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页.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999249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突出体现了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课改中树立这一全新的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当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四重”、“四轻” 的现象,即:重“教” 轻“ 学” 、重“结构” 轻“过程”、重“ 知识”轻“ 能力”、重“模仿” 轻“ 创造” 。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有待更新和改进。就此,笔者想就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理念

2、指导下,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煽起学生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他就会向着那个目标勇敢追求,就会产生原动力,有价值就有效果,有效就给力,学习就会有进步,学生就会有成就感,学习就会有兴趣。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理解外界事物,热心于解决现实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要做到四个字“ 趣、新、活、实” 。课要上得“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学一开始就有了兴致,才能有继续探索下去的欲望。因此教师要在激发兴趣引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上下功夫,激活学生对学习数学

3、知识探求数学新知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数学教学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学习数学有趣,他就会不断地挖掘他潜在的“数学”“能源”。比如:三年级的一节练习课,教师媒体出示:可爱的小熊猫搬了新家,它要在屋旁种一些树,这里有两种树苗(杨树每捆 3 棵,36 元;松树每捆 4 棵,40 元),小熊应该买哪种树苗便宜些呢?它请我们聪明的同学们给它帮帮忙。你们愿意帮它吗?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聪明可爱的小熊猫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他们向往的童话世界,学生兴趣格外浓厚,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课要上得“新”

4、。开篇导入要简洁新颖,构建学习场景要新鲜,提出问题富有层次而新奇,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望,结合学生生活让他觉得学习数学“就是这么好玩”,对探究数学新知有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好奇心,他就会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劲儿,他就会不断地问“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等,这样他就对学习数学有无限的动力。课要上得“活” 。课堂气氛要活,学生思维也要活。如计算教学,一些偏、难、繁的计算既费时间,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态,我就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对有些计算,如“578-398”,我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学生们想了各种方法:“579-400+2”,“580-400”

5、,“600-400-20”,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思维发散,解题方法多种多样。课要上得“实”。实实在在才是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点落到实处,让学生获取知识获得成功喜悦,这样他学习数学有兴趣并且能够持久。同时做到学以致用,能够在生活中能用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生才有探索创新的基础。还是那节练习课,学生们是这样解答的,学生列出:第一种:363 = 12(元) 第二种:404 = 10(元),因为 12 10,所以第二种树苗便宜些。教师发现学生找到了比较的标准(单价),解题思路清晰,给与了肯定。这时教师准备鸣锣收兵时,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我还有两种方法:36 4 = 1

6、44(元) 40 3 = 120(元),144 120,所以第二种树苗便宜些。”这时教师没有及时肯定,而是故意卖了一个关子:“你该没有搞错吧?”学生却大声说:“老师,我没有错!”老师说:“那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吗?”学生说:“假如第一种树苗买 4 捆,共 364=144(元),第二种树苗买 3 捆,共 403=120(元),两种树苗都买了 12 棵,通过总价的多少就能比较出第二种树苗便宜些。“趣、新、活、实” 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有趣才能做到实在,才能激活思维,学生获得知识取得成功,反过来又能促进学习数学兴趣的持久。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模式。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曾今说

7、过:“学生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教师应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转变观念,大胆放手,相信学生的潜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还课堂于学生,课堂教学民主化。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需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乐学” 。强化主体意识,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模式特别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在“引”字上下功夫。教学内容都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基础的,教师如何把生活素材引导教学实践中,实现由学生已知的生活情境向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有效引入,教师要在“引” 字上下功夫。要树立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充分调

8、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善于引导,使学生能自觉进行探究学习。、引取材于生活,熟悉利于接受、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具体利于操作、形象利于思维;、接近学生认知水平,使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适当得到数学化的提炼、从而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具体的生活情境容易使学生用全身心去感知和体验,形成新的认知,进入新知的学习情境;、以生活为基础的导入可以把生活与数学结合的更紧密,学生从心灵深处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教师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旅程。”能

9、让学生动口的地方一定让学生去说,能让学生动手的地方一定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动笔之处一定要学生去写,能让学生动脑的地方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要坚持不懈,鼓励学生大胆表述意见,给每个学生表达意见的机会。引导学生梳理已学知识,进行知识再创造。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塔尔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实行再创造” 。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我让学生先尝试判断 1998 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时,学生有的看年历,有的尝试找规律,都去试图寻找答案。有的学生通过年历发现闰年的年份都是 4 的倍数,而 1998 年不是 4 的倍数,从而判断是平年。这节课给学生探索、验证提供了空间,学生对“一般情况下公历年份数是 4 的倍数的是闰年,不是 4 的倍数的是平年”这一知识进行了再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