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课标版】2012高三语文《优化方案》总复习课件:第2章第1专题第3节.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996339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版】2012高三语文《优化方案》总复习课件:第2章第1专题第3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新课标版】2012高三语文《优化方案》总复习课件:第2章第1专题第3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新课标版】2012高三语文《优化方案》总复习课件:第2章第1专题第3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新课标版】2012高三语文《优化方案》总复习课件:第2章第1专题第3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新课标版】2012高三语文《优化方案》总复习课件:第2章第1专题第3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节鉴赏表达技巧,快乐时空言过其实马谡才器过人,喜欢讨论军计,诸葛亮很喜欢他,刘备临死的时候对诸葛亮说:“马谡说话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希望先生注意。” 六年后,诸葛亮出兵祁山,派马谡作了先锋。在街亭(今甘肃庄浪县东南)战役中,马谡被魏国打得大败,部队溃散。诸葛亮失去了根据地,只好撤军,最后不得不依军法斩了马谡,后悔忘了刘备的话。 (三国志蜀志马良传),【温馨提示】言过其实:言,语言;过,超过;实,实际。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指言词浮夸,超出他的实际能力。,课堂考点探究,课后题组精练,第三节鉴赏表达技巧,课前初试真题,课前初试真题,1.(2010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2、目。春风林斤澜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

3、那是下乡的好处。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麦苗在霜冻里返青

4、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选自1980年4月8日北京晚报),(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

5、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头三段,写北京春天时间短、风沙大,点明了北国春天的特点。B作者历经飞沙走石的北国春风,“有了别样的体会”,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C作者“好不痛快人也”的感慨,源于对北国春风和人们在春风中劳作场景的感受。,D对比是本文的主要写法,如南国春风与北国春风的对比,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的对比。E作者对北国春风欲抑先扬,把自己对北国春风的体会抒写得淋漓尽致。解析:选AC。B项“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不正确,应为“感到北国春风胜过南国春风”。D项“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的对比”不正确,原文第八段首句“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是对北国春风的间接描写,并未

6、构成对比关系。E项“欲抑先扬”不正确,应为“欲扬先抑”。,(2)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江南春天中“看不见”的春风另有一番描述。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要审准题目,把握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另有一番描述”,这样就可以得到启发,和开始第三段结合起来分析前后对比表现手法的使用效果。文中前后两次写对南国春风的感情,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是为了突出作者对北国春风感情的变化,突出对北国春风的喜爱之情。,答案:用另一种角度写南国看不见的春风,与开篇对南国春风的描述形成对比,表明感情的变化。用轻柔的南国春风,与强劲的北国春风对比,凸显北国

7、春风的作用。从怀念南国的春风转为怀念北国的春风,突出文章主旨。(意思对即可),2(2010年高考浙江卷原文见第一节)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点?(5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分析句子的写法主要从句子的内容、手法(修辞)和语言的风格方面考虑。分析句子的作用主要从句子的表达效果和在文段结构上的作用两个方面去分析。,答案:运用比喻,以有形写无形(答“具体可感、生动形象”也可);独立成段,过渡自然简洁;叙事者“我”通过评说,表达感受、看法。,课堂考点探究,一、表达技巧散文常见的表达技巧在高考题中表现为两种:对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考查。针对一些运用修辞手法

8、的语句命题,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借代、夸张、拟人;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常考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抑扬、白描、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等。,(2009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老屋楚岩绿锈斑斑的铜制钥匙插进去,往上一提,然后把门环一拧,门就开了。推开它,门吱呀一声发出沉重的叹息;同时,门楣上扑簌簌地往下掉落阵阵尘灰。,我离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开始几年,老伴依然和这间老屋厮守。每个星期六下午,我如同“候鸟”一样飞回乡下,与老伴相聚。彼时的老

9、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十年以前,我拼尽全力,把所得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积攒起来,带领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沙,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准备改造旧屋。儿女们累得哭了,我就用美丽的语言,给他们描述住进新屋那种舒坦和惬意,我们的村子原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拥挤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屋子。这些屋子,当年都是低矮的泥砖建筑,显得零乱、破败、萧条和风雨飘摇。记不清什么时候起,村民省吃俭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做成泥砖,陆续盖起了部分泥砖结构的新房子。后来,有人盖起了红砖的屋子。再后来,更有人盖起了水泥的楼房。这

10、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站在高处极目望去,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水泥结构的楼房、红砖的屋子、泥砖的屋子与旧时留下来的厕所、猪栏、杂物间交叉错落,黑色的、灰色的、暗红色的瓦面,和新式的水泥银灰色的屋顶,相互映衬,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小伙、打扮入时的靓女、天真烂漫的小孩拥挤在一起,年龄老幼不同,衣着斑斓各异。在一片古老和新潮的交替中,我家的老屋显然算不得十分苍老,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关上咿呀作响的木门,我到一位朋友家中去做客。我们是同龄人,他高我矮,他瘦我胖。儿时,我们一起光着屁股在村前的大水塘中戏水,

11、后来又一道去放牛,在田边戽水捉鱼,当晚霞在天边辉映出万道红色或是紫橙色的霞光,我们把斗笠挂在身后,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来。如今,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已发福,成了个红光满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的气势、屋里的摆设,更是把我震住了。,啊!十多米长五层高的新楼,琉璃瓦顶,外表装修白绿相间的玻璃马赛克,光彩照人。客厅里,一色的欧式家具,真皮沙发,彩电、录像机、音响一应俱全。当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间老屋,是泥砖盖的,和我的老屋相比,显得太破旧。而今天他的这间新屋,据说是两年前盖起的。沧海桑田,世事更迭,十多年前,当我盖新房时,他还住在那间破旧的老屋里,对我当时的新屋啧啧称赞,认为我有本

12、事攒钱,而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面对他的新屋,曾经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还算时髦的我,不得不自惭形秽了。,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朋友家里,不断有青年男女进进出出,汽车摩托车响声不断,那是老朋友的儿子和他的朋友们,他们都是来探望朋友的小孙孙的。年轻人全都衣着新潮,说话嗓门高,行动快捷。偶然我问起他儿子这幢新楼如何,刚刚做了爸爸的小伙子回答说:“我爸思想太老土,简直不可救药。,当年叫他不要这样盖的,至少要留一个停车场,他偏不接受。你看吧,才两年,门前的车子拥挤不堪。什么新楼,现在已经成了历史文物了!”看来,我刚才的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的回答。请你结合

13、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_,【解析】本题侧重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这道题虽然只有两问,但是却包含着三个层次的要点,“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使用比拟的手法描写社会发展之快。要注意结合语境理解,“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这些信息也给出提示。文章的主旨可以通过文中的很多议论抒情的语言信息加以分析。表现手法的判断注意到文中的“老”与“新”,可以判断出“对比”。,【答案】(1)句意理解:社会进步速度惊人。本文主旨:通过感叹新房迅速变“老”,反映了

14、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2)表现手法:对比。,技巧点拨1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或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2)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3)对偶: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4)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5)比拟:使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6)排比:一气呵成,节

15、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8)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语气作用。(9)设问:提示注意,突出强调,引起思考,使自己的回答具有说服力,增强表达效果。2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1)象征: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2)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3)托物言志: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含

16、蓄,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4)白描:不设喻、少修饰的方法,不用华丽的辞藻,以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它往往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5)虚实结合: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6)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7)开门见山:文章开头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二、记叙的技巧1记叙详略。记叙应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进行,详写不是漫不经心地多写,它往往突出细节,注意渲染烘托,多用铺陈手法;略写也不是可有可无地硬凑,而应一丝不苟。2记叙人称。散文记叙

17、人称多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有时交错使用。第三人称也用,但很少。不同人称的使用有不同的表达效果。3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2010年高考全国卷原文见第二节)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注意人称变换与作者情感的变化。文章在第二段、第九段中使用了第二人称“你”,其余各段均使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内容方面,不同的人称便于叙事和抒情;表达效果及阅读心理方面,使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读者更易接受。,【答案】第一问: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互相交叉。第二问: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技巧点拨1人称表达的作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呼告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2记叙方法的作用(1)顺叙:次序井然,自然贯通,条理清楚。(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3)插叙: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课后题组精练,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