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基本概念,我国交通安全管理体制,道路安全管理, 交通安全管理基本概念,Back,下一页,上一页,一、交通安全管理定义 交通安全管理:在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充分研究并认识其规律的基础上,由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下,对构成道路交通系统的人、车、路、交通环境等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防止事故发生、减少死伤人数和财产损失、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目标的管理活动。,交通安全管理基本概念,Back,下一页,上一页,从上述定义可见,交通安全管理包含着如下五层含义: 1交通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
2、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根本上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交通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职能部门。与此同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包括运输企业、车辆制造维修检测单位、参与交通的驾驶员行人等。因而,从广义上来讲,交通安全管理的主体是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主的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综合力量。,交通安全管理基本概念,Back,下一页,上一页,3交通安全管理的客体是道路交通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道路交通管理的客体,从其外在形式上看,是由人、车、路、交通环境等要素构成的,而从其内在实质上看,是由受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所调整和保护的各种道路交通法律关系构成的。, 交通安全管理基本概念,B
3、ack,下一页,上一页,4道路交通管理的依据是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道路交通管理的依据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道路交通管理法律(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立法主体,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法规(包括国务院制定的法规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包括公安部制定的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政府规章); 第二部分是与道路交通管理相关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三部分是道路交通管理的相关技术规范(如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等)。, 交通安全管理基本概念,Back,下一页,上一页
4、,5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协调、控制。 道路交通管理是一项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行政管理部门在交通管理过程中,是通过协调、控制道路交通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达到要素间有序的动态平衡。, 交通安全管理基本概念,Back,下一页,上一页,二、交通安全管理的作用 1对道路交通行为的规范作用。通过交通法规的制定执行,规范了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准则,规定了交通行为的过程要求和处理原则,保证了道路交通的有序进行。 2对道路交通安全的保障作用。通过一系列强制性的管理活动,使所有交通参与者统一于交通法规的原则和诸项规定之下,从而减少交通冲突,降低事故发生率。 3对道路交通畅达的改善作用。通过对交通安全设施的科学
5、布设和交通秩序的有效维护、减少交通堵塞,保证通畅的交通。通过有效的交通管理,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使各种运输工具发挥最大的效能,尽可能地提高道路的利用率,使运输企业和国家收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交通安全管理基本概念,Back,下一页,上一页,4对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作用。通过对交通事故的正确处理,化解矛盾,减少冲突,降低损失,保证社会安定,增加社会凝聚力。 5对道路交通功能的促进作用。通过系列的道路交通管理活动,保证汽车运输的畅达,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交通的功能,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6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通过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
6、帮助人们正确处理生产与安全、速度与效益、局部与全局、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等关系,推动全民的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交通安全管理基本概念,上一页,下一页,三、交通安全管理构成体系 1交通安全管理体制 “体制”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交通安全管理体制则是指关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公众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权责划分和操作方法等的制度体系。要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必须明确各类管理主体的权限以及对管理交通的制度规则、方式方法的约定。, 交通安全管理基本概念,上一页,下一页,2交通安全管理对象 (1)人员 ; (2)车辆 ; (3)道路 ; (4)道路交通环境
7、;凡是对正常的道路交通活动有影响的物体和行为环境,都是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 交通安全管理基本概念,上一页,下一页,3交通安全管理依据 道路交通法规是依据国家宪法制定的强制性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它既是人们行车、走路、使用道路必须遵循的规范,又是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查处交通违章、裁定事故责任、进行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 4交通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尤其是随着高科技手段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强化科技意识,积极运用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交通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已经成为未来道路交通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提出的智能交通系统(ITS)正在不断地被世界各国进行开
8、发利用。,交通安全管理基本概念,我国交通安全管理体制,道路安全管理,II 我国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上一页,下一页,一、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概念 管理体制问题也一直是我国行政立法的核心问题。在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明确管理体制对一部法律以及这法律所规范的社会事务都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条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作了明确规定,具体内容是: 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交通、建设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II 我国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上一页,下一页
9、,二、交通安全管理体制的变迁 三、现行交通安全管理体制 1纵向管理 (1)公安部 国务院公安部门即公安部负责全国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II 我国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上一页,下一页,公安部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全国统一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章,指导全国城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安全宣传教育、交通指挥、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和车辆安全检验、驾驶员考核与发证、发牌等工作并制定技术规范和标准,参与道路建设和交通安全设施的规划,组织交通安全科学研究工作等。道路交通是一个系统,因此,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在宏观上必须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公安部门作为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主管部门,负有对全国范围内道路
10、交通安全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的职责。如制定机动车登记管理、机动车检验、驾驶员考试和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办法,组织实施如“城市道路以交通安全管理畅通工程”、“创建平安大道”等全国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活动等。,II 我国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上一页,下一页,(2)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各自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定,是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原则分工。根据这一规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应当由各地方公安机关的交通警察负责,其他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行
11、使这一职权。交通警察行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权,必须在自己所辖的行政区域内,不得越区行使。,II 我国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上一页,下一页,2横向管理 道路交通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其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方面。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证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仅仅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一家是不行的。必须充分发挥与道路交通工作有产的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共同努力。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密切的职能部门就是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此,道路交通安全法专门对此作出了原则性规定,规定了交通、建设部门在交通管理方面的职责。,II 我国交通安全管理体制,
12、上一页,下一页,(1)交通部门 交通部门是主管公路和水陆交通行业的部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交通部的“三定方案”和1997年制定、199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规定,交通部门负责公路的规划、公路的建设、公路的养护、路政的管理、公路收费以及监督检查等,并对破坏公路的行为进行处罚。公路法规定的上述内容都从一定程度上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密切联系,也是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尤其是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II 我国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上一页,下一页,(2)建设部门 建设部门是主管城市道路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三定”方案,建设部门负责研究拟订城市村镇规划、工程建设、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及城市供水、燃气
13、、热力、市政设施、公共客运、园林、市容和环卫等工作。这些工作均与城市、村镇道路的建设和维护等息息相关。,II 我国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上一页,下一页,(3)三者之间的有机关系 首先,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道路的主管机关。根据有关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规定,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主要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管理工作则是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广场、停车场等和城市道路一关,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其规划、管理也是归口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由此可见,交通、建设行政主管机关作为“路”的主管部门,其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关系到道路交通
14、秩序的基础和前提。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与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能否相互密切配合,做好各自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道路交通秩序是否能够安全、畅通、有序。,II 我国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上一页,下一页,其次,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还是“车”的主管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是公路运输企业主管部门,而城市建设部门也负有对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管理职责。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负有管理部门道路交通参与者及其他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职能。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有对驾驶学校或者驾驶培训班实施资格管理的职责,保证驾驶学校或者培训班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对学员进行培训,培养合格的驾驶人员。,II 我国
15、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上一页,下一页,第三,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为交通运输企业、城市公共交通的主管部门,负有对这些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以保证这些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为道路的主管机关,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因工程建设或者其他活动,需要占用、挖掘道路或者因施工影响道路通行的,需要向其提出申请,由其依法审批。对于未经批准,擅自挖掘、占用道路的,交通、建设主管部门的道路养护部门对于公路、城市道路出现坍塌、坑槽、水毁、隆起等损毁的,也负有及时修复的职责。 综上所述,由于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涉及道路交通秩序的“路、车、人”均具有一定的管理职
16、责,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交通、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交通安全管理基本概念,我国交通安全管理体制,道路安全管理, 道路安全管理,上一页,下一页,加强道路的安全管理,要实现如下两个目标: 1扩大道路的“安全空间” 以道路的线形设计为例。道路线形的安全设计即要能根据道路线形及时、准确地判定行驶路段的特征和线形的变化,防止产生视觉曲折、紊乱和错误。如有的道路线形缺乏自然的视线诱导作用,车辆在行驶时视线盲区大,驾驶员容易产生恐惧感,行动犹豫,一旦出现突然情况很容易惊慌失措而肇事。有的道路线形组合不当,容易使驾驶员视觉产生误差或错觉,造成判断
17、失误。 以上种种给驾驶员带来的不适或紧张心理,都是由于道路条件未能给驾驶员提供足够大的“安全空间”,这样就增加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危险。, 道路安全管理,下一页,上一页, 道路安全管理,Back,下一页,上一页,2提高道路的“宽容度” 道路安全设计追求的另一个目标是,通过对路网的调节和合理设计,使道路环境更加“宽容”。也就是说,即使驾驶员发生驾驶失误,该道路仍能保持安全行车的道路条件,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起到消除或者减缓的作用,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或减轻交通事故的损伤程度。, 道路安全管理,Back,下一页,上一页,一、道路安全核查概述,通过贯穿于道路建设及整个运营周期内各阶段的安全核查,可以实现
18、道路安全设施的优化设置,从而切实提高道路的安全管理水平。 1概念 道路安全核查的理念是在道路设计与运营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近年以来,尤其在国外道路建设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开始研发各种不同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并在对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检查中加以应用。由于这些方法体系具有对于道路交通系统实施专项安全检查与修正的统一特性,因此统称为道路安全核查(Road Safety Audit)理论体系。, 道路安全管理,Back,下一页,上一页,两个概念: 美国联邦公路局对道路安全核查的定义是:道路安全核查是由一个独立的核查小组所实施的,针对现有或未来的道路、交叉口的正式安全性能测试。 美国道路工程师学会4S-7
19、技术委员会将道路安全核查进一步详细地描述为:“安全核查是对已有、或拟建的道路建设项目、交通工程项目及其他任何将与用路者发生相互影响的工程的项目方案所进行的正式的安全性能测试。在该测试中,将由一组独立的、训练有素的安全专家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中的事故隐患作出鉴别,并评估项目方案的安全特性,从而修正方案中的安全瑕疵,或推荐具有较佳安全性能的项目方案。”, 道路安全管理,Back,下一页,上一页,“道路安全核查”与若干近似或紧密相关概念的区别。 “道路或交通安全审查(或称为审计、检核、预审等)”在外延与内涵上均与道路安全核查一致,只是不同的名词表述。 “道路安全设计(Highway Safe
20、ty Design)”在美国相关文献中广泛引用,它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框架也与道路安全核查相近,其目标也均为改进道路的安全性能,但道路安全设计这一概念偏重于道路设计方案的安全分析,并且强调理论力法体系,而道路安全核查更着重于道路的工程实践体系。 “道路安全评价”、“道路安全评估”等也与道路安全核查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在体系结构中与道路安全审查亦有相当成份的重叠,它们都是对道路安全性能的专项分析体系,但外延有所不同。“道路安全评价”一般局限于对道路安全水平实施界定或预测这样的特定环节,而道路安全核查往往涵盖安全水平度量、安全改造、效果追踪等各个环节。, 道路安全管理,Back,下一页,上一页,2道路
21、安全核查的起源和发展 追本溯源,道路安全核查的方法体系始发自英国,又传播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其后在美国兴起,并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到了德国、西班牙等国家。 目前,安全核查的理念与方法体系已经普及到了全世界各大洲,并且根据各自的情况形成了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不同发展方向与体系版本。, 道路安全管理,Back,下一页,上一页,20世纪90年代中期,道路安全核查通过两种平行的渠道引入我国。 第一种渠道,以高等院校为主的学者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与检索外国文献,从理论体系的角度引入道路安全核查的理念,并着手开展理论与应用研究。 第二种渠道,通过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配套科研课题,在工程领域开展道路安全核查的实践。
22、冯桂炎教授主编的公路设计交通安全审查手册,以及由交通部主持,于2004年正式发表的公路建设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交通部委托公路科学研究所完成的“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安全评价”项目已经开始启动,将于2006年完成 。其成果预计将为相关的道路安全核查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支撑技术。, 道路安全管理,Back,下一页,上一页,二、道路安全核查的成效 1直接成效 (1)通过在规划阶段的道路安全核查,将道路网中特定地点要素或网络特征所引发的事故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降至最低。 (2)能够防患于未然,避免在道路运营之后用生命或鲜血的代价来发现道路的安全性能缺陷。同时,将项目实际运营开始后所进行的安全补救工作降至最低程度
23、。 (3)通过预期评估与适当的投入,使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营期)的总成本降低。 (4)增强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修各力面参与者的安全设计意识。 (5)将多种交通方式、多层交通系统内的安全事务集成化处理。 (6)在道路设计的各个方面都引进“以人为本”的理念。, 道路安全管理,Back,下一页,上一页,2广义成效 (1)通过道路安全核查的实践,推动道路交通事故机理与交通安全理论、方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陆续推出的交通安全相关模型,以及逐渐成熟的交通安全分析软件,都是道路安全核查推广所催生的科技成果。 (2)在道路安全核查的探索与应用过程中所积累的代表性成果,可以丰富与扩充
24、道路工程的设计规范,并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其中,对于道路几何线形的组合与动态设计,以及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规范的改进是最直接的成效。 (3)道路安全核查的实践与研究,能够派生出许多新设施、新材料,不仅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也能够派生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道路安全管理,Back,下一页,上一页,(4)道路安全核查在直接带来安全成效的同时,也提高了道路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由于交通事故是导致交通拥堵与系统效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道路安全核查在避免了一定的交通事故发生的同时,也使得交通系统的运行更加平稳和顺畅。 , (5)道路安全核查的受惠者不仅是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当事人,还能够提升所有用路者的安全空间,尤
25、其在传统的道路建造与运营环节中容易忽略的非机动车交通和行人的安全问题,通过道路安全核查,获得了关注和解决。, 道路安全管理,Back,下一页,上一页,三、道路安全核查的实施与监督机制 道路安全核查的实施者必须是一个独立小组。道路安全核查在小组成员选择、组织机构、业务运作方面有如下的必要条件: l道路安全核查必须保持独立性 道路安全核查小组的成员,按照其定义中所强调的,应该是独立的、训练有素的安全专家。他们通常是有多年道路工程与交通安全实践经验的资深人士。 2对核查员必须实行严格的认定制度 道路安全核查员应该处在国家机构的监督与管理之下。例如,澳大利亚联邦交通机构认定道路安全核查员的注册应该以州
26、为单位进行,并且注册的管理机构由州议会负责。 3核查小组必须保持“多专业”的结构 道路安全核查的一个特有功能,就是对多方式、多层次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进行集成化处置。上述任务的完成,要求道路核查员必须来自不同交通方式的机构,具备多重专业背景,这样才可以协同考虑安全问题。, 道路安全管理,Back,下一页,上一页,4核查人员的培训 首先,世界各国均认为道路安全核查员应该接受必要的培训。 在国际通行的培训计划中,培训的核心内容都是训练相关人员对道路安全核查程序认知、领悟与掌握,并进行大量的案例分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内容,普遍被认为应该纳入道路安全核查的培训之中,包括: (1)道路安全工
27、程; (2)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鉴别与勘察技术; (3)路侧安全分析技术; (4)施工区的安全评估、组织与管理; (5)道路交通事故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6)道路安全核查报告的编制方法。, 道路安全管理,Back,下一页,上一页,四、道路安全核查的实现方式和各阶段主要内容 1实现方式 在道路安全核查中,改善道路安全性能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排除、更改方案中带有事故倾向性的元素;第二种是通过设置相应的预防与加强性设施(如抗滑路面、护栏、交通控制设施、标志、标线等)化解方案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清除现有或设计道路中的视距障碍; (2)增加或改进转弯车道的设计与交通组织; (3)加强或改进加减速车
28、道的功能; (4)改善标志与标线; (5)改进道路中央隔离带或中央隔离标线; (6)根据行人实际的穿越能力改善行人过街设施; (7)改进超高的设计与功能; (8)加强排水功能; (9)加强路肩功能,调整车道宽度; (10)改进道路进出口的设计与交通组织; (11)对道路交叉口进行安全诊断和改进。, 道路安全管理,Back,下一页,上一页,2各种类型道路安全核查中的典型问题 (2)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被认为是设施较为完备的道路系统,由于全封闭和全立交,因此避免了横向干扰造成的事故隐患,它的安全问题常常与其服务于快速交通的根本性特征相关联。其中最典型的包括: 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造成的刹车失灵等相关问
29、题; 重载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的安全问题; 运行车速中的系列安全问题; 高速公路施工区的安全问题。, 道路安全管理,Back,上一页,3各阶段主要内容(1)规划与可行性研究以安全的角度,考察道路网络的功能适配性、不同层次路网衔接的顺适性以及多方式交通系统转换的平滑性。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重点评析项目的控制点、路线方案、设计标准等是否可能导致安全问题,以及备选方案的路线连续与平顺性,立体交叉、平面交叉、道路出入口分布(针对交通安全)的合理性等。(2)初步设计方案该阶段进行安全性能评估的对象包括平、纵线形、视距特征、平面交叉口、立交设计方案、车道与路肩宽度、路面横坡与超高值、超车道特性、停车设施、非机动
30、车与行人设施。其他评估对象包括设计方案与设计规范的偏差所带来的影响、预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等。这阶段的安全核查值得特别重视,因为一旦道路征地拆迁完成后,再进行大幅度的修改将变得比较困难。,下一页, 道路安全管理,Back,下一页,上一页,(3)详细设计方案该阶段核查需研究下述设计要素的安全性能:标志、标线、控制信号、照明、交叉口细节设计与交通组织方案、护栏设计方案、路侧设计、路侧净距、路侧景观、施工中的交通管制方案等。(4)施工阶段该阶段安全核查的重点包括施工区、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准备与实施方案,以及与施工过程密切相关的交通导流方案、临时交通控制设施等。另外,在该阶段应特别关注施工相关
31、人员与车辆、经过施工区域的用路者的安全保障问题(5)运营前的验收与运营后的核查运营前的测试将包括在路上分别驾车、骑自行车、步行进行现场试验,以保证所有用路者的安全需求都得到满足。这些现场测试应分别在白天与夜间、晴大与雨天进行。在道路通车后,对其安全状况进行系统的监视与评估,主要是找出安全缺陷点的存在,以图改进。,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管理,智能交通系统,交通企业安全管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Back,下一页,上一页,一、道路交通法规的性质和作用,1基本概念 道路交通法规是指调整在道路交通过程中产生的同人的安全与健康,以及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32、 我们通常说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是对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程、标准的总称。 它既是全社会人们行车、走路、使用道路的规范,也是交通管理部门查处交通违章和裁定事故责任的主要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Back,下一页,上一页,2道路交通法规的主要特征 (1)调整对象具有特定性 道路交通的构成包括人、车、路、环境四大要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是调整人、车、路、环境相互关系。(2)内容具有技术性和科学性 实现对人、车、路、环境的统一管理,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对以道路为基础条件而移动的人流、车流,进行合理的限制与科学的组织疏导,以处理人、车、路三者之间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道路交通系统是个
33、复杂庞大的系统,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内容既有技术性又有科学性,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领域。(3)适用范围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道路交通是参与人数次数最多的交通,是与社会物资生产、流通、消费和文化交流以及人民群众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同社会的各个部门、各个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每个人和每个家庭。因此适用范围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Back,下一页,上一页,3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基本内容 (1)交通秩序管理,即通行规则 交通秩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道路通行的规则;交通指挥信号;交通标志和标线等。 (2)车辆与驾驶人管理 车辆与驾驶人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34、:车辆在道路通行中应具备的条件;车辆检验标准;让车、会车、超车、停车的规定;速度规定;装载的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应具备的条件;驾驶执照核发与使用的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守则;对非机动车通行应具备的条件及通行规定;乘车及步行的规定等。,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Back,下一页,上一页,(3)交通违章处罚与交通事故处理 对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给以处罚,是交通法规顺利实施的保障。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对道路的要求及使用的有关规定;违反道路交通法的处罚;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单位与个人道路交通的权利和义务等。 (4)执法监督 这部分内容是关于公安交通部门管理、值勤和执法要求的规范。 主要有加强交通警察队伍建设;明确执
35、法原则;规范警容风纪;严格执行收费规定;严格执行罚款规定;实行回避制度;行政监察监督、督察监督以及内部层级监督;社会和公民的监督以及检举、控告制度,以及对交通执法行为的保障等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more,Back,上一页,4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适用范围 (1)对道路的适用范围(2)对人的适用范围 主要是指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道路上从事施工、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以及处理交通事故的人员。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单位,即可称为“法人”的道路施工单位、交通设施养护管理部门、道路主管部门、专业运输单位等等。 (3)对车辆的适用范围 车辆主要包括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机动车”,是指以动力
36、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more,Back,上一页,5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基本作用 (1)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2)明确管理权限 (3)规范执法行为 (4)调整管理关系 (5)规范交通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Back,下一页,上一页,二、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1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体系,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Back
37、,下一页,上一页,2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组成 (1)法律 (2)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3)部门行政规章 1)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2)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3)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4)机动车登记规定 5)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 6)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 7)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Back,下一页,上一页,(4)地方性法规 北京市实施办法 (5)地方性规章 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管理办法 (6)安全标准 道路交通安全标准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菏及
38、质量限值等 (7)其他法律法规中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的规范性条款。,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Back,下一页,上一页,3道路交通安全法主要内容 (1)立法背景 这部法律从起草到颁布历时10年,草案经充分酝酿、反复修改,历经四次人大常委会审议。最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国家主席第八号令公布,自2004年5月l日起施行。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道路交通活动中参与人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法律,是我国道路交通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Back,下一页,上一页,(2)立法指导原则 以人为本 最初的草案是这样规定的:
39、行人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超过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金额的部分,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 与民方便 发生交通事故后,未造成人员伤亡的,当事人对事实没有争议,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在城市的主要人行道应当规划设置盲道,而且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机动车必须参加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规定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解决肇事者逃逸后的治疗费用等过去非常棘手的难题。,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Back,下一页,上一页,(3)主要特点 1)以保护交通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为核心,突出保护交通安全,追求提高通行效率。 2)坚持道路
40、交通统一管理,明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道路交通中的管理职责。 3)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上升为法律规定,明确规定政府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教育行政和部门、学校、以及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交通安全教育义务。,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Back,下一页,上一页,(3)主要特点 4)倡导科学管理道路交通。提倡加强科学研究,推广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和设备。 5)重点规定了有助于培养规则意识、保护行人的通行规定;在交通事故处理方面对快速处理、自行协商解决、重点保护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权益等内容做了重大改革。 6)明确规定了规范执法的监督保障体系,以解决社会和群众普遍关
41、心的乱扣、乱罚问题。 7)体现过罚相当的法律责任追究原则。统一规定了处罚的种类、强制措施的适用范围。对酒后驾车、超载、超速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规定了较为严厉的处罚。,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Back,下一页,上一页,(4)内容简介 道路交通安全法共分八章124条,包括总则、车辆和驾驶人员、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管理,智能交通系统,交通企业安全管理,下一页,上一页,Back,一、概述,1交通事故损失与紧急救援 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受伤者的死亡发生在三个不同时期。 1)第一死亡高峰发生在碰撞瞬间,常常死于脑或
42、中枢神经系统、心脏、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的损伤,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死亡约占该阶段死亡人数的50,约占所有车祸损伤的5,并且很难用医疗手段来改变其死亡率。 2)第二死亡高峰发生在事故后一或二个小时之内,死亡原因是严重的头部、胸部、腹部和其它明显的大血管的损伤。这一高峰约占车祸损伤的15,在具有先进外伤救护条件的发达国家约占事故死亡总数的35。 3)第三个死亡高峰是在入院后30天内,主要原因有脑死亡、器官功能衰竭和无法控制的败血症,在发达国家即使有良好的医疗条件也无法降低该阶段的死亡率。发达国家大约有15的事故受伤者在这一阶段的后期死亡,我国很多地区医疗设施不完善,这一时期的死亡比例会更大。,2紧急
43、救援的法律规定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如下规定: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
44、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下一页,上一页,Back,在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有如下规定: 交通警察到达现场后,应当根据需要立即进行下列工作: (1)组织抢救受伤人员; (2)在现场周围设置警戒线,在距现场来车方向五十至一百五十米外设置发光或者反光的交通标志,引导车辆、行人绕行;允许车辆通行的,交通警察应负责现场警戒、疏导交通,指挥其他车辆减速通过; (3)指挥驾驶人、乘客等人员在安全地带等候;引导勘查、指挥等车辆依次停放在警戒线内来车方向的道路右侧,车辆应当开启警灯,
45、夜间还应当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示廓灯; (4)对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源体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通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采取封闭道路等交通管制措施;协同有关部门划定隔离区,疏散过往车辆、人员; (5)对造成道路、供电、通讯等设施损毁的交通事故,通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6)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控制肇事人,查找证人。 急救、医疗人员到达现场的,由急救、医疗人员组织抢救受伤人员,交通警察应当积极协助。,下一页,上一页,Back,二、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 1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的功能1)检测获取交通事故信息以及周围交通流所
46、受影响。2)调度向事故现场派出事故处理人员或紧急救护车辆。3)救援进行事故勘查和现场救援。4)服务提供所需的紧急救护服务和其他必要服务。,上一页,more,Back,2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的构成 根据我国国情,应由公安机关协调当地人民政府及保险公司,组织城市医院和急救中心,建立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加强交通事故伤害的抢救力量。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的构成和实施过程见图。,下一页,上一页,Back,3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运作程序 (1)事件的检测和确认 1)交通监视系统的车辆检测器、视频仪器和闭路、微波电视等; 2)移动电话; 3)路边紧急电话或交通事故报警电话;4)交通巡逻车祸
47、执法部门的报告等。 (2)事件快速反应 一旦在确定交通事故发生后,紧急救援系统根据历史交通信息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事件快速反应方案,进行协调各相关机构、管理相应的人员和设备、进行通信联络和信息发布等一系列活动。,下一页,上一页,Back,(3)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准确评价事件严重程度、确定合适的优先权、协调相关资源的使用、保证通讯的清晰与畅通、通过有效的方法安全、快速、高效的清理事故现场。保证事故处理人员、事件的当事者以及其他车辆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是事件现场管理的首要目的。 高效的事件管理方案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确定一个事件现场指挥点; 2)指定一个有权威的现场指挥人员; 3)
48、应将所有与事件处理相关的人员都包含进来;4)对紧急车辆和设备进行分阶段调用等。,下一页,上一页,Back,(4)交通管理 交通管理就是将各种交通控制方法应用在事件处理现场,其主要包括: 1)车道关闭与开放; 2)匝道控制; 3)使用可替代道路等。 这个环节是通过信号控制系统的配合实现的。 (5)事件清理 事件清理是移开失事残骸、清理道路上杂物以及其他影响交通流正常运行的东西,是道路通行能力恢复到事件发生前的正常水平的过程。,下一页,上一页,Back,(6)事件信息发布和纪录 事件信息发布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将事件信息传播给驾驶员的过程。常用的传播手段有: 1)道路交通咨询电台; 2)可变信息板
49、; 3)商业广播电台; 4)车内路线导航器; 5)有线电视交通报道; 6)互联网; 7)电话信息交换等。,下一页,上一页,Back,4交通事故现场救援 (1)救援步骤 1)考察现场情况开始进行救援工作之前,急救人员应对事故现场作一番客观考察,以避免意外发生。若现场和四周有诸如损坏的电线或致命的气体、液体等危险情况,应先将其排除后再进行救援工作。 2)固定事故汽车位置尽快将事故汽车固定下来。先在汽车车轮前后放上木条或砖石块,使汽车不能前后滚动,然后将车轮放气以保证车轮在救援过程中不能摇摆,以免加重伤者伤势。3)检查和保护受伤人员救援人员要检查受伤人员状况和受伤情况以确定救援工作的速度和方法。在未
50、处理汽车之前,先用毛毯将受伤者盖起来,可起保暖和防止受惊的作用,另外还可防止玻璃碎片和其它物件的伤害。在救援的这段时间内,应有人员陪伴伤者,及时观察受伤者的情况和满足伤者的要求。,下一页,上一页,Back,4)救出被困人员如果汽车被撞变形,受伤人员无法移动,应使用专门救援工具把有关的汽车部件移动或去除,将车中被困人员救出。这些高性能的汽车急救工具可在短短的十几秒内,将汽车的支柱剪断或车轮轴推开,效率非常高。 5)现场诊断急救如果医疗救护人员未到现场,救援人员应先将伤者送至路旁的安全地带,立即作必要的检查和救护。 6)清理现场当交通警察勘查完现场后,救援人员应拖走事故汽车并扫清路面,协助警察恢复正常的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