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附件 1 2015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请评审书 A表项目名称: 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申 请 人: 周 逖 所在单位: 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 (盖章)申报日期: 2015 年 3 月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2 一、申请人信息姓 名 周逖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7.12职 称 高级 主持人所在单位 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职 务 副校长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学士正在从事的专业领域或工作职教研究 联系电话 037769661603二、项目组主要成员情况及签名姓 名 职称 年龄 正在从事 的工作 所在单位 分工情况 签 名张鹏飞 一级 35 校办公室 西峡县中等职业
2、学校 撰写阶段报告论文张鹏飞杨孟 一级 34 教务处 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 撰写调研报告杨孟宋明浩 一级 35 招生就业处 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 校企合作现状调研宋明浩王丽 初级 33 计算机专业 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 国内外现状研究王丽樊一霏 初级 25 教务处 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樊一霏庞双玲 初级 38 数学 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 资料收集整档庞双玲三、项目承诺书 3 本人保证项目申请书填报内容真实,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问题。若 获准立项,本人将严格按照本表填写内容,按时完成研究计划,按要求及时报送结项等相关材料。遵守省教育厅有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的各项规定,如有违反,本人将
3、承担相关责任。申请人(签章):2015 年 3 月 15 日 四、申请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经审核,申请书内容属实,同意上报。若获准立项,学校(单位)保证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并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的各项规定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管理。盖章: 负责人签字: 2015 年 3 月 15 日 五、省直管县(市、区)教育局审核意见 4 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六、省辖市教育局审核意见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 2 5 2015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请评审书 B表自此以下不得出现课题所有参加者个人或单位信息,否则申请无效!一、本课题前期研究基础项目
4、名称 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项目类别 重大 项目 重点项目 规划项目 青年教师项目计划完成时间 2017 年 3 月 1 日成果形式 A.著作 B.研究报告 C、论文 D.实践成果 E.其他备 注 6 申请人(主持人)承担职业教育研究项目及完成情况(近五年,限五项)项目来源 课 题 名 称 批准时间 是否完成省教育厅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践研究 2014 年4 月 否市教育局 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探索与研究 2013 年2 月 完成市教育局 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2013 年2 月 完成21 世纪教育研究院 中职学生厌学情趣研究 2011 年11 月 完成申请人职业教育
5、研究成果情况(近五年,限五项)成果名称出版社/刊物名称 /采用机关名称成果形式出版/发表期号/采用时间中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思考中学生导报社/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论文 2013 年第46 期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及其措施分析新课程学习编辑部/新课程学习 论文 2013 年第32 期就业与创业郑州大学出版社/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素质教育教材编辑部 教材ISBN978-7-5645-1966-7体育与健康西安交大出版社/中职校“十二五 ”规划教材 教材ISBN978-7-5605-6744-0 7 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探索与研究南阳市教育局 研究报告 2014 年 9月二、项目组成员近五年来与本项目有
6、关的主要研究成果(注明刊物的年、期或出版社、出版日期,限本页不得加页)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践研究2014 年省级研究课题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探索与研究 2013 年市级研究课题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及其措施分析2013 年第 32 期新课程学习编辑部 论文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限2 页不能加页) 8 校企合作研究和实践国外起步较早。以职业教育体系最为完善的德国为例,1871 年德国宪法将职业教育定为义务教育。20 世纪初德国的企业参与职业培训,承担培训的主要责任,企业和职业学校互相合作、互相协调、互相补充,形成了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模式。在欧美发达国
7、家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德国的“双元制 ”模式 2、美国的“学工交替”形式 3.企业与学校合股办学形式 4.日本、韩国等企业独立办职业学校的形式。当今国际职教理论界最有影响的学者福斯特积极倡导“产学合作” 的办学形式,提出了实践课尽量在企 业内进行,尽力缩小正规学校职教与实际工作情景之间的距离的观点。这些思想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先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总结国外校企合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 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虽然职业院校大都在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践,但大多层次较浅,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难题。目前
8、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滞后于实践,缺乏对实践的归纳和总结,不足以解决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由于区域产业差异和职教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深化和完善符合地区产业需求和职校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产生重要的指导借 9 鉴意义,为学校、企业的深度融合和发展提供依据。本课题研究的成功,预期会产生如下的积极作用:1、促进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从本课题研究成果中,选择适宜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建立更加有效地校企合作机制,营造良性、稳定、可持续的校企互动环境,促进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实现校企双赢。 2、
9、促进中职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和价值实现本课题关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研究,要求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聘请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改革,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交流等方面进行校企对接,这将大大促进中职课程教学的改革,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育价值和效率。3、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将有效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使毕业生真正能适应企业需求,成为企业乐于接收、愿意重用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四、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突破的重点难点问题(限 2 页不能加页) 10 (一)研究内容:1、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10、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和特征。2、国内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一是校企合作现状调查;二是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校企合作人才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建立符合中职教育特点和区域产业、企业需求的深度合作模式。(二)突破的重点难点:重点是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难点是深层次的长效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职业学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学生缺乏职业技能素质的训练,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必由之路。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不够,校企合作处于“认知实习、生 产实习” 等简单协作,对人才
11、培养工作促进作用有限;合作程度不高,模式单一,缺乏长远规划和深度合作内容。这些都是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难题。职业学校要积极探索优化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专业特点,创 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的形式,推动学校与企业长效合作,互利共赢,共育高技能人才。 11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进度计划(限 2 页不能加页)(一)研究的总体思路:广泛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国内外横向纵向比较,总结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式,深入学校、企业对校企合作下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结合实例和反馈意见提
12、出解决思路和对策。本课题对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深度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二)具体的研究方法:1、文献调查法 对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查阅、分析、 综合整理。2、调查研究法 深入学校、企业采用座谈、问卷调查、专访等方法。重点是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企业的一线需求及往届毕业生进行访谈,对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困境和难题进行分析研究。3、个案研究法 以 2-3 所中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案例 进行追踪分析,总结归纳,找出共性问题。4、总结研究法 在研究中反思问题、总结经验,形成阶段性论文和调研报告, 总结出适合地域经济发展和职校实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3、推动校企 长效深度合作。(三)研究工作方案:1、选题,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 进行综合整理;2、研究设计和制定研究计划;3、对国外校企合作下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12 4、调查 2-3 所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 现状和效果;5、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共性问题及解决方法;6、构建深度融合的长效人才培养模式,撰写调研报告,提交结题申请(四)进度安排:1、课题准备阶段:(2015 年 5 月至 2015 年 9 月)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学习;成立研究小组,拟定方案、计划,确定任务分工;撰写开题报告。2、实施方案阶段:(2015 年 9 月至 2016 年 9 月)按照
14、分工要求开展研究工作;撰写阶段性的调研报告和论文。3、课题总结阶段:(2016 年 10 月至 2017 年 3 月)整理归档研究结果;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编印成果材料;邀请专家鉴定。六、研究成果的使用范围及预期效益(限 400 字) 13 本课题的应用范围主要是中职院校及相关合作企业,预期效益面较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社会而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能为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及人才供需矛盾提供支持,是企业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迫切需求。(二)对中职院校而言,能够使学校和企业、学生和岗位产生有效对接,确立满足社会需求、服务企业发展的的办学理念,提高职业教育的竞争力。(三)对学生而言,学习
15、内容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实践锻炼和职业岗位零距离,能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发展前景和岗位需求,提高自身的就业水平和发展能力。七、经费概算(单位:元)类别 金额(元) 类别 金额(元)图书资料费 7000 咨询费 6200调 研 费 6000 劳务费 3800文 具 费 600 印刷费 1200设 备 购 置 和 使 用 费 5500 管理费 700小 型 会 议 费 1000 其 他 1000合计(元) 33000八、省专家组评审意见 14 评审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九、省教育厅审定意见盖章: 年 月 日附件 3 15 2015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专家初审意见表项目名称项目类型 重
16、大项目 重点项目 规划项目 青年项目主持人姓名 主持人单位初 审 意 见专家组组长签字:年 月 日初审专家组成员(省职教专家或省职教教改推优项目主持人)序号 姓 名 工作单位 职 称 本人签名1234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省属学校(单位)初审意见盖章 年 月 日 16 附件 52015年度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报一览表申报单位签章 申报日期: 2015 年 3 月 10 日主 持 人序 号 项 目 名 称 项目类别 姓名 年龄 职称 所在单位 项目组成员完成时间(年/月) 备注1 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 式的研究重点项目和规划项目周逖 48 高级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张鹏飞 杨孟 宋明浩 王丽 樊一菲 庞双玲2017 年3 月注:1、项目类别包括:(1)重大项目;(2)重点项目和规划项目;(3)青年教师项目。 17 2、请准确核对人员姓名等信息,以免影响后续工作。联系人:张鹏飞 手机联系 电话:1393773114 上报材料邮箱: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