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988795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 (共 18 分,每题 3 分)1.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咬文嚼字( ) 神往 () 熟能生巧( ) 一蹴而就( )B.数见不鲜( ) 较量() 举不胜举( ) 一言难尽 ()C.一字之差 () 槛车() 轻鸢剪掠( ) 清沁肺腑( )D.眉眼颦蹙( ) 惆怅 () 窸窣 () 临渊羡鱼()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涵义 蕴藉 注消 酩酊大醉 B.含糊 烂调 疏朗 遥思远怅 C.因缘 圆晕 干躁 回肠荡气 D.啰嗦 默契 飘零 得鱼忘筌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

2、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 通常不好。(2)你如果 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 套板反应” 起来的。(3)敏感而有 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A.涵义 随意 教养 B.含义 随便 教养C.涵义 随便 修养 D.含义 随意 修养4.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作家不关心社会,不深人生活,而一味地闭门造车,想写出惊世之作,这无异于缘木求鱼,最终的结果是不难推测的。B.一位出色的管理人员,他既要有远大的目光,综观全局,又要明察秋毫,

3、尽可能不出现丝毫闪失。C.在我国的历史上,一些受到人们推崇、有所作为的君主,总是心怀天下、与民同乐的明君。D.一些腐败分子总是推己及人,认为旁人也与他一样,一心只想捞取名利。5.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B.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C.譬如田园诗 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D.美人都是“ 柳腰桃面 ”,“ 王嫱、西施” ,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蒲松龄世界华语短

4、篇小说奖”颁奖仪式将在“ 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 山东省淄博市进行。B.考试科目是否相对稳定,是关系到教育改革中的高考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中学教育能否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等。C.一批普及型的学术著作近来广泛引起了读书界的关注,并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和欢迎。2D.核工业 50 年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海内外儿女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二、阅读欣赏 (30 分)(一)阅读咬文嚼字 选段,回答 712 题。(16 分)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5、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 推 ”字改成 “敲” 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 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 “敲” 字比“推” 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 ”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 ”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

6、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 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 ”看来, “推” 似乎比“敲” 要调和些。“ 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 推” 而下 “敲” 字,或是想到“敲”而下“ 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 敲 ”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 推敲” ,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

7、 “推敲”。7.“咬文嚼字”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说把“ 咬文嚼字”说成“推敲”,是说得好听一点?(3 分)8.作者认为“推 ”字比“敲”字用得好的理由是什么?(3 分)9.联系全文,发挥你的想像,猜一猜韩愈选“ 敲”的理由。 (2 分)10.作者举“推敲”一例,意在说明什么?(2 分)11.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2 分)12.下列说法,符合文段内容的两项是 ( )( )(4 分)A.要想通过更改一两个字就使文字顺畅或漂亮是不可能的。B.作者对“推敲”优劣的分析和观点其目的并不是要推翻韩愈。C.作者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不可知的东西,只有作者自己才知道。D.“推”和“敲” 不是文字上的分

8、别,而是意境上的分别。E.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考虑用什么样的字词才能准确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问题。(二) 阅读下文,完成 1316 题。(14 分)跟字们较劲唐 伟3清朝雍正帝未登基时,有一次到杭州去游玩,在涌金门外遇到一个卖字的书生。书生的书法实在是好。雍正见他写“ 秋” 字时,把“火” 写在了“禾”的左边,随口说“ 错了吧!”书生不以为然,并列举历代名帖,证明自己所写不误。雍正笑笑,给了书生一堆银子,说:“别卖字了,还是一心去考你的功名吧。 ”几年以后,雍正即位。那书生也科场得意,一口气考到进士,并入了翰林。一日雍正看到此人的名字,忽忆起往事,即召入见。雍正给他写了一个“和”字,故意把“ 口”

9、放在“禾 ”的左边。书生当场指出,这是不规范的写法 他竟然没有想到,眼前的皇上就是当年资助自己的恩人!第二天,他就要受命出任浙江巡抚了,接到圣旨,仔细一看,上面却写着:须仍向杭州涌金门外卖字三年,然后方可上任。书生这才恍然大悟。汉字很麻烦,一个字往往有许多不同写法。比方“回”“斗”“创”这些字,至少都有四种不同的写法。又是繁简之分的,又是异体之别的,烦都烦死了。文字是思想的衣裳。华丽的衣服可以掩盖躯体的缺陷,丰富的文字可以粉饰思想的漏洞。当我们沉醉于语言文化的瑰丽时,我们的思想却正悄悄迷失在类似“回”有四种写法这样的语义泡沫里。远房表弟“ 待业” ,隔壁大嫂“下岗” 。我说直接叫“失业”多省事

10、,同事小王马上纠正我,说失业多没希望啊,他的爸爸妈妈都正在家里耐心“待岗”呢。想当年,国民党军吃了败仗,总喜欢把“失败” 叫做“失利”,把“败退”叫做“ 转进”,好像自我感觉良好,实际处境就会立刻不窘迫一样。事实上,“饰”和“ 瞒”一样,都只不过是“ 骗” 字的另一种写法罢了。意大利符号学专家艾柯在诠释与过度诠释里头指出:“整个宇宙就像是一个装满了镜子的大厅,任何个体在这里既是被反映的对象,又反映着其他的物体。”在人类的纷繁世界里,因为有了文字做介质,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影像往往会比实际要丰富得多。就拿前文的故事来说,书生用“ 秋” 字做介质,让皇上见识了什么是学问;皇上又用 “和”字做介质,让

11、书生见识了什么是权势。他们君臣二人在三百年前就跟字们较劲儿,我们在三百年后穿过字的密林在注视他们。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丰富介质和扭曲影像的世界。文字无辜。13.本文故事中书生以“字”兴,以“ 字”衰,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2分)14.文中举了国民党军队吃了败仗,把 “失败”叫做“ 失利”,把“败退”叫做“转进”的例子,是要说明我们文化中哪个方面?(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 (4 分)15.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与唐伟的 跟字们较劲分别强调了我们文化的哪些方面?(4 分)16.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与唐伟的 跟字们较劲两篇文章在立意上有什么共同的东西?(4 分)4三、语言运用 (20

12、 分)1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修改。 (不得改变原意) (10 分,每题 5 分)有个戏,写国民党统治时期,两位小学教师谈话。一个说:“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老舍先生认为可以改得更通俗一些;又说,假如把这句话再改一下,不仅让观众听得懂,还会引导他们去想,就更有力量了。(1)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更通俗些,可改为: (2)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通俗,又能让人产生联想,可改为: 18.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两小题。 (10 分,每题 5 分)人的血脉,必须通畅。中医把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叫血脉,如果某个部位阻塞了,就会有瘫痪的危险。文章必须上连下接,一气呵成;如果文

13、气梗塞,即使内容很精彩,词句很优美, 也会失去完美的艺术光辉。(1)从话题统一的角度看,应该删去第( )句。(2)为使上下文连贯,应在第( )句和第( )句之间增添一个句子,这个句子是:四、名句默写:(32 分,每空 2 分)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_ ,_ ;_ ,晚有儿息。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 _ _ , ,形影相吊。 3.故九万里,_ ,_ ;_,而后乃今将图南。 4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_ ,_;又有_ ,_,_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 。 5.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5试题答案1. D2. D(A 注销 B 滥调 C

14、干燥)3. C4. D5. C(“林下”后面是破折号)6. D(A 搭配不当, “进行”应为“举行” B 成分残缺,“等”后加上“的大问题” C 语序不当,“ 广泛 ”移至 “关注” 前)7. “咬文嚼字”原指过分地斟酌字眼,含讽刺意味。在作者看来, “咬文嚼字”和“推敲”都是对语言文字斟酌锤炼,只不过“咬文嚼字” 在词典上的意思是贬义,而“ 推敲”是褒义。8. “推”字更能体现环境的幽寂和僧人的孤寂,更能与孤僧步月归寺的情境调和。 (作者认为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文字不仅要符合全诗的意境,也要符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来判断用词是否妥当)9.“敲“ 字是以声衬静,更加突出环境的幽静

15、;动静结合,使诗歌的意境更丰富。(能说明道理的答案均可。这是一道无固定答案的题,是高层次的文学鉴赏,对韩愈理由的猜测,实际上是自己在进行鉴赏活动)10. 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11. 文字和思想有密切的关系。12. B、E613. 书生用“秋”字做介质,让皇上见识了什么是学问;皇上又用“和” 字做介质,让书生见识了什么是权势。总之,在封建专制下,文字成为统治阶级桎梏人们思想的工具。14.说明我们文化中有“欺”与“ 瞒”“骗”的一面。15. 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强调了我们文化优美、博大精深的一面;唐伟的跟字们较劲强调了我们文化烦琐,只重形式,忽略了实质的一面。16. 两篇文章都是从文字上看文化,以小见大,见一斑而知全豹。17. (1) 看看孩子们多可怜,个个面黄肌瘦 (2) 看看孩子们的脸18. (1) (2) 写作也是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