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课题 识字 3.口耳目 课型 识字课本课题教时数: 3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8 月 31 日教学目标:1认识“口、耳、目、手、足、站、坐”7 个生字,知道它们的意思。2.学会写“口、手”两个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 7 个生字。2.理解课文的意思。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小猴子爱吃什么呢?2.有一只小猴子听说同学们很能干,送来了一篮桃子,谁能叫出桃子的名字,就把桃子送给他,你们敢向它挑战吗?3.出示“一、二、三、四、五、上、下”的生
2、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4.同学们真能干,小猴子的篮子里还有一些桃子呢,等会我们一起来吃了它们。二、认识身体、学习生字1.学习“手”(1 )这个字怎么念?小朋友真厉害,在幼儿园里就认识了不少字,让我们大声读一读“手” 。(2 )伸出你们的小手,跟着老师再来读一读, “手” 。(3 )开火车读“手” ,纠正平翘舌音。(4 ) “手”的发音大家都掌握了,那么怎样才能记住它的字形呢?大家对照着自己的小手,比一比,你觉得这个字像我们的手吗?(5 )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手”学生复习旧知,认读卡片。开火车读,读准字音。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新课的学习。通过对应自己身上的器官,让学生更
3、快、更好地识字。这个字的?(6 ) “手”的字形大家都记住了,你会给“手”找好朋友,组组词吗?(7 )现在让我们把手字送回家吧!拿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撇,横,横,弯钩” ,小朋友注意哦,弯钩不要写成竖勾,写在竖中线上。2.学习“足”(1 )认识了手,我们再来认识自己的脚,你知道脚还能叫什么吗?对了,真聪明,还可以叫“足” 。(2)你们能给足找个好朋友吗?(3 )开火车读“足” 。(4 )足和手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一定不要把它给认错了。3.学习“口”(1 )这个字大家都认识,让我们一起大声喊喊听的名字,口!,能说说听像什么吗?(2 )学生观察后描述“口” 的字型。(3 )让我们闭上眼睛
4、,想象字型,你们记住“口”字了吗?(4 )让我们拿出小手,写好横折。4.学习“目”(1 )这个字谁认识呢?学生认读汉字后,教师明确读音。(2 )大家读的非常好,我们看这个目字,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3 )对,这个目就像我们的眼睛。学生观察、感受。5.学习“耳”(1 )我们再来认识一个头上的器官,就是耳朵的“耳” 。(2 )课件出示“耳”字,再瞧瞧同桌的耳朵,你觉得像吗?学生观察、比较、感受。(3 )开火车读好“耳” 。(4 )同学们,口、耳、目是我们脑袋上非常重要的器官,大家一定不要把这三个字混淆了,现在请同学们看着它们,跟着老师读一读。学生交流“手”字的记忆方法。学生给“手”字组词,手心
5、、手掌、手背。学生给“足”组词,组的越多越好。学生书空、临写。学生观察、感受。学生观察、比较、感受。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记忆,使印象更深刻。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 5 个字都是我们身上的器官,它们分别是手、足、口、耳、目,小猴子篮子的桃子,我们全部都吃到啦!板书设计:口耳目手 足 口 耳 目授课日期 9 月 8 日教学课题 识字 3.口耳目 课型 识字课本课题教时数: 3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备课日期 8 月 31 日教学目标:1认识“口、耳、目、手、足、站、坐”7 个生字,知道它们的意思。2.学会写“耳、目”两个字。3.理解“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意思。教学重点、难
6、点:1.认识 7 个生字。2.理解课文的意思。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课件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小猴子给我们带来了五个生字,请我们帮它认一认,你们都认识了吗?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口、耳、目、手、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很好地掌握了这5 个字。这节课,小猴子又给我们带来了几句话,希望我们照着话中的内容学好后教教它,你愿意吗?二、学习句子、认识生字1.课件出示:“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2.这就是小猴子为我们带来的句子,先听老师念一遍。教师朗读句子。3.你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知道多少说多少。4.这几
7、句话的意思是站着要想松树那样挺拔,坐着要像座钟那样端正,行走要像风一样快而有力,睡觉要像弓箭那样侧卧。这能帮助我们小朋友保持正确的姿势,使我们的身体正常生长发育。5.我们来看看这些“松、钟、弓”是怎样的吧!指导学生认读,熟记生字。学生认真听讲老师的讲解,看图片认识三种事物。虽然学生说的不会太多,但是老师要培养学生勤思考、敢表达的习惯。出示三种事物的图片。6.怎样才是“站如松”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课文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武旦站立的姿态,并认识“站”字,请学生交流看图后的感想,如:站的很直,看起来很威风,看着很有精神7.让学生站起来感受感受。8.对照插图,引导学生学习“坐如钟“的姿态,并认识
8、“坐”字。9.教师示范“行如风” ,让学生评价。10.对“卧如弓”的姿势进行讲解。11.指名读好这两句话。12.全班齐读。三、学习生字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手、口“两个生字,这节课我们还要将”耳、目“写好。2.教师示范,学生临写,并在书上描红。四、归纳总结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 7 个生字宝宝,还认识了我们身上一些重要的器官。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学会了站、坐、行、卧的正确姿势,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自己的姿势,能真正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看课文中的插图,交流看插图后的感想。学生读一读、做一做。在做中学习知识。学生书空、临写。学生对“坐如钟”可能不太理解,此处将“钟
9、”的实物展示出来,有助于学生感受它的端正。这几句话对学生来说有点抽象,所以需要通过具体的行为让学生做一做,理解一下。板书设计:识字 3 口耳目耳 目授课日期 9 月 11 日教学课题 识字 3.口耳目 课型 识字课本课题教时数: 3 教时为第 3 教时 备课日期 8 月 31 日教学目标:1复习“口、耳、目、手、足、站、坐”7 个生字。2.复习课文,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3.正确完成一些练习。教学重点、难点:1 复习课文,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2 正确完成一些练习。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一、活动拓展、复习旧知1.活动一
10、:我的身体我知道教师一张张地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出字音,同时用手指指向相应的人体器官,还可以用举手、跺脚的方法来代替。2.活动二:看谁反应快教师一张张地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出字音,同时用手指指向相应的人体器官,读“坐”时做下,读“站”时站立。3.活动三:教小猴学知识学生上台展示正确的“站、坐、行、卧”的姿势,如果有错误,请其他学生指出错误。二、完成练习、巩固知识1.连一连,组词语。耳 足 人 目 手 坐球 口 光 朵 下 背答案“耳朵、足球、人口、目光、手背、坐下。2.听老师读谜语,猜一猜,从给出的字中选谜底。(1 )叶子有两片,左右各一边,说话能听学生读一读、指一指、做一做。学生上台做一做,
11、展示一下,如果有错误,请其他学生指出错误。本题用谜语的形式引导学生去巩固对字形的记忆,着,终生不相见。 (目 耳 日)(2 )两间房子一样宽,大门常开也常关,房里可容人事物,难容沙粒在里边。 (目 耳 日)(3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手 足 丰)(4 )一堵红墙两头窄,能够拦腰两分开,红墙启合话声起,你说奇怪不奇怪。 (口 日 目)(5 )十个秃头小孩,分开站在两旁,同床同被同睡,合穿两件衣裳。 (中 足 目)答案:耳 目 手 口 足3.连一连站 风坐 弓行 钟卧 松4.口头组词,看谁组的多。口 耳 目 手5.选一选,填一填。手 我 丰(1)我们都有一双( ) 。足 他 地(2)他的哥哥正在踢( )球。耳 口 目 日(3)人的( )朵能听声音, ( )能吃食物,眼睛能看见东西。学生听老师读谜语,并且选出正确答案。学生认一认、连一连。学生选一选、填一填。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同时也再次提醒学生要在生活中培养正确的姿势。板书设计:识字 3.口耳目授课日期 9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