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处理及电镀工序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一览表行业类别:企业名称:(盖章) 填报人:(签名) 检查人员:(签名) 日期: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说明本方法适用于具有危险源的生产作业场所,以岗位为单元,对操作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危险性进行分析,由班长、安全员、技术员、员工等完成。具有危险源的生产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潜在主要危险性有 3 个: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几率 E;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C;作业条件危险性 D,用公式表示:D= LEC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L 判定准则,按表 1 取值: 表 1L 值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L 值 事故或危险情
2、况发生可能性10 完全会被预料到 0.5 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6 相当可能 0.2 极不可能3 可能但不经常 0.1 实际上不可能1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E 判定准则,按表 2 取值: 表 2E 值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E 值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10 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 2 每月暴露一次6 每天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1 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3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3.发生事故或危害的可能结果 C 判定准则,按表 3 取值: 表 3C 值 可能结果 C 值 可能结果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7 严重,严重伤害40 灾难,数人死亡 3
3、重大,致残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4.危险性 D 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按表 4 选择: 表 4风险等级 风险(D = LEC) 可能结果巨大风险 5 级 红色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重大风险 4 级 橙色 160320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中等风险 3 级 黄色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可接受风险 2 级 蓝色 2070 可能危险,需要注意可忽略风险 1 级 蓝色 20 稍有危险,或许可以接受企业主要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告知卡危险因素存在环节 场所/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责任人 风险等级热处理 液氨储存及使用液氨 泄 漏 引 起
4、 中 毒 和窒息、 火 灾 或 其 他 爆炸。中毒和窒息火灾其他爆炸( ( 1) 液 氨 储 存 及 使 用场 所 应 设 置 检 测 和 报 警 装置 , 电 气 设 备 应 为 防 爆 型 ,并 采 取 良 好 的 通 风 措 施 。( 2) 现 场 应 设 置 防 止 氨气 泄 漏 逸 散 的 喷 淋 装 置 , 并 应 设 有 冲 洗 水 源 和 冲 洗设 施 。( 3) 氨 气 瓶 不 得 接 近 火源 和 在 日 光 下 爆 嗮 。0热处理及电镀工序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序号环节/ 场所/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检 查 情 况事故发生可能性/L暴露
5、于危险环境几率/E事故后果严重性/C危险度D=LEC风险等级( 一 ) 热 处 理1 液氨储存及使用液 氨 泄 漏 引 起中 毒 和 窒 息 、 火 灾 或 其 他 爆炸 。中毒和窒息火灾其他爆炸( 1) 液 氨 储 存 及 使 用 场 所 应设 置 检 测 和 报 警 装 置 , 电气 设 备 应 为 防 爆 型 , 并 采取 良 好 的 通 风 措 施 。( 2) 现 场 应 设 置 防 止 氨 气 泄漏 逸 散 的 喷 淋 装 置 , 并 应设 有 冲 洗 水 源 和 冲 洗 设 施 。( 3) 氨 气 瓶 不 得 接 近 火 源 和在 日 光 下 爆 嗮 。 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 安 全
6、 、 卫 生 要 求 (GB15735) 第 5 1 7 条2 加热炉加 热 炉 区 域 通风 不 良 导 致 中毒 和 窒 息 、 电气 部 分 无 屏 护或 接 地 不 良 导致 触 电 、 可 燃气 体 泄 漏 导 致爆 炸 。中毒和窒息触电其他爆炸( 1) 盐 浴 炉 炉 口 应 设 置 排 风设 施 , 电 气 接 点 应 进 行 屏护 ; 炉 膛 底 部 应 设 置 放 盐孔 , 并 设 有 干 燥 的 熔 盐 收集 器 ; 工 具 和 工 件 应 保 持干 燥 。( 2) 可 控 气 氛 多 用 炉 淬 火 室应 设 置 安 全 防 爆 装 置 , 炉 门 应 联 锁 。( 3)
7、 保 护 气 氛 和 可 控 气 氛 炉 ,应 设 置 超 温 自 动 切 断 加 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 安 全 、 卫 生 要 求 (GB15735) 第 7 4/ 7 11 条1序号环节 /场所/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检 查 情 况事故发生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几率/E事故后果严重性/C危险度D=LEC风险等级热 电 源 、 低 温 自 动 停 止 通 入生 产 原 料 气 并 报 警 的 装 置 。( 4) 燃 油 ( 或 燃 气 ) 炉 应 设 置可 燃 物 泄 漏 报 警 装 置 , 烟道 应 安 装 防 爆 门 ; 点 火 和熄 火 保 护 应 灵
8、 敏 可 靠 。( 5) 液 氨 作 为 制 备 气 氛 的 原料 时 , 其 管 路 严 禁 用 铜 和铜 合 金 材 料 制 造 ; 金 属 管道 应 设 有 防 静 电 装 置 。( 6) 现 场 应 配 备 防 毒 面 具 。( 7) 用于轻金属热处理的盐浴炉空炉时的盐浴温度不得超过550 ; 对镁合金轻金属热处理时盐浴的最高允许温度应符合 GB 15734 2012 表 4 的 规 定 。3 淬火油槽槽 液 渗 漏 和 温度 过 高 引 起 火灾 。火灾( 1) 槽 体 应 有 足 够 的 强 度 和刚 度 , 无 裂 纹 和 变 形 。( 2) 淬火油和回火油的工作温度至少应比其开
9、口闪点低 80 以 上 , 不 得 渗 漏 。( 3) 大 型 淬 火 油 槽 槽 口 四 周应 设 置 氮 气 或 二 氧 化 碳 灭 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 安 全 、 卫生 要 求 ( GB 15735) 第 7 条2序号环节 /场所/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检 查 情 况事故发生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几率/E事故后果严重性/C危险度D=LEC风险等级火 装 置 ; 现 场 应 配 置 喷 雾 灭火 枪 。4整 体 热 处理 ( 或气 体 加 热炉 ) 操 作及 检 修可 燃 气 体 未 吹扫 或 置 换 不 充 分 引 起 中 毒 和 窒 息 、 爆 炸
10、。中毒和窒息 其他爆炸( 1) 可 控 气 氛 、 保 护 气 氛 加热 炉 ( 或 气 体 加 热 炉 ) 在 通入 可 燃 生 产 物 料 前 , 应 用中 性 气 体 充 分 置 换 掉 炉 内空 气 ; 停 炉 期 间 应 在 管 路上 设 置 两 处 以 上 关 闭 阀 门 , 以 确 保 关 闭 严 密 。( 2) 使 用 无 前 室 炉 渗 碳 , 在开 启 炉 门 时 应 停 止 供 给 渗剂 ; 使 用 有 前 室 炉 时 , 在工 艺 过 程 中 严 禁 同 时 打 开前 室 和 加 热 室 炉 门 ; 停 炉时 应 先 在 高 温 阶 段 停 气 , 然 后 打 开 双
11、炉 门 , 使 炉 内可 燃 气 体 燃 尽 。( 3) 使 用 高 真 空 油 扩 散 泵 时 ,扩 散 泵 真 空 度 达 到 10 时 方 可 通 电 加 热 扩 散 泵 油 , 而 停 泵 时 则 扩 散 泵 油 应 完全 冷 却 后 方 可 停 止 排 气 。( 4) 检 修 作 业 前 应 办 理 审 批 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 安 全 、 卫 生 要 求 ( GB 15735) 第 8 2 条3序号环节 /场所/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检 查 情 况事故发生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几率/E事故后果严重性/C危险度D=LEC风险等级手 续 , 采 取 可
12、 靠 的 防 护 措施 , 并 检 测 作 业 场 所 易 燃易 爆 气 体 的 浓 度 , 确 认 符合 安 全 状 态 方 可 作 业 。( 二 ) 电 镀1自动电镀线 电镀槽体氢 气 聚 集 而 发生 爆 炸 , 通 风不 良 导 致 中 毒 和 窒 息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1) 自 动 电 镀 生 产 线 应 设 有槽 液 快 速 循 环 和 溢 流 的 措施 , 防 止 氢 气 聚 集 。( 2) 镀 槽 应 设 置 抽 风 净 化 装置 。( 3) 对 于 酸 洗 槽 应 在 附 近 设置 冲 洗 、 喷 淋 装 置 。 电 镀 生 产 装置 安 全 技 术 条件 ( AQ
13、5203) 第 5 7 条2 槽液配置槽 液 配 置 方 法 不 当 引 起 飞 溅和 爆 炸 。灼烫 其他爆炸( 1) 槽 液 混 合 作 业 时 , 添 加的 新 槽 液 应 缓 慢 加 入 , 同时 进 行 充 分 搅 拌 。( 2) 镀 液 配 置 和 调 整 时 , 应先 将 固 体 化 学 品 在 槽 外 溶解 后 再 慢 慢 加 入 槽 内 。 电 镀 生 产 安全 操 作 规 程 (AQ 5202) 第 7 2/ 7 5 条3电 镀 危 化品 储 存及 使 用电 镀 危 化 品 储存 不 当 , 无 通风 措 施 , 或 电 气 不 符 合 防 爆 要求 , 导 致 火 灾火灾
14、 中毒和窒息 其他爆炸( 1) 灭 火 方 法 不 同 、 相 互 反应 的 危 化 品 应 分 库 、 分 柜 、 分 架 和 分 堆 存 放 。( 2) 库 房 的 耐 火 等 级 不 得 低于 二 级 , 门 窗 应 向 外 开 启 , 4序号环节 /场所/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检 查 情 况事故发生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几率/E事故后果严重性/C危险度D=LEC风险等级爆 炸 、 中 毒 和 窒 息 。并 应 设 置 良 好 的 通 风 设 施 。( 3) 储 存 酸 、 碱 或 其 他 具 有强 腐 蚀 性 液 体 的 设 备 、 储罐 应 采 取
15、 防 溢 出 、 防 渗 漏等 措 施 , 并 设 置 事 故 排 放装 置 及 报 警 装 置( 4) 铬 酐 应 远 离 火 种 、 热 源 , 避 免 与 还 原 剂 、 活 性 金 属粉 末 接 触 ; 包 装 必 须 密 封 ,切 勿 受 潮 。( 5) 剧 毒 品 严 格 执 行 双 人 、 双 锁 、 双 帐 、 双 领 和 双 人用 等 措 施 。4 有限空间作业集 聚 在 有 限 空 间 内 的 易 燃 易 爆 气 体 和 有 毒 气 体 , 导 致 爆炸 和 人 员 窒 息 。火灾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1) 对 作 业 环 境 进 行 评 估 , 制 定 作 业 方 案
16、 , 并 办 理 相应 的 审 批 手 续 , 设 置 监 护人 员 。( 2) 将 可 能 危 及 作 业 安 全 的设 备 、 存 在 有 毒 有 害 物 质的 空 间 与 作 业 区 域 可 靠 地隔 断 ( 隔 离 ) ; 盛 装 可 燃 或有 毒 有 害 物 品 的 容 器 和 管道 必 须 采 取 清 洗 和 置 换 措5序号环节 /场所/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检 查 情 况事故发生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几率/E事故后果严重性/C危险度D=LEC风险等级施 。( 3) 作 业 前 必 须 先 通 风 并 监测 , 当 可 燃 或 有 毒 有 害 物品 在 允 许 限 值 内 后 方 可 进入 作 业 现 场 , 作 业 中 断 超过 30 分 钟 时 应 重 新 检 测 。( 4) 照 明 灯 具 、 工 具 应 采 用低 压 或 设 置 漏 电 保 护 器 , 当 存 在 可 燃 性 气 体 和 粉 尘 , 电 气 设 施 应 符 合 防 爆 要 求 。( 5) 保 持 出 入 口 畅 通 , 且 设置 明 显 的 警 示 标 志 和 说 明 。( 6) 检 修 时 应 使 用 能 量 锁 定装 置 , 并 设 置 专 人 监 护 , 现 场 监 护 人 员 应 坚 守 岗 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