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西河乡中心学校 杨小霞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3、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 1 分米和 1 毫米的感性认识。教学准备: 尺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目标通过估计、测量与联想,产生 1 分米长度单位,建立“1 分米”的长度观念。1、组织学生
2、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 10 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2、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 10 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10 厘米也就是 1 分米” 。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 1 分米的长度。教师介绍“1 分米”也可以写作“1dm” ,学生读三遍,书写一2遍。3、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1 分米是几厘米?(教师板书:1 分米=10 厘米,1dm=10cm。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 米是多少厘米?1 米是多少分米?(教师板书:1m=100cm 1m=10dm)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 1 分米?估计学生会说:手掌长大约是 1 分米,
3、半支铅笔长大约是 1分米,尺子的一半长是 1 分米等。活动二:目标通过测量、观察与联想,产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 6.3 厘米的黄色纸条。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估计学生会疑问,纸条长“6 厘米多一些” “6 厘米多三格”怎么记? 2、教师自问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 ”然后介绍,1 厘米中的 1 小格长是 1 毫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 1 毫米的长度。教师介绍“1 毫米”写作“1mm” ,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3、引导学生观察,1 厘米中有几个小格?
4、(10 个小格) ,1 厘米等于几毫米?(10 毫米) ,板书:1cm=10mm。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 1 毫米?3估计学生会说:纸皮、硬币、小圆片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等。 三、巩固练习1. 填一填,说一说。 (根据板书回答)2. 完成练一练第 1 题(估一估,量一量)3. 完成练一练第 3 题。 (简单的单位换算)4. 辨一辨:出示淘气小朋友写的一篇数学日记,同桌合作找出错误并改正。四、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它们是(分米和毫米) ,还记得长度单位的两个老朋友吗?(米和厘米)你能将它们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一下吗?(生答后结合板书齐读:米 分米 厘米 毫米)今天我们还知道了这些单位之间的一些关系。 (学生齐读:1 米=10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板书: 铅笔有多长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41 米=10 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