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内外舞弊审计经典案例doc.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996506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6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舞弊审计经典案例doc.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内外舞弊审计经典案例doc.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内外舞弊审计经典案例doc.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内外舞弊审计经典案例doc.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内外舞弊审计经典案例doc.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案例三粤海铁路公司舞弊案 一、案例介绍 背景资料 粤海铁路粤海铁路从广东湛江直至海南叉河是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总投资45 亿元。2003 年1 月粤海铁路开通结束了海南省不通火车的历史。 粤海铁路公司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由铁道部、广东省政府、海南省政府三方合资组建上述各方分别授权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东省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海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为产权代表。 粤海铁路通道建设大事记 1992 年11 月30 日国务院批准铁道部、海南省、广东省共建海南铁路通道项目。 1994 年12 月铁道部、广东省、海南省签署铁道部、广东省、海南省关于建设海南铁路通道的协议。 1997 年8 月26 日粤

2、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标志着粤海铁路通道工程正式启动。 2002 年10 月31 日“粤海铁1 号”建造完毕并进入东海试航。 2003 年1 月4 日粤海铁路琼州海峡火车轮渡及海沙段通过铁道部、海南省及广东省的初验已具备临管运营条件。 2003 年1 月7 日粤海铁路通道琼州海峡火车轮渡正式开通。 私分国有资产罪1997 年10 月1 日颁布实施的新刑法第396 条第1 款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3 年以上7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审计过程 2001 年3 月20 日这

3、天下午粤海铁路公司财务部杨部长在海南国贸路申亚大厦办公室里接到审计署深圳特派办审计组打来的电话说明天下午要进点审计让准备一间审计办公室。杨部长三天前已接到审计通知书以为这和往常一样是让他们接站和安排食宿的所以没太在意。谁知再往下一问才知道审计组全部人马已到海南人住在申亚大厦对面的汇通大厦而且一切食宿等费用均由审计组自理。这着实让杨部长吃惊不小。接待审计又不是一次两次了此前粤海铁路公司已接待了13 批审计早已熟门熟路都是事先电话通知让安排接站和安排食宿的难道这次是专案审计直到第二天审计组正式进点宣读了审计“八不准”纪律杨部长这才稍稍松了口气知道不是冲他们一家来的而是审计署为保证审计独立性、客观性

4、、公正性而统一采取的措施。在随后与深圳特派办审计组接触的三个月中杨部长越来越感到这第十四次审计与以前大不相同他曾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深圳特派办审计组在他们前后经历的14 次审计中创造了许多“唯一”和“之最”是唯一自己掏钱吃住经费自理的是唯一对他们自办实体提出置疑的是唯一踏勘那么多工地现场的是审计时间最长、态度最严谨、业务最熟悉、问题最尖锐、力度最强大的审计组。 其实这次审计对深圳特派办审计组来说也是非同一般。工程建设项目审计本身就是公认的专业性很强难度很大的审计涉及工程设计、施工、材料、工艺等多方面技术规范和标准。粤海铁路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建设项目李鹏、朱镕基等国家领导人都曾经视察过。另外审

5、计组是对粤海铁路建设资金1995 年至2000 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跨六个财务年度累计到位资金约21.63 亿元其中国债资金13.8 亿元。对这个总投资45 亿元、创造了许多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奇迹的项目进行审计审计组势必要面临全新的压力与挑战。担任审计组长的吕大文处长说大家便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审计组进点后立刻开始紧张的工作。面对6 个年度、21 亿元形成的浩如烟海的账册、凭证、合同、图纸等真有点无从下手。光工程合同、图纸就快把人给淹了还要实地踏勘工地时间只有3 个月人员只有8 个人。审计组必须尽快抓住重点寻找突破口。 审计组兵分两组财务组和工程组两边同时进行。几天后财务组在仔细翻阅报表

6、资料后发现疑点。该公司旗下有5 个经济实体2 个团体。都是独立核算单位以下简称7 个实体经营业务范围均与建设项目有关。根据以往审计经验这往往是做手脚藏猫腻之处。而此时工程组也发现施工合同和购料合同上也频频出现这几个实体的名字粤海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与采购大多是与下属7 个实体的关联交易。 这就是审计重点审计组立刻决定对这7 个实体的财务收支和经营业务情况进行重点审计由此打开缺口。 财务组从报表上看到7 个单位效益极好年年盈利。审计人员跑工商局调注册登记资料跑银行查开启资料并与粤海铁路公司资金往来账仔细核对后发现粤海铁路公司从1998 年5 月至2000 年底先后挪用262 万元建设资金违规给

7、7 个实体作经费开支和启动资金。7 个实体的人马均为粤海铁路公司本部干部兼职均属于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公司。经查阅大量法规并咨询国家计委后确认粤海铁路公司董事会根本不具备投资权及公司合并、分立、变更的决策权。 审计组开始向该公司指出挪用建设资金违规办实体的问题时公司根本不买账说我们经历了13 次审计从来无人对此提出过任何置疑但审计人员捧着法规一遍遍向他们解释以理服人依法陈述经过十几个回合的沟通公司方终于明白了问题所在。 审计人员发现7 个实体经营的业务清一色是粤海铁路建设项目。这些实体并不具备承揽工程建设或购买工程物资的资质和能力仅充当中间商、二传手所谓运作不过是过一下手从中吃一道差价套取铁路建

8、设资金罢了。 经审计组查明至2000 年底7 个实体中的6 个从粤海铁路公司自管基建项目中套取建设资金6348.8 万元形成毛利收入。其中以甲方供料名义取得材料差价或管理费收入4961.4 万元所办实体无资质承包通过转包取得差价或管理费收入765.2 万元职工技术协会和技术服务中心以提供技术咨询名义取得收入622.2 万元。 粤海铁路公司下属实体一览表 2 单 位 成立时间 粤海铁路公司投入资金单位元 粤海铁路职工工会 2000 年8 月 300000 粤海铁路职工技术协会 1999 年10 月 100000 粤海铁路职工技术报务中心 1999 年9 月 300000 粤海铁路海南实业分公司

9、1998 年5 月 300000 粤海铁路物资分公司 1999 年3 月 500000 粤海铁路海南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0 年10 月 1000000 北京振基海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1999 年3 月 120000 合 计 2620000 本来甲方供料是建设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保证材料质量采取的由建设方提供所需材料的方式。但审计发现粤海铁路公司为了用足概算而不是节约投资以下属实体套取高额利差在甲方供料方式上大做手脚以概算价入成本账不进行招投标采购不自己采购而通过下属物资公司购料让其强行插在中间吃概算价与实际价之间的差额。更为恶劣的是为了让下属公司套到更大的差价空间粤海铁路公司串通设计方调高概算

10、单价虚列预算套取资金。其中通过交通部某院人为调节石料单价增加港口码头工程投资1642 万元通过铁道部某院调增甲方供材料土工膜的预算单价增加铁路工程投资358 万元。这样粤海铁路公司通过所谓的甲方供料方式人为致使工程材料成本增加了30.66%。而不规范的采购也为腐败打开方便之门。杜惠荣在担任粤海铁路公司副总经理正处级分管公司物资部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物资供应单位谋取利益。先后15 次收受物资供应单位或其代理商贿赂的款额共计人民币48 万元。 工程建设收入的获取与甲方供料差价收入的取得方式大同小异。粤海铁路公司下属的褓均无施工资质承包工程后赚取差价或管理费后便转包给施工单位仅从湛海线铺架工程项目中就

11、赚取差价收入647 万元将取得1428 万元。但实际上这些利益仅是小头而粤海褓的介入使工程管理上受制于设计施工单位或因管理者失职使工程管理漏洞百出造成的工程管理资金被骗套和损失浪费的资金却是大头。有个很明显的例子审计人员到海沙段预制梁场对龙门吊轨道进行现场测量时发现只有150 米一般人凭目测就可知道但在最后付款签字时工程管理者、工程监理人员居然视而不见将其按1160米付款目测差错率居然高达673%。仅这一单就多支付给施工单位工程直接费77.49 万元未计工程间接费。还有一单付款更让审计人员莫名其妙即抛填堤心石的补偿费用。粤海铁路公司明明已在各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中饮食了该项费用且以施工合同方式予

12、以确认但后来却又做出决定重复支付施工单位抛填堤心石补偿费用610 万元。经审计人员抽查发现由于工程管理等原因造成的建设资金损失浪费达3925.29 万元。 最见不得阳光的就数提供技术咨询取得的收入。审计人员在对该公司技术报务中心简称中心咨询服务基础上审查时发现其中内幕令人惊心。中心一经成立即依托粤海铁路通道建设项目全方位地介入物资采购和工程设计、施工等环节以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的名义取得经营收入。取得的服务收入全部来源于粤海铁路通道的建设资金。中心成员均系基础上标底编制人及评标人均在中心领取效益报酬粤海铁路公司在自行组织的招标项目中为了协助向中心交了“咨询费”的服务对象中标真可谓“煞费苦心”。以制

13、梁枕招标为例该中心1999 年9 月招标前分别与两家单位签订咨询服务合同各收取服务费40 万元和50 万元。为了协助这两个单位投标中标除招标前提供“咨询服务”外还违规把1 个标段拆分为2 个在评标中违规操作为未中标的株洲桥梁公司修改原始评分表其结果可想而知。 审计查出的咨询收入是622.2 万元但其背后还隐藏着多少猫腻却无法统计。据检察机关指控唐建伟、杜惠荣、朴英元、李逊4 人都有收受贿赂的行为在1999 年至2002 年间被告人唐建伟在担任粤海铁路公司总经理期间利用其负责基建、经营活动、主持招标、签订施工合同、审批验工计价、工程款拨付、变更设计以及对外协调等职务之便为工程单位谋取利益先后20

14、 次收受工程单位贿赂款共计人民币60.8 万元、港币5 万元。 就这样国家用来建设粤海铁路的资金被掌管资金的建设单位粤海铁路公司以种种名义挪用套取。在一笔笔貌似合法的交易后掩盖着一桩桩套取国家建设资金的黑幕。7 个实体实际是粤海铁路公司套取国家建设资金的工具。据审计查明7 个实体共套取资金6348.8 万元毛利实际流失的建设资金达3324.5 万元。 这些被套取的资金究竟流到何处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审计组几乎把7 个实体所有支出明细账翻了个底朝天。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流失的建设资金大部分作为奖金福利分给了个人。到2000 年底粤海铁路公司在7 个实体计提工资基金及附加为2059.75 万元成为粤

15、海铁路公司发给个人奖金以及福利支出的来源。 月月都有额外收入额外收入的数额月月又都相当可观大家既高兴又忙活。普通员工每月领取个人收入的地点有4 处中层以上干部领取个人收入的地点最多的可达7 处。29 个月内发放标准外奖金福利1205.6 万元标准外发放额为标准内发放额的107%。 处罚 历经3 个月艰苦的审计取证粤海铁路资金流失的真相暴露无遗。粤海铁路公司在项目建设期间挪用建设资金违规兴办实体并利用所办实体在工程建设中套取项目建设资金将建设资金以合法的形式切出一块作为粤海铁路公司发放职工奖金以及福利支出的重要来源违反了国家关于国债资金和项目资本金的使用规定违反了国家关于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有

16、关规定。深圳特派办将审计情况以专题报告方式上报审计署审计署以重要信息方式上报给国务院。 审计决定将违规用建设资金发给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含副职的奖金福利悉数追回上缴铁道部。 至2002 年11 月粤海铁路公司陆续执行了审计决定的其他问题但仍未执行中层干部退款问题深圳特派办在多次催要无果的情况下于2002 年11 月3 1 日正式发函审深特函发200211 号给粤海铁路公司严厉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45 条之规定被审计单位未按规定期限执行审计决定的审计机关应当责令执行仍不执行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我办决定在采取以上措施之前特发此函要求你单位将执行审计决定的所有结果立即报送我办”。 虚拟

17、工程套取657 万元 2002 年3 月粤海铁路公司5 位领导决定两次把手伸向建设资金与中铁某局一项目部商定由该局通过编制虚假的大型临时工程后因粤海铁路公司计划部部长陆汉章涉嫌犯罪被耽搁粤海铁路公司多拨200 万元工程款给项目部。唐建伟、张培金、朴英元、杜惠荣4 人从中提取现金120.23 万元按每人要退缴的违规奖金数额领取现金后以个人名义上交粤海铁路公司财务部。 2003 年11 月20 日广州铁路检察院以涉嫌私分国有资产和受贿罪两项罪名对5 人提起公诉。据检察机关指控时任粤海铁路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建伟、原党委书记张培金及3 名副总经理朴英元、杜惠荣、李逊共计私分国有资产657.44 万元

18、。唐建伟、朴英元、杜惠荣、李逊4 人曾经受贿。2003 年12 月26 日广州铁路运输中级人民法院以私分国有资产和受贿两项罪名对5 人进行一审判决该公司原总经理唐建伟被判刑9 年副总经理杜惠荣和朴英元兼总工程师分别被判6 年半和7 年半原党委书记张培金被判刑1 年缓期1 年另一副总经理李逊判刑2 年缓期2 年。 资料来源http:/ 二、思考与分析为什么粤海铁路案前13 次审计没有发现问题而第14 次才发现此案例中舞弊的特点是什么案例六台湾博达财务舞弊案例 一、案例介绍 背景资料 博达科技最早是一家于1991 年成立的经营计算器外设产品的贸易公司,最初规模很小,资本额为500 万元。1996

19、年开始涉足砷化镓化合物生产领域,进行砷化镓磊芯片的生产。上市之前,博达就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媒体纷纷报道博达未来可能成为砷化镓世界第一大厂。1999 年12 月,博达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刚一上市股价就迅速飙涨,短短四个月就翻了四倍多。在这期间博达不断向外界宣布营业收入创新高、获得美日大订单、涉足新领域等利好消息,2000年3 月博达股价创下368 元的历史天价,公司总市值亦达到402 亿元历史最高点,被誉为台湾股市的“半导体股王”。 博达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叶素菲是台湾颇富传奇色彩的女强人,1958 年出生于东部山林一个果农家庭,淡江大学法文系毕业后,就读于比利时鲁汶大学获经济学硕士,续

20、博时中途退学。1991 年,她33 岁时向客户借500 万元创办博达科技,从四名员工、两台计算机开始起家,不到十年,发展到六家制造公司、四家投资公司,从一个自主创业的农家女子成长为科技女杰,成为台湾上市科技公司中第一位女性董事长,一度被媒体誉为“最有身价的科技女强人”、“创业女英雄”以及“最美丽的科技界CEO”等。在台湾女性科技富豪排名中,她的创业财富仅次于威盛电子董事长王雪红。博达案发之前,媒体有关叶素菲的生平报道大多称赞她眼光独到、有魄力、不服输。然而,在耀眼光环和美丽外表的背后,却包藏着一颗掏空博达的祸心,根据检方指控,博达上市以后,叶素菲和公司高层员工共谋在美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等

21、地虚设公司,利用虚设的公司无中生有地制造假交易、创造假业绩,虚增博达公司应收账款高达141 亿元,借以粉饰公司财务报表。另一方面,叶素菲还利用假交易虚增应付款项,掏空博达公司70 多亿元。 2004 年6 月15 日,台湾上市公司博达科技无任何预警地宣布,因无法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29.8 亿元新台币(注:1 美元约折合33 元新台币,除标明美元外,本文货币单位都为新台币),向台北士林地方法院申请重整。博达财务造假因此而曝光,随后又爆发了讯碟、皇统和卫道等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一时间整个股市人心惶惶,如何避免投资“地雷股”,成为台湾股市的热门话题。博达案被称为台湾版的安然事件,其做假手法十分

22、隐蔽和复杂,精巧程度比起安然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严重冲击了台湾股市,引发台湾资本市场及相关监管制度诸多重大变革。 从股王到地雷:博达事件震撼台湾 从2001 年开始,博达股价便一路下滑,2004 年6 月之前博达股价基本在1020 元之间徘徊,申请重整消息公布后,股价急速下跌,到2004 年6 月23 日(停止交易前一日)股价跌停至6.4 元,总市值仅29.6 亿元,2004 年9 月8 日博达被终止上市。博达2004 年一季度资产负债表还显示账面有巨额现金63 亿元(平均4 到每股约13.7 元),在申请重整之后,叶素菲宣称这些现金大部分投资于衍生工具(信用联结票据等),而且这些现金用途是受

23、限制的,已经无法动用,其后很快被国外银行注销。博达申请重整案在2004 年12 月被士林地方法院裁定驳回,理由是博达缺乏国际竞争力、缺乏新资金注入,而且所有债权银行反对重整,博达依法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投资人和债权人损失惨重。 博达财务危机爆发后,台湾证券监管机构和司法机关迅速介入调查。台湾士林地检署于2004 年6 月26 日依法羁押了博达董事长叶素菲,并于10 月25 日侦结博达案,检方以业务侵占、背信、洗钱以及违反商业会计法、证券交易法与公司法多项罪名起诉叶素菲,请求判处叶素菲20 年有期徒刑(台湾有期徒刑的最高刑罚),并科罚金5 亿元。此外,检方同时起诉了涉案的博达其他高管与一般员工。2

24、005 年12 月12 日,台湾士林地方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叶素菲有期徒刑14年,并科罚金1.8 亿元。另外,投资者对叶素菲提起民事诉讼,求偿59 亿元。 数字游戏:多头交叉虚增业绩 近年来,台湾上市公司做假账的手法日趋“国际化”,以规避注册会计师的审查,而博达可谓是集大成者。博达被怀疑的做假手法主要是虚增营业收入、假造应收账款、捏造现金额度、套取公司现金。 自1999 年起,博达陆续新增五大人头客户,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美化公司财务报表,严重误导投资者。博达董事长叶素菲利用公司员工的名义虚设五家人头公司(皆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登记,实际设于香港),自1999 年起至2004 年6 月止,不断制

25、造对这些公司的虚假销售,以虚增账面营业收入和利润。为进一步使上述供虚假销售的货品可重复使用,减少虚增业绩的成本,并且应营业额虚增后博达公司进货量随之增加的需求,叶素菲乃指示内部管理者以人情、业务压力或支付一定利润为条件,寻找到配合虚假销售流程的七家台湾岛内厂商作为虚构供货商。 为使虚假销售过程顺利进行,叶素菲指派两名员工常驻香港,承租办公室与仓库,接收博达销售给上述五家人头客户的货物,并将这些货物重新包装后,再以上述五家人头公司的名义,回销给岛内七家配合厂商。然而这些岛内配合厂商仅负责货物的进口报关,实际上货物则由叶素菲等人委托货运公司直接由机场运抵博达新竹与三芝工厂存放。 接着,博达公司再以

26、前述模式,将上述货物重新包装后,再度出售给香港的五家人头客户。博达以此方式循环销货,大幅度虚增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为了掩盖事实、避免被察觉,叶素菲指示财务人员以博达公司支付货款给配合厂商的名义,将博达的资金汇至叶素菲所掌握的配合厂商所提供的银行账户内,再将部分款项汇给配合厂商的其他银行账户,支付他们的进口报关税金与承诺给付的报酬,其余款项汇到香港五家人头公司的账户内,用以清偿人头公司欠博达的货款,冲销博达账上的应收账款。 与一般财务造假相比,博达在造假时不仅虚构了信息流、资金流,还构造了真实的货物流,以达到虚构收入的目的。其特点是在虚构交易过程中,不仅伪造各种交易文件,同时还要形成货物的实际流

27、动,缴纳运费、进出口关税,设置专门人员负责货物报关、运输、存储的管理,整个造假过程环节多、程序复杂,隐蔽性很强。同时造假成本也相当高,要实际缴纳物流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费用,包括相关进出口税金与运费以及因虚增业绩所缴纳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给付配合厂商的报酬等,因而使得博达的资金大幅减少,同时检察官也发现部分款项被叶素菲挪作他用而不知去向。巨额的造假成本,加上叶素菲的掏空行为,严重损害了博达利益,资金在造假循环过程中被大量消耗,最终导致财务危机爆发。 博达虚增营业收入的另一个渠道是博达董事长利用部分员工名义,领取超额的分红配股(员工分红配股作为盈利分配,不计入薪酬费用),再将股票卖出之后,所得价款汇到

28、国外特定公司(通常是人头公司),作为该公司向博达采购的贷款,博达出货给特定厂商,创出新的订单,使博达的营业收入数字上升。 其实从博达公布的各年年报数据,也可看出博达通过人头客户虚增业绩的端倪。例如,对五大人头客户的销售占博达各年度销售收入的比例,从2001 年的66,5和2002 年的63.3,到2003 年度增至75.3。由此推论,博达为了粉饰财务报表,大幅增加对这五大客户的销售,同时各年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比例也在持续上升,尤其是到了2003 年度应收账款占该年度销售收入达93.9。再如,博达2002 年宣传砷化镓磊芯片单月营业收入创两亿元的历史新高,换算成磊芯片的出货量为两万片之多,而当时

29、全世界一个月对砷化镓的需求量约为两万片。 金融魔术:巨额银行存款如何蒸发 博达上市后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与银行总共取得约150 亿元的巨额资金,除了用于对外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最高时达45.9 亿元),其余上百亿资金流到哪里去了?2004 年一季度公司账上还有63 亿元巨额现金,为何在博达出事后,立即被三家国外银行转销,瞬间不翼而飞?这些都是博达事发后所有投资者与主管机关想要解开的一个谜团。 根据地检署起诉书和台湾金管会博达案调查报告,不妨透视一下博达的金融魔术技巧和叶素菲“乾坤大挪移”的手法。具体来说,博达蒸发的巨额虚增外币存款(约1.8 亿美元)涉及以下四笔财务操作: 1、博达在菲律宾首都

30、银行(Metropolitian Bank)的虚增存款(8500 万美元)。 博达于2002 年间因对五大人头客户的虚假销售所产生的应收账款已经畸高,而且逾期过久,为了避免影响公司股价,叶素菲利用石姓主管的个人名义,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北亚金融公司(North Asia Finance Limited,简称北亚公司),作为假造财务报表的起点。 在支付高额手续费的条件下,叶素菲代表博达公司与菲律宾首都银行签订合约,将博达公司在该银行的存款用于购买法国兴业银行香港分行所发行的信用联结票据(Credit-Linked Notes,一种信用衍生产品,发行人利用它可将信用风险进行转移而标的资产不需转移)

31、,此信用联结票据乃联结北亚公司的信用,博达公司并不能自由动用该账户的存款,而信用联结票据交由首都银行保管。倘若博达或北亚公司发生信用违约或重整事件,菲律宾首都银行即以交付该信用联结票据给博达的方式,抵销博达的存款金额。此附加条款可保护首都银行的权利,一旦博达或北亚公司发生问题,首都银行可以不承认博达的存款。 同时,石姓主管代表北亚公司与法国兴业银行签订融资借款契约,约定于博达购买法国兴业银行所发行的信用联结票据时,北亚公司向法国兴业银行融资借5 得同额的款项。法国兴业银行等于是出售联结北亚公司的信用联结票据给博达,再将所得的资金贷给北亚公司,其可经由上述服务收取高额手续费,而无任何负担。 在上

32、述契约成立之后,叶素菲与林姓董事陆续将原属博达的资金,共8500 万美元,利用虚假销售流程,经岛内七大配合厂商,转到香港五大人头客户,再由这五大客户偿还博达货款的名义(减少博达的应收账款),将资金汇入博达在菲律宾首都银行的账户内,并进一步依约购买法国兴业银行所发行的信用联结票据(联结北亚公司的信用),而北亚公司也依约向法国兴业银行借款8500 万美元。上述契约设计使北亚公司通过法国兴业银行所发行的信用联结票据,取得博达的购买资金。 当2004 年6 月15 日博达申请重整的信息公开之后,菲律宾首都银行于三日后依合约交付上述信用联结票据给博达公司,冲销博达的存款金额,使得博达8500 万美元的存

33、款凭空消失。 上述精密的财务操作,使得博达公司的应收账款减少,同时虚增巨额的存款,实际该笔资金已通过购买信用联结票据形式,转移到北亚公司,即叶素菲通过上述契约,挪用博达的资金,经由菲律宾首都银行与法国兴业银行,购买联结北亚公司的信用联结票据,等同将资金输送到北亚公司。而这两家外国银行仅是做资金过水的服务,通过契约条款的保障,使之在不用承担责任的情况下仍可领取高额手续费。而博达的董事长与财务人员则隐瞒了上述存款用以购买信用联结票据、亦即博达并不能动用此笔资金的事实,导致误导投资者。 但为何注册会计师向菲律宾首都银行函证存款时,仍然显示这些资金未被限制用途?笔者分析菲律宾首都银行可能是以存款主契约

34、来回复函证,而未将副约购买信用联结票据告知注册会计师。 2、博达在澳洲共和银行(Common wealth Bank of Australia)的虚增存款(4500 万美元)。 由于博达公司对海外人头公司的应收账款过高,且有逾期过久未收回的情形,2004 年年初注册会计师强烈要求针对这些应收账款提取足够的坏账准备。为了掩盖应收账款恶化的情况,由叶素菲指使邱姓主管以其名义,于2004 年1 月间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登记设立AIM 全球金融公司(简称AIM 公司)。 由叶素菲代表博达公司与澳洲共和银行香港分行及其子公司澳洲CTB 公司三方签订契约,出售博达所拥有五大人头客户的应收账款给澳洲CTB 公司

35、,并且约定CTB 公司所支付的款项存入博达公司在澳洲共和银行所开立的账户。 接着由AIM 公司的挂名负责人邱姓主管与CTB 公司签订契约,约定CTB 公司将上述应收账款转售给AIM 公司之后,博达须以共和银行内的存款,认购AIM 公司以上述应收账款担保所发行的一年期零付息票据,博达并不能自由运用该款项。通过上述设计,博达又将原本出售的应收账款买回来,然而共和银行视博达已经购买零付息票据的资金为存款,博达因此巧妙地将应收账款转变成现金科目。 博达公司连续于2004 年1 月至3 月间,将所拥有的应收账款以九折出售给CTB 公司,总共取得4500 万美元,并存放于澳洲共和银行账户内。CTB 再将应

36、收账款卖给AIM 公司,而博达将全数存款用以认购AIM 公司所发行的零付息票据。由于AIM 公司是叶素菲所虚设的人头公司,自然无法偿还零付息票据,所以博达公司自始自终无法运用存于共和银行账户的4500 万美元的资金。 然而博达公司却将这些不能动用的存款列于财务报表现金科目,并未载明是受限制用途的资金,欺瞒投资者。 同时上述契约也载明当博达公司发生信用违约或申请重整时,澳洲共和银行可以交付上述零付息票据给博达公司,抵销博达在该银行的存款。在博达公司申请重整之后,共和银行随即执行上述债权债务抵销协议,使博达公司4500 万美元的存款凭空消失。 通过上述设计,博达账面虚增了巨额的外币存款,其整个操作

37、手法从头到尾都是一场空。先是博达自己虚设人头客户,假造销货收入、创造应收账款,进而通过国外银行将应收账款卖给海外人头公司,博达再将应收账款买回。 3、自导自演海外可转债发行(虚增4000 万美元存款)。 叶素菲为解决因从事虚假销售导致资金不足的财务困境,原本打算于2003 年4 月发行海外可转换债券5 DOO 万美元,藉以顺利筹措资金,并于8 月获准发行。但由于2001 年发行的国内可转债中曾有约定,博达日后的国内和海外可转债均不得为有担保之发行,使得博达在2003 年9 月改发行无担保海外可转债。 当时博达的财务状况已经不佳,发行条件改为无担保,将导致海外投资者的购买意愿低落,海外可转债发行

38、未必会成功。博达董事长叶素菲于2003 年10 月利用邱姓主管的名义,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两家人头公司,由这两家海外公司,经过博达的背书保证,向荷兰合作银行(Rabo Bank)新加坡分行借款4 000 万美元、菲律宾首都银行香港分行借款1 000 万美元。 这两家海外人头公司借得5 000 万美元之后,博达委托香港某金融机构(台湾某金融机构的香港子公司)发行海外可转换公司债,而这两家人头公司便用借来的5 000 万美元把博达发行的海外可转债全额吃进。博达一开始为人头公司做担保时,这两家国外银行即要求发行海外可转债所募得的资金需回存银行,因此博达将此5 000 万美元存回荷兰合作银行和首都银行

39、,换取现金存单,但限制动用此存款(必须等到人头公司还钱之后,博达才能动用账上的存款)。倘若博达公司发生信用违约或申请重整,荷兰合作银行及首都银行可将对海外人头公司的债权交付博达公司,抵销博达在这两家银行的存款。 博达于2003 年10 月下旬完成海外可转债发行,并于11 月宣布实施库藏股政策,买回两万张博达股票,促使股票涨到17.4 元。博达海外可转换债的转换价格为15.08 元,因此这两家人头公司在短时间内,顺利将5 000 万美元的海外可转换公司债全数转换为约1 1 万张的普通股,并在市场上出售藉以套取价差。这两家人头公司出售股票换取现金之后,便偿还向首都银行借的1000 万美元,使得博达

40、可以动用此资金并调回台湾岛内。然而这两家人头公司欠荷兰合作银行的4 000 万美元却未偿还,使得这4 000 万美元的存款从头到尾都不能动用。博达出事之后,其存放于荷兰合作银行的款项遭到冲销。 借此虚发海外可转债的做假手法,博达自导自演了整个海外可转债的发行。除从中套利高达2.6 亿元之外,并将在荷兰合作银行中受限制的外币存款4 000万美元,虚列为账上的现金,造成财务报表披露不实。 6 4、担保海外人头公司的借款(虚增1000 万美元存款)。 叶素菲利用公司员工的名义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Addle 公司,连续于2002 年至2003 年间向台湾一家金融控股公司海外协属公司(Grand cap

41、ital 公司)办理融资借款,总共借得1000 万美元。同时,除由叶素菲代表博达公司签发面额1 000 万美元的本票交由Grand capital 公司为上述借款担保外,未经公司董事会决议,她擅自代表公司在该金融控股公司旗下银行开立一个外币存款户,将博达公司资金1000 万美元存入该账户。叶素菲并与该银行约定Addle 公司还款给Grand capital 公司前,博达公司不得动用该笔存款。 叶素菲还同意,当Addle 公司未还款给Grand capital 公司或博达公司发生信用违约事件时,博达授权银行扣取该笔存款偿还Grand capital 的债务。在2004 年6 月1 5 日博达申请

42、重整信息公开后,博达的1000 万美元存款即转作清偿Addle 公司向Grand capital 公司的借款,导致1 000 万美元的存款凭空消失。 经过上述交易安排,博达仍在财务报表中将1000 万美元存款列为现金科目,并且未披露有止扣、限制用途的事实。因上述契约,叶素菲涉嫌挪用公司1000万美元给海外人头公司。 通过上述四笔复杂的交易安排,博达账上的1.8 亿美元现金,包括菲律宾首都银行8 500 万美元、澳洲共和银行4500 万美元、荷兰合作银行4 000 万元和台湾某银行1000 万美元存款,皆为不可动用或根本不存在的现金,却虚列在报表上。 案例启示 现实中,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或管理层

43、出于利益考虑,在公司经营不景气的时候,往往会选择掩盖事实、粉饰财务报表。而造假本身的支出又进一步损害公司财务健康,加之大股东或管理层在造假同时挪用公司巨额资金,公司最终难以为继,只好将烂摊子丢出来,让投资者、债权银行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承受地雷般的引爆。 地雷股不是一天形成的,不论上市公司采用什么财务操纵手法,终归会留下一些痕迹,投资者要想学会自保,远离地雷股,必须细心观察,从一些痕迹中发现财务舞弊的警讯。 以博达为例,销售集中度异常之高,且销售收入伴随巨额的应收账款,都是公司虚构收入的征兆。为何账上有63 亿元现金,还需在2004 年6 月发行海外存托凭证来偿还将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后来海外存,

44、托凭证停止发行)?为何2002 年年底账上约有40 亿元现金,还需向银团贷款17 亿元?这些都是质疑现金真实性的理由。此外,博达上市后,董事会越来越内部化,几位大股东不断抛售股票,4 年之内更换4 位财务主管,董事、监事频频换人,财务预测频繁调整,大量员工分红配股,都是博达可能存在财务舞弊的警示信号。 当然,现在许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都是由掌握公司决策的大股东和最高管理层直接主导的,仅从财务报表数据有时很难判断。笔者认为,数字源于人性,研究数字之前,务必了解控制公司的大股东或管理层的人性,关注以下发现财务舞弊的警讯:首先,回归到以人性为出发点,探讨控股股东与外部股东祸福与共的程度(控股股东比率)

45、以及对董事会掌握的程度,这些因素牵涉控股股东努力经营的诱因与掌握权力的多寡,可以说是最内层影响控股股东诚信结构的因素。其次,其他大股东是否出售股票、董事监事与财务主管中是否有多人辞职以及是否经常更换会计师和审计师,这些人是除控股股东以外最了解公司的参与者,因此这些因素可以说是第二层影响控股股东诚信结构的因素。再者,衡量控股股东的决策行为是否偏离诚信原则。例如,公司长期投资比例持续增加,设立许多投资公司,且有复杂的海外投资;公司存在许多重大异常关联交易,可能涉嫌虚增业绩与转移公司资金;控股股东有介入股市的行动,造成股价波动过大;管理当局有激进确认收入的倾向或员工分红配股的金额过高;等等。 资料来

46、源:财务与会计 作者:叶银华 马军生 二、思考与分析台湾博达财务舞弊有哪些特点如何识别 一、以博达公司为例的台湾会计舞弊案新特点 在前述的各案件中博达、讯碟、皇统的舞弊及违规问题已经由台湾证券管理部门查明。对这些案件进行分析可知它们的作案手法与传统做法相比既存在一些相同的地方又增添了许多新招数。本文着重以博达公司为例分析台湾部分公司会计舞弊手法的特别之处。 博达科技是一家于1991 年成立的经营计算机外设产品的贸易公司最初规模很小资本额为500 万新台币。1996 年开始涉足砷化镓化合物生产领域进行砷化镓磊芯片的生产。该公司于2000 年 12 月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后共进行了四次现金增

47、资与发债从市场筹资11104 亿新台币。在2004 年6 月15 日的事件发生后台湾证券管理部门对该公司进行财务调查就此引发了由博达科技开始的一连串会计舞弊案的曝光。 博达科技的作弊手法十分隐蔽和复杂。从 1999 年开始在几年的时间里博达以假原料真进口假成品真出口的方式建立了一整套的进出口账并随时发布获利良好的财务报告同时根据粉饰的财务报告发行海外可转债最终达到掏空投资人和公司资产的目的。 博达科技具体的作假手法如下 1假原料真进口假成品真出口。为了创造假销货博达科技首先在美国、香港等地注册公司作为自己的客户如DVD公司、Dynami c( 注册在美国加州) MarksmanTradi ng

48、Lt d 等然后买通上游的光电原料厂商配合作假如恩雅公司、麟达公司、CommerceTech 等。具体步骤是(1) 博达先开立客户基本资料表、客户信用条件评估表、估价单、工单、发票及装货单其上均有博达相关人员签名再拿真实商品( 下脚料、废品等) 报关出口给假客户即自己设立的人头公司并支付关税及运费而成品则寄放在第三国仓库(2) 假顾客支付货款给博达并汇入博达的指定账户(3) 博达向共谋厂商下订单买人原料(4) 共谋厂商从博达假客户仓库提领先前博达寄放的存货(5) 共谋厂商把领来的存货作为博达要购买的原料发货给博达并开立发票向博达收款(6) 博达支付货款给共谋厂商。 2假应收账款转化为折现票据( 一种约当现金) 但其动用受到限制财务报告中并未对此事实进行披露从而粉饰了财务报表。具体方式(1) 博达先找到两个关系金融公司(AM全球融资公司和 GIBAust ral i a Lt D) (2) 把款项拨到AM以备AM付给CTB(3) 博达把来自五大虚假客户的应收账款卖给CTB(4)CTB7 再把应收账款卖给AM(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