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907909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对动手操作、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部分学生自觉性较差,上课不注意听讲如陈树森、武义博、焦相博等;口算时比较马虎,20 以内加法学生的达标情况有待加强,如夏梦瑶、乔文、陈建伟等;有待于本学期,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顺利进行。二、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3、角,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三、教材分析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 以内数的认识,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

4、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 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应该熟练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感受所

5、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四、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

6、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五、课时安排一、认识平面图形(2 课时)二、20 以内的退位减法(12 课时)例 1 3 课时例 2 4 课时例 3 2 课时整理和复习3 课时三、分类与整理(2 课时)四、100 以内数的认识(9 课时)数数 数的组成2 课时读数 写数2 课时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3 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 课时摆一摆、想一想1 课时五、人民币的认识(4 课时)认识人民币2 课时简单的计算2 课时六、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 课时)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 课时左右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4 课时左右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6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 课时左右七、找规律(4 课时)八、总复习(5 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