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五章科学认识的形成..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990070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科学认识的形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五章科学认识的形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五章科学认识的形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五章科学认识的形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五章科学认识的形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科学认识的形成,科学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应运科学的认识方法而产生、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第一节 科学问题的提出,一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1.科学认识是从提出科学问题开始。问题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实质是经验和理性之间的矛盾,主要包括经验事实之间、经验与理论之间、理论自身、理论与理论之间等方面的矛盾。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也提到:“许多科学哲学家都认为,科学问题是科学发现的逻

2、辑起点,一切科学研究、科学知识的增长就是始于问题和终于问题的过程;旧的问题解决了,又引出新的、更深刻的问题因此,善于和勇于提出科学问题,用科学批判和理性质疑的科学精神去审视旧的科学问题,充分发挥创新性的想像力去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尤其是提出大跨度、综合而复杂的重大交叉科学难题就显得更具有意义了。”,2.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第一,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 第二,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第三,从某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非自恰性)中发现问题 第四,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 第五,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二、科学问题的选择,1.选题的重要意义 “选题”就是选定一个

3、科学问题来研究。科研选题是否得当,关系到科研的目标、方法和价值。 贝尔纳 2.选题的基本原则(1)创新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 (4)社会需求原则,科学问题不同于技术问题,科学有总体发展方向可循,但在基础理论研究问题上往往是不可预见的。 重大的科学问题,在何时、何地有何人实现哪一个具体课题的突破,一般很难预料。 (2008年错过诺贝尔化学奖的人) 科学史上不少重大发现都是科学家自由探索的成果,三 科学问题的条件和转换,1.科学问题的条件 科学问题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在不同的知识背景下,科学问题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途径都是不同的科学问题依

4、据对背景知识的不同分析,可以分为常规时期和反常问题、事实问题和理论等,2. 科学问题的转换,问题的恰当变换能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引发新的思路 爱因斯坦:“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 问题的转换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角度:在科学方法论中,常规问题与反常问题的转换、事实问题与理论问题的转换 从变换思路方面看:逆向转换、互补转换、发散转换和立体转换等,第二节 科学事实的获取,一、观察与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科学研究的目的之一是建立各种科学事实之间的联系,根据联系和已有的科学事实预见以后发生的事实。 1.科学观察的特点和功能 有目的、有计划 依赖感官与观测仪器 观察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存在着可能导致观察

5、错误的因素 增强观察力,排除错误因素 观察要依赖理论,2.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一、坚持观察的客观性 二、坚持观察对象的全面性 要求;排除感官产生的错觉;排除先入之见;注意每一个细节;注意新的现象;使观察具有可重复性;及时作出准确的记录等,3.科学实验的特点和功能,科学实验式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科学实验特殊的作用: 1.简化复杂的现象 2.使实验对象处于强化的条件 3.运用实验方法发现自然规律和寻求新的技术方法、技术手段是可靠的和经济的。,观察实验中重要的认识论问题,观察渗透理论(观察要受到

6、观察者已有的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的影响) 理论对观察的影响还表现在:人们观察时的注意力与理论有极大的关系。理论素养不同的人对观察结果的描述也不一样。 观察客观性的保证: 1.在标准条件下,观察者所得到的感觉图像(或数据)是能够重演的 2.观察中渗透的理论要经受过实践的检验 3.观察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和方法手段,是符合科学理论原理的,观察实验中的偶然性,科学观察是有的放矢的,但也有意外。 在偶然和意外的机会里,观察到新的现象,往往导致科学问题的解决,这就是机遇观察。 1.期望型 2. 意外型 3.线索型 观察者能否抓住新现象:取决于: 1.观察者在观察中出现现象的辩证关系的理解和自觉性的高度 2.能

7、否在注意预期现象的同时又保持对意外现象的警觉性 3能否有开放的思路、好奇善疑和穷追不舍的探索精神 4.还有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 巴斯德:“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第六章 科学理论的创立,主要阐述创立科学理论过程中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第一节 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事实的获取,科学定律的发现都是知识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具体来说,可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 准备阶段问题的提出。主要工作:周密的调查研究,搜集与问题有关的研究成果,然后用已有的理论进行分析,主要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演绎、归纳等思维方法。这是一种可望不可即的境界。

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酝酿阶段问题的求解 主要工作:针对问题,根据已有理论和搜集到的事实,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对所提出的方案做出评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豁朗阶段问题的突破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关键阶段 特点:突破陈旧的观念,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新观念、新方法 主要工作:对新观念、新假说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修改和完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四,验证阶段问题成果的验证和检验 主要工作:设计、安排试验与观察,检验由新假说推演出来的新结论是否正确案例: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过程,第三节 创立理论的思维方法,

9、一 演绎方法演绎法,就是从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出发,去认识个别的、特殊的现象的一种逻辑推理方法。演绎的基本形式是三段论式,它包括: (1)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原理或一般性假设; (2)小前提,是关于所研究的特殊场合或个别事实的判断,小前提应与大前提有关; (3)结论,是从一般已知的原理(或假设)推出的,对于特殊场合或个别事实作出的新判断。,(1)大前提:我国规定,60岁算老年人; (2)小前提:朝晖夕映60岁了; (3)结论: 所以,朝晖夕映是老年人。 根本特点: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具有蕴含关系,或者是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系。 公理方法:它是从一些不加证明的公理出发,根据演绎规则,推导出一系列

10、定理,从而构成一个演绎体系,这个体系称为公理系统,二、非演绎方法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将对象划分为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层次、环节并分别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 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人们对研究对象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层次、环节的认识整合起来,形成对对象统一整体认识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分析要有系统的整体观点,不能把整体划分为各个部分而后去孤立的研究,2.归纳与概括 归纳方法是由个别或特殊推到一般的方法 概括是从个别或特殊性认识上升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方法 3.类比与联想 类比在科学探索中常常能发挥冲破迷雾的导航作用 根据两个(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法

11、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一类)对象具有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到另一个(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类比是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中的一大特点 推己及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身观家,以家观身,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中医 类比与演绎、归纳方法的区别 类比的思维过程离不开联想,即从一个对象联想到另一个对象,从一个对象的性质、关系或功能联想到另一个对象的性质、关系或功能,4.思维模型方法的广泛应用 思想模型是科学抽象成果的基本形态之一,通过建构和研究思想模型来认识未知研究对象的方法。思想模型虽然是参照相似物猜想出来的,却是对相关经验定律背后的因果机制的表述。实质是通过建构思想

12、模型来推断现象背后的实体和运动,第四节 创立理论的思维形态,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它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 人的头脑所储存的信息有两类: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抽象思维的“细胞”是概念,用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识的内容,又以概念为基础进行判断和推理。习惯上被称为“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的“细胞”是意象。主要以图像、音调、动作等形象的符合再现某类事物形象的一般特征和共性。因这些符号容易被人们直接感知,又称“直感思维” 表象和意象的区别:表象是

13、感性认识,意象是理性认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别与联系,概念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是用抽象的预言或其他符号形式来表达;意象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用形象的、舍弃了与事物本质相关性质的个性特征的示意性图画来表达的。 抽象思维的推理过程是在概念及其判断的基础上完成,形象思维的推理过程是在意象及其联想和典型化的基础上完成。 联系:二者的互补作用以及难以分离性,二、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的特点:根据已有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 发散思维的特点:开阔思路、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从不同的途径进行探索,甚至标新立异,不受传统思想观点的约束,不受已有理论和方法的束缚,三 顿悟直觉

14、与灵感,顿悟:指的是瞬间的颖悟,是在“格式塔”变换后对事物间本质关系的理解 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这种观念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直觉:指问题突然得到了解决,它不是对事物表面的生动直观,而是对事物规律性的一种猜测 直觉实质上是对熟悉事物的再认识,在相关知识基础上的再认识 灵感、直觉和顿悟难以分开 直觉和灵感的区别 事类说明,四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没有固定的程式和方法,但不可能是一种独特的、与一般思维毫无二致的思维。创新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基本手段一致,只是方法倚重不同,形式表现有异。它是一般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综合性、创造性运用。 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意象思维、发散性思维、直觉与灵感。 主要方法:类比、联想、思想模型等,创新思维的特点,1.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和开拓性 2.新颖性:空前性和先进性 3.非重复性:创造性思维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4.超越性:超出人类已有的认知范围 5.价值性:对人类的发展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