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源和电动势.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954662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源和电动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源和电动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源和电动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源和电动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源和电动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题】1.5 电源和电动势【教学目标】1、掌握什么是电源、电源力、电动势2、掌握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教学重点】电动势【教学难点】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课时安排】2 课时(90 分钟) 总课时 10【教学过程】复习:电压和电位导入:电源我们平时都有所了解、那么电源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电源有哪些种类?新授:一、电源1、定义: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2、种类:干电池或蓄电池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光电池把太阳的光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成个电能等等。二、电源电动势A电源力电源力是存在于电源内部的,能使正电荷从负极源源不断地流向正极的一种非静电性质的力。它的存在保证了正负极之间的电压不

2、变,这样电路中才能有持续不变的电流。B电动势在电源内部,电源力不断地把正电荷从低电位点移动到高电位点。在这个过程中,电源力要克服电场力做功,这个做功过程就是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对于不同的电源,电源力做功的性质和大小不同,为此引入电动势这个概念。电动势是用来表征电源生产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1、电动势定义:在电源内部,电源力把正电荷从低电位点(负极板)移动到高电位点(正极板)反抗电场力所做的功与被移动电荷的电荷量之比,叫做电源的电动势。用公式表示为:(电源电动势定义式) (式 1-6)qWE式中 W电源力移动正电荷所做的功,单位为焦耳,符号为J;Q电源力移动的电荷量,单位是库仑,

3、符号为 C;E电源电动势,单位是伏特,符号为 V。2、电源电动势的方向:电源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由电源的负极(低电位点)指向正极(高电位电) 。在电源内部的电路中,电源力移动正电荷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指向正极;在电源外部电路中,电场力移动正电荷形成电流,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流向电源负极.三、例题讲解略。 (见教材1.5 例题)五、作业布置第 9 页 :1、2、3 题6、教学后记【课题】1.6 电阻和电阻定律【教学目标】1、掌握物质的分类2、什么是电阻、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重点】电阻定律【教学难点】电阻定律的应用【课时安排】2 课时(90 分钟) 总课时 12【教学过程】复习:电

4、源和电动势导入:根据物质导电能力的强弱,一般可以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新授:一、电阻1、定义:表示物质对带电粒子定向移动存在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称为电阻。在一般条件下,任何物质都存在分子热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电阻。当有电流流过时,都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二、电阻定律1、内容在温度不变时,一定材料制成的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截面积成反比。这个实验规律叫做电阻定律。2、用公式表示(式 1-7)SLR式中 电阻率,单位是欧姆米,符号为 m,L导体的长度,单位是米,符号为 m;S导体的截面积,单位是平方米,符号为;R导体的电阻,单位是欧姆,符号为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

5、和兆欧( M):1 k = 103 1 M = 103 k= 106 三、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对金属导体而言,温度升高使分子的热运动加剧,电荷运动时碰撞运动次数增多,受到的阻碍作用加大,导体的电阻增加。有些半导体,温度升高自由电荷数目增加所起的作用超 过分子热运动加剧所起的阻碍作用,电阻减少。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可表示为(式 1-8))(1122tR式中 R1导体在温度 t1 时的电阻;R2导体在温度 t2 时的电阻;导体的温度系数,单位为 1/。四、例题讲解【例题 1】一根铜导线长 L=2 000 m ,截面积 S = 22,导线的电阻是多少?解:查表可知铜的电阻率 ,由电阻定律可求得81075

6、.5.1726SLR五、作业布置第 11 页 :1、2 题教学后记【课题】1.7 电路和欧姆定律【教学目标】1.掌握电路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熟记电路图常用符号3.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教学重点】欧姆定律【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课时安排】2 课时(90 分钟) 总课时 14【教学过程】复习:电阻和电阻定律导入:物理的力多是物体直接接触而产生的,而静电力 是由特殊物质作媒介而发生相互作用的新授:大家初中学习过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那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我们今天除了学习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外还要学习全电路欧姆定律一、电路电路由实际元件构成的电流的通路。归纳总结:电路由电源、负载、连接导线、控制和

7、保护装置四部分组成。(1) 、电源向电路提供能量的设备。它能把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2) 、负载即用电器,它是各种用电设备的总称。其作用是把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为人们服务,如白炽灯、电动机、电加热器等。(3) 、连接导线它把电源与负载接成闭合回路,输送和分配电能。一般常用的导线时铜线和铝线。(4) 、控制和保护装置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保护电路的安全,使电路能正常工作,如开关、保险丝(熔断器) 、继电器等。电路的功能:电源 开关导线负载图图 1.手电筒的实体电路手电筒的实体电路(1) 、电力系统中的电路可对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2) 、电子技术

8、中的电路可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变换、储存和处理。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即欧姆定律。2、如图 1-21(教材)所示,图中电阻 R 上的电压参考方向与电流参考方向是一致的,称为关联参考方向。此时,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式 1-9)RUI3、注意:(1) 、当 U、I 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U、I 参考方向相反)时,欧姆定律应写成 ,式中 “-”号切不可漏掉;(2) 、电阻值不随电压、电流变化而变化的电阻叫做线性电阻,由线性电阻组成的电路叫线性电路。阻值

9、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改变的电阻,叫非线性电阻,含有非线性电阻的电路叫非线性电路。三、全电路欧姆定律全电路是一个由电源和负载组成的闭合电路,对全电路进行分析研究时,必须考虑电源的内阻。如图 R 为负载的电阻、 E 为电源电动势、r 为电源的内阻。全电路欧姆定律可用公式表示为(式 1-10)0EI式中 E电源电动势,单位是伏特 ,符号为 V;R负载电阻,单位是欧 姆,符号为 ;R0电源内阻,单位是欧 姆,符号为 ;I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单位是安 培,符号为 A。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的总电阻(内电路电阻与外电路电阻之和)成反比。外电路电压 U 外又叫路端电压或端电压, U 外=E

10、-R0I 。当 R 增大时,I 减小,R0I 减小,U 外增大。当 R(断路) ,I0,则 U 外=E,断路时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四、例题讲解【例题 1】部分电路欧姆定路例题练习某段电路的电压是一定的,当接上 10 的电阻时,电路中产生的电流是 1.5A;若用 25 的电阻代替 10 的电阻,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少?解:电路中电阻为 10 时,由欧姆定律得 VRIU15.0用 25 的电阻代替 10 的电阻,电路中电流 I为A6.2【例题 2】全电路欧姆定律分析有一闭合电路,电源电动势 E=12V,其内阻 R0=2,负载电阻 R=10,试求:电路中的电流、负载两端的电压、电源内阻上的电压降。解:

11、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 AREI120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求负载两端电压 VIU外电源内阻上的电压降为 IR210内五、作业布置第 14 页 :1、2 题教学后记【课题】1.8 电能和电功率【教学目标】1.学习什么是电能、电能的计算方法2.学习什么是电功率、电功率的计算方法3.掌握功率平衡的原理【教学重点】电能、电功率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电能、电功率的计算方法【课时安排】2 课时(90 分钟) 总课时 16【教学过程】复习:电路和欧姆定律导入:电流能使电灯发光,发动机转动,电炉发热这些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新授:一、电能在电场力作用下,电荷定向运动形成的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能。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

12、将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能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式 1-11)UItqW式中 U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伏 特,符号为 V;I导体中的电流,单位是安 培,符号为 A;t通电时间,单位是秒,符号为 s;W电能,单位是焦耳 ,符号为 J。上式表明,电流在一段电路上所做的功,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对于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成立,电能也可由下式计算。 tRIU2二、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它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电功率定义式) (式 1-12)tWP式中 W电流所做的功(即电能) ,单位是焦耳 ,符号为 J;t完成这些功所

13、用的时间,单位是秒,符号为 s;P电功率,单位是瓦 特,符号为 W.在直流情况下,且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电功率有如下表示形式:(式 1-13)UI如果电流、电压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式 1-13 前面应加“-”。在这个规定下,P0 说明电路元件在消耗(吸收)电能;反之 P0 则为发出(供出)电能。对于线性电阻元件而言,电功率公式还可以写成 2RIUI三、电路中的功率平衡在一个闭合回路中,根据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电源电动势发出的功率,等于负载电阻和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即 内 阻负 载电 源 P四、例题讲解小结(1) 、电能与电功率实质上是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体现。(2) 、可以熟练应

14、用公式计算电能与电功率。五、作业布置第 16 页 :1、2 题教学后记【课题】1.9 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教学目标】1.掌握负载匹配的条件2.会运用负载匹配的条件解相关题目 【教学重点】负载匹配的条件【教学难点】公式推导【课时安排】2 课时(90 分钟) 总课时 18【教学过程】复习: 电能和电功率导入: 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所提供的功率,一部分消耗在电源的内电阻r 上,另一部分消耗在负载电阻 R 上,R 为何值,负载能从电源处获得最大的功率。新授:一、讨论由全电路欧姆定律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一个完整的电路当中,电源电动势提供的功率一部分消耗在电源的内电阻 R0 上,另一部分才作用于负载电

15、阻R 上。在实际应用中,只有消耗在负载上的功率对我们才是有意义的,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在什么条件下,负载消耗的功率可以达到最大值。电源输出的功率就是负载电阻 R 所消耗的功率,即2IP下面要讨论的是,当 R 为何值,负载能从电源出获得最大功率。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 0EI将 I 带入负载电阻所消耗的功率式 中,得到0204)(RP对于一个电路而言,电源电动势 E、电源内阻 R0 是一定的,只有当分母最小时,功率 P 有最大值,所以,只有当 R= R0 时,P 值最大。二、最大功率输出定理:当负载电阻 R 和电源内阻 R0 相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负载获得最大功率 Pm) ,即当 R= R0 时

16、,(式 1-14)REPm42三、例题讲解第 17 页 小结最大功率输出定理: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电源输出的功率最大,即当 R=R0 时, REPm42五、作业布置第 17 页 :1、2、3 题教学后记【课题】2.1 电阻串联电路& 2.2 电阻并联电路【教学目标】1.掌握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2.掌握分压器的原理 3.并会运用相关知识解相关题目【教学重点】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教学难点】特点的应用【课时安排】2 课时(90 分钟) 总课时 20【教学过程】复习: 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导入: 新授:一、串联电路把几个电阻一次连接起来,组成中间无分支的电路,叫做电阻串联电路。如下图 1 所示为两

17、个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当 n 个电阻串联时,则(式 2-1)nIII3212.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串联电阻上分电压之和。图 1 电阻串联电路()(式 2-2)nUU3213.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 叫做 R1,R2 串联的等效电阻,其意义是用 R 代替 R1,R2 后,不影响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在图 1 中, (b)图是(a)图的等效电路。当 n 个电阻串联时,则(式 2-3)nR3214.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和功率分配关系。由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所以nRURI21nPI21上述两式表明,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各个电阻的阻值成正

18、比;各个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也和各个电阻阻值成正比。推广开来,当串联电路有 n个电阻构成时,可得串联电路分压公式 URRUn3211n3212 URRUnnn321提示:在实际应用中,常利用电阻串联的方法,扩大电压表的量程。二、电阻并联电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接到电路中的两点之间,电阻两端承受同一个电压的电路,叫做电阻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即 (式 2-6)nUU3212、电阻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 (式 2-7)nIII3213、并联电路的总阻值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的和即 (式 2-8)nRR13214、电阻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和功率分配关系在并

19、联电路中,并联电阻两端电压相同,所以 nIIIU321 PRPR2上式表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各支路电阻消耗的功率和电阻成反比。当两个电阻并联时,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可以用分流公式计算,如图 2-8 所示,分流公式为: IRI21221在电阻并联电路中,电阻小的支路通过的电流大;电阻大的支路通过的电流小。注意:电阻并联电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例如:照明电路中的用电器通常都是并联供电的。只有将用电器并联使用,才能在断开、闭合某个用电器时,或者某个用电器出现断路故障时,保障其他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三、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串联电路例题讲解:见2.1 例题 1,例题 2。图 2 电阻

20、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例题讲解:见2.2 例题 1,例题 2。五、作业布置第 24 页 :2 题 第 27 页:2 题教学后记【课题】2.3 电阻混联电路【教学目标】掌握电阻混联电路分析方法、且能运用该方法解相关题目 【教学重点】电阻混联电路的分析方法【教学难点】电阻混联电路的分析方法【课时安排】2 课时(90 分钟) 总课时 22【教学过程】复习:电阻串联电路、电阻并联电路 导入: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单纯的串联或并联电路是很少见的。而最为常见的是混联电路。既有电阻串联,又有电阻并联的电路,称为电阻混联电路。本次课我们来学习混联电路的一种常用分析方法:新授:一、等电位分析法等电位分析法步骤:1、确定等

21、电位点、标出相应的符号。导线的电阻和理想电流表的电阻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认为导线和电流表连接的两点是等电位点。对等电位点标出相应的符号。2、画出串联、并联关系清晰的等效电路图。由等电位点先确定电阻的连接关系,再画电路图。根据支路多少,由简至繁,从电路的一端画到另一端。3、求解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串联、并联的特点和电功率计算公式列出方程求解。二、例题讲解见教材2.3 例题 1,例题 2。分析:求解混联电路要求同学们可以熟悉电阻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熟练应用分流、分压公式。将复杂的混联电路等效转换为易于求解的串联、并联电路时求解混联电路的关键。在某些复杂电路中,等电位点的判断,需要同学们发挥空间想

22、象力,不要将电路看成一个平面的东西。五、作业布置第 30 页 :1 题 第 31 页:3 题教学后记【课题】2.4 电池的连接【教学目标】1.掌握电池串、并联的方法2.掌握串、并联之后的等效电动势及内阻【教学重点】电池串、并联之后的等效电动势及内阻【教学难点】电池串、并联之后的等效电动势及内阻【课时安排】2 课时(90 分钟) 总课时 24【教学过程】复习:电阻混联电路导入:电池是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直流电源。单个电池提供的电压是一定的,最大允许电流是一定的。在实际应用中,常需要较高的电压和较大的电流,这需要将电池按一定规律联接起来,组成电池组,以便提高供电电压或增大供电电流。新授:一、电

23、池的串联1、定义将多个电池的正极负极依次相联,就构成了串联电池组。图 2-21 串联电池组2、计算:若 n 个相同的电池,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0,则串联后的电动势 ,nE串内阻 ,当负载电阻为 R 时串联电池组输出的总电流为0R串(式 2-10)00nEI串串分析:利用电池串联可以输出较高的电动势。当用电器所要求的额定电压高于单个电池电动势时,可以用串联电池组供电。注意:(1)用电器的额定电流必须小于电池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注意电池极性连接正确。二、电池的并联1、定义把电池的正极接在一起作为电池组的正极,把电池的负极接在一起作为电池组的负极,这样连接成的电池组叫做并联电池组。见图 2

24、-22(教材) 。2、计算:若 n 个相同的电池,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0,则并联后的电动势 ,E并内阻 ,当负载电阻为 R 时并联电池组输出的总电流为R0并(式 2-11)nEI00并串分析:多个电池并联后,输出电动势不变,输出电流增大。所以,当用电器的额定电流大于单个电池额定电流时,可用并联电池组供电。注意:电池并联时,单个电池的电动势应该满足用电器的需要。三、电池的混联当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均高于单个电池时,应当采用混联电池组来供电。计算:应用电池串联、并联关系一步步进行分析。分析方法类似于混联电路的分析。四、例题讲解第 32 页五、作业布置第 32 页 :1 题 第 33 页:2 题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