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组题你认为你目前法律学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A、有了法律知识但联系实际就不会用 (29%)B、法律知识不足(44%)C、能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现实问题(27%)(2)你知道劳动法里面规定试用期最长是多久吗?()A、三个月(32%)B 、六个月 48% C、一年 20%(3)你是否会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A、会,经常 2%B、偶尔 51%C、一不小心会听说些 37%D、不会,没那精力 13%(4)超市的人员要求你被搜身,你会怎样做?()A、拒绝 78%B、如果对方态度强硬就只好接受 20%C、完全接受 2%(5)当你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或者是工作时,你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
2、订合同吗?()A 会 80% B 不会 20%(6)您认为下列哪些是违反了隐私权( )A 偷看别人日记 22% B 背后议论他人 0 C 告诉别人的秘密 18% D 随意查看别人私有物品60%(7)在公交车上您看到小偷扒窃时,您会( )A 装作没有看见 31% B 想办法提醒被偷者 45% C 当场阻止小偷 14% (8)您认为对于公路上闯红灯或骑车带人的行为,您觉得( )A 不必太大惊小怪 51% B 应严格禁止和加以处罚 22% D 应加强宣传教育 27%(9)当您权利受到侵害时,您首先想到的是( )A 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39% B 用武力解决 23% C 通过关系解决 31% D
3、感觉很委屈,但认为也没有办法的事 17% E 根本不在意 0(10)您了解 “法律援助”吗?A 知道 16.5% B 知道且了解 7.8% C 只是听说过 70.3% D 不清楚 6.4%二组题通过调查,我们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情况如下:(1) 、你的生长地方( )A 、农村 74% B、城市 19% C 、农村、城市兼有 7%(2) 、在你所有经历中,曾经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 ( )A 、有 21% B、没有 79%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时,没有通过法律的途径的进行解决,这一问题更明显地体现在农村大学生这一群体。(
4、3)大学生能否区分违法和犯罪? ( )A 能 23% B 不一定能 37%C 分不清 5% D 大部分情况能 51%(4)你认为目前法律学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有了法律知识但联系实际就不会用 31%B、法律知识不足 42%C、能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27%(5)会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A、会、经常 11% B、偶尔 63%C、一不小心会听说些 22% D、不会,没那精力 3%只有 11%的大学生经常了解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还有 3%的大学生根本不会去了解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够,以为法律离自己很远,可懂
5、可不懂;另一方面也反映相关部门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程度不够。(6)你知道劳动法里面规定试用期最长多久吗?( )A、三个月 22% B、六个月 48% C、一年 30%这一选项的结果让我们知道还有 52%的大学生不知道劳动法里面规定试用期最长时间。可见他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并不多。(7)你认为法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 )A、非常重要,我有麻烦首先想到法律途径解决,没有法律我就没有办法生活;22%B、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48%C、我基本不主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除非迫不得已;30%D、没觉得有作用 0从中我们发现只有 22%的大学生认为法律很重要,并主动运用法律保
6、护自己的权利;还有48%的大学生认为法律比较重要,但只是有时会尝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而 30%的大学生不会主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反映了虽然我校的大学生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整体只是水平却较低,法律意识淡薄。(8)超市的人员要求你被搜身,你会怎么做? ( )A、拒绝 77% B、果对方态度强硬只好接受 3%C、完全接受 20%(9)假如你的亲人欠基金会的钱没能力还偿,基金会连同民政局来把你亲人抓去关起来,说要拿钱来还才放人,你会怎么做?( )A、吞声忍气,凑钱去把人领回来 7%B、倒民政局去理论,要求放人 15%C、去求基金会的人 0D、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你亲人的人身自由权 78%(10)当
7、你参加勤工组学活动或者是工作时,你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吗? ()A、有 67% B、没有 33%从(8) 、 (9) 、 (10)的结果可以发现:还有少部分大学生不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三组题(1):当你和你家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A 拿起法律的武器 49%B 诉诸武力 20%C 通过关系解决 31%、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 ) A、有 18% B、B、没有 82%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当其正当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只有 18%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3 你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A、
8、经常 9% B、B、偶尔 86% C、C、从不 5%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只有 9%的同学会经常关注国家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还有5%的人这表明了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不够的,其认为自己只要守法不违法,法律是离自己很遥远的。 (4):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事业的发展有多了解( )A 不甚了解 64%B 大致了解 36%C 很清楚 0%(5):你明确知道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什么时候出台的吗( )A 知道 59%B 不知道 4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而在调查中发现,有 41%的大学生不知道,而只有 36%的人对中国成立以来法律事业发展有大致了解。可见大学生对与中国的法律常识知识了解并不多。
9、(6):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A 电视报纸等媒介上 45%B 学校的课本上 32%C 家庭的影响 10%D 其他 13%(7)你认为现在我们国家的普法力度够不够( ) A 很不够 64%B 经够了 27%C 对这件事无所谓 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有 64%的人认为我们国家的普法力度还不够,另外,学生中只有32%的法律知识来源于学校课本,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对学生的法律知识并不是非常重视。这就要求国家和学校都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8):您觉得法律能维护你和你家人的切身利益吗( )A 能,我对法律有信心 27%B 不能,法律愈来愈成为有钱人和有权的人的代表 3
10、2%C 现在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 41%这个问题反映出大学生对中国现在的法律状况并不满足,只有 27%的人对法律有信心,而大多数都只是对未来有较乐观的看法,这说明我国现阶段的法律事业还有许多不足。(9)你对法律专业感兴趣吗?A 不感兴趣 73%B 感兴趣 27%四组题1、你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A、非常有用 B、一般 C、基本没用 D、法律不如权力有用2、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A、电视上 B、报纸上 C、学校的课本上 D、家庭的影响 E、其他3、你认为你在生活中平均每学期遇到法律问题的频率为:A、20 次以上 B、10 次 C、 5 次 D、5 次以下 E
11、、0 次4、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A、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B、用武力解决 C、通过关系解决. D、感觉很委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 E、根本没有在意过5、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吗?A、希望 B、不希望6、你希望法律基础课要如何上?A、尽可能介绍能解决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 B、从案例中说明相关法律理论,类似于今日说法C、按照教材的内容和顺序进行教学 D、最好取消这门课,与日常学习生活无关7、您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是:A、保护公民权利 B、处罚违法犯罪 C、规定公民的义务D、巩固统治阶级 E、规范人们行为 F、说不清8、您认为法律与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A、关系密切 B、关系不
12、大 C、没关系 D、说不清9、您同意下列说法吗? (1 )大多数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2)法律至上(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法律应当以保障公民的权利为出发点A、完全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太同意 D、不同意 E、说不清10、“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您认为这种说法A、正确 B、不正确 C、说不清11、如果您与他人发生纠纷,您觉得通过哪种途径解决更好一些A、请双方单位领导出面协调解决 B、双方和平协商解决 C、向法院提起诉讼D、找关系或中间人解决 E、其它12、您认为我国目前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是A、法大于权 B、权大于法 C、有时权大于法,有时法大于权 D、说不清1
13、3、某人拾到一个钱包,内有 2000 元,但失主很富有,您认为他应当把钱包还给失主吗?A、可以不还 B、可还可不还 C、应当还,应当这样做人D、应当还、不还就是违法 E、说不清14、甲、乙两人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因买房需要,甲向乙借款二万元,五年内归还,您认为甲应当写借条给乙吗?A、不用写 B、应当写 C、写不写都无所谓 D、说不清15、对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执法机关,您的态度是A、充分信任 B、比较信任 C、除非不得已,不跟他们打交道 D、不信任 E、其他16、您认为对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最有效的?A、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监督 B、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机关的监督C、群众监督 D
14、、执法机关自我监督 E、说不清第 1 题: 您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 A、非常有用 B、一般 C、基本没用 D、法律不如权力有用第 5 题: 您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A、电视上 B、报纸上 C、学校的课本上 D、家庭的影响 E、其他第 6 题:您能否区分违法和犯罪?A、能 B、不一定能 C、分不清 D、大部分情况能第 7 题: 当您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您首先想到的是?A、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B、用武力解决 C、通过关系解决.D、感觉很委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 E、根本没有在意过第 8 题: 在您的所有经历中,曾经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A、有 B、没有第 9 题:您希
15、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吗 A、希望 B、不希望第 10 题: 您是否会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A、会,经常 B、偶尔 C、一不小心会听说些 D、不会,没那精力第 11 题: 您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A、保护公民权利 B、处罚违法犯罪 C、规定公民的义务 D、巩固统治阶级 E、规范人们行为 F、说不清第 12 题: 如果您与他人发生纠纷,您觉得通过哪种途径解决更好一些 ?A、双方和平协商解决 B、向法院提起诉讼 C、找关系或中间人解决 D、其它第 13 题: 您认为我国目前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是 A、法大于权 B、权大于法 C、有时权大于法,有时法大于权 D、说不清第 14 题:对于法
16、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执法机关,您的态度是 A、充分信任 B、比较信任 C、除非不得已,不跟他们打交道 D、不信任 E、其他第 15 题: 您认为对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最有效的?A、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监督 B、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机关的监督C、群众监督 D、执法机关自我监督 E、说不清第 16 题: 您知道劳动法里面规定试用期最长是多久吗?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第 17 题: 假如您在公交车上发现小偷正在偷他人东西时,您会如何去做?A、出声制止,并提醒其他乘客小心 B、用适当的方法让他得到惩罚C、瞪他一眼,然后换个地方或下车 D、默默的看着,觉得与己无关第 18 题: 超
17、市的人员要求你被搜身,您会怎样做?A、拒绝 B、如果对方态度强硬就只好接受 C、无所谓,直接接受第 19 题: 当您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或是工作时,您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吗?A、有 B、没有第 20 题: 当今虽然是法制社会,也存在家庭暴力、婚姻财产纠纷等问题,您认为:A、清官难断家务事 B、清官易断家务事第 21 题: 如果 20 您选择了 A,那么您认为是什么原因?A、法律法规不健全 B、群众的法制意识不强 C、法官的职业素质不够高 D、法律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第 22 题: 如果 20 您选择了 B,那么您认为是什么原因?A、法律法规健全 B、多年的普法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C、法官能够正确地把握“一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D、一切问题在法律面前都能够得到解决第 23 题: 您希望法律基础课要如何上?A、尽可能介绍能解决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 B、从案例中说明相关法律理论,类似于今日说法C、按照教材的内容和顺序进行教学 D、最好取消这门课,与日常学习生活无关 E、我还有其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