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晕处理器原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998762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晕处理器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电晕处理器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电晕处理器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电晕处理器由电极、高电位器及走卷导辊组成,当电压超过 1-2mm 的空气间隙的电离电阻时,就会产生连续放电,由于导辊上的电介质使放电获得均一的分散。电极装在罩室内,以防接触。为了降温及排除所产生的臭氧,用排气风扇把电晕处理器附近的空气往外吹散。但为了不让臭氧向外排放,还须让排气先通过一个空气净化器。电晕处理增加基材的附着性能是通过下列机理的:移除表面上被吸收的原子和分子。促进原子的接触,增进湿润。增进表面能,调节极性。创造能起化学反应的原子基或功能团。电晕处理对塑料表面所产生的物理及化学影响是复杂的,其效果主要通过三方面来控制:1、特定的电极系统,2、导辊上的电介质,3、特定的电极功率。至于走

2、卷速度、卷的宽度及塑料种类的变化,只需调节电机功率,有的是自动控制的,其效果的重复性有保证。电晕处理的作用在于:1、从电极上释出的电子受高压的加速而冲向走卷。2、电子与空气分子相撞击产生部分臭氧及氧化氮。3、电子与塑料膜(例如聚乙烯)撞击后,使碳氢链或碳碳链断裂。4、受电晕影响的空气与这些自由基发生反应,主要是氧化。5、羟基、酮基、醚基、碳酸基、酯均是极性基团,是油墨附着的基础。由于不同的化学结构有不同的原子键,所以对塑料电晕处理的效果也视塑料的化学结构而异。不同的塑料需要进行不同强度的电晕处理。已证实:BOPP 薄膜在生产后还会发生结构状态的变化,在几天内,聚合物由无定形变化成晶体形,从而影

3、响电晕处理的效果。经过电晕处理后,塑料表面层的交联结构比其内层的交联结构减少,因此其表面层的功能团有较高的移动性。所以,在储存中,不少塑料出现电晕处理效果的衰退,添加剂由内部向表面迁移,也是使表面能下降,影响附着力的因素,这种负面影响无法完全抑制。实际上相对湿度也会影响电晕处理的效果,湿度是去极化剂,但一般来说由于影响并不严重,往往在测试误差范围之内,被忽略不计。如果采用连机电晕处理,则更可不必考虑。要把塑料表面处理达到一定的表面能,就需要把电晕处理的量(D)达到一定数值,其公式是:D=P(CBV)D=电晕处理量 P=电动机功率(瓦) CB=电晕处理宽度(米) V=走卷速度(米/分)举例:有一

4、塑料薄膜印刷商要以 350 米/分的速度进行 1600mm 宽的薄膜印刷,有 PET、LDPE、PP 共聚体及 PP 均聚体等不同塑料膜。在开印前,这些薄膜的表面能均须处理达到 45mN/m 以上,根据电晕处理经验,知道上述各种薄膜的电晕处理量大致要达到:PET 5.0(由 42 达到 45 mN/m)LDPE 7.5(由 38 达到 45 mN/m)PP 共聚体 12.5(由 40 达到 45 mN/m)PP 均聚体 25.0(由 39 达到 45 mN/m)那么其电晕处理的功率(P)也就可以根据 P=DCBV 计算出来,其中 PP 均聚体的功率要求最高为 251.6m350 米/分=140

5、00 瓦,而 PP 共聚体为 7000W,LDPE 为 4200W,PET 为 2800W。一般情况来说,电晕处理器器是按照要求最高的功率设定,对于要求低些的薄膜,把功率调低来处理。电晕处理器的效果与电极的设计有较大关系。多片电极的效果最好(如 Softal 公司的专利),这一系统的特点是电晕处理的能力是通过平行成排的电极片播散出来的。在热膨胀的情况下,电极片可以在不改变极片间隙的情况下移动。另一优点是:由于放电的均一性,可避免长持续的放电通道。据对比,多片电极比一般金属电极(如单片电极或 U 型电极)的效果,可能要高出 5 到 10 mN/m。而且处理后的塑料在储存一个月后,其表面能的衰减情

6、况前者却反而比后者弱塑料薄膜表面处理的必要性:塑料薄膜通过凹版印刷的方法印上图案以后,能起到美化商品包装的作用,对商品具有良好的宣传作用,有着其他印刷材料不可比拟独特优点。但是其中最常用的聚烃薄膜材料(PE、PP、改性聚烯烃等)属于非极性的聚合物,其表面自由能相当低,仅 2.93.0*10-6j/cm2 从理论上来讲,若某种物体表面自由能低于 3.3*10-6j/cm2,那么就几乎无法付着目前已知的任何一种胶粘剂。故而,要使油墨在聚烯烃表面获得一定印刷牢度,就必须提高其表面自由能,根据目前的工艺要求,应达到 3.84.0*10-6j/cm2 才行。目前为止,国内外最普遍采用的塑料薄膜的有效处理

7、方法就是电晕处理方法。电晕处理的效果由于电晕处理一般在空气中进行,所以在高压、高频电火花的冲击条件下,一方面空气发生了电离,产生了各种极性基团;另一方面聚烯分子结构中的双链,特别是其支链上的双链更易打开。这样,就在处理的瞬间,各种极性基团与高聚物表面发生了接枝反应,从而使聚烯烃表面由非极性变成极性表面。可以这么说,经电晕放电处理后的聚烯烃表面,大约几个 10-10m 的厚度已变成了与原聚烯烃结构完全不同的极性物质,表面自由能由此大大提高,经测定可达 3.8-4.0*10-6J/cm2。同时,高压高频电火花将薄膜材料表面通过冲击打毛(用高放大倍数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在处理表面看到小沟槽状凸凹不平),从而提高了油墨的浸润性和接触面积。由此由化学和物理两方面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油墨在其表面的附着牢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