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地理笔记.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957904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地理必修 1(中图版)课堂笔记课标: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天体系统的级别:(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 、木星、土星(巨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原因是具有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A.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 B.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补干扰;地球自身的条件:A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B.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了适中的引力和大气层,大气的保温作用。课标: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

2、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映;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地球上的煤、石油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太阳能量是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生物活动的根本动力,决定了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与人类日常活动息息相关。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我国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其活动周期为 11 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太阳黑子是由于光球层上温度低的区域出现的暗黑色斑点;太阳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上一些

3、区域突然增亮,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现象。(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太阳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反常气候出现的几率增多。(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的年周期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干扰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干扰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常指示南北,造成“磁暴”现象;在两极上空产生极光。课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比较自转公转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自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个恒星日(真正周期)一个太阳日除 两极点外,都是15/小时 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的线速度是赤道线速度的 1/2大约 1/天 大约 30km/s公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个恒星年(真正周期)一个回归年 规律:

4、近日点(1 月初)较快,远日点(7 月初)较慢(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 0 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 90 度。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加减) 地方时:经度每相差 1 度,时间相差 4min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每隔 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 1 小时。我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北京时间)为全国统一使

5、用的时间。求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15 o,余数7.5则整数+1 为时区序号 两个时区之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东加西减”:所求点在已知点以东用“+” ,以西用“”日界线:原则以 180o经线作为日界线,不过有些曲折。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减一天;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加一天。(4)地球自转形成了地转偏向力,使在南北半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转,其规律是: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5)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面如 (选填 1、2、3)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面。如 黄赤交角为 , 如 (选填 a、b)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 ,如 1a 23b(选填 a、b)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黄

6、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自转或公转)运动。规律(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夏至日 冬至日 春分或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昼夜长短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全球昼夜等长出现极昼范围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全球昼夜等长(8)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

7、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气候划分:3、4、5 月为春季、6、7、8 月为夏季、9、10、11 月为秋季、12、1、2 月为冬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反向与昼夜长短 变化 趋势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时间太阳直射点方向 北半球 南半球12月 22日至次年6向北移动昼渐长,夜渐短,6 月22 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昼渐短,夜渐长,6 月22 日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节气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春分3 月 21 日 赤 道 向北 B夏至6 月 22 日 北回归线 向南 C秋分9 月 23 日 赤 道 向南 D冬至12 月 22 日 南回归线 向北 A(对应点选填右图)C ABD 月

8、 22日6月 22日至12月 22日向南移动昼渐短,夜渐长,12 月22 日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昼渐长,夜渐短,12 月22 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3月 21日9月 23日全球昼夜平分课标: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外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上,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1地球圈层结构内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下,包括地壳、地幔、地核2.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与地幔之间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之间是古登堡界面。软流层:地震和岩浆的发源地。处在上地幔的上部,但不是顶部。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上地幔顶部)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的研究手段:地震波 地震波又分为:纵波(P)和横波(

9、S) 。注意: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所以一般在陆地上发生地震时先感觉到上下震动,然后才是左右震动;在海洋上只有上下震动3.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指环绕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其下部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上部边界约在高空 20003000 千米处。根据大气温度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可以把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等三层。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每上升 100 米,气温下降 0.6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

10、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ABCDA 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对流层集中了地球 3/4 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空气多做水平运动,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高层大气:密度非常小,内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水圈生物圈4.岩石圈课标: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图2 所示,各序号代表的是形成三大类岩石及其与岩浆之间相互转化的内、外力条件: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重融再生。岩浆岩:由于岩浆活动岩浆喷出地表或停留在地壳中冷凝成岩浆岩。 (内力作用)沉积岩:露出地表的岩石经过外力作用(风

11、化、侵蚀使其成碎屑,搬运到较低区域沉积压实,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 (外力作用)变质岩:岩石在地下高温高压经变质作用成变质岩。 (内力作用)图 2 为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知识结构图右图为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及条件示意图课标: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见图 3)引起地表形态发生改变的力量包括来自地球内部的内力和来自太阳的外力,我们统称为地质作用。内力和外力是一对矛盾,内力形成高生低谷,而外力削低高山填平低谷,二者总是同时作用。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岩层的变形、变位。分为褶皱和断裂构造褶皱:形成的地貌是高山、谷地,绝大部分山脉是褶皱

12、山脉;喜马拉雅山地堑:地貌常呈狭长的凹陷地带 如: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地垒:地貌形成块状山地 如:华山、庐山、泰山风力和流水的侵蚀、沉积形成的主要地貌形态: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沟谷、戈壁、裸岩荒漠风力沉积: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流水侵蚀: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水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科斯特地貌流水沉积: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课标: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2)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大气的反射、吸收、散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画图说明

13、)(3)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的现象现象 成因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 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人造烟雾的防冻效果 可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地面温度晚秋或寒秋,霜冻出现在晴朗夜晚及“十雾九晴”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低,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及雾等天气现象吸收作用: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练习:读大气热状况结构图,在下面的名词后面填上图中对应的字母。削弱作用_;地面辐射(热能)_;保温作用_;大气逆辐射_(热能) ;太阳辐射(热能)_;射向宇宙空间_。(4)大气运动 (5)热力环流: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

14、气环流垂直方向规律:受热的地方垂直(运动) ,高空(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受冷的地方水平(运动) ,近地面(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水平方向规律:在同一水平面上,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比如:海陆热力环流:图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6)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大气的水平运动。高空大气风向是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剃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大气风向是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剃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

15、等压线斜交。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课标: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路分布之间的水分和热量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2)三圈环流所对应的地面气压带风带:(注:风向指南北半球的风向)低纬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低纬信风带(风向:北半球 东北风、南半球 东南风)中纬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中纬西风带(风向:北半球 西南风、南半球 西北风)高纬环流: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风向:北半球 东北风、南半球 东南风)气压带风带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性质影响赤道低气压 赤道附

16、近 强烈的太阳辐射不断加热地表,暖空气稳 热低压;带 定上升 湿热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 30 度附近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向南北流去,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发生偏转,在 30 度附近上空积聚被迫下沉而成暖高压;干热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 60 度附近 南北两股气流相遇,暖空气上升而成冷低压,湿冷极地高气压带 两极地区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积聚在低空,形成高压区冷高压,干冷分布 风向风带 纬度位置 气压带之间 北半球 南半球 成因 性质低纬信风带南北纬30与赤道之间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东北风 东南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风,受地偏力的影响偏转而成干热中纬西风带南北纬3060之间副热带

17、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南风西北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受地偏力的影响偏转而成温热极地东风带南北纬6090之间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风 东南风极地高压的下沉气流在低空向低纬度地区运行,受地偏力影响偏转为偏东风干冷全球共有 7 个气压带,6 个风带,其中有 3 个低气压带。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7 月)北移,冬季(1 月)南移。(3) 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切割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4)季风环流东亚季风:范围:我国东部,朝鲜半

18、岛和日本等地区。风向: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范围:印度地区,我国的西南地区。风向: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成因: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5)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地区 气压带和风带 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赤道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气流上升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回归线至纬度 30 之间的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 气流下沉 炎热干燥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 气流下沉 炎热少雨纬度 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冬季:西风带西南风(北半球)西北风(南半球)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纬度 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风带西南风(北半球)西北风(南半球)终年温和湿

19、润温带海洋气候气候类型 成因 分布规律 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赤道附近 全年终年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南北纬 3040 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气候 西风带控制 纬度 4060 之间的大陆西岸 终年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南北纬 2535 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季风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南北纬 3555 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填图练习: 课标: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峰面、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锋面锋面 概念 图示 过境前 过境时

20、 过境后 实例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进攻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天气。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进攻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连续性降雨,降水在锋前气压下降、气温上升、天气转晴。一场春雨一场暖准静止峰冷暖气团实力相当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阴雨连绵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2)气压系统中心气压 垂直方向 水平运动方向 天气状况气旋 低气压 上升 北逆南顺 多阴雨天气反气

21、旋 高气压 下降 北顺南逆 天气晴朗要求:请将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填在图中,并将风带中的风的风向及名称填在图中相应位置。课标: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4、 (1)认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的名称。组成内陆循环的各环节 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 组成海陆间循环的各环节蒸发、凝结、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地下)组成海上内循环的是蒸发、凝结。降水 台风登陆属水汽输送环节,江河入海属径流环节,它们都属于海陆间循环。内流河只参与内陆循环。(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并在各个圈层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再生,并

22、能持续利用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练习: 课标: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请将图中的水循环过程补充完整四大渔场的成因。北海渔场位于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形成的原因:秘鲁海区冷海水上泛 。课标: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1.不同的气候特点,影响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不同,进而形成不同地表形态: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流水作用弱,而风力作用(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强。地表形态:蘑菇岩、风蚀城堡、沙丘、戈壁等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流水侵蚀、搬运、

23、沉积作用)强。地表形态:“V”型谷、河谷、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2.气候影响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若河水的来源主要是天气降水,则河流的流量与降水量相关:降水多少,影响流量大小;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影响流量的季节变化。如: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冬季流量大;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夏季流量大。若河水的来源主要是融水,则河流的流量与气温相关。课标:举例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2在任何地理地域五种自然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某地域环境特征的形成中,地形、气候往往起主导作用。课标:运用地图分

24、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反映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标志是植被、土壤或动物的差异;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与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全球范围内存在着由赤道到两极(低纬到高纬)的纬度地域分异规律;中纬度地区存在着从沿海向内陆的经度地域分异规律;高山地区存在着自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因海陆分布、地形、河湖等引起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课标: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地表形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不同类型2. 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地形山区城市多在谷地、低地热带地区城市多在高原世界上主要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意

25、义和作用提供便利交通提供水源在古代有军事防卫功能我国南方沿河设城的一般规律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地形气候河流矿产 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多分布矿业城市河运起点或终点:赣州干支流交汇处:重庆、武汉河口位置:上海、广州课标: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变化的表现:冷暖干湿交替。2近代(近一、二百年)气候变化的整体趋势:变暖,(但幅度大小不同,有些的方可能降低)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植被的破坏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农业:高纬度收益(升温幅度加大,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 ;中纬度受损(水分亏缺) ;病虫害爆发受害范围扩大;农作物分布范围扩大;粮食生产总体下降。自然条件(气候、水文、地貌、地势)对交通线路的影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海运、河运等)线路走向(沿河谷、沿海滨延伸)线网密度(平原密度大于山地、高原)分布格局(我国东多西少)工业:高纬度供暖耗能减少、低纬度制冷耗能加大,影响能源工业;产生温室气体的工业压力大,节水节能、耐寒耐热的培育技术市场广阔。人类健康: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疾病发病率和传播范围加大。海平面和海岸带:导致海平面的上升;部分沿海地区被淹;地下水位抬高、土壤盐渍化,影响农业;港口设备和建筑物受损影响航运;影响水产养殖等。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受影响大,某些渔场消失或扩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