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第一节 编制依据本工程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有:一、 东湖开发区泉岗污水泵站工程招标文件及答疑;二、东湖开发区泉岗污水泵站工程招标图纸;三、本工程涉及到的各种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四、国家、省、市颁发的对工程质量、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及农民工工资的有关规定及要求。第二节 编制原则一、充分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的履行合同。三、按照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四、“严格贯彻安全第一”原则。第三节 编制目的在满足建设单位质量、安全
2、、工期等各项要求条件的前提下,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标准,争创优良,力争施工工期提前,把施工对周边环境破坏和扰动控制在规定要求范围内。第二章 工程概述第一节 工程概况一、基本情况:1、工程名称:东湖开发区泉岗污水泵站工程2、工程地点: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光谷四路和东园南路相交道口处西北角3、建设单位:武汉光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5、工期要求:150 天,我公司计划工期:140 天。9、建设规模:承接高新二路以南,沪蓉高速公路以北,光谷二路以东,光谷五路以西地区的污水,服务面积为 23.9km2,近期设计规模1.3m3/s,远期设计规模 1.85m3/s,泵
3、站进水管 D1200MM 污水管,压力管道全长约 7030 米。二、工程简介泉岗污水泵站位于东湖开发区光谷四路和东园南路相交道口处西北角,属于豹澥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主要承接高新二路以南,沪蓉高速公路以北,光谷二路以东,光谷五路以西地区的污水,服务面积为 23.9km2,近期设计规模 1.3m3/s,远期设计规模 1.85m3/s泉岗污水泵站进水管为 d1200mm 污水管,该进水管汇集光谷四路和东园南路污水,经泵站提升后,由三排压力管(近期为 DN1000 和 DN600 双排压力管,远期增设一根 DN800 压力管)出泵站后沿光谷四路向北排至高新三路,再沿高新三路向东排往高新三路污水自流管
4、,最后排入豹澥污水处理厂,压力管道全长约 7030m。三、 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场区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镇泉岗村,光谷四路与 东园南路交叉口,场地较为平整,孔口高程介于 21.7523.98 之间, 主要为荒置的稻田。地貌单元处于垄岗地带,属长江级阶地。四、场区岩土工程条件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主要由五层构成,即:耕植土(Q4al+pi) ;层粉质粘土(Q3al+pl) ;层粘土(Q3al+pi) ;粘土夹碎石(Q3al+pl) ;残积粘性土(Qel) 。各岩土层层序、层名、岩土特征及空间分布等详见下表:岩土工程地质分层表 表 3地层编号名称埋深(m)厚度(m)空间分布 岩 性 描 述 工
5、程性质耕植土0.00 0.21.00 均有分布 主要为稻田耕植土,含有植物根系等物 结构松散均匀性差粉质粘土0.20 0.80 0.50 1.50 局部分布黄灰色,可塑状态,湿,含 Fe、Mn 氧化物结核及少量高岭土中等强度中等压缩性 粘土0.30 2.10 5.40 8.30 均有分布黄褐色红褐色,湿,硬塑状态,含大量Fe、Mn 氧化物结核及少量高岭土,局部高岭土成分增多,呈条带状及团块状分布。局部底部夹少量碎石高强度中等偏低压缩性粘土夹碎石7.50 8.10 0.61.40 均有分布红褐色,稍湿,以粘性土为主,含有大量Fe、Mn 氧化物结核及少量高岭土,碎石含量约20%,颗粒大小约0.22
6、cm高强度中等偏低压缩性残积粘性土8.50 9.30 未揭穿 均有分布黄褐棕红色,大部分以硬塑为主,局部呈可塑状态,主要为下覆基岩全风化物,泥质胶结。强度较高中等压缩性该场区均分布有较厚的老粘性土层,根据武汉地区经验该场区无断层通过,无特殊性岩土及不良地质现场。场区地层空间分布,请详见东湖开发区泉岗污水泵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附的工程地质剖面图。五、场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各土层承载特征力、压缩模量综合成果见下表:室内土工试验 静力探触 标准贯入 动力探触 综合取值Fak Es Ps Fak Es N Fak Es N Fak Eo Fak Es层序层号 Kpa Mpa Mp
7、a Kpa Mpa 击 Kpa Eo 击 Kpa Mpa Kpa Eo粉质粘土、- - 1.78 170 7.0 - - - - - - 170 7.0粘土 480 13.8 4.83 610 21.020.2 540 21.0 - - - 400 16.0粘土夹碎石- - - - - - - - 7.1 280 18.0 280(18.0)残积粘性土 160 11.7 - - - 21.5 270(23.0)- - - -(22.0)六、水文地质条件经钻探揭露,场区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耕植土层中,水量较小,受大气降水影响,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为0.51.2m(高程 2
8、1.2522.75m)根据水质分析和场区及其周围无污染源的现状,判断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七、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所处场区应为中硬场地土,属对建筑抗震的一般地段,建筑场地类别为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附录 A,本拟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属抗震设计第一组。第二节 现场调查为了便于工程的开展,我公司对工程区域内交通、电力、水系及其他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调查,并对施工现场的状况进行分析,制定详细的工程交通、电力供应、水系维护和水资源利用的组织计划。经调查发现,唯一可以进入本施
9、工区域的光谷四路与东园南路尚在施工阶段,处于封闭状态,并且道路与施工现场有 1.8 米的坡,为了机械材料的进入,需修筑一条临时便道。第三节、设计要求污水泵站工程设计一、泵站站址根据武汉科技新城排水专项规划 ,泉岗污水泵站位于东湖开发区光谷四路和东园南路相交道口处西北角,占地面积 1858m2,泵站设计场坪标高为 23.00m。二、泵站规模根据武汉科技新城排水专项规划泉岗污水泵站的土建规模按1.85m3/s 一次建成,按近期规模 1.30m3/s 装机。三、泵站工艺设计1 泵站工艺流程: 进水格栅间 前池 泵房 闸阀井 流量计井 出水压力管 市政污水管网 事故排放井市政雨水管网2 主要设备性能参
10、数(1)潜水排污泵泉岗污水泵站采用自动耦合安装方式的潜水排污泵,为适应水量变化的需要,设计采用大小泵搭配,近期工设置 5 台潜水排污泵,其中小泵 2台(单台设计流量 0.3m3/s,一用一备) ,大泵 3 台(单台设计流量 0.517 m3/s,两用一备) ,远期增设一台大泵(单台设计流量 0.517 m3/s,远期大泵三用一备) ,最终规模共设置 6 台水泵(2 台同型号小泵,4 台同型号大泵) 。2 台小泵出水压力管分别采用 D480 X10 钢管,出泵房后两根压力管在闸阀井后并联,经 DN600 的压力管排往豹澥污水处理厂。4 台大泵出水压力管分别采用 D630 X10 钢管,出泵房后四
11、根压力管在闸阀井后并联,经 DN1000 和 DN800(远期规模时增设)的压力管排往豹澥污水处理厂。所选小潜水泵的设计工况点为 Q=0.3m3/s,H=40.1m,70%,扬程范围H=34.642.1m,电动机参数为 380v,50HZ,单台功率为 N=180KW,要求潜水泵自带独立冷却系统。所选大潜水泵的设计工况点为 Q=0.517m3/s,H=36.6m,70%,扬程范围 H=21.539.4m,电动机参数为 380v,50HZ,单台功率为 N=340KW,要求潜水泵自带独立冷却系统。(2)回转式格栅除污机泉港污水泵站采用两台回转式格栅清污机,采用不锈钢材质,户外密闭型。单台设备宽 16
12、00mm,有效栅宽 1440mm,栅条高度 3000mm,渠深9700mm,栅隙 20mm,安装角度 750,功率 N=1.5KW回转式格栅清污机配一台无轴螺旋输送机,栅渣由输送机送至集渣小车收集后外运,处理能力 8m3/h,输送机槽宽 A=300mm,长 6000mm,功率N=3KW.3 附属设备性能参数(1)电动闸阀水泵 D480X10 出水压力管上分别设置 DN450 电动刀型闸阀 2 台,D630X10 出水压力管上设置 DN600 电动刀型闸阀,近期三台,远期增加一台。泵站出水压力总管 DN600 和 DN1000 管道上分别设置 DN600 和 DN1000电动刀型闸阀,远期在 D
13、N800 压力管道上增设一台 DN800 电动刀型闸阀,单台功率均为 N=1.5KW,其技术要求如下:最大工作压力:1.0Mpa使用介质:污水使用温度:-1040 摄氏度连接方式:法兰连接(法兰应符合 JB78-89 标准中的要求)安装方式:立式安装驱动类型:电动及手动传动(电动装置由闸阀制造厂配套供应)闸阀与污水接触部件的防腐应满足所使用介质的要求。(2)电动闸门在格栅间进出水口两端设置闸门井,共设置四台 BH=1.0mX1.0m 手电两用方形铸铁闸门(启闭机功率 1.5KW) ,供检修和切换使用。并在事故排放井设置 D1000mm 手电两用圆型铸铁闸门一台(启闭机功率 1.5KW) ,供格
14、栅间及泵房事故溢流及检修使用,闸门技术要求如下:止水方向:正、反向止水使用介质:污水使用温度:-1040 摄氏度驱动类型:电动及手动传动(电动装置由闸阀制作厂配套供应)闸门与污水接触部件的防腐应满足所使用介质的要求。(3)止回阀水泵出水压力管上分别设置 DN600 和 DN450 蝶式斜置密封多功能止回阀(DYDXH44H(9KB)型) ,其中 DN450 止回阀设置两台,DN600 止回阀近期设置三台,远期增设一台。该阀门能实现正常停泵或事故停泵时,蝶版分快关、慢关和缓慢关闭的三级关闭控制,最大限度的消除水锤,并且关闭速度可调。蝶版能够在所有时间内气质回闸作用。蝶版在水泵出水的作用下打开,当
15、反向水流产生时,蝶版能够自行阻尼关闭,从而保护水泵系统及管道安全。其技术要求如下:工作压力:1.0Mpa壳体试验压力:1.5Mpa使用介质:污水使用温度:-1090 摄氏度最低动作压力:0.03Mpa0.05Mpa最大水损不超过:0.003Mpa关阀时间:快关:8-25S; 慢关:2-20S;缓关:2-40S 可调(由于泵站出水压力管道线路较长,起伏较大,阀后 水锤升压较大,因此第一阶段关阀时间最小值不能小于 8S)最小关阀角行程(%):快关:100%30%,慢关:30%10%,缓关:10%0%连接方式:法兰连接(法兰应符合 JB78-89 标准中的要求)止回阀与污水接触部件的防腐应满足所使用
16、介质的要求。(4)液位计、液位差计为了格栅除污自动化控制,在栅前栅后设置液位差计共 2 台,按栅前栅后水位控制格栅清污机的自动运行。水泵间内设置一台液位计,以据此水位实现水泵的自动开停,液位计和液位差计测量范围 0.110m。(5)电磁流量计为了监控经泵站提升后传输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流量,泵站出水管路上近期设置 DN600 和 DN1000 电磁流量计各一台,远期在 DN800 压力管道上增设 DN800 电磁流量计一台。(6)光化学离子除臭器泵站内设置光化学离子除臭器一套,臭气处理能力为 4000m3/h,功率为 5.3kw,在格栅间和泵房设置 UPVC 管臭气收集系统,将臭气处理后排放。
17、过滤干式化学介质需安全无毒,过滤效率95%。(7)起重设备CDI 型电动葫芦:为了便于水泵和电机的安装、检修以及更换,在泵房上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支柱,上部安装起重导轨及起重设备。根据泵房内最大部件的重量,选用电动葫芦,起重量 10t,起吊高度 18m,功率13kw。环链手拉葫芦:为了便于闸阀设备的安装、检修以及更换,配置了 HS型环链手拉葫芦,起重量 1t,起升高度 10m。(8)小型移动潜水泵在仓库储存可一台小型的移动潜水排污泵,Q=60m3/h,扬程 H=13m,功率为 7.5KW,以备泵站抽排积水。4 主体构筑物设计(1)进水间和格栅间泵房进水间和格栅间合建,总平面尺寸为 12.475.2
18、,深 9.7m。格栅分为两格,单格净宽 1.75m,格栅间前后均设有闸门井净尺寸为 4m2m,闸门井下部由两个 1.0m1.0m 的洞口和格栅间相通,洞口均设检修铸铁方形闸门。格栅间旁设置一座事故排放井,平面尺寸为 2.6m2.6m,内设 D1000 事故排放孔和格栅间进水闸门井相连通,D1000 洞口设置圆形铸铁闸门,事故溢流污水通过事故排放井排入市政雨水管。(2)前池和泵房泵房为地下式,前池与泵房合建,总平面尺寸为 9.917m,深11.65m。泵房上部设置水泵吊装孔,平时用防滑钢盖板密闭。泵房上部设置起重设备和导轨,水泵直接潜水安装于池下,若需检修,由电动起重设备将水泵沿耦合装置起吊至地
19、面检修。(3)闸阀井水泵的 DN450 和 DN600 出水压力管道上的蝶式斜置密封多功能止回阀、电动刀型闸阀均置于闸阀井内,闸阀井平面尺寸为 3.915.2m,深3.3m,闸阀井上设置了轻型雨棚。(4)流量计井泵站的出水总压力管道 DN600、DN800、和 DN1000 上的电动刀型闸阀和电磁流量计均置于流量计井内,流量计井平面尺寸为 10.34m,深3.6m,流量计井上设置了轻型雨棚。5 辅助构筑物设计泵站设置管理房一座,为地上二层局部一层砖混结构,具备办公、值班、休息、厨卫、仓库、配电控制等功能,总平面尺寸为 9m25.2m。泵站总体布置设计根据站区周边现状道路情况,设计将泵站大门开在
20、围墙南侧,并和东园南路接顺。根据泵站进、出水管位置,兼顾工艺流程顺畅,设计将泵房分为南北两个功能区,格栅和泵房等生产构筑物房在泵站北侧,位于夏季主导风向下方,管理房等办公生活构筑物放在泵站南侧,与东园南路相邻,生产和生活区用道路和绿化带隔离开来。四、泵站道路设计站区的道路设置要同时满足功能区划分、构(建)筑物使用、消防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站区内的道路分为车行道和人行便道二种形式,车行道路面采用 20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95) .人行道采用 6 厘米厚预制 C30 仿石步砖+2 厘米厚 1:3 水泥砂浆座浆层+15 厘米厚 C15 水泥砼基础。人行道预制砼仿石步砖的平整度要求达到5mm
21、;站石采用 C30 预制站卧室;线性直顺度要求达到 10mm(20m 长度)道路两侧人行道上要求设置盲道,在道口和单位出入口处以及路段上设置人行横道线处设置斜坡道,以方便残疾人通行,盲道设置应连续,在遇障碍处,应采取避开方式设置。砼路面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抗压强度不低于 30Mpa,抗折强度要求到达 4.5Mpa。基层采用 30cm 厚水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95) ,水泥稳定碎石基础7 天饱水抗压强度不低于 3.0Mpa.碎石级配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表 6.2.4 中编号 2 级配控制。基层的压实度应达到97%以上(重型压实标准) ,混合料需采用拌合机拌
22、合,30 厘米厚需分两层摊铺碾压。其中基层材料中水泥标号不应低于 32.5 级。缩缝均采用机械切缝。混凝土路面面层要求压纹。土基压实度:填方地段路槽下 0-80cm 为 90%,80cm 以下为 87%。五、 泵站给水及消防设计站区生活用水由市政供水管供给。站区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和 PPR管材。DN100mm 给水干管道军采用优质 PPR 给水管(S2.5 级,压力等级0.6Mpa),采用砂石基础及偎管,热熔连接,埋深按 0.80m 控制。泵站生产构筑物及辅助生产建筑物按发生火灾危险特征分类属戊类,耐火等级属二级,不需采取特殊的消防措施,仅在管理房旁设置消火栓一座,在管理房内配备砂箱及灭火装
23、置。六、泵站排水设计d1000 雨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II 级管) ,120 0砂石基础;d1200 污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级管) ,180 0砂石基础,均采用橡胶圈接口,穿构筑物墙体的局部管道采用钢管,详见泵站工艺图。站区管理房内部生活污水管采用承插建筑排水用应聚氯乙烯(UPVC)管材。UPVC 管材接口采用专用胶粘结,室外 UPVC 管道采用砂石基础及偎管。站区其他雨、污水管道均采用 HDPE 塑料缠绕管(8KN/m2) ,电热熔接口,砂石基础及偎管,管道开挖与回填详见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143-2010) 。站区内的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排入站内雨水检查井
24、中,接入外部市政雨水管。雨水口采用平算式单算雨水口(球墨铸铁材料) 。本工程所选用的国家标准检查井,井墙为砌体材料时均改为 M10 水泥砂浆砌 Mu10 页岩砖或混凝土砖。砖墙与底板连接处在砌筑前要清洗干净并凿毛,砌筑时必须砂浆饱满。砌体内外壁采用 2cm 厚 1:2 防水水泥砂浆抹面至顶,防止井室漏水。检查井盖均采用球墨铸铁材料(重型防盗) 。井盖类别必须严格按照雨、污水区分安装。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设计雨、污水管道基础均座落层粉质粘土(Q 4al+pl) 、层粘土(Q 3al+pi)和粘土夹碎石(Q 3al+pl)上,承载力较好,可直接作为管基持力层。站区各种给水、雨水、污水管道大部分
25、埋深较浅,可采用放坡开挖沟槽,进站污水干管埋深较大,需采用混合型断面分层开挖,即上层采用梯形断面,下层采用钢板桩支护直槽开挖,层间留有 1.0m 宽马道,每层开挖深度为 4m。基坑(槽)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填土中的上层滞水,施工期间对沟槽应做好降水工作,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七、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标准本泵站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建筑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裂度为 6 度,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级,防水耐用年限 15 年。建筑设计内容本泵站的建筑设计部分主要为配电管理房。管理房为二层局部一层砖混结构,其主要功能有泵控室、高压室、低压室、管理室、办公室、卫生间、厨房等,层高 3
26、.6m,局部层高 4.5m,建筑面积;325.14m2.装修标准楼(地)面:灰白色防滑地砖,卫生间为灰色防腐地砖外墙:大面积采用涂料;屋面:本工程单体建筑均为平屋面,级防水,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内墙:卫生间及厨房内墙面为白色瓷砖面贴至吊顶底,其他内墙面为白色乳胶漆墙面;顶棚面:大部为乳胶漆,吊顶为铝合金方型板吊顶。节能设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及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2001)的规定,凡有空调设备的建筑必须采取节能设计。因此,本建筑的节能设计将配电管理房屋面、外墙面及门窗等外露部位按有关标准加设保温隔热材料
27、。该工程所在地属夏热冬冷地区,其建筑物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如下:屋面传热系数:保温屋面 K=0.6971.2本工程配电管理房将依据以上标准,采用屋面保温、外墙保温及外窗保温措施,以保证符合国家规定的节能标准。八、结构工程设计1结构设计标准(1)根据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97)第 2.02 条的规定,本泵站规模为小(2)型,等级为 V 等,建筑物级别为 5 级。(2)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砌体施工质量等级为 B 级。(3)场地类别应为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4)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抗震设防类为乙类。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5)设计荷载;基本
28、风压 0.35N/m,基本雪压 0.5Kn/m,地面粗糙度 B类。地面堆载为 10Kn/m,池顶走道板活荷载为 2Kn/m。(6)储水或地下构筑物裂缝宽度控制 max0.2mm。(7)地下构筑物设计抗浮水位:场平标高下 0.5m 即 22.5m(高于现状地面标高) 。(8)根据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中“3.1.9 微腐蚀性环境可按正常环境设计” ,本工程结构按正常环境设计,地下部分及屋面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二(a) ,其余均为一类。2 建(构)筑物结构设计泵房下部、格栅间、阀门井、流量计井和事故排放井均为地下式现浇钢筋砼整体结构。泵房上部设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吊物架。管
29、理房为二层局部一层砖混结构,层高 3.60m,局部层高 4.50m,采用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根据东湖开发区泉岗污水泵站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优先责任公司二 0 一 0 年十二月二十日)格栅间和泵房基底均落在(3)粘土层或(5)残积粘性土上,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250kPa 满足要求;闸阀井、事故怕放井流量计井均落在泵房格栅间开挖后回填的填土层上,回填时要求用好土分层回填(填料应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 6.3.2 条) 、分层压实,分层厚度不大于 0.30m,其填土压实度不得低于 96。管理房基础在(2)粉质粘土或(3)粘土层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7
30、0kPa,满足要求。3 基坑开挖格栅间和泵站基坑升读约 10.3m12.6m,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分三级边坡开挖,第一级边坡高 4.0m,坡率 1::08;第二边坡高 4.0m,坡率 1:1;三级边坡高 2.34.6m,坡率 1:1。两级边坡之间设置 2.0m 宽的平台。坡底线与泵房结构外壁的距离为 0.8m。坡面均挂 6 双向间距200mm 钢筋网,喷射 80mm 厚 C20 砼,并翻过坡顶 1m。泵站、格栅间和进水管道施工完毕后,利用好土回填整个场区至场平设计标高,再施工其他构筑物。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边坡坡率根据实际情况可作适当调整。4 主要材料砼强度等级;填充砼采用 C20,其余
31、采用 C30 砼(特别除注明外),泵房、格栅间、阀门井、流量计井和事故排放井再地面以下部分砼的抗渗等级为 S6;垫层采用 C20 砼。除地下部分及屋面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二(a) ,其余均为一类。结构砼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的规定。环境类别 最大水胶比最小水泥用量(kg/m)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最大凝材料用量(kg/m)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kg/m)一 0.6 225 280 400 0.3 3.0二(a)0.5 275 280 400 0.1 3.0所有地下构筑物的混凝土,不
32、得采用氯盐作为防冻、早强的掺合料。混凝土配置中采用的外加剂,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的规定。钢筋:HPB235 钢筋,fy=210N/mm,HRB335 钢筋,fy=300N/mm,HRB400 钢筋,fy=360N/mm。预埋件为 Q235-B 钢。HPB235(Q235)钢筋采用 E43XX 型焊条,HRB335(20MnSi)钢筋采用 E50XX 型焊条。砌体:地面以下采用 M10 水泥砂浆砌 MU15 蒸压灰砂砖,地面以上采用M10 蒸压灰砂砖,M5 混合砂浆砌筑。5 其他要求(1)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2)主筋的
3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详见各单体设计图说明。(3)钢筋混凝土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Lae:-HPB235(Q235)为24d,-HRB(20MnSi)为 30d。钢筋混凝土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Lde= Lae,且不小于 300,取值详见下表:同一连接区内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25 50 100钢筋搭接修正数 1.2 1.4 1.6钢筋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4)本工程结构选用图集: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 03ZG002民用多层砖房抗震构造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03G322-1钢筋混凝土过梁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
34、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广夏建筑构造 CAD14.0 版和理正结构系列2009版本计算。九、绿化工程设计本工程绿化设计是为了创造优美、清洁的厂区环境和花园式的污水泵站,传达出“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绿化设计坚持适地适树,绿化美化的设计原则,将污水泵站的特殊环境与周边地区的地方特色有机结合起来,真正起到既美化了环境又调解生态的作用。本次绿化设计建设用地面积为 1858m,总绿化面积为 616m,绿化率为 33%。泵站绿化以种植草为主,围墙周边种植常绿乔木(香樟)及常绿灌木(法国冬青)进行隔离,泵站内点缀其他乔木(雪松、桂花) 。形成乔、灌、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合理搭配,组成生
35、态植物群落。自然步石以青石板为材料,与建筑色彩相协调,通过在整体统一的基础上不同的细小变化,丰富空间景观。乔木种植时应现探明地下管线,尽量避开地下管线小心施工,并严格遵照地方园林绿化法规。围墙采用金属围墙,高 2.1m。围墙大门采用 4m 宽钢大门。十、电气工程设计1 设计范围本设计范围包括:站区终端杆以下高低压变配电系统设计(不包括 10kV 外线) ;站区所有动力设备的控制电路设计;站区所用动力设备的布置及相关电缆的选型和敷设;综合楼及配电间照明设计;站区构筑物的防雷及接地保护设计。2 供电电源及用电设备电压等级本工程属二级用电负荷,外线电源接两路 10kV 市电电源,当任一10kV 电源
36、系统发生故障时,另一电源应能维持继续供电。两回电源互为热备用,线路容量为 1600kVA。3 用电负荷本工程配电设计所有用电设备的电压等级均为 380/220V。主要用电设备为泵房的潜污排污泵。潜污排污泵分为两组,一组为 180kW 的小泵,运行方式为 1 用 1 备,另一组为 340kW 的大泵,近期运行方式为 2 用 1 备,远期运行方式为 3 用 1 备。近期最大运行总容量为 806kW/848kVA,远期最大运行总容量为 1112kW/1170kVA。近期设置一台 1000kVA 的变压器,负荷率为 0.85,远期设置一台 1600kVA 的变压器,原有的 1000kVA 变压器取消,
37、负荷率为 0.73。远期详细负荷计算见下表。序号 设备名称每台容量安装台/套数工作台/ 套数工作容量需要系数计算有功负荷(kW) (kW) KxPjs(kW)Qjs(kvar)Sjs(KVA)1同转式格栅清污机2.20 2 2 4.40 0.80 3.52 2.64 4.402 无轴旋转输送机 3.00 1 1 3.00 0.80 2.40 1.80 3.003 手电两用启闭机 1.50 4 4 6.00 0.20 1.20 0.90 1.504 手电两用启闭机 1.50 1 1 1.50 0.20 0.3 0.23 0.385 电动闸阀 1.50 9 9 13.50 0.20 2.70 2.
38、03 3.386 多功能止回阀 3.00 4 4 12.00 0.20 2.40 1.80 3.006 多功能止回阀 0.55 2 2 1.10 0.20 0.22 0.17 0.287 CD1 型电动葫芦 13.00 1 1 13.00 0.20 2.60 4.50 5.208 干式化学除臭器 5.30 1 1 5.30 0.80 4.24 3.18 5.309 照明 20.00 1 1 20.00 0.80 16.00 14.11 21.3310 潜水排污泵电机 180.00 2 1 180 1.00 180 135 22511 潜水排污泵电机 340 4 3 1020 1.00 1020
39、 765 127512 合计 1235.58 931.35 157.7613 补偿电容 519.2814 补偿后 1112.02 365.50 1170.515 负荷率 0.734 变配电系统本工程配电系统采用 10KV 及 0.4KV 两级配电系统,10KV 配电系统采用双电源单母线分段系统,柜内元器件及母排均按远期 1600kVA 来选择。0.4KV 系统采用单母线不分段系统。5 无功补偿无功补偿采用低压集中补偿,设置固定式补偿和自动补偿两种补偿方式,固定补偿容量为 30kVar,主要补偿检修期间的固定负载及变压器损耗。自动补偿容量为 480kVar,每个柜体的电容器分三步补偿,每步补偿容
40、量为 80kVar,主要补偿电机及其相关负载。6 设备选型高压配电屏:10kV 高压开关柜选用金属铠装移开封闭开关柜,结构为中置式。主开关为带 220V 直流弹簧操作机构的真空断路器,二次回路采用微机综合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和控制,测量仪表采用智能型综合电能表。低压配电屏:低压配电屏选用抽出式低压开关柜,空气开关均为插入式安装方式,框架及塑料壳开关均选用国际品牌开关。变压器:10/0.4kV 变压器选用 C 级绝缘干式变压器,接线方式采用D.Yn11 结线组别。变压器安装于变压器室,高压侧采用高压电缆进线,低压侧采用硬母线出线。直流电源屏:直流电源屏选用带微机控制的直流电源屏。内装 50Ah 免维
41、护铅酸蓄电池。柜体尺寸不超过 1000(深)x800(宽) 。直流电源屏输入电压为三组 380V 交流,输出电压为单相 220V 直流,输出回路为 6 回路,电流不小于 15A。就地控制箱;就地控制箱为非标设备,根据需要采用相应尺寸,户外使用时防护等级为 IP54.电线电缆;低压电缆选用 YJV-0.6/1kV 型低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为KYJV-0.45/0.75kV 电缆。7 电动机起动控制方式为避免大容量电机起动对全厂空点的冲击影响,潜水泵电机均采用一空一软起降压启动。8 计量方式电能计量采用高压侧双电源双计量方式,同时为方便区别生产与办公用电,对低压照明回路设有专门计量。9 各级电压电
42、气设备平面布置站区设独立式配电中心。10kV 配电装置独处一室呈单排布置;0.4kV配电装置及直流电池柜在低压配电室单排布置。其余二级动力配电箱均于相应设备近旁布置;照明配电箱(柜)均于相应建筑物内布置。10 防雷接地保护根据防雷规范要求,厂内建筑物均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考虑防雷设计,在建筑物屋顶设避雷带作防直击雷保护,引下线利用柱内钢筋,并充分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等作自然接地体。厂内各主要设备及金属构件就近与接地装置作等电位连接并按防雷规范要求采取相应措施作防感应雷保护。按照接地规范要求。低压系统采用 TN-S 接地系统,所有电器设备金属外壳均左接地保护。泵站接地按强弱电共用地系统考虑,要求接地
43、电阻1。11 照明设计在保证照度的前提下采用高效光源和高效节能灯具,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等处采用高效荧光灯。场区照明采用庭院灯具。12 电缆敷设高、低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在电缆支架或桥架上敷设,部分室外电缆采用电缆沟及穿保护管埋地敷设。13 安全消防措施在高低压配电间、变压器室和控制室等处配备有相应数量的化学灭火装置。14 通讯设计在管理房各楼各办公室、门房及变配电值班室均设置直拨式电话,并在在相关为止设置数据传输接口。十一、自控工程设计本工程自控系统泉岗泵站工程自控系统由 PLC 测控站及现场仪表组成。测控站内设 PLC 控制柜一台,置于泵控室内,PLC 测控站用来采集工艺运行参数、设备工
44、作状态、供电系统的电压、电流等工况参数、通过网络系统送至监控站。并接受监控站指令,完成对生产过程进行遥控/自动控制。监控站内设计算机一台及打印机一台,置于泵站值班室完成对生产过程的检测和控制,并具有管理功能。格栅除污机按时间周期或液位差控制运行;水泵按工艺水位要求启停泵的台数,并使用同型号泵运行时间大致相等。泵出口阀按工艺要求与泵联动。泵出口阀可三地操作。泵电机温度信号通过总线式智能巡检仪采集送 PLC,其超温报警无源接点经扩展一路送声光报警器,一路送电器连锁。1 通讯:设置无线调制解调器,以便泵站中心通过 GPRS 无线分组业务,提供端对端得广域无线 IP 连接,并在网页上实时显示,对泵站实
45、现远程监视、调度。高压柜综保、电量检测仪提供 RS-485 口以 Modbus 协议与 PLC 通。2 声光报警:本自控工程设置声光报警装置,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后备报警。电机超温、高压柜状态、设备古装、液位超限、PLC 古装等无源节点经扩展一路送 PLC,一路送报警器。其中高压柜故障扩展由设备厂家提供。3 设备选型:(1)PLC 选型同市属泵站 PLC 一致。(2)所选仪表能适应污水厂的环境条件,能长期稳定运行,维护方便。仪表输出信号与 PLC 兼容。(3)前池液位计选用超声波液位计,提供泵站运行水位参数。格栅及抓斗前后选用超声波液位差计,由 PLC 计算差值,提供控制条件。(4)泵出口流量采用
46、超声波流量计。4 电缆敷设方式:仪表、信号电缆基本上走电缆沟,无电缆沟处穿管直埋。敷设位置待招标后按现场位置确定。5 防雷接地:PLC 柜安装电源防雷,与现场仪表两端加信号防雷装置。自控系统与电气共用联合接地体,PLC 柜与仪表外壳均要可靠接地,接地电阻1。第五节 工程特点及难点分析及注意事项一、工程特点1、本工程工序。二、本工程的难点1、组织方面,如前所述,本工程涉及到工程的合理、高效、经济的施工组织过程为本工程的一个难点。2、关于深基坑的开挖,机电设备的安装是本工程的重点。三、施工注意事项及有关说明有关施工及设备安装的要求,除本说明外,还必须详见相关图纸的文字说明,有共性的问题分述如下:1
47、、所有尺寸图注数字为准,不得以比例度量。2、本工程选用所有设备均由建设单位招标确定,土建施工前,设备供应商应提供详细的埋件图和安装图,配合土建进行施工。土建施工时,必须将各专业的施工图以及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埋件图、安装图配合使用。土建施工前,应现将招标所确定的设备相关参数和尺寸报设计单位核对后再行实施。3、土建施工图应与建筑、工艺、电气、自控等施工图配合使用。4、钢制管件防腐处理:埋地钢制管道及钢制管件外壁防腐涂 H06-08 环氧沥青底漆一道,漆膜厚度 502m;H04-07 环氧沥青磁漆一道,漆膜厚度 50m;环氧树脂粘合剂一道;H04-07 环氧沥青磁漆两道,漆膜厚度 80m。内壁防腐涂H
48、06-08 环氧沥青底漆一道,漆膜厚度 502m;H04-07 环氧沥青磁漆一道,漆膜厚度 50m;H01-06 环氧沥青清漆两道,漆膜厚度 60m。外露管道外壁及钢制作、铁制作防腐涂 H06-02 铁红环氧底漆两道,漆膜厚度 60m;各色醇酸磁漆两道,漆膜厚度 70m;面漆颜色由建设方自定。外露管道内壁及浸泡在水中的管件、铁梯、支架防腐涂 H06-08 环氧沥青底漆一道,漆膜厚度 502m;H04-07 环氧沥青磁漆一道,漆膜厚度 50m;H01-06 环氧沥青清漆两道,漆膜厚度 60m。5、 所有预留孔洞和埋件,均应按设计图纸以及经招投标确定的设备供货厂家所提供的安装图纸进行预留和预埋,不
49、得事后补凿和补埋。6 、施工单位在开挖基坑时,应查明基坑周边的各类建(构)筑物及各类地下设施,包括给排水管道、电力、电信及煤气等管线的分布和现状,并对现有的各类管道应进行保护。7、 施工单位应编制科学的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监测方案,并经相关部门和设计单位审核同意后方可施工。8、施工应尽量选在枯水期,以减少施工成本及降低施工难度。基坑开挖应控制基底高程,严格控制超挖,不得扰动原状土,对于超挖部分应用级配砂石料或低标号混凝土回填夯实。开挖时要做好基坑排水工作,两侧对称挖排水沟,确保基础在无水环境下施工。9、基坑围栏与基坑边得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 1.5m。在基坑顶以外 2 倍开挖深度范围内不得堆载和重载车辆行驶。10、基槽(坑)开挖后,应进行基槽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基槽检验可用触探或其他方法,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