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6木经和营造法式,7 6木经和营造法式一 喻浩与木经喻浩(?989),五代末、北宋初工匠。五代初吴越国西府(杭州)人擅长造塔。五代末,修建杭州梵天寺木塔,将楼板钉与梁架,增加了整体刚度,以减颤。宋初修建汴梁(今开封)开宝寺木塔,塔高36丈,8角,11级。先做模型后施工,历时8年逾989年竣工。相传曾考虑了汴梁地区多西北风,使塔略向西北倾斜,以抵抗主要风力。著木经三卷,是中国古代重要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前在木工中广为流传。现仅于梦溪笔谈中见梗概。,二营造法式 1概述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为管理宫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工程,颁行的一套规范。涉及建筑设计、结构和施工。全书
2、分为五个部分: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并附“看详”和目录各一卷,看详说明若干数据。共34卷。,2 李诫(?1110)北宋建筑专家。字明仲,郑州管县人,北宋官定建筑设计和施工专著营造法式的编修者。元丰八年(1085)初入仕,元佑七年(1102)入将作监任主簿,绍圣三年(1096)升监臣,崇宁元年(1102)升少监,官至监,总管全监事务。李诫在将作监任职13年,经管新建和重修的工程有:辟雍、五王邸、尚书省、龙德宫、朱雀门、九成殿、开封府廨、太庙等。,除编修营造法式外,另著有续山海经十卷、续同姓名录二卷、古篆说文十卷、琵琶录三卷、马经三卷,六博经三卷,均失传。3营造法式特点以“材”为模度,规定了拱、昂等构件用材制度,确定了古典模数制;对唐宋以来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体例看:规范于变通附有“随宜加减”的小注;反映了装饰与结构的统一;严密有序的施工管理。,作业1 抄绘5-5、5-8、5-9、5-10、5-26、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