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三个人,三重境界读河中石兽 纪昀,字晓岚,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学者、目录学家、文学家。其一生的主要贡献在于主持编纂了 四库全书及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中石兽选自他的代表作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 。 河中石兽一文,围绕“求石兽于水中”这一中心事件写了三个人,庙僧、讲学家和老河兵,三个人在 同一件事上的表现,高下有别,境界迥异。 一、庙僧:盲目行动而无思考。庙僧募集了资金重新修建寺庙,要找回十多年前沉没在河里的两个石兽。 按照常理,人们在做事前要经过一番思考、筹划,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是,庙僧未加思索,“求石兽 于水中”,“竟不可得”,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于是,又想当然的认为石兽“顺流下矣
2、”,开始“棹数小 舟,曳铁钯,寻十余里”,划几条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结果仍是“无迹”,没有发现石兽的 踪迹。庙僧找石兽前后经过了两个阶段,一是“求石兽于水中”,就倒塌之地寻找,二是向下游寻找了十 多里。在这两个阶段的寻找中,庙僧的思考仅有两个字“以为”,而且,这个“以为”没有任何推理的过 程,只是“以为如何”,一种想当然的结论。因此,从庙僧忽而原地打捞和忽而沿河而下的行动中,从 “以为”的主观臆断中,我们可以看出,庙僧是个处事随意、行动盲目的人。 二、讲学家:据理臆断只知其一。讲学家就寻找石兽的位置进行了“究物理”,他认为石兽“湮于沙上, 渐沉渐深”,石头埋没在沙中,越来越深。他的理
3、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这个理由从两个方面进 行了探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石头的性质坚硬而沉重,石兽不是木片,二是沙的性质松软而浮动,因此, 石兽埋没在落水处的沙中,而且越来越深。讲学家的推理考虑了“石性”和“沙性”两个因素,应该说, 有其合理的一面,相对庙僧的盲目,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也因此“众服为确论”,大家信服地认为他的话 是精当确切的言论。尽管如此,他也不能“笑”庙僧,因为他的结论也只是建立在片面推理的基础之上的, 他既没有实际经验,也没有实地考察。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讲学家是个自以为是、据理臆断的人。 三、老河兵:综合分析能知其二。老河兵对石兽的位置判断,既依据实际经验,又依据综合
4、推理,他得出 的结论是“求之于上流”。首先,他依据自身的实际经验,做出结论“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凡 是落入水中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其次,他进行推理,解释了其原因:“盖石性坚重,沙性松 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 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他的推理,综合考虑了与石兽相关的三个因素。第一 个因素“石兽”自身,即“石性”,其特点是“石性坚重”,“水不能冲石”,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水 流不能冲走石头。第二个因素是“沙性”,“沙性松浮”,水能“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沙的性质松 软浮动,水冲刷石头下面
5、的沙,必定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形成坑洞,越冲越深。第三个因素 是“水流”,“其反激之力”,水流不能冲走石头,就会形成反冲的力量。实际上,石兽自身的密度和重 量,砂石的性质和特点,水流的湍急和方向等多种因素,都会对所寻石兽的具体位置产生影响。老河兵能 依据自身经验,综合三种因素进行推理,做出判断,为最终“果得于数里外”,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 兽做出了贡献。基于此,他对讲学家的“笑”也就有了资本,“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 乎”,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因此,我们可以说,老河兵是2 个经验丰富、实事求是、考虑问题综合全面的人。 随着石兽的
6、水落石出,庙僧、讲学家和老河兵三个人的三重形象也就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庙僧一无所 知,讲学家只知其一,老河兵能知其二。那么,纪昀讲这个故事,塑造这样的三个形象,是要阐明什么道 理呢?文章结尾的反问句启发我们思考:“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许多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主观臆断,而要依据经验、实 地考察,综合各种因素推理判断,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2014年01月21日河中石兽(清 纪晓岚)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 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 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 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