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对平民治国能力的盲目崇拜以及平民群众权力的无限膨胀,使国家失去了有效的制衡机制。 ”实质上是A否定公民民主政治 B批判过度的直接民主C肯定国家制衡机制 D肯定专制中央集权制2.“体育馆” (Gymnasium)是古代雅典由国家主办的学校,招收极少数贵族男青年,在学习体育竞技、文法哲学和乐器歌舞的同时,还要参加国家庆典、宗教仪式,并能经常与执政官和高级官吏进行政治、哲学交流。这种教育意在A提高雅典公民的素养 B保证人文精神的实施C培养忠于城邦的将领 D培养践行民主的政治家3.比较法学者彼得克鲁兹认为, “在公元前二世纪罗马进行地区扩张重要历史时期,她吸收和
2、修正了希腊思想和哲学,造就了几近完美的一个制度,即罗马法,它具有适应性,持久且实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罗马法的形成得益于对希腊的征服 B罗马法因其自身的完美而持久且实用C罗马法的形成起源于古希腊文明 D罗马法的发展得益于古希腊的思想和哲学4.亚里士多德警惕“纯粹民主” ,他如此评价道:“进行统治的是人民,而不是法律;因为一切都由多数投票决定,而不是由法律决定人民拥有国王的权力进行统治;他们至高无上,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集体。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投票不应该是民主的唯一方式 B集体统治比个人统治危害更大C民主是人民结成集体进行统治 D脱离了法制的民主会沦为专制5.公元前 340 年,雅
3、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6.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在治理得最好的城邦中市民们既不从事手工业,也不经商,因为这种生活缺乏高贵的色彩,与美好的名声背道而驰。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认为体力劳动者应当“俯首垂目,毕恭毕敬” 。以上言论说明西欧社会A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 B民主政治不够完善C市民与农民相互轻视 D等级对立现象明显7.古希腊学
4、者安提丰曾说过, “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 ”这段话表明安提丰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C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D捍卫自然规律与法则8.“没有什么是真实的存在,即使有,也是不可知的;即使有人知道,也无法向别人说明。”持这种思想的是A苏格拉底 B智者学派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9.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 ”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A重视证据 B公平公正 C契约至上 D注重程序10
5、.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 9 条规定, “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 ”该法令说明古罗马选修练习 2姓名_ 班级_A利用法律调解公民之间纠纷 B通过法律维护公民私有财产C用法律的形式维护市容市貌 D法律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11.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A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
6、的理论武器 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C成为资产阶级民权理论的思想渊源 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12.在文艺复兴以来出现了罗马法的复兴,各国家,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市民阶层都从成长的罗马法学家那里得到强大力量的支持,得以削弱教权或者反对专权、争取民权,进而发展出各自的商法和海商法(主要调整商船海事纠纷) 。由此看来, “罗马法复兴”的关键因素是A法学家对法律的重新改进与调整 B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C罗马法本身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 D文艺复兴的强力推动13.材料一 柏拉图生平简介:公元前 427 年,出生于古希腊雅典的名门望族。公元前 407年,拜苏格拉底为师。公元前 3
7、99 年,老师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型,柏拉图离开雅典,开始游学生涯。公元前 387 年,建立阿卡德米学园;在此期间,完成理想国 。公元前 347年,病逝。材料二 柏拉图在理想国 中所倡导的政治制度首先是一种变形的君主制度,但要求的是具有哲学智慧的“哲学王” ,颇类似于中国的“明君” ,或者更类似于孔子所遵从的三代。他对于民主制度是反对的。柏拉图所倡导的教育制度是带有专制性的,不以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为益。难怪有学者抨击理想国有严重的法西斯倾向。 一一黄也卓阅读札记(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柏拉图提出 “理想国”主张的原因。(9 分)原因:柏拉图深受哲学研究的影响;苏格拉底的死让柏拉图对古代雅典民
8、主政治失望;古代雅典社会道德风气的沦丧。(2)综合上述材料,如何评价柏拉图在 理想国中设想的政治制度?(6 分)积极:有利于国家行政效率的提高;避免直接民主下由于公民素质低下造成的决策失误。消极:容易造成个人专制。14.材料 叶适 (11501223 年),浙江温州永嘉人,世称水心先生, 南宋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学术之会,总为朱(熹) 、陆(九渊)二派,而水心龂龂(争辩)其间,遂称鼎足” 。叶适批评朱、陆等人“专以心性为宗主”,耳目之官废而不用,其结果只能是“舍实事而希影象,弃有用而为无益?此与孟子所谓毁瓦画墁何异,盖学者之大患也。 ” 叶适曾任兵部侍郎、工部侍郎、礼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
9、置使、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等官职,对现实情况了解得较为深切。著述甚多,对当时的政治、军事、法律、财政、金融、民事等各方面的问题, 都有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崇义以养利”,“不抑天下之道”,“ 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 。 摘编自郑师渠总主编中国文化通史 两宋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叶适上述主张出现的背景。 (8 分)(1)背景:民族矛盾突出,政治震荡; 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社会经济发展;学术氛围相对宽松,思想活跃;人文精神萌发;从政经历丰富,对现实情况认识较深刻 ;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经世观念;理学思想不利于政权壮大。(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叶适学术地位很快衰落下去的原因。 (7 分)(2)原因:最高统治者确立理学独尊地位;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官方指定教科书(或理学家及其信徒把持官场要职);叶适思想与理学相对,不被最高统治者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