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947970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安阳市钢二路小学 马媛媛作为教师,每当在上课的时候,如果有学生在交头接耳、高声喧哗或者心不在焉的,这就表明课堂纪律出现了问题,这也正是我们在教学中通常会遇到的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加之这几年,家长在发展和培养孩子个性的同时,没有意识到孩子逐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了,从而导致课堂管理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学而有效的课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维持课堂秩序,而且能增进课堂效果;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一个成功的教师一定是个善于管理学生的人。同时,课堂管理也需要有合理的观念和技术作指导,它需要有物质层面的支撑、制度层面的规范,更需

2、要有文化层面的蕴涵与渗透。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老师认为,课堂管理就是严加管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即实施纪律约束。而实际上,课堂管理和纪律的意义不是完全等同的。课堂管理是鼓励和诱导学生学习的教师行为和活动;而纪律则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应该遵循的行为标准,是课堂管理的一个方面。课堂作为学生直接获取知识的平台,这个平台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老师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发挥好课堂的作用,就要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这个课堂环境很大程度上是靠老师来创造和维持的。在几年的教学中我有一下几点个人看法和感受: 一、要制定严格的课堂规则,但不能管得太死。俗话说:“没有规

3、矩,不能成方圆”。虽然当前的教育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室毕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公共场所,课堂纪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认为,学生的自由发挥要跟有效的引导相结合,不能盲目地追求纯粹的自由。无论什么课,对学生的课堂常规要求都是必不可少的。严格要求是老师对教学、对学生负责任的基本要求。但严格应该有度,这种度就是不要管死了,毕竟课堂不是军营,不必一定要举手投足整齐划一。要做到“严而不死”,要求老师在纪律管理时充满人道关怀,具有人文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也不能承受的,就不要强加于人。因为教育在我看来是一种唤醒,是以人格唤醒人格,心灵唤醒心灵。二、 课堂要充满活力,但不能混乱

4、得不能控制。自由的是思想,需要约束的是行为,充满活力中的“活”是思想活,思维活。在思想和思维活起来后,要把学生思想的内容、思想的方向引导到教学中来。相反,如果不是思想和行为的活,而是行为上的乱糟糟,那这样的课堂就需要花力气来整顿纪律了。美术课以动手实践为主,学生在绘画和制作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讨论、交流的情况。为此,我给他们制定了明确的要求:专心听讲,动静分明。我告诉学生,课堂上随便讲话是对老师和同学的不尊重,再聪明的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学习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而且,一个人的违规行为还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因此,老师讲课时要专心听讲,不乱讲话。作业过程中,允许学生互相讨论,但是要求他们

5、把声音控制在只有两、三个人能听见的范围内。为了加深学生对声音大小的理解,我用了两种动物作比方:一种是呱呱大叫的青蛙,一种是嗡嗡细语的蜜蜂。我要学生想象如果大家都像青蛙一样放声大叫会是什么情形,然后再让他们模仿蜜蜂飞舞时的声音,这样,大部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都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音量,教室里几乎见不到学生大喊大叫的现象,偶尔有个别同学忘记了要求,旁边的同学也会马上把手放在嘴边提醒他收小声音。课堂管理应该从对消极行为的控制转向对积极行为的促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强调的是希望学生去做什么,而不是必须禁止他们去做什么。消极的语言会暗示学生可能在此之前根本没有想到的行为。为了预防课堂内违纪行为的发生

6、,教师可以对某些学生采取选择性强化策略。在课堂学习中,当某个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迹象时,教师可以不加理会,而向他提出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这样,他就会感到教师在注意他。如果回答正确,他就会获得成就感,他的正当行为就会受到强化,实际上也就抑制住了他的不正当行为。选择性强化也可以通过赞扬其他学生,即转移强化来实现。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一般来说,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除了内部动机外,表扬、奖励等外在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原因,了解和利用学生的外在需求,并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是进行纪律管理的有效手段,如:“这么多同学举手,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刚才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的小朋友回答。”“你刚才的发言很精彩,老师想

7、把小红花奖励给你,可是小红花不愿意,它告诉我,它不喜欢不守纪律的孩子。如果你能改正这个小毛病,他愿意再和你成为朋友。“谁更遵守纪律,我就请谁来回答问题。”课间作为师生的放松和休息的时间,师生应共同参与,玩在一起,同时大大增加了师生的体质,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师生关系,也对今后学生思想和思维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都在教学内容上活起来后,课堂就是热烈的。三、彼此尊重。学生思想和思维活起来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都有观点、都有想法、都想表达和发言。热烈固然可喜,但过度以后就导致你不听我的,我不听你的,只有自己参与和表达,缺乏接受和倾听。缺乏了接受和倾听,成长和进步自然成了一句空话。这时更高要求

8、就是相互尊重。如果有迹象表明某个学生将出现不当行为,教师要立即使用非言语线索,给学生一个暗示信号。例如:可以给该学生一个眼色或一个手势,也可以一边讲课一边走过去停留一下。这种非言语线索,既可控制不当行为的产生,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四、课堂管理的有序运行。当课堂教学已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时,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基本养成,自控力、自制力都大大提高,这时可由学生自我管理。“管“是为了达到不管,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这时教师重在指导学生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使他们学会管理。同时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采用各种方式,使教学都成为一个个开放系统,使教学贴近生活,从而不断形成学生的自我

9、管理习惯和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以相互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愉快、健康、高效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自强、自尊、自立的心理,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社会多层面的安康。因此,维持好的课堂纪律从根本上讲是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是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课堂管理的功夫要下在“管”外,课堂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不能“一言堂”,不能只是老师自己说了算。要充分引导学生认识课堂规范和制度的意义,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组织他们参与规范和制度的制订,并通过学生参与来执行相应的规范和制度。要促进学生从规范和制度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使他们成为制度和规范建设的主人,来共同遵守课堂纪律,从而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为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