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铝及铝合金前处理工艺1本工艺适用于铝及其合金的磷化处理,处理后的膜层与各种涂装层(油漆、塑粉等)有极强的附着力,经本工艺处理后的工件所形成的膜层有较强的抗蚀性能,与涂装层组合后能大幅度提高工件的整体抗腐蚀性能。 2铝材在喷涂前处理中必须进行化学清洗和浸蚀,清除其表面粘附的油脂、自然氧化膜和灰尘等污染物,使铝合金基体裸露出来,形成均匀的活化表面,这是保证转化膜质量和喷涂质量的关键。3 工艺流程:工件装挂酸脱水洗磷化处理水洗烘干。 4 主要设备设备名称:酸脱槽,水洗槽,磷化槽;内衬要求:PVC ;加热设施:0左右 。 5 工艺条件 5.1 铝脱 Yj-1360 酸脱剂 2550 g/L 温度 常温
2、 时间 520min 5.2 磷化 Yj-6104 磷化剂 2550g/L 氧化剂 515 点温度 540 时间 5-20min 注:槽液配制方法很简单,先在槽中加入约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加入Yj-1360 50Kg 或 Yj-6104 50Kg,再加足量水。 6 工艺操作说明6.1 预检: 零件表面不应有胶类、漆类、铝屑、砂粒、毛刺等缺陷。 6.2 酸脱: 将工件浸入酸脱液中脱脂,为了加快脱脂速度可晃动工件。检验标准:目视检查,经酸脱液处理后铝合金表面露出金属本色,平整光亮,油污和自然氧化膜全部除净,水洗后水膜连续、完整,表面完全润湿,不挂水珠,无黑色挂灰和过腐蚀现象。 6.3 水洗: 将工件
3、在水中清洗干净。 6.4 磷化:将工件浸入磷化液中进行磷化,为了磷化膜的均匀可上下移动工件。 6.5 水洗: 将磷化后的零件用流水清洗干净,零件内不能有未清洗的磷化液。7.注意事项7.1 热处理和焊接件: 工件经过热处理或焊接后表面形成油污烧结的焦化物,延长脱脂时间或加大脱脂液浓度可彻底除净。7.2 零件的绑扎: 7.2.1 绑扎用的材料宜选用铝线,禁止使用铜线和镀锌线,可用退去锌层的铁线。7.2.2 稍大的单件绑扎好,尽可能绑在离零件边沿最近的孔眼中,以减少对工件表面的影响。 7.2.3 不同种工件不宜同绑在一串中,因为不同成分(牌号)的铝材磷化处理的时间是有所不同的。 7.2.4 注意所绑
4、扎的工件悬空的方向,要避免凹面朝下而窝气。 7.3 温度: 除油脱除氧化膜的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温度的升高可以降低油污黏度和界面张力,提高酸脱液对铝材的浸蚀能力,增强酸脱液与油污的乳化作用。温度低于 5时,除油脱除氧化膜的速度减慢,影响生产进度,温度高于 40时,酸脱液组分易挥发,产生酸雾,酸脱液损耗增大,能耗增加,铝材易产生过腐蚀和黑色挂灰。因此,酸脱液的使用温度应控制在 5-40范围内。 7.4 时间:处理时间过短,工件表面的油污、自然氧化膜没有完全除净,会阻碍转化成膜反应的正常进行;处理时间过长,会使铝的损耗量增加,工件表面粗糙,光泽度下降,生产效率降低。处理时间与铝材成分、表面油污的
5、多少、自然氧化膜的厚度、处理温度和方式等密切相关,一般取 5min-20min,以油污、自然氧化膜完全清除干净为原则来确定酸脱时间。 8.槽液管理8.1 酸脱槽:随着铝合金处理量的不断增加,酸脱液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消耗、带出,酸度和脱脂效果降低,各种有效成分逐渐下降,因此,应定时定期分析槽液,及时补加 Yj-1360,使槽液各工艺参数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工件表面的油污被置换、分散、凝集后悬浮于酸脱液表面,需经常把液面上的油污溢流掉,以防止工件出槽时二次沾上油污。8.2 磷化槽:随着生产的进行溶液中的有效成分的浓度逐渐减低,应补加Yj-6104,长期使用后,当槽液中铝离子积累过高时,应部分或全部更
6、换槽液。 10 磷化液的分析准确称取 10ml 工作液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蒸馏水 50ml。加入 10ml1:1 硫酸和磷酸混合液,以及 2.3碘化钾,摇匀后再加入 1ml 淀粉指示剂。用 0.05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至无色,所消耗的毫升数为溶液的点数。工艺特性 1)酸脱工艺将脱脂、碱蚀、除污出光等工序一次性完成,与分槽处理工艺相比,简化工序,减少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节约化工原料和清洗用水。 2)常温使用,槽液不需加热,节省能源,无酸雾挥发,不污染工作环境,能抑制酸性物质对设备和厂房的侵蚀,延长设备和厂房的使用寿命。 3)清除油污能力强,脱除氧化膜速度快,缓蚀效率高,长时间放置(如一天)基本不会腐蚀工件,铝材溶解损耗量少,无过腐蚀和黑色挂灰现象。工件处理后呈银白色,光洁发亮,表面质量好。 4)溶液性能稳定,沉淀物少,管理维护方便,槽液可连续循环使用期长,每槽可用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