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空袭与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战争危险的存在,增强国防观念。2、了解人民防空的概念和任务,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3、了解什么是三防,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教学重点:1、结合国际、国内形式,进行。 2、明确普及防空知识的意义。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特征。教学难点:人民防空的作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事例和道理说明课题内容,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 人民防空的任务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人民群众为对付空中袭击所采取的有组织的防御措施。 (外国称民防)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防空袭警
2、报:预备警报:鸣 36 秒,停 24 秒,反复 3 遍。紧急警报:鸣 6 秒,停 6 秒,反复 15 遍。解除警报:鸣 3 分钟。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在遭受敌人空袭时,保护广大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消除空袭后果,保持社会安定,配合军队坚守作战。二、 人民防空的作用1、人民防空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利措施2、人民防空可以增强城市的要塞作用3、人民防空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三、 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1、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三防: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不仅提高了个人素质,在平时的突发灾害中进行防护,较好地保存自己。如非典时期。3、拓宽知识面,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学
3、习和训练,可以加强个人修养,拓宽知识面,锻炼应变应急能力,提高身心素质。练习:1、 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是。2、 防空警报有几种?它们的音响特征分别是什么?3、 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第二课:核武器极其杀伤破坏因素教学目标:1、了解核武器的基本概念。2、对核爆炸的方式和外观景象有明确了解。3、掌握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教学重点: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教学难点: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形象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一、 核武器1、 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二、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核武器的杀
4、伤破坏因素有五种: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污染。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之内产生杀伤破坏作用,又叫瞬间杀伤破坏因素。放射性沾染危害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1、光辐射2、冲击波3、早期核辐射。4、核电磁脉冲核武器对人员、物体的杀伤破坏,往往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暴露在离爆心一定范围内的人员,既有烧伤,又有内脏、肌肉、骨骼的损伤,还有放射性损伤,形成复合伤。物体被烧毁、挤压、摔碎等。(观看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录象)三、我国核实验情况简介1964 年 10 月 16 日 15 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
5、成功,中国从此成为核俱乐部的第五个成员。1967 年 6 月 17 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96 年 7 月 29 日,进行了第 45 次核爆,当量仅为 1-5 千吨。同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1996 年 9 月 24 日,中国外长钱其琛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练习:1、 核武器是利用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鳌?2、 看书上第 14 页的两个图,说明是那种核爆炸方式。3、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对核武器的防护方法和措施。2、使学生了解发生火灾时的自救和互救的方法。教学重点:针对核武器的杀伤因素,熟悉正确的防
6、护方法。教学难点:核袭击时的防护行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直观讲解,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引言:核爆炸后,虽然有较大的杀伤破坏作用,但它也有局限性和可防性。只要我们熟悉核武器的性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就能避免或减少伤亡。一、核袭击前的防护行动当有敌核袭击的迹象时,人防指挥部门就要发出预备警报。二、核袭击时的防护见到核爆炸闪光而来不及进入人防室外人员的防护方法:1、地物较大时,地物在人和爆心之间,可横向爆心卧倒防护。2、地物较小时,应使头、地物、爆心在一直线上卧倒掩蔽,重点是保护头部。 (1 和 2 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易燃、易爆的物品。 )3、在开阔地面的人员,应迅速背向爆心卧倒。卧倒姿势
7、:双手交叉手心向下垫于胸前,脸部尽量夹于两臂之间,闭眼、闭口、收腹,两腿伸直,脚尖向下着地,暂停呼吸。三、核袭击后的行动核袭击后,放射性灰尘、火灾、建筑物倒塌等都会对人员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救结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 、对放射性灰尘的防护1、放射性灰尘沉降时的行动2、撤离沾染区的行动3、消除放射性沾染的方法放射性灰尘对人员危害较大,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对受染的人员和人员接触的物品消除沾染,以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二) 、人员受伤后的救护方法人员受伤后,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救护,以减轻伤员的痛苦,保障其生命安全。1、 手压止血、止血带止血:2、
8、毛巾包扎;(1)头部包扎法。 (2)下颌包扎法。 (3)单肩包扎法。 (4)肘(膝)关节包扎法。3、 人工呼吸:(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2)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第四课:对化学武器的防护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化学武器使动、植物的异常变化,能及时发现敌人使用化学武器。2、使学生清楚对化学武器的个人防护方法。3、使学生清楚一旦染毒后如何消毒。教学重点: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和消毒。教学难点:化学武器中毒后的急救。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一、发现及时发现化学武器袭击的情况是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除使用专业装备器材进行侦察报知外,还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一)
9、、观察投放迹象。(二) 、观察动植物的异常变化(三) 、观察人员的异常感觉二、防护防护是阻止毒剂通过各种途径与人员接触所采取的措施。听到化学武器袭击的信号、发现敌人实施了化学武器袭击或进入染毒区时,都要进行防护。听到解除警报信号或得到人防部门允许后才能解除防护。在遭受化学武器袭击时,进行个人防护、消毒和不防护、不消毒的结果大不相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用兔子实验的录象)防护方法有两种:一是集体防护。二是个人防护。三、消毒(一) 、对人员消毒(二) 、对染毒服装消毒(三) 、对染毒食品消毒(四) 、对染毒水消毒四、急救救护中毒人员时,一般应先给其穿戴防毒面具,防止中毒人员继续吸入毒剂;根据
10、中毒症状判明毒剂性质,协助医护人员进行对症急救,并迅速将中毒人员移出染毒区。练习:1、敌化学武器袭击时,个人防护,应首先,尔后。2、对人员皮肤消毒时,先用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液滴,然后用,也可用或冲洗。第五课:生物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生物武器。2、使学生清楚生物武器的伤害作用及杀伤特点。教学重点:对生物武器的防护。教学难点:生物武器的伤害作用及杀伤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一、 生物武器(一) 、什么是生物武器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称生物武器。(二) 、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1、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2、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他媒介物
11、3、其他方法(三) 、生物武器的伤害作用1、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1) 、吸入(2) 、误食(3) 、皮肤接触(4) 、昆虫叮咬2、生物战剂的致病症状。(四) 、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1、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 2、污染面积广 3、不易被发现 4、有一定的潜伏期二、对生物武器的防护(一) 、发现敌人使用生物武器时,一般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能及时发现,可减少或避免其危害。1、 施放迹象 2、发病情况(二) 、防护措施1、对生物战剂的防护措施与对毒剂的防护基本相同。人员戴防毒面具、防疫口罩能保护呼吸道不吸入生物战剂气溶胶;穿防毒衣、防疫服或采用扎“三口”的方法能保护皮肤免受带菌昆虫叮咬。2、 人
12、员在生物战剂污染区内行动时,根据生物战剂的类型,提前进行免疫接种和个人防护,遵守在污染区内的行动规则。3、 发现病人时,要立即报告,及时隔离。4、 对污染的房屋、器皿要用福尔马林或过氧乙酸进行熏蒸,也可用通风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对服装可用煮沸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等方法灭菌。5、 杀虫、灭鼠。杀虫可用打、捕、烧、熏或喷洒杀虫剂(敌敌畏、敌百虫)等方法。灭鼠可采用药杀或打、捕、挖、灌等方法。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安全,妥善处理带菌昆虫和动物尸体。练习:1、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使通常分为。2、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有、。第六课:简易个人防护器材的制作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防毒
13、口罩的制作。2、使学生会防毒眼镜的制作或代用。3、使学生会用身边易得的物品做皮肤防护器材去使用。教学重点: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的制作。教学难点: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的制作。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一、 呼吸道防护器材的制作(一) 、防毒面具的制作简易防毒面具是由滤毒罐与防毒面罩相配合而成的,其制作步骤如下:1、准备材料:易拉罐或塑料饮料瓶(内径和高大于 10 厘米) 、生石灰、黏土、细锯末、棉花、细铁丝、医用胶布、纱布、窗纱网、松紧带、薄橡胶片、布带、透明塑料薄膜等。工具:剪刀、钳子等。2、制作滤毒罐将生石灰与黏土按 1:1 的比例混合
14、均匀,加水制成绿豆大小的石灰土颗粒,阴干 简易面罩制作示意图3、制作简易防毒面(二) 、防毒口罩的制作1、浸碱口罩(1) 、准备材料:大毛巾一条,绳或布条两根(每条长 70 厘米) ,1 号缝衣针一根,白线两米,16 号铁丝 8 厘米。(2) 、制作:按书 58 页 83 图将毛巾叠成 12 层缝制成口罩, 2、装料口罩(略)二、 防毒眼镜的制作(制作过程看录象)三、 简易皮肤防护器材的使用当敌机布洒毒剂、生物战剂或放射性灰尘沉降时,可利用风雪衣、皮茄克、塑料布、床单、帆布、毯子、大衣、被子、雨衣或雨伞等遮盖身体。通过受染地域时,为防止下肢受染,可穿上雨鞋、胶鞋、皮鞋,也可用塑料袋、塑料布等裹
15、住腿脚。手部可以用橡胶手套、皮手套、棉手套防护,也可用塑料袋、塑料布等包裹。使用个人简易皮肤防护器材要扎好三口,既袖口、领口、裤腿口。练习:1、用毛巾或纱布制成口罩后,应浸入或 液体中,才能对毒剂起有效的防护作用。2、为防止毒剂液滴和放射性灰尘直接溅落在皮肤上,可用、等简易皮肤防护器材遮盖身体。3、制作装料口罩一个。 (课后在家完成)第七课:人防工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人防工程的重要作用。2、使学生清楚人防工程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功能。3、使学生清楚使用人防工程应注意的事项,能自觉遵守纪律。教学重点:使用人防工程应注意的事项。教学难点:人防工程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功能。教学方法与手
16、段: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一、 人防工程的内部结构及功能人防工程通常由口部和主体两大部分组成。1、口部口部也称工程头部,是主体与地表面的连接部分,主要包括出入口和防护措施等。2、主体主题是人防工程的主要结构,主要包括人员掩蔽室、卫生、生活设备及附属设施二、 使用人防工程的注意事项1、人人都要懂得人防警报信号及其相应的行动内容,熟悉通往人防工程的路线及白天、黑夜的识别标记。2、进入人防工程掩蔽应携带的物品,包括:证件、个人防护用品、生活用品、密封食品和饮料等,不要携带有味、易燃易爆物品。带入的包裹体积不能太大,要便于进出人防工程。3、待蔽人员在人防工程中要服从指挥,按指定位置坐
17、卧休息,放好随身携带的物品,注意公共卫生,减少剧烈活动。4、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袭击后进入的人员,应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消洗,通过检测后才能进入人员掩蔽室。5、解除警报前,不能擅自开门出入人防工程。若急需出入,要做好个人防护,并征得值班人员同意,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进出。6、空袭警报解除后,首先要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进行清理,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在有关人员的指挥下,有秩序地撤出。7、有克服战争磨难的精神准备,提高在无照明、人员拥挤、物资缺乏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注意:在人防工程内,非专业人员不许动操作设备,以免造成防护事故。所有防护人员都不许使用通讯器材,如手机、BP 机等,以免泄露目标。
18、三、每个公民都要支持人防工程建设面对高科技、高技术的现代战争,人防工程仍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对应付战争准备工作的考验。人防工程正是为应对突发战争而做的十分有效的工作。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支持国家对人防工程的建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要求,尽自己公民的义务和责任。练习:1、人防工程通常由和两大部分组成。2、使用人防工程要注意那些事项?第八课:空袭与人民防空教学目标使学生和群众了解当前面临的国际军事斗争形势及灾害对城市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增强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教学重点1、介绍面临的国际军事斗争形势2、介绍高技术战争特点3、介绍保定的战
19、略地位4、介绍保定面临的重大灾害威胁5、介绍人防地位、作用教学方法录像演示与多媒体课件播放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讨论相结合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录像机教学过程请各组派一名代表以抢答形式回答:l、当前国际军事斗争形势主要特点是什么?2、现代高技术战争主要特点及对城市人民防空带来哪些新的挑战?3、为什么说未来战争发生后保定必为首选打击重点目标?4、保定主要面临哪些灾害威胁?5、人民防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和平时期加强战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什么?课后思考:1、人民防空的任务是什么?2、人民防空实行的方针和建设的原则是什么?3、个人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板书设计:一、空袭的产生与发展二、人民防空的定义及简况三、人民防空的地位和作用四、人民防空的任务和防护措施五、组织和个人的人民防空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