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92834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2.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目录第 1 章 有理数1.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 31.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二) 51.2.1 数轴 71.2.2 相反数 91.2.3 绝对值 111.3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31.4.1 有理数的加法(一) 151.4.1 有理数的加法(二) 171.4.2 有理数的减法(一) 191.4.2 有理数的减法(二) 211.5.1 有理数的乘法(一) 231.5.1 有理数的乘法(二) 251.5.2 有理数的除法(一) 271.5.2 有理数的除法(二) 291.

2、6 有理数的乘方(一) 311. 6.2 科学记数法 331.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35第一章 小结与复习 37第 2 章 代数式21 用字母表示数 3922 列代数式 412.3 求代数式的值 432.4 整式(1) 452.4 整式(2) 472.5 整式的加法和减法(1) 492.5 整式的加法和减法(2) 512.5 整式的加法和减法(3) 53第二章 复习课(2 课时) 55第 3 章 一元一次方程3.1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593.2 等式的性质 61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 63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 65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三)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

3、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673.4 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一) 693.4 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二) 713.4 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三) 733.4 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四) 75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复习(1) 77 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复习(2) 79 第 4 章 图形的认识41 几何图形 81 4.2 线段 射线 直线(1) 83 4.2 线段 射线 直线(2) 85 4.3.1 角和角的大小比较 874.3.2 角的度量与计算 894.3.3 余角和补角 91第四章 测试题 93第 5 章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5.1 数据的收集

4、与抽样(一) 95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二) 97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三) 995.2 统计图(一) 1015.2 统计图(二) 1035.2 统计图(三) 105第五章自我检测试题 107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嘉禾县教育局教研室2012 年 8 月1.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学习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3.理解数 0 表示的量的意义;4.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5.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

5、的量预习导学不看不讲学一学:阅读教材 P23 的内容,找出在小学课程中没有学过的数,给同桌看看.说一说:你找出的没有学过的数与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议一议:上面所说的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哪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文字,使其前后构成意义相反的量.(1)收入 1000 元,_200 元, (2) 上升 20 米,_25 米2向东走 10 米,和运进 20 吨是不是意义相反的量?知识点一: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归纳总结】 叫做正数,正数前面加上负号“ ”的数叫做 如2012 读作 ;+2012 读作 说一说:1阅读教材 P3 的内容(“动脑筋”上方的知识点)你应该注意些什么?

6、2带负号的就一定是负数吗?选一选:在数-35、+5.1-2、100- 0.5、- 中,负数有 31填一填:请你写出三个正数 ,写出三个负数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议一议:生活中通常有哪些量记为正?哪些量记为负?【归纳总结】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 的意义.“向西行进-10 米” 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知识点二:0 的意义【归纳总结】0 既不是 ,也不是 想一想:1.0 是不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请你举例说明2.数 0 是我们以前认识的“最小的数”吗 ?知识点三:正数和负数的大小1.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 884

7、4.43 米,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为-155 米,海平面高度为0 米,哪个地方低?2.某县 1 月 18 日凌晨一点的温度是 0C,凌晨 4 点的温度是-2C。哪个时刻温度低?【归纳总结】1.正数_ 0, 负数 _ 0, 正数 _ 负数.2. 和 统称为非负数.合作探究不议不讲探究一:读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5, , 0.35, 0, 3.14, 12, 9,10235【解】探究二:练习:教材 P5 练习 1T, 3T【解】探究三: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某班的平均分为 85 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高出部分记为正数.(1)美美得 95 分,应记为多少?(2)多多被记作一 12 分

8、,他实际得分是多少?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解】探究四:已知一组有规律的数1, 2,3, 4,5, ,第 100 个数是多少?第2012 个数又是多少?【解】 附加题:一艘潜水艇的高度是60 米,在其上方发现一条鲨鱼,测得两者高度差为 20 米,试用正、负数表示鲨鱼的高度。1.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二)学习目标1.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2. 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3. 了解数 0 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4. 培养学生树立对数分类讨论的观点和能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包括哪些数,有理

9、数的分类.预习导学不看不讲学一学:阅读教材 P4 的内容,写出所学过的不同类型的数,给同学看看.知识点一:有理数的概念学一学:阅读教材 P4 的内容,并解决下面的问题:1.正整数,除教材给出的外,请你再写出三个 .2.负整数,除教材给出的外,请你再写出三个 .3.正分数,除教材给出的外,请你再写出三个 .4.负分数,除教材给出的外,请你再写出三个 .说一说:1.根据教材 P4 的内容,你学过哪几种不同类型的数?2.整数包括哪些数?议一议:1.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与分数有何联系?举例说明.2.0 是有理数吗?【归纳总结】1. 统称为整数;2. 统称为分数;3. 统称为有理数.知识点二:有理数的分类

10、【归纳总结】有理数可以按下列两种方法分类: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1.按数的结构(整数分数)分; 2.按数的性质(正负性)分_正 整 数整 数 有 理 数 正 分 数数 _正 整 数正 有 理 数 有 理 数 负 整 数议一议: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这两种说法对吗?合作探究不议不讲探究一:教材 P5 练习 2T【解】整数: ;分数: ; 探究二:把下列各数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1, , , 0, -37,0.2, ,-0.01,-20,325435, ,100正整数: ;零: ;负整数: ;正

11、分数: ;负分数: ;探究三: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 )A. 零是整数B. 负数一定是有理数C. 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D. a 是负数探究四: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内:附加题:某日傍晚,我县的气温由中午的零上 10下降了 12,那么这天傍晚我县的气温是多少?【解】1.2.1 数轴学习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2.掌握数轴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3.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4.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教学重

12、点:数轴的画法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方法预习导学不看不讲学一学:阅读教材 P7-8 “观察 ”的内容,并解决下面的问题:1.你是如何确定“原点”?2.“正方向”应该怎样标记?通常怎样确定正方向?3.“单位长度”如何确定知识点一:数轴的概念及画法【归纳总结】规定了 和 的直线叫做数轴议一议:1.构成数轴有哪三个要素?2.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吗?3.数轴只能画成水平吗?809,3175,901.3,2,84.0,6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做一做 :你能自己画一条数轴数轴吗?试一试:你

13、能利用自己画的数轴来表示数 4,1.5,-3,- ,0 吗?72说一说:画一条数轴有哪些步骤?知识点二: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学一学:阅读教材 P8 例题解答下列问题:1.在数轴上,表示2 的数在原点的 侧,它到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2.分数或小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吗?3.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那么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有理数吗?【归纳总结】一般地,设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 的点在原点的 边,aa与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表示- 的点在原点的 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合作探究不议不讲探究一:点从数轴原点开始,向左移动 2 个单位长度,此时点所表示的数是 探究二:

14、练习:教材 P- 练习 1T, , 3T【解】探究三: 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1-20-321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4 52 31-1 0 231-1-2 0 210-1 0 1【解】探究四:下列四个数中,在-2 到 0 之间的数是 ( )A-1 B1 C-3 D3附加题:在数轴上与-1 相距 3 个单位长度的点有 个,为 ;长为 3 个单位长度的木条放在数轴上,最多能覆盖 个整数点1.2.2 相反数学习目标:1.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2.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3

15、.进一步体验数形结合思想.教学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预习导学不看不讲学一学:阅读教材 P9 -10 的内容,找出点 A 和点 B 所表示的数,给同桌看看 .说一说:你找出的两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知识点一:相反数的概念说一说:1.让同桌随口说一个正数,在数轴上找一下与原点的距离是这个数的点有几个,请分别说出来.它们与原点有什么位置关系?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上面所说的两个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归纳总结】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一般地, 和 互为a相反数,特别地,0 的相反数是 .议一议:1.互为相反数是针对几个数而言的?-1-2 0 21中小学教育资

16、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2.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相反数,对吗?填一填:1.6 的相反数是 ; +5 的相反数是_;2._的相反数是-2.3; 与_互为相反数5313数轴上离开原点 4.5 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 ,它们是互为_知识点二:相反数的意义和求法1数轴上离开原点 4.5 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 ,它们是互为_2.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3.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 ,就可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如 12 的相反数是_,-9 的相反数是_,如果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表示_.4.有人说一个数的前面带有“-”号这个数必是负数,

17、你认为对吗?如果不对,请举一个反例.知识点三:利用相反数进行多重符号的化简学一学:阅读教材 P10“说一说”和例题 4 的内容提示: +(7)不能记为+ - 7, - (-7 ) 也不能记为- -7.选一选: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有 (1)(-1)与+(-1), (2)+(+1)与-1, (3) -(-2)与+(-2),(4) +-(+1)与-+(-1),(5) -(+2)与-(-2),(6) 与 31合作探究 不议不讲探究一:若一个数的相反数不是正数,则这个数一定是 ( )A正数 B正数或 0 C负数 D负数或 0探究二:教材 P10 的练习 1T. 2T. 3T.【解】探究三:化简下列

18、各数中的符号: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1) ; (2)(+5) ; (3) ; (4) .)3()7()3(【解】探究四:判断题(1)-3 是相反数 ( )(2)-7 和 7 是相反数 ( )(3)-a 的相反数是 a,它们互为相反数 ( )(4)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 )附加题:若 a=3,则-a=_,它表示 a 的_;若 a=-3,则-a=_,它表示 a 的_;若 a=0,则-a=_, 它表示 a 的_.1.2.3 绝对值学习目标:1.掌握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2.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绝对值的求法和

19、有关的简单计算;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教学重点: 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学一学:阅读教材 P11 的内容.说一说:和同桌说说点 A 和点 B 所表示的数是多少,它们有什么特点?知识点一:绝对值的概念填一填:1.点 A 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个单位长度.2.点 B 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个单位长度.议一议:1.怎样表示这两个距离?2.在a中的 a 可以是什么数?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归纳总结】:1.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 的 .aa例如:2 的

20、绝对值等于 .记做 .2.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与 的距离知识点二:绝对值的求法学一学:阅读教材 P12 的内容. 1.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5=_,-2=_, =_,490=_,-7.8=_.2. 你能得出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的关系吗?3.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 .4.如果 a 表示一个数,则a等于多少?合作探究不议不讲探究一:+2012 的绝对值是 , 75.9 的绝对值是 .探究二:教材 P12-13 的练习 1T. 2T. 3T.【解】探究三: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8,则这个数是 .探究四:1.绝对值是 的数有几个?各是什么?432.绝对值是 0 的数有几个?各是什

21、么?3.有没有绝对值是-2 的数?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附加题:1.绝对值小于 4 的正整数有 .2. 计算:(1) |-15|-|-6|; (2) |-3|-2|;【解】(3) |+4|-5|; (4) |-12|+2|. 【解】1.3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学习目标1.会借助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2.能熟练运用法则结合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初步渗透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预习导学不看不讲学一学:阅读教材 P15 的内容,并解决下面问题:.1.在温度计上这些温度数值是怎样排列的?2.在

22、水平的数轴上这些温度数值又是怎样排列的?3.在数轴上表示的有理数,如何比较大小呢?知识点一: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议一议:1.数轴上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是什么数?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又是什么数?2.正数与负数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3.负数与 0 怎样比较大小?【归纳总结】正数大于 ,0 大于 ,正数大于 .如:3 2, 0 5, 4 6.知识点二: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学一学:阅读教材 P16 的内容,并解决下面的问题: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负数,离原点的距离大的原数大,还是离原点的距离小的原数大?

23、2.你认为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原数大,还是绝对值小的原数大?3.画一条数轴并填空:-100_-3, -4_-4.5, -0.4_-1.4【归纳总结】1.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就 .2.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 .3.在以向右为正方向的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_.合作探究不议不讲探究一:教材 P17 练习 1T, 2T【解】探究二: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 “”把它们连接起来。4.5, 6, -3, 0, -2.5, , -41【解】探究三:在-100,-101,-100.01,-99 ,-99.9 中最小的是_,最大的是_.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

24、,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探究四: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60 C D 0.31015713附加题:1.把-3.5, -2, -1.5, 0 的绝对值, 的相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3【解】2.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数:小于 4 的正整数有( ) ;大于-5 的负整数有 ( ) ;大于-2 且小于 3 的整数有( ).1.4.1 有理数的加法(一)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有理数加法运算.预习导学不看不讲学一学:阅读教材

25、 P19 的内容.说一说:1.你会进行两个非负数的和吗?与同桌练习一下.2.教材中的算式 与你小学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练一练:现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1. 小亮从 O 点出发,先向东运动 200 米,再向东运动 600 米,两次走路的总效果等于从点 O 出发向_走了_米,用式子表示为_.2.小亮从 O 点出发,先向西运动 500 米,再向西运动 100 米,两次走路的总效果等于从点 O 出发向_走了_米,用式子表示为_.【归纳总结】1. 两个正数相加,结果是 ,并且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26、http:/ 写两个算式:2. 两个负数相加,结果是 ,并且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写两个算式: 学一学:1. 阅读教材 P19 的例题 1,你还有问题吗?2. 阅读教材 P20 的内容.【归纳总结】1.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相等时,取_的符号,并用_的绝对值减去_的绝对值.填一填:(1)(+9)+(-2)= ;(2)(-5)+(-8)= ;(3)-7+_=0 ;(7) -2+5= 知识点二:有理数的加法的应用学一学: 阅读教材 P21 的“说一说”和“例 2”.填一填:(1)4+(-4)= ; (2)(-9)+0= ;(3) 0+(+2)= ; (4) 0+0= 【归纳总结】1.互为 的两个数相

27、加得 0.2.一个数与 相加,仍得这个数.填一填:温度由-4上升了 7,用算式表示为 ,现在的温度为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探究一:教材 P21 练习 1T, 2T【解】探究二: 填空: (1) (+ 34)+_=- 14 (2)_+(- 54)= 1 (3) _+ 12探究三:小慧原来在银行存有零用钱 350 元,上个月取出了 120 元,这个月计划再存人50 元,请用有理数的加法计算: (1)到上月底小慧在银行还有多少存款?(2)到这个月底小慧将有多少存款?【解】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探究四:已知 x=5,y=6,求 x+

28、y 的值.【解】附加题:今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某地水库的水位在某天当中每一次上升了 a 厘米,第二次上升了 b 厘米,问:(1)两次一共上升了多少厘米?(2)计算当 a、b 为下列各数时的值: a= 4 , b=3 ; a= -3 , b= 7 a= 5 , b= -5 ; a= -3, b= -1 【解】1.4.1 有理数的加法(二)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能熟练地运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能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2通过师生互动,讨论与交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29、.预习导学不看不讲忆一忆:写出小学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学一学:阅读教材 P22 的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1.计算:30+(-20) , (-20)+30,你有什么发现?2.计算:(-30)+(-20) , (-20)+(-30) ,你又有什么发现?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说一说:1.两个加数不论是正数、负数还是 0,都满足上面所说的规律吗?2.对所交换的数的符号需不需要一起交换?【归纳总结】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 .加法交换律: .ab选一选:下面等式使用加法交换律正确的是 ( )A.

30、(-3)+5=3+(-5) B. (-3)+5=(-3)+(-5) C. (-3)+5=(-5)+3 D. (-3)+5=5+(-3) 知识点二:加法结合律 学一学:阅读教材 P22 的内容并填空:计算:8+(-5) + (-4 )= ,8+ (-5)+(-4) = .议一议:在三个数相加中,先将前两个数相加与先将后两个数相加,结果会一样吗?【归纳总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 加法结合律: (a+b)+c= .想一想:1.在“例 3”的计算过程中为什么要把(-8)和(-4.37)的位置交换?依据是什么?2.在“例 3”的计算过程中,用到了什么运算律?3.通过本题

31、的计算,你发现运算律起到了什么作用?知识点三:加法运算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一学:阅读教材 P23 “例 4”的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1.如何表示“收入”和“支出”的量?2.计算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运算律?3.你还有其它方法解题吗?【归纳总结】为了计算方便,经常是把符号 的数相加互为 的两数相加,分母相同的数相加合作探究不议不讲探究一:教材 P22 练习 1T, 2T【解】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探究二: 下面等式正确的是 ( )A. 3+(-2) + (-4 )=3+(-2)+(-4) B. 3+( -2) +(-4)=3+ 2+

32、(-4 ) C. 3+(-2 ) + (-4)=3+ ( 2+4) D. 3+(-2) +(-4)=3+(-2)+4探究三:将8,6,4,2,0,2,4,6,8 这 9 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 9 个空格中,使得每行的 3 个数、每列的 3 个数、斜对角的 3 个数相加均为 0附加题:某日小明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公路上跑步,他从 A 地出发,每隔 10 分钟记录下自己的跑步情况(向南为正方向,单位:米):1008,1100,976,1010,827,9461 小时后他停下来休息,此时他在 A 地的什么方向?距 A 地多远?小明共跑了多少米?【解】1.4.2 有理数的减法(一)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减法

33、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3.通过探究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究式与合作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预习导学不看不讲学一学:阅读教材 P24“探究”的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1.这天北京市的温差是多少?2.计算:(1)9 一 8, 9 十(一 8); (2)15 一 7, 15 十(一 7).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3.通过计算后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等式?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减法说一说:1.加法和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关系?2.有

34、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成什么算式进行计算?【归纳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 .用数学式子表示为: 学一学:阅读教材 P24“例 5”的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1.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其步骤是:(1)减数变为它的 ;(2)减法变 ; (3)再利用有理数的 法则进行计算.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 0,都符合减法法则吗?选一选:下列计算的运算过程正确的是 ( )A.(-14) (+5)=(-14)+ (+5) B.0 (-3)=0+3C.(-3)(-3)=+3+3 D.5 (-2)=5 2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探究一:教材 P24-25 练习 1T, 2T, 3T【解】探

35、究二:计算:(1)68; (2)-5 (-8 ) ;(3)1.9 (-0.9);(4) 0 (-10)【解】探究三: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 100 分,答对一题加 50 分,答错一题扣 50 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第 1 组 第 2 组 第 3 组 第 4 组 第 5 组100 150 -400 350 -100(1)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2)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解】探究四:一个加数是 1.8,和是0.8,求另一个加数【解】附加题: 1. 计算 12345620

36、052006【解】2. 若|a|4,|b|2,求 ab 【解】1.4.2 有理数的减法(二)学习目标1. 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提高运算能力;3.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渗透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预习导学不看不讲学一学:阅读教材 P25“做一做”的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1.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何对算式进行转化?2. 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加号和括号可以省略吗?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3.算式:(8)(3)72 省略括

37、号后可以写成怎样的形式?4.如何读题 3 中的两个式子?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学一学:阅读教材 P25“例 6”的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1.计算式中含有理数的哪些运算?2.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依据是什么?议一议:1.在“例 6”的计算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运算律?2. 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归纳总结】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 运算,.如(-3)+(+5)-8=(-3)+(+5)+ .abc知识点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学一学:阅读教材 P25“例 7”的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1. 在“例 7”的计算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运算律?2.你还有其它的解题

38、方法吗?3.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合作探究不议不讲探究一:教材 P26 练习 1T, 2T, 3T探究二:把式子 15+(-6)-(-7)- (+2)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是 ,结果是 .探究三:计算: ( )( )328138【解】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探究四: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高度变化 记作上升 4.5 千米 4.5 千米下降 3.2 千米 3.2 千米上升 1.1 千米 1.1 千米下降 1.4 千米 1.4 千米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多少千米?【解】附加题:计算:-17-12+(+28) 【解】1

39、.5.1 有理数的乘法(一)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初步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够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通过对问题的变式探索,培养观察、归纳、猜测、验证能力;教学重点:能按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预习导学不看不讲学一学:阅读教材 P29“动脑筋”的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1.你还记得小学学过的非负数的乘法运算吗?例如:54= 2.我们把向东走的路程记为正数,那向西走呢?知识点一: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及其运算学一学:阅读教材 P29-30“探究 ”的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1.在有理数范围内,教材规定分配律还适用吗?2.如果适用,请你写出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3.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32, (-2 )3, (-2)(-4 ) ,2 (-5)【归纳总结】 (1)正数乘以正数积为 数, (2)正数乘以负数积为 数,(3)负数乘以正数积为 数, (4)负数乘以负数积为 数.4. 1(-7)= ,20= , 20= .【归纳总结】 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