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3 ,大小:77KB ,
资源ID:631588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63158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0 明代散文.ppt)为本站会员(saw518)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0 明代散文.ppt

1、明代散文,第一节、明代初期散文洪武年间,由于政治环境的骤然变化,元末文人的那种洒脱情怀和隐逸心理受到了巨大打击,文人们不得不依附于政权,以求安生。在文学的正常进程被切断的同时,另一种倾向在官方政治力量的推动下逐渐占据文学的主流地位,这就是以宋濂为代表的“道统”文学。 1、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曾受业于浙东大儒吴莱。元末隐居于乡里,一度信奉道教。至正二十年(1360)为朱元璋所征召,为元史总裁,官至翰林学士。明廷“一代礼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史本传)。后因受胡惟庸一案牵连,全家谪徙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有宋学士文集。,道统文学观

2、 :如何看待“文”与“道”的关系。 1)“文以明道” 以韩愈、欧阳修为代表的唐宋古文家提出的理论主张。强调“文”的工具性,但并不轻视“文”; 2)“文道合一” 宋初柳开、王禹偁、石介等人在诗文革新运动提出的理论主张 。把儒家的文统与道统合而为一,确认“道”是目的,居主要地位;“文”是明道的手段,是次要的方面。 3) “作文害道”宋代理学家提出。防止文人在“道”之外又受“文”的诱惑。 4)道统说宋濂提出,沿袭宋代理学家的极端观点,提出“文外无道,道外无文。”文”是道的显现,与道相始终,道在哪里,文即在哪里。,宋濂的散文成就: 一方面,他的文集中,有大量美化、歌颂明初统治集团上层人物及表彰妇女贞节

3、的作品,这是他的“道统”文学的集中表现。 另一方面,其具体创作又多少能超出自设之藩篱,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传记散文最为出色,颇有史记风采; 写景散文简洁清秀; 寓言散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议论散文在从容不迫中颇有雍容风致。,宋濂王冕传(节选),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2、刘基(13211375)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人。元末进士,至正二十年与宋

4、濂同为朱元璋所召,后封诚意伯,官至御史中丞。有诚意伯文集。 1)文学思想:刘基文学思想与宋濂大致相近,不同的是:刘基在学术方面涉猎广泛,个性又慷慨豪迈,故思想不那么拘谨,理学家的气息较少。其作品更多体现了传统儒学中积极的因素,表现出对于社会政治、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追求个人事功的欲望。 2)散文成就:风格古朴雄厚,体裁多样,以短篇寓言著称。如卖柑者言讽刺元末身居庙堂高官“金玉其外,败絮其内”,郁离子中“楚有养狙以为生者”一章提出以“术”欺民而不能以“道”治民者必败,思想都很尖锐。不过由于刘基的寓言主要为了借故事论说政治道理,在文学性方面不是很注重。,刘基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

5、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

6、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第二节 明代中期散文,如果说明初是“道统”的天下,明代中期就是“道统”和“文统”分庭抗礼。明初文学成了脱离文学意味,粉饰太平的工具,人们由此看到道统对文学的桎梏,于是前七子起而匡之,希望借秦汉文学的文采来抵消道统对文学的控制,回归文学自身传统。然而由于他们的武器不是人的心胸感情,而是古人牙慧,在创作上拿不出能证明“文采”优于“道统”的力作,未能承担起振兴文学传统的重任,反而受到“道统”文学派的反击。明代中期唐宋派散文的出现,便是“道统派”以创作回击“文采派” 的例证。 1

7、、唐宋派所谓“唐宋派”是指对嘉靖间文坛颇有影响的、以反拨李、何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该派作家主要从事散文创作。 一般把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都列入“唐宋派”,但其主脑人物是王慎中和唐顺之,推崇宋代理学。其文学理论的核心,乃从维护道学的立场出发,重申宋儒以来“文道合一”的主张,即所谓“文与道非二也” 。该派成就最大者为归有光。,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他因场屋不利,出仕较晚,在文坛发生影响比唐顺之、王慎中等人要迟,他批评的对象主要是嘉靖后期的“后七子”。他对文学复古主张不满,对模拟的文风尤其厌恶,为文主张根于六经,宣扬道德,这是人们把他列入“唐宋派”

8、的主要原因。代表作:先妣事略、寒花葬志、项脊轩志等,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印象深切的感受,娓娓道来,寄寓感慨和深情 。 但是,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等人的不同之处仍是很明显的。 1)他所主张的道,是传统的儒家之道,对宋代理学并无太多兴趣; 2)在散文方面酷好司马迁,同时对宋、元文也不排斥; 3)对文学的抒情作用也比较重视,曾说:“夫诗者,出于情而已矣。”而“至情”就是“匹夫匹妇以为当然”,这和唐、王的观点有一定距离。,归有光项脊轩志(节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

9、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10、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第三节 明代后期散文自万历初年开始,明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各个领域,逐渐出现全面

11、上扬的势头。在倡导个性解放,摆脱礼教束缚、肯定人的自然欲望、重视表现真实情感等方面,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学显示出鲜明的一致性。这表明中叶以来社会经济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已广泛影响到文学,文学领域主情主文一派的主导地位逐渐得到确立。公安派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口号,在晚明小品散文中得到彻底的贯彻和落实。 1、公安派:三袁与“性灵说”(见明代诗歌部分) 2、小品文:所谓“小品”,原为佛教用语,明人采用这一名词,并非指某种新的特殊文体,而是为了和以往那些关乎国家大事、理学精义的“高文大册”区别开来,指体制短小精炼的散文,凡游记、杂记、书信等都可包括在内。它的大量出现,标志着明代散文领域主情、主文一

12、方的最终胜利。晚明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作家除公安三袁以外,还有张岱等。,晚明小品文的主要特色: 1、描写内容上,趋向生活化、个人化,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尚。 2、表现手法上,更趋雅致自然。 3、切入角度上,从平常与细琐处透露作家体察生活涵义、领悟人生趣味的精旨妙意,情趣盎然。 4、抒情表意上,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时有胸臆直露之作。张岱(1597-1679),又名维城,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山阴(今绍兴)人。 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还是精于茶艺鉴赏的专家。最擅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文学名篇。,袁宏道西湖二: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

13、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余时为桃花所恋,意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张岱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思考题,1、名词解释: 唐宋派 晚明小品文 2、简述宋濂的散文创作成就。 3、简述晚明小品文的艺术特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