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足下垂的护理指引足下垂的概念: 也叫尖足,是指由于胫骨前肌群肌力低,小腿三头肌痉挛足跟键挛缩等原因而使踝关节不能背伸的症状;临床表现:不能背屈足部,行走时是拖拉病足或是将该侧下肢举得较高,落地时总是足尖触地面。因此,在步行周期的摆动相,患者不能完成踝背屈动作,而形成特征性的足下垂步态。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总神经损伤、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预防护理措施:(1)卧床期:保持肢体功能位,患者卧床时,不论平卧位还是侧卧位都不能让足悬空。盖被上勿放置衣物等重物,床尾盖被应放松,必要时以支被架支撑。改换体位,2 小时更换一遍,调整下肢保持轻度屈曲位。在足部置放软垫,平卧时患侧髋、膝屈
2、曲,并使足踏与软垫上,使其蹬实。侧卧位时患侧足下应垫软垫,背部要有依靠,偏瘫侧的膝下垫起,以保持下肢处于功能体位,保证偏瘫侧下肢不外旋。睡眠时可运用丁字鞋,每晚临睡时将患侧的足放进鞋内,每2-3小时从鞋内脱出一阵进行按摩。(2)四肢运动:瘫痪侧的上、下肢各关节作被动屈伸运动,对足关节行背屈运动,每天做 2次,每套动作 15次。为促进瘫痪侧的被动运动,健侧自动运动也作同样的动作,或运用健侧带动患侧作被动运动。(3)离床期:过了急性期,经医生许可,开始作轮椅乘车训练,每日一次,一次 5分钟,如果坐轮椅稳定可延长时间,增加次数。坐轮椅时两脚必须放在踏板上。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安全,用安全带固定躯干,颈部
3、不能保持稳定的患者,可使用设有床的轮椅。(4)步行期:坐轮椅或是坐位时足底着地面作背屈训练。将 5-6公分的海绵放在足底与地面之间,进行背屈训练,10 次为全套,一日 2次。康复训练:(1)首先以被动锻炼开始,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展活动,手法要轻柔,用力由小到大,每日 2次,每次 20-30分钟,当患者肌力达 2级以上时,可在被动活动之后进行主动足部屈伸活动,循序渐进。到患者能够站立时,要先从平台开始,直到能用双足踏实地面,不发生倾斜时才练习走路。并注意步态,使步态符合生理要求。(2)步行训练:鼓励指导患者早日下床站立活动。下床站立活动时应根据各自情况循序渐进,可先扶床站立,站立时尽量保持足跟与地面接触,同时做下蹲和行走练习,逐渐增加行走时间。(3) 足部温热疗法:这是利用物理作用,使组织升温后再降温,达到促进炎症吸收,增加局部神经营养,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肿胀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先用 3840 度温水浸泡患足 8-10分钟,再用 15-20度的冷水浸泡 8-10分钟,反复 3遍,每日 2次,坚持 1-2个月。(4) 其他:使用踝足矫形器、下垂矫形器、小腿矫形器,或采用防旋鞋的方法,预防足下垂,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