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 案课 题 古诗行行重行行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时安排 1 课 型 新授教学目标1、 了 解 与 行 行 重 行 行 相 关 的 背 景 知 识 , 包 括 古 诗 、 古 诗 十 九 首 以 及 写 作 的 时代 背 景 。2、 梳 理 诗 歌 大 意 并 逐 句 赏 析 , 体 味 诗 歌 “情 真 、 景 真 、 事 真 、 意 真 ”的 艺 术 特 色 。3、掌 握 诗 中 所 运 用 的 叠 音 、 比 兴 、 对 比 的 艺 术 手 法 。4、熟 读 并 背 诵 这 首 古 诗 。5、通 过 学 习 此 诗 感 悟 人 生 的 悲 欢 离 合 , 更 懂 得 珍 惜 与 亲
2、人 相 聚 的 时 光 。教学重点1、 诗 歌 所 抒 发 的 思 想 感 情 。2、诗 中 叠 音 、 比 兴 、 对 比 等 艺 术 手 法 的 运 用 。3、诗 歌 鉴 赏 , 将 诗 歌 根 据 内 容 及 情 感 分 为 “离 别 之 恨 ”“相 思 之 苦 ”“宽 慰 期 待 ”三部 分 来 鉴 赏 。教学难点1、体 味 诗 歌 “情 真 、 景 真 、 事 真 、 意 真 ”的 艺 术 特 色 。2、叠 音 、 比 兴 、 对 比 等 艺 术 手 法 的 效 果教学媒体黑板、粉笔2板书设计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叠音)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
3、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比兴,展开联想)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对比,猜疑)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追忆初别路远会难相思之苦离别之恨宽慰期待实写相思感慨幽怨重拾勇气3教学内容:【先导】中 国 的 古 典 诗 歌 从 诗 经 、 楚 辞 一 路 走 来 , 发 展 到 东 汉 末 年 ,在 诗 歌 的 百 花 园 中 又 盛 开 了 一 朵 绮 丽 的 花 朵 , 它 就 是 古 诗 十 九 首 。 古 诗 十 九 首 具 有 极 高 的 艺 术 成 就 , 人 们 给 予 了 它 很 高 的 评 价 , 有 人 称 赞 它为 “五 言 之 冠
4、冕 ”(刘 勰 ), 有 人 说 它 “几 乎 一 字 千 金 ”(钟 嵘 ), 也 有 人 称 之为 “诗 母 ”、 “风 余 ”。 今 天 我 们 要 学 习 的 行 行 重 行 行 就 是 古 诗 十 九首 的 开 篇 之 作 , 也 就 是 第 一 篇 , 让 我 们 一 起 走 近 她 , 看 看 这 首 古 诗 到 底 讲述 了 一 个 怎 样 的 故 事 、 抒 发 了 什 么 样 的 情 感 。【 新 授 】抄 诗 黑 板老 师 : 大 家 观 察 下 这 首 诗 的 结 构 , 首 先 , “行 行 重 行 行 ”是 诗 歌 的 题目 , 剩 下 的 是 诗 歌 正 文 ,
5、大 家 观 察 下 与 以 往 我 们 学 的 诗 有 什 么 明 显 的 区 别 没有 。老 师 : 没 做 , 细 心 的 同 学 已 经 观 察 到 了 , 没 有 写 明 诗 歌 作 者 。 这 就 要 从 诗 歌 的 由 来 及 写 作 背 景 说 起 。1、 由 来 及 写 作 背 景1、 由 来 行 行 重 行 行 是 组 诗 古 诗 十 九 首 的 开 篇 之 作 。 古 诗 十 九 首 最 早 见 于 南 朝 梁 代 昭 明 太 子 萧 统 所 编 的 文 选 ,4萧 统 从 东 汉 以 前 传 世 的 古 诗 中 挑 选 出 了 十九首题材和风格十分相近的诗,编辑在一起,并
6、给他们加了一个总的题目,就叫古诗十九首。2、 作 者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古诗的具体作者和创作年代均不可考。一般认为这十九首古诗的作者都是中下层文人。因为,这些诗的写作视角通常是中下层文人。3、 题 材 古 诗 十 九 首 的 题 材 主 要 有 3 类 : 征 夫 、 游 子 、 思 妇征 夫 : 远 行 的 人 , 朝 廷 征 调 服 徭 役 的 人 , 出 征 的 士 兵 。游 子 : 为 谋 生 计 外 漂 泊 的 文 人 或 是 在 外 做 官 的 人 , 即 游 宦 。思 妇 : 丈 夫 远 行 的 妇 人 。4、 年 代东 汉 末 年 : 政 治 混 乱 , 社 会 动 荡 , 百
7、姓 流 离 失 所 , 下 层 文 士 漂 泊 蹉 跎 ,游 宦 无 门 。 ( 1、 东 汉 末 , 外 戚 和 宦 官 交 替 专 权 , 大 批 中 下 层 文 人 沉 沦 民 间, 2、 战 争 和 疾 病 频 繁 , 死 亡 成 为 正 常 现 象 )读 诗老师:请同学们通读全诗,判断行行重行行是哪种题材?体裁是什么?讲了什么事件?学生:题材思妇诗;体裁五言诗;事件:抒写了女子与丈夫久别的痛苦与思念之情。(游子远行,女子思夫5)2、重 点 字 词 及 译 文重(chng):又。这句是说行而不止。生别离:活生生地分离。 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相去:相距。涯:方,边际。阻:
8、艰险。胡马:北方所产的马。越鸟:南方所产的鸟。“胡马倚北风,越鸟朝南枝”,是当时习用的比喻,借喻眷恋故乡的意思。已:同“以”。远:久。缓:宽松。这句意思是说,人因相思而躯体一天天消瘦。顾返:还返,回家。顾,顾恋、思念。反,同返。老:苍老,心身憔悴。晚:年终弃捐:抛弃、丢开。最后两句的意思:抛开(这相思之情),希望你多吃饭好好保重身体重;抛开(这相思之情),自己要努力保重自己,以待后日相会。三 、 层 次 划 分 ( 言 之 有 理 即 可 )全诗根据内容可以划分成几层?616: 离 别 之 恨 12 思 念 的 前 提 , 离 别712: 相 思 之 苦 38 从 空 间 距 离 的 遥 远
9、写 相 思 之 苦1316: 宽 慰 期 待 914 从 分 别 时 间 的 长 久 写 相 似 之 苦1516 重 拾 勇 气 , 祝 福 关 怀12 离 别36 远 离712 相 思1316 勉 强 宽 慰 之 词四 、 逐 句 赏 析 古 诗 十 九 首 描 写 的 是 人 类 感 情 的 共 性 , 表 现 出 了 质 朴 的 特 色 , 达 到了 “情 真 , 景 真 , 事 真 , 意 真 ”的 境 界 。1.“行 行 重 行 行 , 与 君 生 别 离 ”。 追 忆 初 别翻 译 : ( 你 ) 走 了 又 走 , 一 直 不 停 地 走 , 我 与 你 活 生 生 地 分 离
10、。 “行 行 重 行 行 ”: 前 边 的 道 路 无 穷 无 尽 , 而 你 我 之 间 的 距 离 却 越 来越 远 。 ( 叠 字 ) 首 句 五 字 , 连 叠 四 个 “行 ”字 , 仅 以 一 “重 ”字 绾 结 。“行 行 ”就 是 走 啊 走 的 意 思 , “重 行 行 ”不 停 地 走 啊 走 。 开 头 一 句 就 抓 住 读者 的 心 , 展 现 出 一 幅 渐 行 渐 远 的 画 面 。“行 行 ”言 其 远 , “重 行 行 ”言 其 极 远 。 兼 有 久 远 之 意 , 翻 进 一 层 , 不仅 指 空 间 , 也 指 时 间 。 这 样 写 的 好 处 ? 开
11、 篇 首 句 以 复 沓 的 声 调 , 迟 缓 的 节 奏 ,疲 惫 的 步 伐 , 给 人 以 沉 重 压 抑 之 感 , 营 造 出 痛 苦 伤 感 的 氛 围 , 立 即 奠 定 了全 诗 的 感 情 基 调 。 如 果 说 , “行 行 重 行 行 ”写 出 了 两 个 人 分 离 的 一 个 基 本 的 现 象 , 那 么“与 君 生 别 离 ”就 是 写 由 这 种 现 象 所 产 生 的 痛 苦 。 人 世 痛 苦 分 离 有 生 离 也 有7死 别 , 二 者 哪 一 个 更 令 人 悲 哀 ? 死 别 往 往 是 一 恸 而 绝 , 而 生 离 则 会 你 的 有生 之 年
12、 、 悠 悠 岁 月 中 永 远 忍 受 着 分 别 的 痛 苦 。 “生 别 离 ”还 有 一 种 解 释 ,就 是 活 生 生 、 硬 生 生 的 被 分 开 , 即 因 外 力 的 作 用 使 分 开 。 女 子 因 外 力 与 丈夫 分 离 而 感 到 万 分 痛 苦 , 侧 面 也 可 看 出 二 人 之 间 的 感 情 十 分 深 厚 , 因 而 女 子生 出 “生 离 死 别 ”之 感 。2.“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距离遥远翻译:我和你相距万里,各自在天的一方。“天涯”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形容距离极远的地方,后引申为人主观上的心理距离感,常表现出“缠绵”之意。如“海内存知己,
13、天涯若比邻”“同是天涯沦落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追忆离别之景后陈述了事实。(你我)相距万里,路途十分遥远。古代交通不便,通信不便,相隔万里也许在今天没事,可是在古代往往意味着很难再见。但是只要有决心走下去,还是有一丝希望的。3“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双重困难翻译:你我之间的道路又艰险又漫长,再会面怎么能预料呢?上句讲到了你我距离十分遥远,我在天的这一头,而你在天的那一头,这是一重困难,但是只要你有决心走下去,也还能有相见的希望。但是本句写到我们之间不仅路途遥远,道路上还有许多险阻,这是双重困难。所谓“阻”,既可能是高山大河自然界的险阻,也可能是战乱流离
14、的人世间的险阻。人的能力,多么有限,怎能敌得过这些无穷无尽的险阻呢!说到这里,可以说已经见面的机会十分渺茫了。“会面安可知”是女子充满相思之苦的哀吟和叹息。阻且长:参考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8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4.“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托物寓意翻译:北方的马南来之后仍依恋北方,南方的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再见的机会十分渺茫,但是诗人却不肯放下,他忽然从直接叙事之中跳了出来,用两个形象的比喻来抒情,虽然从表现上与下文的衔接不上很连贯,但是这种写法使前边所写的现实的情事蓦然之间都有了一种回旋起舞的空灵之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即是“比
15、兴”的方法,宋代朱熹说过,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后常将“比兴”连用,专指诗歌有寄托之意。“胡马”、“越鸟”指北方所产之马和南方所产之鸟。他们都有思恋故土的特征。这里将鸟兽思恋故土的自觉比方人的归家的自觉。一种解释是:正向的,联想出游子也是思乡的。另一种解释是:反向了,鸟兽尚且如此,你怎么能忘记家乡呢?这种高明的艺术手法是古诗和汉魏乐府的一个特色,这类比喻多半取材于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能使读者能够产生多方面的联想,作出多方面的解释。效果来的更加强烈,有物我互化之感。5.“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实写翻译:你离开一天比一天久,我因为思念你而日渐消瘦,体不胜衣。这两句是实
16、写自已相思之深苦。“远”:这里当时间久长讲。这里的“相去日已远”,与前面的“相去万余里”遥相呼应。表面上看两次“相去”似乎是简单的重复,其实不然。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间之长。“缓”:这里当宽松讲。“相去日已远,”是说离别的时间之久。“衣带日已缓”,是言其相思之深之苦。思妇思9念游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思念之情愈加浓烈,以至于茶饭无思,人是一天一天地消瘦下去,身上穿的衣服也觉得是愈来愈宽松起来。这两句表面上是写思妇对自已衣着形体的感受变化,实则表现了自已对游子的相思之深苦。6.“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翻译:漂浮的云遮蔽了太阳,远游的人不
17、愿意回家。“比兴手法”:“浮云蔽白日”可以比喻多种阻碍。女子在相聚无期的煎熬中,不禁产生猜疑的心理。不仅猜疑丈夫滞留他乡、不愿回家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浮云”和“白日”,可以比作佞臣和君主,君主被佞臣蒙蔽;或者是游子受到政治迫害;游子被外向女子所诱惑,忘记了自己。西方的符号学理论认为,当一个符号在它的传统文化中使用了很久的时就形成了一个语码,使你一看到它就会产生某些固定联想。“浮云蔽白日”就是这样一个语码。游子、国君、逐臣三者本来以相通的。如果那个行者是游子,则可能是说他在外另有际遇,忘记家中的思妇了;如果那个行者是逐臣,则可能是说国君谗言放逐了他,引导他再也不能回到朝廷中了。由思
18、念到猜疑,“反言之”的作用,更显得思念之深,甚至产生一股幽怨。含蓄蕴藉,意味无穷。(张玉谷古诗十九首赏析中的见解:“浮云蔽日, 喻有所惑,游不顾反,点出负心。”)7.“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翻译:对你是思念使我容颜苍老,一年的岁月转眼之间也快完了。这两句是继续写思妇内心相思的苦痛和感受。“思君令人老”思妇在长期的思念忧虑哀伤之中,深深地感受到身心之疲惫和憔悴,恍惚之间,似乎容颜已老,红颜不在;时间也在飞速地流逝,仿佛之间又过去了一年。这里的“思君10令人老”指因相思而使人的容颜渐衰,憔悴,这更令人心伤。“岁月忽已晚”,是说岁月如梭,时间匆匆而逝,我在一年接一年的等待中蹉跎。古人将一年之尾谓
19、之“岁晚”,一生之尾也谓之“岁晚”,而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年尾“岁晚”呢?此句慨叹人生岁月匆匆,年华易逝。此句思妇“思君令人老”与上句“游子不顾”形成对比。8.“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翻译:抛开(这相思之情),希望你多吃饭好好保重身体重;抛开(这相思之情),自己要努力保重自己,以待后日相会。“弃捐”:犹言丢下之意。“勿复道”:不要再说了。因为这些相思忧愁现在是说也无用, 多说不过是徒增伤心罢了。女里加餐饭有两种解读:一是思妇自我宽慰的话。重拾勇气,对自己好点。“努力”:这里有不可为而为之之意。“加餐饭”:是当时社会上习用的一种最亲切的劝慰别人的成语。如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长跪读素
20、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饭,下有长相思”。 “努力加餐饭”,加餐饭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是一件很平常的一件事,但由于主人公是终日相思忧虑不止,可以说是到了百事无趣,茶饭不思的地步,要想加餐饭又何尝容易做到,所以才只有要努力去为之才行。这两个字之加看是简单,实则“充满了对于绝望的不甘与在绝望中强自挣扎支持的苦心”二是对游子的关怀之语。希望有人在外多吃饭,好好保重身体。即使有人不愿回家,但是女子仍然充满关系,可见其温柔敦厚。分层建议:16: 离 别 之 恨 712: 相 思 之 苦 111316: 宽 慰 期 期五 、 艺 术 手 法叠 字 、 比 兴 、 对 比2.说出该诗表达了什么感情。6、 艺 术
21、 特 色1、 抒 情 技 巧 自 然 、 高 超 , 情 感 真 切 感 人 。 ( 叙 事 兼 抒 情 : 伤 感 直 白 的 初 别 )2、 全 诗 以 “思 妇 因 离 别 对 游 子 的 思 念 之 情 ”为 中 心 , 浑 然 一 体 。3、 语 言 自 然 朴 素 、 概 括 有 力七 、 课 上 练 习1.请同学们逐句描绘景象,丰富想象内容。如 1、2 句:漫漫长天,幽幽古道,车辙四向蔓延,一对夫妇于柳树下依依不舍的分别,游子渐行渐远,女子依依不舍,泪眼婆娑。2.思妇的形象?小 结:行行重行行的艺术行行重行行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长于抒情,却不径直言之,而是委曲宛转,反复低徊。行行重行行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抒情主人公在诗中直接出现,诗中很少言及自身苦衷,但又无一语不渗透作者的离情别绪。行行重行行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卷上称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不作艰深之语,无冷僻之词,而是用最明白晓暢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浅浅寄言,深深道款,用意曲尽而造语新警,从而形成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语言是浓缩的、积淀已久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12作 业:课后题课后记:教 学 方 法 : 讲 述 法 、 朗 读 法 、 谈 话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