以味论艺的突出现象,自然就不难理解了。正如我们前面看到的,在左传 、 国语等先秦古籍中,味主要不是用来讨论美或艺术问题,而是用以说明为政的方法,诸如晏子、史伯等人论味,都是如此。显然,只有当饮食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这种以味喻政的现象。汉末刘劭的人物志是一部讨论君臣之道和人材问题的专著,其中也不少取譬于味的议论、如:凡人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九征第一 )夫中庸之德,其质无名,故咸而不鹻,淡而不 kui(左酉右贵) ,质而不缦,文而不绘,能威能怀,能辩能纳,变化无方

40、,以达为节。 (体别第二 )偏材之人,皆一味之美。故长于办一官而短于为一国,何者?夫一官之任,以一味协五味;一国之政,以无味和五味。 (材能第五 )刘邵此论,上承晏子、老子等人的观点,下启司空图等人诗论。比较一下刘劭以味论人和后来司空图以味论诗,不难看出其间的相通之处。虽然所论问题并不相同,但取譬相同,价值取向也是一致的。可见,由于饮食文化的发达,取譬于味以说明其它问题在中国古代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另一方面,古代理论家、艺术家中的不少人同时也精于饮食之道,尤其是那些长于以味论艺者更是如此: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论语述而 )而孔子本人对饮食就颇为讲究,所谓“食不厌

41、精,脍不厌细” ,以及“十三不食”等等。钟嵘、司空图的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苏轼和清代的袁枚则是出了名的美食家。他们不仅精于品味,还经常亲自动手制作,如苏轼曾创制东坡肉、东坡羹等,至今犹是川味名肴;袁枚撰有随园食单 ,据说是根据古代食谱筛选而成。所以他们都以知味者自居。晋人何曾以奢侈著称, 晋书说他“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对此袁枚却有一妙论,说:“昔何曾日食万钱,犹嫌无下箸处,人多怪其过侈。余以为世之知钱者多,知味者少,故何曾蒙此恶声。 ”(随园全集答张观察招隐 )在袁枚看来,何曾是知味者,他之所以日食万钱而无下箸处,是由于对味不满,而不是觉得还不够昂贵。的确,真正的知味者,并不以食物

42、价值的贵贱来评定味的高下。苏轼做东坡羹,以荠菜和米粥为主要原料,以价值论可谓低廉,但他却跟友人说:“君知此叶,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也。 ”“惟天然之珍,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 ”如此精于饮食之味,又深知诗文之美,当然会以味论诗,以诗喻味了。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即我们说了这么多,究竟中国古人以味论美、以味论艺是将味觉快感与美感等而同之呢,还是作为一种比喻?应该说,两种情况都有。在早期,味觉快感就是美感,它和由视觉、听觉引起的快感并无根本的不同;但到了魏晋以后,人们更多地是在比喻的意义上来以味论美、以味论艺,是建立在味觉感受与审美感受的某些相通之上,而非等味于美。味所以能成为一个审美范

43、畴,主要原因也是由于这种相通,而不是它曾一度与视听之美有着同等的地位。尽管中国人有一种将饮食艺术化的传统和倾向,但饮食艺术到底不能与视听艺术等量齐观;尽管某些理性内容会沉积于饮食风俗乃至食器之类,但饮食本身所提供的味觉感受却不可能传达这种沉积。事实上,味觉感受很难形成一种鲜明的意象,它至多能引发人们对某些事物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又往往不具有共同性,因此即使是文学作品中对味觉感受的描写,其审美价值也不在这种感受自身。而且,与大量存在的视觉、听觉意象相比,味觉意象在数量上也远远不及。这些都说明,味觉感受与美感主要是相通而非相同,以味论美、以味论艺现象的存在并不能证明中国古人完全等味111于美。涵泳与

44、妙悟我们已经说明,古人之所以用味来指称作品的美,作品的深层内涵,是由于味在其存在方式上与它所指称的对象相类;相应地,对作品之美的领会把握,同样可以品尝食物为喻。既然作品之美原是一种本乎实而显于虚的存在,是一种虽源自作品但又只诉诸读者主观感受的东西,因此对作品之美的领会把握就必须有所超越,就不能泥于具体的鉴赏对象本身。这恰如饮食之味虽然离不开具体的食物和各种调味品,但精于饮食者从中品尝到的却不止于那些具体的原料一样。宋人杨万里指出,诗之所以为诗的根本或者说灵魂即在于味:夫诗何为者也?尚其词而已矣?曰:善诗者去词。然则尚其意而已矣?曰:尚诗者去意。然则去词去意,则诗安在乎?曰:去词去意,而诗有在矣

45、。然则诗果焉在?曰:尝食夫饴与荼乎?人孰不饴之嗜也?初而甘,卒而酸。至于荼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既,而不胜其甘。诗亦如是而已矣。去词去意,而诗仍在,这样说似乎有些悖于常理,词意既已不存,诗又如何存在呢?其实杨万里的意思,不过是想说明诗所以为诗的根本并不在词、意这样一些具体的因素,而在于隐藏在词、意之后的味。以荼为喻,苦只是其表层的存在,其深层蕴含则是那“不胜其甘”的回味。杨万里习斋论语讲义序中说的“国风之诗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吾取以为读书之法焉。 ”可为其饴荼之喻作一说明。以之为读书之法,是说不泥于字句,去探求言外之意,如同陶渊明所谓“不求甚解” ,重在会意一样。而以之喻诗,则是说不论创

46、作还是鉴赏,都应将言外之意、味外之旨摆到首位。除杨万里外,如宋人杨时所谓“学诗者,不在语言文字,当想其气味,则诗之意得矣。”(龟山语录 )清人黄子云说的“学古人诗,不在乎字句,而在乎臭味。字句魄也,可记诵而得;臭味魂也,不可以言宣。 ”(野鸿诗的 )都表明了古人对味的重视,而且表明了这种重视乃基于对味的特殊性的认识。那么,如何去获得这种言意之表的味呢?方法大概有二,一是涵泳,二是妙悟。涵泳即是反复吟咏讽诵。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记朱熹论读诗法: 诗须是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须是先将诗来吟咏四五十遍了,方可看注。看了又吟咏三四十遍,使意思自然融液浃洽,方有见处。诗全在讽诵之功。看诗

47、不须着意去里面分解,但是平平地涵泳自好。这里突出强调的就是多读。金代元好问诗云:“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 ”(与张中杰郎中论文 )清人贺贻孙也说:“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至焉。试更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及全集,愈多愈妙。反复朗诵,至数十百过,口颔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至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 ”(诗筏 )二人突出强调的也是多读。112而且,他们都将多读看作获得诗文之味的重要手段,甚至不二法门。为什么多读便可以获得诗文之味呢?为什么不是看而是读、是吟咏、讽诵?西方人说读诗、读文,其实是看诗、看文,而中国古人则是实实在在的读,贺殆

48、孙说“口颔涎流” ,非多读不会至此。难道多看便不能获得作品之味么?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黄子云说:“当于吟咏时,先揣知作者当日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惚恍之间,或得或丧,若存若亡,始也茫焉无所遇,终焉元珠垂曜,灼然毕现我目中矣。 ”(野鸿诗的 )这说出了部分道理,即认为吟咏有助于和作者的认同,以意逆志,领会作者的用心,但这并没有说出读与看的区别。当然,不是说多看就不能获得作品之味,领略言外之意,只是古人如此强调多读,强调吟诵与鉴赏的联系,总有其一定的缘由。尤其这种强调与以味论美相关,就更值得我们予以特别的注意。从古人的一些论述来看,多读之所以受到重视,原因之一是读作为一种鉴赏

49、方式,它不是由文意入手,由字词入手,而是由作品的情感氛围入手,由作品的声韵律吕入手。沈德潜说得很清楚:“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抚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朱子云:讽味以昌之,涵濡以体之 。真得读诗趣味。 ”(说诗晬语 )刘大櫆论文以神气音节,道:“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 ”而“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那么,如何以字句求音节,以音节求神气呢?就是诵读吟咏:“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论文偶记 )文字传达意义,音乐长于抒情,意义显明而情感微妙,所以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类作品的形上之美,往往不能由文字本身而得,倒可以由作品内在的韵律去感受。 乐记早就说过:“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咏歌之。 ”法国音乐家圣桑也有一句名言:“音乐始于词尽之处。 ”可见,从诵读吟咏入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