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打印文件如未经文控中心统一分发并加盖“受控”印章,均为无效文件! 文件编号 WN-QM-P28-SOP15版 次 A/0生效日期 2009-9-29稳健医疗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控制区域环境、人员卫生微生物检测及验证作业指导书 页 次 1/4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本集团所有公司的生产环境,指导对生产控制区域环境、人员等进行微生物检测和验证。2.适用范围本集团所有公司生产控制区域(包括化验室无菌间)的空气、与产品直接接触的设施(台面、容器、模具、防护工具、工衣等)和人员。3.职责由质量部部负责制定,品管部和生产部实施,其它部门配合。4.工作程序4.1 检测项目:生产控制区域空气中沉降菌菌落总数、浮游
2、菌总数,与产品直接接触的设施表面和生产人员手的菌落总数。4.1.1 生产车间环境按 YY00332000 标准中相关规定每天上午、下午对室内温、湿度进行测定,室温标准1828,相对湿度为 4565%。(化验室无菌间的环境:室温标准 202,相对湿度为60%5%)4.1.2 检测方法及相关规定(化验室无菌间的环境检测参照 4.1.2.1 和 4.1.2.2)空气中沉降菌菌落总数和浮游菌菌落总数测试要求:测试前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 30 分钟后开始。被测洁净室(区)的温、湿度需达到规定的要求,压差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测试分静态和动态,测试状态的选择必须符合生产的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
3、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二人。4.1.2.1 空气中沉降菌菌落总数的测定(采用平板暴露法):4.1.2.1.1 采样前准备:在采样前应检查所有试验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平皿,如发现有变质、破损、或污染培养基应剔除,检查无污染后方能使用。4.1.2.1.2 测试:采样点距墙 1M;高度应在 0.8M-1.5m 处采样,采样点数见附表 1,采样时,打开含营养琼脂的平皿(直径 9CM)皿盖,按上述采样点与高度布放,暴露 30 分钟后立即关盖。将已采集的培养基在 1 小时内送实验室,送检中平板不得开启,并要密封好。4.1.2.1.2 培养:在 3035培养
4、不少于 48 小时后观察结果,求出所有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结果判定见附表 2) 每批培养基均应有对照试验,每批选 3 只培养基皿 3 个放置作对照试验.4.1.2.2 空气中浮游菌总数的测定(用离心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法):4.1.2.2.1 采样前准备:在采样前应检查琼脂条有无污染,如发现污染应剔除,检查无污染后方能使用。测试前均应对采样器的顶盖、转盘、以及罩子的内外面进行消毒,采样完后均应重新消毒。4.1.2.2.2 测试:将无污染的琼脂条测试面朝下,插入灭菌的涡壳中并用已消毒的盖密封好。室内面积100M 2采2 个点,100-200M 2取 3 个点, 200-400M 2,采 4 个点
5、, 400MM 2取 5 个点. 高度在 0.8-1.5 米处,采样时,采样器应与人员保持一定距离并避免与物品接触太近。 设置时间和高度后,按下启动开关,采样器开始采样,时间到后采样器自动停止采样,抽出琼脂条放入琼脂条外壳中,用胶带纸将外壳开口处封好。作好标示(如日期、采样区域等) ,将采集好的培养基 1 小时内送检,送所有打印文件如未经文控中心统一分发并加盖“受控”印章,均为无效文件! 拟制 审核 批准文件编号 WN-QM-P28-SOP15版 次 A/0生效日期 2009-9-29稳健医疗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控制区域环境、人员卫生微生物检测及验证作业指导书 页 次 2/4检中不得开启。4.1.
6、2.2.3 培养:于 30-35培养不少于 48 小时后观察结果,算出 34 个小方格内的菌落数并计算空气中的微生物的数量(琼脂条必须避光、并在 2-15下储藏) 。每批选 1 个琼脂条放置作对照试验(结果判定见附表 2)计算公式如下:琼脂条上的菌落数25空气浮游菌菌落总数-(CFU)/M3 采样时间(分) 4.1.2.3 与产品直接接触的设施表面菌落总数的检测:将经灭菌的内径为 5X5CM 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表面,根据被检物表面积大小,采平行样 1-4 个,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规格板内涂抹 10 次(往返计 1 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 10ML 灭菌生理盐水的采
7、样管中送检. 将每支采样管混匀(在震荡器上震荡两分钟或拍打 80次) 。10 倍递减稀释,对每个稀释度(取 3 个稀释度),分别取 1ML 放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倾注2 块平皿),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作倾注培养。置 37恒温培养 2448 小时,观察结果,按下列分式计算: = 平均菌数稀释倍数4.1.2.4 生产人员手的微生物检测:被检人五指并拢,用一浸湿灭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手指曲面,从指尖、指沟到指根往返涂抹 10 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 将棉签放入含 10ML 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送检。将每支采样管混匀(在震荡器上震荡两分钟或拍打 80 次),取 1ML 样液放入灭菌平皿内, 倾
8、注营养琼脂,每个样品平行接种两个平皿,置 37培养 24-48 小时计算平皿上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每只手=平均菌数 10 300CFU/只手 4.2 验证过程及要求4.2.1 验证:每一季度由化验员对车间和无菌室连续 6 天在当天的上、下午下班前一小时分别按照上述取样检测方法检测空气中沉降菌菌落总数、浮游菌总数,与产品直接接触的设施表面和生产人员手的菌落总数。如果所有结果均合乎要求,证明该方法可行;如果其中一次结果不合格,必须视其情况适当增加消毒、杀菌次数,并重新验证。4.2.2 有下列情况出现时需重新验证或局部重新验证:4.2.2.1 对有生产人员增加和设备增减的车间需重新验证该车间环境。人
9、员增加原生产区域人数的 15重新验证,设备需根据实际情况对该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验证。4.2.2.2 当更换消毒液种类或批号时,由化验员对员工消毒后的手取样检测,记录结果,然后分别对间隔2-3 小时与该段工作时间末的相同 10 个员工手取样检测,记录结果。如果(一天内)所测结果均合格,可证明上述消毒液及洗手消毒方式可满足生产要求。如果一天内三个工作时间段末细菌总数超标(如手容易出汗等原因导致超标),则规定该员工在每个工作时间段中 1 个小时左右后洗手消毒,然后再次继续生产。菌落总数/CM 2 10CFU/CM 2所有打印文件如未经文控中心统一分发并加盖“受控”印章,均为无效文件! 拟制 审核 批
10、准文件编号 WN-QM-P28-SOP15版 次 A/0生效日期 2009-9-29稳健医疗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控制区域环境、人员卫生微生物检测及验证作业指导书 页 次 3/44.2.3 环境控制要求4.2.3.1 周未由相关部负责对生产车间和化验室进行消毒, 每天车间员工下班后由车间负责人开启紫外线灯杀菌两小时,每天上班前也开启紫外线灯半个小时对无菌室进行杀菌(化验室由微生物化验员下班前开启紫外线杀菌灯半个小时,每天上班前也开启紫外线灯半个小时对无菌室进行杀菌)。4.2.3.2 生产人员每天上班后对台面进行清洁,每周对设施进行清洁和清洗。每周周六下班后均用消毒手帕沾 75%酒精擦拭设施表面。4.
11、2.3.3 生产人员每次进入车间工作前必须洗手消毒。中途进出洗手间也要进行消毒,并每作业两个小时员工要重新消毒一次。4.2.3.4 确定可行有效的消毒方法实施后,按附表 1 进行检测 , 记录并保存记录结果。无菌室在进行无菌测试的当天对空气沉降细菌的总数进行检测,每季度测定一次浮游菌数,完成 TY 微生物指示剂的无菌试验后立即按照 4.1.2.1 对无菌操作台空气沉降菌进行测试 。4.2.3.5 消毒方法经过验证可行实施后,每周至少一次对 10 个不同员工的手(覆盖每个车间)取样检测细菌总数,记录相关结果。4.7 微生物趋势分析实验室人员必须对产生的微生物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要求每月对各车间之
12、间和各车间进行统计分析,产生的趋势分析结果要求通知到各个控制车间。对于这些问题或多次未得到改进的车间要求发出改善通知单 ,进行纠正预防控制。附表 1 沉降菌最少采样点数目洁净度级别面 积(m 2)100 10000 100000 300000及一般区域10 2-3 3 31020 4 3 32040 8 3 3340100 16 4 3100200 40 10 3200400 80 20 34001000 160 40 1310002000 400 100 322000 800 200 635注:1、表中的面积,对于单向流洁净室,指的是送风面积;对非单向流洁净室,指的是房间面积2、300000
13、 级及一般生产区域的采样点设置:室内面积不超过 30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室内面积超过 30M2,设东、南、西、北、中五点,每点距墙 1M所有打印文件如未经文控中心统一分发并加盖“受控”印章,均为无效文件! 拟制 审核 批准文件编号 WN-QM-P28-SOP15版 次 A/0生效日期 2009-9-29稳健医疗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控制区域环境、人员卫生微生物检测及验证作业指导书 页 次 4/4附表 2生产控制区域(或无菌间)环境要求及监测频率技术指标监测项目100 级 10000 级 100000 级 300000 级 一般区域 监测频率温度 (无特殊要求时 1828 1 次/ 天相
14、对温度% 4565 1 次/ 天设施表面cfu/m3 - 10 10 10 10 1 次/ 周员工手cfu/m3 - 300 300 300 300 1 次/ 周浮游菌cfu/m3 5 100 500 - - 1 次/ 季沉降菌cfu/皿 1 3 10 15 15 1 次/ 周5引用标准5.1 GB15980-1995一次性医疗用品卫生标准5.2 GB/T1629216294-1996医疗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5.3 YY 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6质量记录6.1生产环境(控制区域)微生物检测报告6.2日常温湿度记录表6.3生产洁净车间浮游菌测试记录表拟制 审核 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