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曲流河与辫状河等沉积特征区别.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952458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流河与辫状河等沉积特征区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曲流河与辫状河等沉积特征区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比较曲流河与辫状河的沉积特征。沉积特征 曲 流 河 辫 状 河岩石类型 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砾岩少见砾岩,含砾砂岩,砂岩为主,粉砂岩及泥岩少见粒度 较细 较粗概率图 以两段式为主以三段式为主,其中跳跃总体不发育;或三个总体分界不明显,且斜率低结构C-M 图 以 QRS 段为主 以 QRS 段为主沉积构造 多种多样,并构成特征的组合,常见泥砾以槽状交错层理为主,偶见块状和水平层理,泥砾少见沉积层序 “泥包砂”的正旋回沉积 “砂包泥”的正旋回沉积平面形态 弯曲状,条带状 直线稍弯曲的带状废弃河道,一般形成牛轭湖 废弃河道一般不形成牛轭湖2 试比较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的沉积特征。答: 曲流河

2、、辫状河、网状河的沉积特征见下表:辫状河 曲流河 网状河岩性 砂、砾为主 砂、泥为主 粉砂、粘土为主沉积环境 河道砂坝(心滩)为主点坝、天然堤、决口扇及泛滥盆地等泛滥盆地或冲积岛(湿地)发育剖面岩性组合“砂包泥”的正旋回 “泥包砂”的正旋回 “泥包砂”的正旋回,但垂直分带不明显沉积构造 以槽状交错层理为主,偶见块状、水平层理多种多样,并构成特征的组合以水平和槽状交错层理为主概率图 三段式为主 二段式为主 二段式为主粒度分布图以段为主 以段为主 以段为主平面形态 直或稍弯曲的宽带状 高弯曲的条带状 网状3 试比较曲流河与辫状河的垂向层序的特点。答: 曲流河垂向层序的特点是:由下向上,粒度由粗变细

3、,层理规模由大变小,层理类型由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变为小型交错层理,上攀层理、水平层理,底部具冲刷面,从而构成了一个典型的间断性正旋回,二元结构较为明显,顶层沉积和底层沉积厚度近于相等或前者稍大于后者。与曲流河相比,辫状河在垂向层序上有以下特点:第一,河流二元结构的底层沉积发育良好,厚度较大,而顶层沉积不发育或厚度较小;第一,底层沉积的粒度粗,砂砾岩发育。第三,由河道迁移形成的各种层理类型发育,如块状或不明显的水平层理,巨型槽状交错层理,单组大型板状交错层理等。4 试比较曲流河与网状河的沉积特征。曲流河 网状河岩性 砂、泥为主 粉砂、粘土为主,砂砾次之沉积环境 边滩、天然堤、决口扇,泛滥盆地等泛滥

4、平原或湿地发育剖面岩性组合 “泥包砂”的正旋回沉积 “泥包砂”的正旋回沉积,但垂向分带不明显沉积构造 多种多样,并构成特征组合 以水平、槽状交错层理为主概率图 以二段式为主,缺乏滚动总体 以二段式为主,缺乏滚动总体粒度分布 图 以段为主 以段为主平面形态 弯曲状、条带状 网状从以上曲流河与网状河的沉积特征可以看出,二者的不同点是:网状河的沉积物粒度更细,泥质沉积物所占比例更高,很少出现粗砂以上的颗粒。泥炭沉积较曲流河更为普遍发育。网状河的“二元结构”中底层沉积更少,而顶层沉积更为发育。5 试比较网状河流、辫状河流、曲流河沉积环境的主要区别。答: 网状河流、辫状河流、曲流河沉积环境的主要区别见下表:沉积环境 辫状河 曲流河 网状河河道的稳定性 极不稳定,迅速迁移 逐渐侧向迁移 稳定河道弯曲度 低弯度 高弯度 低到中弯度河道宽深比 最大宽而浅 较小 最小,深而窄坡降 最大 较小 最小流量变化 最大 较大 较小负载类型 底负载为主 底负载及悬移负载 悬移负载为主(山区河流例外)河道砂体类型 河道砂坝(心滩)发育 边滩(点砂坝)发育无河道砂坝,边滩小废弃河道特点 无牛轭湖 牛轭湖发育 牛轭湖不发育,有废弃河道洪泛盆地特点 不发育发育,细,粉砂及粘土土壤化极发育,泥含量高,植被发育,沼泽广泛天然堤 不发育 发育 极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