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一、阅读解题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二、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1)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2)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 。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
2、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3)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
3、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4)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5)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1、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方法一)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
4、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方法二)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方法三)(7)选择正确的读音。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8)选择恰当的字词。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 1 为依据作出选择。(9)标点符号的作用。1、的作用: 解释说明; 话题的转换; 表示话语的中断; 时间或声音的延续。2、的作用: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3、 “”的作用:直接引用特殊含义强调意思 特定称谓。(10)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 (
5、比较保险)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11)文章的写作顺序。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3、事情发展的顺序。 4、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1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词语/成语:形容(本来的意思)+本文指(结合文章) 。(13)从原文中找句子,问为什么?怎么那么说?答:前三句,后三句。第一类: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1、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2、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
6、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列数字)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3、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第二类:记叙文阅读
7、答题技巧及套路 1、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 (即答题关键点) ,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 、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 )、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 ()、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2、文章体裁 : 诗歌、小说、散文、剧本、说明文、相声 3、 分段的方法: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找各个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4) 总分总(掐头去尾)以
8、写人为主的文章: 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4、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 修辞方法及作用 比喻 语言生动、形象。 拟人 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有趣。 夸张 突出事物特征,引起联
9、想。 反问 加强语气 排比 增强语气,充分抒情。 设问提醒人们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6、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分析:(中心句、过渡句) 1.(中心句)在文首,作用多是统领全文、或引出下文; 2.(过渡句)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启下; 3.(中心句)在文末,作用多是总结全文。 7、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 方法: 1.拆分法 2.换词法 3.必须结合文中环境 8、给文段加标题的方法: () 、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 () 、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个字左右。 9、 学会概括段意、层意。 概括段意、层意可采用下列方法:抓文段的中心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
10、括。用概括法。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总之要求:完整、简洁、明确。 10、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 、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 、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11、重点句理解的方法: (1)结合文中的人物行为谈理解; (2)结合生活谈理解(可以是学过的课文、看过的故事)第三类:写景类文章阅读写作方法指导 一、写景类文章: 写景,也就是描绘景物, 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 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阅读此类文章
11、要注意四点: 1、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2、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3、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4、体会写景文章的思想感情。 写景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 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 一类是描写生活中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课文火烧云 , 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如课文鸟的天堂 。 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写景文章一般有以下几种顺序: 按空间顺序写。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按观察的先后顺
12、序写。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行进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三、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 一是总分结构。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者先总后分再总。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分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总起来说桂林山水美如画。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中一般都有明显的“提示语” ,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变了;或者是观察点移动,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课文林海的五段就分别写了“岭” “林” “花” “联想木材” “联想兴国安邦” 。 四、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课文林海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应把握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