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高中数学【摘要】作为升入高一的学生首先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初高中数学的差异是比较重要的,这样他们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才能转变学习方式和方法,不断地接受高中数学学习的关键点.作为高一的数学教师也要认识到初高中数学的差异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关键词】知识差异;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一、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 720和“3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
2、大小角.三角形的计算从特殊到一般等. 2.学习方法的差异 (1)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通过教师课堂教慢的速度,争取让全面同学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课后老师布置作业,然后通过大量的课堂内、外练习、课外指导达到对知识的反反复复理解,直到学生掌握.而高中数学的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有九们课学生同时学习) ,每天至少上六节课,自习时间三节课,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而教师布置课外题量相对初中减少,这样集中数学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初中少,数学教师将相初中那样监督每名学生的作业和课外练习,就能达到像初中那样把知识让每名学生掌握后再进行新课. (2)模仿与创新的区别. 初中学生模仿做题,他们模仿老师思维
3、推理较多,但高中随着知识的难度大和知识面广泛,学生不能全部模仿,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只能是一般程度.现在高考数学考查,旨在考查学生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式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 3.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 初中学生自学能力低,大凡考试中所用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在初中教师基本上已反复训练,老师把学生要学生自己高度深刻理解的问题,都集中表现在他的耐心的讲解和大量的训练中.但高中的知识面广,知识要全部要教师训练完高考中的习题类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较少的、较典型的一两道例题讲解去融会贯通这一类型习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阅读理解,将会使学生失去一类型习题的解法.另外,科学在
4、不断的发展,考试在不断的改革,高考也随着全面的改革不断的深入,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的多样化,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 4.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范围小,知识层次低,知识面窄,对实际问题的思维受到了局限,就几何来说,我们都接触的是现实生活中三维空间,但初中只学了平面几何,那么就不能对三维空间进行严格的逻辑思维和判断.代数中数的范围只限定在实数中思维,就不能深刻的解决方程根的类型等.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将会使学生全面、细致、深刻、严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将培养学生高素质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递进
5、性. 5.定量与变量的差异 初中数学中,题目、已知和结论用常数给出的较多,一般地,答案是常数和定量.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大多是按定量来分析问题,这样的思维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只能片面地、局限地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我们将会大量地、广泛地应用代数的可变性去探索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课即将开始与初中知识有联系,但比初中数学知识系统.高一数学中我们将学习函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它在高中数学中是起着提纲的作用,它融汇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中,其中有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它也是高考的重点,近年来,高考压轴题都以函数题为考察方法的.
6、1.有良好的学习兴趣 (1)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习的潜力. (4)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 (5)把概念回归自然.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如角的概念、至交坐标系的产生、极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回归现实才
7、能使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在应用概念判断、推理时会准确. 2.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3.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他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