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客多多

中国美学史笔记

西方美学史1古希腊美学思想萌芽毕达哥拉斯学派主要由数学家组成,他们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宇宙中最基本的原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宇宙一切现象。因此,他们得出美就是和谐的结论。首先他们从数学的观点去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认为音乐的基本原则在数量关系,音乐节奏的和谐就是各种不同的音调按一定数量的比例组成。

中国美学史笔记Tag内容描述:

1、西方美学史1古希腊美学思想萌芽毕达哥拉斯学派主要由数学家组成,他们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宇宙中最基本的原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宇宙一切现象。因此,他们得出美就是和谐的结论。首先他们从数学的观点去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认为音乐的基本原则在数量关系,音乐节奏的和谐就是各种不同的音调按一定数量的比例组成。由此得出一个辩证原则,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这是希腊辩证思想的最早萌芽,也是“寓杂多于整一”文艺思想的最早萌芽。其次,他们将数与和谐的原则推广到雕塑,建筑,总结得出一些经验性规范,如“黄金分割”等。

2、西方美 学史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对该书的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选择是根据代表性较大,影响较深远,公认为经典性权威,可说明历史发展线索,有积极意义因而足资借鉴的。而在具体评述每一位美学家时,先介绍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再分析和评价其具体美学观点,总结其得失。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对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辨性的反省和思考,产生和形成了希腊最早的美学思想。美,就是从和谐中产生的。美学思想也强调对于人类社。

3、第一讲 绪论:必要的理论与历史准备,一,美学与美学史 二,中国学术与文学史举要 三,中国艺术史举要 四,文献与方法,一,美学与美学史,1,美学在哲学中的位置 2,美学的主要问题 3,中国美学与中国哲学 4,中国美学与文艺理论,哲学之堂奥,美学在哲学中的位置,美学的主要问题,哲学美学 文艺美学 本体论美学 体验论美学 经验论美学 实践论美学 美 美感 普遍性与形式 审美中的意义 范畴与判断形式 艺术与艺术品,中国美学与中国哲学,中国哲学 哲学人类学基础 形上学与宗教 理证与体认 三教格局 经典与学术史,中国美学 与中国哲学同源 以哲学。

4、第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第一章 古希腊美学思想萌芽毕达哥拉斯学派主要由数学家组成,他们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宇宙中最基本的原素是树,数的原则统治宇宙一切现象。因此,他们得出美就是和谐的结论。首先他们从数学的观点去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认为音乐的基本原则在数量关系,音乐节奏的和谐就是各种不同的音调按一定数量的比例组成。由此得出一个辩证原则,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这是希腊辩证思想的最早萌芽,也是“寓杂多于整一”文艺思想的最早萌芽。其次,他们将数与和谐的原则推广到雕塑,建筑,总结得出一些。

5、2016 年考研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绪 论一、 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1、现代美学体系四原则:(1)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相互贯通 (2)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融合(3)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4)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相互推进2、总结:如果不系统研究中国美学史,不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融合起来,就不可能使美学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学科,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现代美学体系。二、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学术界看法一:中国美学史主要研究历史上关于美的理论 (狭窄)(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

6、第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第一章 古希腊美学思想萌芽毕达哥拉斯学派主要由数学家组成,他们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宇宙中最基本的原素是树,数的原则统治宇宙一切现象。因此,他们得出美就是和谐的结论。首先他们从数学的观点去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认为音乐的基本原则在数量关系,音乐节奏的和谐就是各种不同的音调按一定数量的比例组成。由此得出一个辩证原则,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这是希腊辩证思想的最早萌芽,也是“寓杂多于整一”文艺思想的最早萌芽。其次,他们将数与和谐的原则推广到雕塑,建筑,总结得出一些。

7、1绪 论一、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1、 现代美学体系四原则:(1)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相互贯通 (2)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融合(3)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4)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相互推进2、总结:如果不系统研究中国美学史,不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融合起来,就不可能使美学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学科,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现代美学体系。二、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学术界看法一:中国美学史主要研究历史上关于美的理论 (狭窄)看法二: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宽泛)作者: 美学。

8、一部“文脉”贯通中国美学史 朱立元 最近,拜读了王振复教授的新作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 (以下简称文脉历程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被它那富有创新性的见解、重视实证的学风、充满智慧的辨析和“文脉”贯通的历史感所深深吸引和征服。作者在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方面造诣深厚,这部文脉历程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集中体现在用“文脉”来贯通、描述整个中国美学史上。 首先是该书采用了独创的“文脉”观念。作者将英文 Context 译为“文脉” ,自觉“采用文脉观念来审视、解读中国美学的文化历程” 。他在“后记”中表明其写作初衷为。

9、1绪 论一、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1、 现代美学体系四原则:(1)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相互贯通 (2)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融合(3)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4)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相互推进2、总结:如果不系统研究中国美学史,不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融合起来,就不可能使美学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学科,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现代美学体系。二、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学术界看法一:中国美学史主要研究历史上关于美的理论 (狭窄)(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包括哲学美学,审美发生。

10、中国美学史四川师范大学2012 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1、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 立象以尽意2.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3. 诗格4. 得意忘象5. 声无哀乐6. 澄怀味象7.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8. 思与境偕9. 身即山川而取之1. 请简答老子有、无、虚、实论。2. 孔子的圆美思想及其有关“大”的美学思想。3. 庄子论兀者、支离者、瓮盎(ng)大瘿(yng)的美学内涵是什么?4. 石涛论绘画的法则与自由是什么?3、论述题(每小题 18 分,共 48 分)1. 儒家美学的文艺社会价值论。2. 为什么说周易-系辞传所说的“象”并不等于是审美形象。

11、12016 年考研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绪 论一、 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1、现代美学体系四原则:(1)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相互贯通 (2)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融合(3)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4)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相互推进2、总结:如果不系统研究中国美学史,不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融合起来,就不可能使美学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学科,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现代美学体系。二、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学术界看法一:中国美学史主要研究历史上关于美的理论 (狭窄)(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

12、中国美学史与中国史学史南通大学?社会科学版第 22 卷第 5 期双月刊 2oo6 年 9 月出版中国美学史与中国史学史吴功正(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摘要:“ 中国美学史与中国史学史“ 作为一项新的研究命题,具有寻根,整合性质它主要从四方面展开:史实为美学史输送了足可征信的原始资源,具有史料的直接性甚或惟一性 ,评述的权威性甚或经典性;史撰展现了美学史的生态现场和发展历程,提出具有时代特质的审美理想,撰着者宏深的史学眼光凝定为闪光的史识,给美学史家以深刻启迪;史论在论史中暗合或勾连了审美论 ,为美学史铸就了相关的审美范。

13、1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绪 论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现代美学体系四原则:(1)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相互贯通 (2)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融合(3)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4)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相互推进2、总结:如果不系统研究中国美学史,不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融合起来,就不可能使美学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学科,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现代美学体系。二、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学术界看法一:中国美学史主要研究历史上关于美的理论 (狭窄)看法二: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宽泛)。

14、中国美学史读后感第一章 远古美学嬗变 第一节 礼:原始整合性与美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

15、 中 国 美 学 史 大 纲 绪 论一 研 究 中 国 美 学 史 的 意 义 : 建 立 现 代 美 学 体 系 现 代 美 学 体 系 四 原 则 :( 1) 古 典 美 学 与 现 代 美 学 相 互 贯 通 。( 2) 中 国 美 学 与 西 方 美 学 相 互 融 合 。( 3) 社 会 科 学 与 自 然 科 学 相 互 渗 透 。( 4) 基 础 美 学 和 应 用 美 学 相 互 推 进 。 总 结 : 中 国 美 学 和 西 方 美 学 分 属 两 个 不 同 的 文 化 系 统 , 不 能 混 为 一 谈 。 应 该 尊 重 中 国 美学 的 特 殊 性 , 对 中 国 古 典 的 美 学 进 行 系 统 的 研 究 。 如 果 不 系 。

16、1中国美学史大纲绪 论一、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1、现代美学体系四原则:(1)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相互贯通 (2)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融合(3)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4)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相互推进2、总结:如果不系统研究中国美学史,不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融合起来,就不可能使美学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学科,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现代美学体系。二、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看法一:中国美学史主要研究历史上关于美的理论 (狭窄)看法二: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宽泛)美学。

17、1中国美学史大纲绪 论一、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1、现代美学体系四原则:(1)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相互贯通 (2)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融合(3)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4)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相互推进2、总结:如果不系统研究中国美学史,不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融合起来,就不可能使美学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学科,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现代美学体系。二、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看法一:中国美学史主要研究历史上关于美的理论 (狭窄)看法二: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宽泛)美学。

18、第一讲 绪论:必要的理论与历史准备,一,美学与美学史 二,中国学术与文学史举要 三,中国艺术史举要 四,文献与方法,一,美学与美学史,1,美学在哲学中的位置 2,美学的主要问题 3,中国美学与中国哲学 4,中国美学与文艺理论,哲学之堂奥,美学在哲学中的位置,美学的主要问题,哲学美学 文艺美学 本体论美学 体验论美学 经验论美学 实践论美学 美 美感 普遍性与形式 审美中的意义 范畴与判断形式 艺术与艺术品,中国美学与中国哲学,中国哲学 哲学人类学基础 形上学与宗教 理证与体认 三教格局 经典与学术史,中国美学 与中国哲学同源 以哲学。

19、1绪 论一、 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1、 现代美学体系四原则:(1)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相互贯通 (2)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融合(3)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4)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相互推进2、总结:如果不系统研究中国美学史,不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融合起来,就不可能使美学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学科,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现代美学体系。二、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学术界看法一:中国美学史主要研究历史上关于美的理论 (狭窄)看法二: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宽泛)作者: 美。

【中国美学史笔记】相关PPT文档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学史课件1.2.ppt
中国美学史.ppt
【中国美学史笔记】相关DOC文档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doc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doc
西方美学史文本笔记.doc
2016年考研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doc
西方美学史笔记.doc
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手打版.doc
一部“文脉”贯通中国美学史.doc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手打版.doc
川师大中国美学史真题.doc
2016年考研中国美学史大纲_叶朗.doc
中国美学史与中国史学史.doc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_学术版_).doc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doc
中国美学史完整.doc
中国美学史大纲.doc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笔记.doc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笔记.doc
【中国美学史笔记】相关PDF文档
中国美学史大纲(一).pdf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