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摄影 盛希贵 自考第一编 新闻摄影基本史论第一章 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一、摄影技术的发明1、摄影技术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暗箱和感光材料。2、 针孔成像 :又称暗室成像,即光直线传播,经过景物,经一小孔进入暗室时,通过反射在暗室墙上形成一上下颠倒的景物影像。2000 多年前中国战国时墨家最早发现此原理。3、发明过程:1)(法)尼赛弗尔.尼埃普斯发明“日光摄影法” (沥青金属板) ,拍摄世界上首张照片窗外景色(鸽子窝) 、牵马的孩子 。2)(法)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法” (碘化银铜板) ,首拍照片为 工作室一角 ,最著名照片为 1838 年巴黎寺院街 ,版权由法政府购买,1839 年 8
2、月 19 日为公认的摄影术诞生日。3)(英)塔尔博特发明“卡罗摄影法” ,自制感光纸拍出负像,为现代摄影术奠定基础。二、应用于新闻传播1、1842 年 5 月比鸥乌、史特尔茨纳于德国拍摄世界上首张新闻照片汉堡大火废墟 ,为世上首次新闻摄影活动。2、1853 年英摄影师罗杰.芬顿拍摄克里米亚战争,运用火棉胶湿版法拍克尔克拉港口刊登在伦敦新闻上。3、1861 年美马修.布雷迪组织战地摄影队拍摄美南北战争,是世界上首次战地新闻摄影。 南北战争刊登在哈佛大学周报上。4、1877 年每日写真报成为首个使用插图的日报。三、摄影技术发展:胶卷 相机 印刷术 传真术 电子及计算机技术1、胶卷发明:1888 年
3、,(美)乔治.伊斯曼创建柯达公司,参照卡罗摄影法发明最早的胶卷。2、相机发明:1914 年,(德)奥斯卡.巴纳克研制世界上首台小型 135 相机“莱卡 leica”。3、印刷术发展:1842 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首用照片代替绘画。1880 年美国霍根发明“照相铜版术”,纽约每日新闻报用此方法印出清晰新闻照片。4、传真术运用:1902 年首用无线电波传送照片,提高了新闻照片的时效性和影响力。5、电子及计算机技术运用:20 世纪 50 年代日本率先引用电子技术,此后数字技术发展迅速,数码相机产生,网络运用普及。四、新闻摄影事业发展1、1904 年英国每日镜报率先刊登以新闻照片为主要内容的新闻。2、1
4、936 年美国亨利.卢斯创办生活杂志全部使用照片报道,开创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样式。 (创刊号封面为福特.佩克大坝)3、1942 年普利策新闻奖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4、1947 年法国布列松、卡帕、西摩创立玛格南图片社。5、1952 年布列松出版决定性瞬间 ,从理论上对新闻摄影进行了探讨和总结。6、1956 年基斯谢勒、本范米伦登克、布拉姆威斯曼 3 位荷兰摄影家成立“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 ,并每年举办比赛,简称“荷赛” ,成为当代水平最高的新闻摄影比赛。五、中国新闻摄像产生和发展1、1844 年广东邹伯奇著格术补 摄影之器记 ,并造出我国首台独立制作照相机。2、1902 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
5、办新民丛报首次使用照片。3、1920 年报刊学者戈公振创立我国首个报纸摄影附刊时报-图画周刊 。4、五四运动后,我国最早新闻摄影机构“中央写真通讯社”成立。5、1907 年上海神州日报刊登李少穆署名的新闻照片,成为首个有名可考的职业摄记。6、1937 年王小亭拍摄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发表于美生活杂志。7、1923 年邵飘萍在其著作实际运用新闻学中首提新闻摄影一词,列为记者必备技能。8、1936 年胡伯州对新闻摄影作最早定义,首次对新闻摄影本质性作出较准确完整的描述。第二章 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一、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1、电影的诞生:1)发现“视觉暂留原理” ;2)1880 美国幕布里奇
6、获得“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及装置”专利权;3)1888 年法国马莱设计出“软片式连续摄影机” ,是最早的摄影机;4)卢米埃兄弟发明活动手摇式摄影机;2、纪实电影的发展:1)1922 年(美)弗拉哈迪拍摄首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 ;2)苏联导演吉加维尔托夫将自己的电影冠以“电影真理报”名称,提出“电影眼睛”理论;3)1926 年约翰格里尔逊(弗拉迪学生 )在其评论中首次使用 “纪录片”一词,创作了漂网渔船 夜邮(摄于 1936 年的世界纪录片史最伟大作品,具强烈艺术感染力)等片,被称为“纪录片之父” ;4)德国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意志的胜利 ,最早采用同期录音;5)20 世纪 60 年代进入变革
7、期, “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出现。 (真实电影是为得到表面下的本质真实,创作者应积极参与拍摄之中,介入被拍摄者中,促使事物本质真实显露。直接电影是创作者不应影响被拍摄者,而是以观察者角度记录,将对被拍者影响降到最低,由观众自己得出结论。 )3、电视新闻摄影的发展:1)1817 年瑞典科学家约恩斯.巴瑞利斯发现硒元素;2)1873(英)约瑟夫梅发现硒元素的光电效应,奠定了电视技术理论基石;3)1884 年德工程师保罗尼普科夫发明首台机械扫描盘; 电视诞生4)1925 年英国贝尔德利用扫描原理研制出首台机械电视机。5)1936 年 11 月 2 日英国 BBC 广播电视开播,视为电视诞生日1)
8、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进入黄金时代,电视新闻见证了 1963 年肯尼迪遇刺、1968 年马丁.路德金遇刺、黑人争取民权运动、越南战争、人类登月等重大历史事件。 电视新闻事业发展 2)1980 年特德.特纳创办 24 小时全天播出新闻的专门新闻频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口播新闻-影片新闻- 电子新闻采集 ENG-卫星传播-数字化网络化变革 电视新闻制作的发展二、中国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1、萌芽期(1938-1957) 起源于早期的新闻纪录电影,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来源;2、草创期(1958-1966) 1958 年 5 月 1 日首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播,9
9、月 2 日正式开播,是中央电视台前身。3、挫折期(1966-1976) 开办了彩色电视。4、发展期(1976-1992)1978 年元旦 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设立,同年(1978 年)5 月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5、繁荣发展期(20 世纪 90 年代后)1997 年为中国电视“直播年” 。第三章 新闻摄影基本理论一、新闻摄影的含义1、 新闻摄影 :是对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是使用包括静态动态等各种摄影手段来记录影像的新闻报道活动。它是以图文结合或声画结合的方式记录新闻事件、传递新闻信息的视觉新闻传播活动。2、新闻摄影内涵:1)是一种新闻传播活动;2)拍摄对象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新
10、闻形象;3)表现方式图文并茂视听结合;4)目是在于记录新闻传播信息。二、新闻摄影的特性与功能1、新闻摄影特性:1)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避免失真应做到具体真实(即拍摄对像及内容应真实不虚构) ,还应做到总体真实(即所拍对象及角度应具典型性和代表性,能说明和反映人物真实性格和事物真实面貌) ;2)形象性:用影像传递信息,为受众提供直观视觉形象;3)时效性;4)现场性;5)典型性;2、新闻摄影功能:1)传播功能;2)认知功能;3)文献功能;4)审美功能。三、新闻摄影种类1、静态新闻摄影(报纸杂志网络等平面新闻摄影) 、动态新闻摄影(纪录电影电视新闻网络手机等活动新闻摄影,以电视新闻为主) 。1
11、.1、静态新闻摄影分类:1)根据新闻事件性质分类:可预知新闻、非事件性新闻、突发性新闻;2)根据摄影体裁和报道形式分类:图片新闻、特定性新闻摄影报道、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插图照片。3)根据新闻内容和题材分类。1.2 电视(动态)新闻摄影分类:消息类、专题类、评论类、电视新闻直播。1)消息类电视新闻摄影特点:快速及时、短波精悍、信息量大、取材广泛、生动活泼。2)消息类电视新闻摄影要求:应做到用事实说话、用画面说话、要考虑电视画面特性、应突出新闻现场、应重视细节捕捉。3)电视新闻专题摄影要求:注重选题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注重对观众的针对性、要注重纪实风格、注重表现手法多样性。4)电视新闻评论形象化的主
12、要体现:选题形象化、论据形象化、论证过程形象化。5)电视新闻评论摄影要求:重视对事实取证用事实说话、重视多角度取材、重视出镜记者和主持人的作用。6)电视新闻直播:分为演播室直播和新闻现场直播。7)电视新闻直播按节目形态分类:突发事件现场直播、策划类现场直播、现场实况转播。8)电视新闻直播的特点:不可预知和偶然性、现场同步性、信息原生态、过程体验。四、电视新闻摄影的创作方法1、新闻摄影拍摄方法:抓拍、摆拍、偷拍。1) 抓拍 :指摄影记者深入新闻现场,充分利用现场自然环境,在不干涉不影响被摄者情况下,抓取被摄者最自然生动真实的瞬间。 (德国新闻摄影先驱埃里克.萨洛蒙利用小型相机专门抓拍政治人物肖像
13、。)2)抓拍的意义:可提供真实客观的形象、可使被摄对象更加自然生动、具有强烈现场感、能提供更全面信息、提供抓拍有助于提高记者自身素质。3)抓拍的共性要求:突出画面主体、有创新意识、使作品具有情感。4) 摆拍 :通过人为方式对被摄对象进行组织调整,在画面中建立秩序,以达到拍摄者预期的拍摄效果的拍摄手段,是摄影记者据自己设想对现实生活和被摄对象进行干涉和摆布。5) 偷拍 :摄影记者在被摄主体未发觉的情况下进行拍摄。2、 决定性瞬间 :1)1952 年(法)布列松出版著作,从理论上对新闻摄影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他提供抓拍,并提出了自己摄影的美学观念“对我来说,相机就是素描簿,一种直觉和自发的工具,套句
14、视觉术语说它主宰着怀疑和决定同时并生的瞬间(指被摄者) 。 ”(布列松认为,生活中每个事件都有其决定性时刻,这时刻来临时环境中的各元素会排列成最具意义的几何形态,此形态最能显示该事件的完整面貌。 )2)三层含义:A 是画面构图最完美最协调 的状态;B 是最能说明画面内容的瞬间;C 最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真实的瞬间(布列松说摄影意味着将一个人的头眼心放在同一轴心上的视觉形式精密组合) 。在决定性瞬间抓拍的照片,画面构图完整,内容准确,思想深刻,是新闻摄影抓拍的高超境界。3)不同理解:A 对被拍摄者起决定性作用的时刻; B 拍摄者抓拍时思考和行动的时刻;C 拍摄者寻找表达自我观点的最佳角度并抓拍的时刻
15、。4)如何捕捉决定性瞬间:1)要求摄影记者必须有出众观察力判断力;2)要求摄影记者必须全神贯注,随时做好拍摄准备;3)要求摄影记者具深刻预见性和洞察力。五、新闻摄影工作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党性原则、群众性原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六、新闻摄影记者素质:政治理论素质、职业素质、专业素质。七、新闻摄影伦理道德:1、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2、他人权利与公共利益:是否适合拍摄、是否适合刊登(当意识到将要发表的照片会对公民个人造成伤害或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影响时,应慎重行事。 )3、帕帕拉齐现象(原指发现蚊子声音的虫子,现指自称帕帕拉齐的记者罗恩盖尔拉跟踪偷拍杰奎琳使其提出诉讼而产生的以拍摄明星隐私为职业的
16、黄色小报记者,后成为狗仔现象代名词。 )八、新闻摄影法律法规1、名誉权:指公民对自己人格品质道德和社会评价,法人对自己信誉宗旨等享有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2、肖像权:指肖像主体对自己肖像的支配与控制权。西方将其列入隐私权,侵权要素包括使用了被摄者可辨认影像、以营利为目的、进行了公开传播;3、隐私权:指公民依法享有保护私人生活秘密不受侵犯的权利,侵权行为包括:干涉影响私人生活,使被拍摄对象失去心理和生活安宁,未经允许进入私人场所进行拍摄,未经同意擅自使用属于个人隐私的影像或在公布其影像过程中公布他人隐私。4、著作权:又称版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是目前我国与新闻摄影相关的法律中最完备的一种。九、如何
17、避免侵权:慎重对待并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诚实工作态度,在传播前应征得对方同意,尊重对方意愿、人格、隐私,把握好拍摄采访尺度,寻求更好的平衡点进行拍摄,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第二编 图片新闻摄影第一章 图片新闻摄影器材及使用一、传统相机1、各时期主流相机及性能特点:1)1882(德)铜版刻版师乔治梅森巴赫发明影印技术;2)20 世纪 50 年代 4X5 英寸 SPEED GRAPHIC 相机是新闻摄影领域标准相机;3)1914 年德国奥斯卡巴纳克的首台莱卡相机问世;4)1927 年蔡司伊康公司推出大光圈镜头相机;5)20 世纪 50 年代后,35 毫米胶片的小型相机开始普及流行。2、与摄影相关的主
18、要胶片相机功能:1)自动对焦:相机对准被摄体后,对焦系统自动测量其距离,并自动调整镜头,使被摄体处于焦点位置;2)曝光:A 指光学镜头吸引景物发出的光线,使它通过镜头光孔汇聚投影在感光材料上或投射在光导材料上,并记录在胶片或录像磁带上,从而获得可视的影像。B 自动曝光模式:程序自动曝光、光圈优先曝光、快门优先曝光。3)测光:模式包括单点测光、矩阵式测光、中心重点平均测光。二、数码相机1、数码相机与传统胶片机的优劣比较:1)在制作工艺与成像原理上的区别:A 数码相机:感光器分为 CCD 和 CMOS 两类,作用是把影像的光信号转为电信号并分别寄存,在外加扫描信号的作用下传输出去,最后经各种运算转
19、换为图像的数码文件;B 胶片相机:成像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2)在图像质量上的区别:A 数码相机:由镜头、传感器、光电转换器及色彩管理系统等多方面综合体现,清晰度由影像传感器的CCD 像素数决定。B 胶片相机:取决于镜头和胶卷,清晰度则由银盐颗粒精细决定。3)在存储和传输方式上的区别:A 数码相机:以电子图像方式进行存储,容量大、成本低、轻便易携、存储与传输快速。B 胶片相机:以胶片形式存储,成本高、体积重不易携、冲印传输慢。2、与新闻摄影相关的数码相机功能:1)白平衡调整:即正确还原物体色彩。包括:自动白平衡调整、预设白平衡调整、手动白平衡调整。A 白色卡片一张,放置于一个手臂距离,其大小以能填
20、补整个取景框为准;B 拍摄时举起白色卡片,让光线落在卡片上,将其当作拍摄对象;C 镜头对准卡片,让其清晰充满整个画面后按下白平衡按扭;D 当按下对话框中 OK 键时,相机会记录下正确白平衡,以便随后平衡光线;F 多数相机可保存这个设置,以后碰到类似情况只需将表盘拨到自定义状态即可。2)数码相机存储的性能指标:存储速度 、存储容量。3)数码相机存储卡类型:CF、SM、SD、MMC 、MS、XD 等。4)数码相机存储格式:非压缩格式、无损压缩格式、有损压缩格式、TIEF 图像文件格式、RAW 格式、JPEG 文件格式、EXIF 格式、FPX 格式、其它格式。三、辅助设备及其使用1、相机辅助设备:闪
21、光灯、三脚架、独脚架、快门线、数码伴侣、读卡器、笔记本电脑、滤镜。第二章 图片新闻摄影业务一、摄影记者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1、专职摄影记者职责:1)拍摄图片稿件;2)积累资料;3)关注文字报道;4)重视外联。2、专职摄影记者作品考评原则:1)是否具时效性;2)是否包含有效信息有无缺失;3)视角是否独家独特;4)摄影技术是否运用得当,画面布局有无特色;5)画面情趣性如何;6)能否触动阅读者内心情感。二、图片新闻摄影的后期工作1)图片编辑;2)传输与发稿;3)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1、图片编辑:1)有所为(剪裁/加减光/去污/改变色差) ,有所不为(修改内容/拼接/改变信息/ 误导读者) ;2)恰当剪
22、裁;3)图片编辑如何挑选合适的照片:是否与主题相符、是否更能吸引读者眼球、是否有新鲜元素、是否能与其他的照片很好的搭配、是否符合版面设计安排。4)图片编辑软件运用。三、摄影记者与图片编辑1、对摄影记者的要求:1)拍摄图片时应注意“职业意识/镜头感/ 决定性瞬间/人情味/编辑(市场) 意识/服从图编和责编要求” ;2)具独立挑图能力;3)会运用图片处理软件;2、对图片编辑的要求:1)选择图片时应注意“技术质量/视觉表现/ 传播价值/完整性/版面监控/尊重摄影记者专业/注意沟通” ;2)应具备素质 “新闻敏感/ 影像知识 /充满热情” ;3)将图片作用发挥到最大。第三章 不同题材的图片新闻摄影一、
23、突发性新闻1、突发新闻事件的信息来源:1)新闻热线;2)培养线人;3)其它媒体;4)其它方式。2、面对突发新闻事件摄影记者应具备的素质:1)有极强新闻敏感度,价值和视觉判断有赖于平时修养和对突发事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践;2)准确把握突发新闻事件摄影的本质特征,才能拍出精品瞬间;3)有纯熟的摄影技术。3、拍摄悲剧事件从哪些方面入手:1)获取事实;2)抓拍瞬间;3)珍贵画面出现的时间。二、非突发性新闻1、拍摄社会生活新闻的注意事项:1)关心生活;2)选择切入点;3)富有情感;4)享受乐趣;5)熟练获得决定性瞬间;6)解决问题,引起重视;7)挖掘深层次的东西。2、拍摄会议新闻注意事项:1)推陈出新、
24、一针见血。2)拍摄会议新闻如何推陈出新:找到合适的位置、使用恰当的技巧、拍出变化拍出问题。三、新闻人物肖像1、 新闻人物肖像 :指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合乎情理的判断理解,使用现场光或现有光,一般在不干涉被摄对象的条件下,表现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面貌和气质的摄影。2、拍摄方法注意事项:1)如何接近被摄对象:单兵作战,不一窝蜂出现;用眼神去交流;使用短焦距镜头;试做对方喜欢的事情;获得对方许可。2)让拍摄对象与摄影记者互动:熟悉环境;语言交流;营造拍摄氛围;做足准备功课。3)人物肖像用光的注意事项:A、光的强度:光具有强度、质量和颜色三个主要性质,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光的强度。B、
25、光的质量:包括直射光和散射光,直射光的特点是强烈耀眼、反差大,能造成清晰突出的阴影;散射光的特点是比较柔和、反差小,能造成灰色、模糊的阴影,或没有阴影。C、光的色温:色温决定色彩还原效果。D、光的角度:包括顺光、侧光、逆光和剪影(逆光的强度越大,人物轮廓感越强。拍摄逆光人像时,记者通常会选择将光源隐藏在人物背后。 )逆光和剪影的代表作品:冻僵的水兵大卫道格拉斯邓肯,选择了水兵右前方 45 度角拍摄,人物立体形象跃然纸上;纽约州州长艾略特斯皮策选择双光源进行布光的方式,使该大头照布光效果十分出色。E、眼神光:是新闻人物肖像摄影最关键的用光。3、新闻人物的群像拍摄的注意事项:1)环境、背景、站位、
26、拍摄方式都可能对群像的优劣形成重要影响。2)记者拍摄时多使用广角镜头,此时要注意不要让画面发生变形,还要确保每人在画面中都是清晰的,不要有太大或太小的景深效果。3)好的群像拍摄并不需要美丽的人物,需要的是摄影记者的视觉发现、艰苦的准备工作、先见之明还有创造。四、特写照片特点:1、新颖独特;2、趣味性;3、人情味;4、不准时的新鲜感。五、体育摄影1、影响快门速度的因素:1)被摄体实际运动速度(正比) ;2)被摄体的运动方向(正比) ;3)被摄体与相机之间的距离(反比) ;4)摄影镜头的焦距长度:焦距越短主体影像越小,穿越画面所需时间越长,快门速度就可慢些;焦距越长主体影像越大,穿越画面所需时间越
27、短,快门速度就可快些。5)追随拍摄;6)光圈的考虑。第三编 电视新闻摄影第一章 电视新闻摄影基本理论一、电视新闻摄影的本质特征:1、忠于生活的纪实性;2、声画一体的真实性;3、现场取材的线性和不可重复性;4、虚拟体验性;5、画面的思想倾向性;6、画面内涵的丰富性;7、画面的艺术性和创造性。二、电视新闻摄影的美学追求:1、挑战时空极限第一现场(包括第一时间、第一空间) ;2、自然之美关键的段落和过程:保留关键的段落和过程完整的声画素材在日常电视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3、画面的个性与信息;4、表意 会说话的摄像机:1)如何用摄像机叙事:A 大的环境与小的细节:重视大环境,把握小细节;B 浓妆与淡抹:
28、做到主次分明,突出主题;C 显与隐:通过显的画面形象,去引导思考领悟隐的观点倾向。2)摄像机论证;3)摄像机抒情;4)摄像机评论。第二章 不同体裁的电视新闻摄影一、电视新闻体裁划分:消息类、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类、深度报道类、评论类。二、消息类报道1、特点:时间短、拍摄地点和环境单一、分可预见式和突发性。2、要求:快、大、全、短、把握变与不变。三、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1、特点:系列报道讲究镜头语言的统一风格;突出各自特色,寻求具视觉冲突力和说服力的典型画面;充分考虑画面的艺术性和造型美感。2、要求:讲究画面现场感和真实感;需捕捉关键画面,精确实现事件的连续性;讲究画面对比性和相关性;摄影师具预见性
29、。四、深度报道类1、特点:长(时间长度长跨度长) ;深(传达思想深事件挖掘深) ;表现手段多元化;新闻事件故事化情结化。2、要求:1)强烈的细节意识;2)充分发挥两极镜头的探索性;3)最大程度地发挥摄像机的形象叙事特点;4)镜头要注意保护某些被采访对象,也包括采访记者本身。五、评论类1、特点:述评结合;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导向性强。2、要求:镜头叙事全面客观真实;适度发挥摄像机的情感表达力量;镜头内容深刻简练。第三章 电视新闻摄影实务一、电视访谈的拍摄1、电视访谈的景别:1)以中景近景为主,特写画面为辅,远景全景较少;2)为便于后期制作,应随着话题或时间变化而转换画面景别,使各景都有一定比例。
30、3)为保上下镜头组接顺畅,注意保持镜头焦距的统一。2、电视访谈的拍摄角度:1)以斜侧面角度为主,基本属于 3/4 人面像;2)被访者视线应向记者方向。3、过肩镜头拍摄:1)前景中的人物只需保留 1/3;2)拍过肩镜头的焦距不可过短,应采用标准镜头焦距段或长焦镜头焦距段;3)一般应注意从个子较高或位置较高的人背后拍摄,回避从较矮或较低的人物背后拍摄,以免造成前景显得过分高大而主体人物成像过于渺小,不利于突出主体,有碍于人们对主题的关注。4、背景环境处理。5、空镜头、反打镜头、插入镜头的拍摄。6、演播室谈话节目。7、根据谈话内容拍摄画面。8、特殊对象访谈的拍摄。9、声音的录制。10、其他需要注意的
31、问题。二、出镜记者的拍摄1、固定镜头:光线、背景、位置、角度、景深。2、运动镜头(出镜记者保持平衡运动):1)记者走位与文稿长短需配合;2)走位路线要确定,便于摄像掌握正确构图;3)记者走位时注意脸上的光线变化和亮度是否达到拍摄要求;4)根据主体运动变化调整构图和焦点,并注意与记者的现场解说在时间上配合。三、出镜记者原地不地:1)推镜头是为呈现画面重点,通常是记者介绍新闻主体背景概况,再在其引导下将镜头推至主体。2)拉镜头是为了展示主体所处环境,常用于结尾处,通常是介绍完主体情况后拉出全景,由记者作总结解说。3)新闻场景范围过大时就采用摇镜头,带出强烈现场感。四、双机(或多机)拍摄方式1)同一
32、场景的双机(或多机)拍摄;2)异地同时的双机(或多机)拍摄。五、DV 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1、专业 DV 的技术优点:1)专业 DV 一般拥有专业的 3CCD 进行光电转换,拥有数字化的菜单和专业按扭 ,为实现专业拍摄提供了有效工具。2)专业 DV 摄像机在音频方面的专业设计也独具匠心。3)在图像输入输出接口上具备标准的 IEEE1394 数字接口、S-Video 和模拟复合接口,实现和笔记本电脑构成灵活的移动非线性编辑系统。4)在系统兼容和通用性方面,能够通过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控制,上传下载节目,同时受到非编软件公司的软件协议支持,可为客户提供更多的灵活的移动非编系统,同时利用网络进行传输。11、专业 DV 的技术缺陷:1)画质:高清 DV 画质都无法与广播级数字摄像机相比,在操作中对画面细部调整也存在诸多不便,大大影响了画面质量,在拍摄对画面要求细致的节目时就难以符合要求。2)色彩失真:DV 在光线过亮或过暗的情况下各种能力降低,会丧失颜色正确还原能力。3)对比被强化、暗部和亮部的纹理丧失问题,由于 DV 宽容度低,较难避免局部曝光不合适的问题。4)镜头成像景深不明显,画面中主体前后景物难以虚化,不利于产生虚实对比、简化背景和突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