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 1,读图1“2010年浙江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 回答12题。,1有关该市迁入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老年人口多于儿童人口 C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D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 2大量的人口迁入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提高了人口死亡率 B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C减少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D扩大了联姻的地域范围,图2,图 3,读某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图2)和气候变化对该 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图3),回答34题。,3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 A冀 B鄂 C甘 D吉 4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种植总面积
2、缩小 B农作物品种发生明显变化 C春小麦种植向低海拔地区迁移,种植范围缩小 D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升高,种植范围扩大,图 4,读甲、乙、丙、丁四地三种生产要素费用示意图(图4),回答56题。,5某企业集团经过对四地考察后,决定在丁地兴办一家公司,该 公司最有可能是 A钢铁联合公司 B医药研发公司 C食品加工公司 D油漆化工公司 6该企业还决定建一原料指向型的加工厂,其厂址最好在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9图6为高空3000米水平等压线分布图,气压值dcb, a点的大气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时, 其风向可能为 A东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图 7,图6,图7中EPF为球面的一段弧,P为该弧
3、线的中点, 读图回答1011题。 10若0为地心,弧EP与FP分别是晨线和昏线的一段, 则P点在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范围可能为 A90665 B66547 C470 D43235 11若0为极点,OE与OF分别为两条日期分界线的一段, 则北京时间可能 A2时 B18时 C4时 D20时,图2表示中国1978年2006年能源生产重心(区域能源产业产量空间 分布的重心)变化轨迹(不包括港澳台)。完成34题。,图2,31978年2006年中国能源生产重心总体上向 A西南方向移动 B东南方向移动 C西北方向移动 D东北方向移动 4中国能源生产重心轨迹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
4、振 B东南沿海产业结构的提升 C高耗能工业比重的提高 D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表1为某国家四个城市的有关资料。据表回答89题。 8四城市中,夏半年盛行风风向基本相同的城市是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丙、丁,9影响丙地7月降水日数多的主要原因是 A副热带高压控制 B气流受地形抬升 C受海洋西风控制 D受海洋信风控制,图5中M点为晨昏线与经纬线的交点。读图,完成1011题。 10若M点位于单位时段内位移最大的地方,则该点的地方时可能是 A6时 B9时 C12时 D15时 11若M点地方时为0时,且M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为50,则 A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BM点的纬度可能为80 CM
5、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0 DM点距最近的极点约为2220千米,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制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除传统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推动城镇化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表2)。 表2,材料二:2000年与2005年大陆沿海省区城镇化水平及变动幅度(图14)。,材料三: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是浙江省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规划中提出扶持培育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升浙江整体产业层次。 (1)简述20002005年,我国大陆沿海省区(市)的城镇化发展的特点。(6分) (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镇化第一因子的差异。(10分) (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镇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市)三次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4分) (4)简述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自然条件。未来浙江省可以发展哪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