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架桥机施工安全检查内容及标准编号 项目 检查内容及标准 检查情况1.1操作人员机组人员1、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操作人员应熟悉掌握“架桥机安全操作规程”“起重吊装十不吊”、桥机技术性能及有关参数、掌握桥机专项施工方案、了解桥机施工的“危险源辨识”、熟悉本项目的“应急救援预案”、了解项目部有关制度及相关工作流程;3、作业前须对架桥机、吊具等做例行检查,发现桥机故障能自行修复的自行修复,不能自行修复的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有关人员,并如实填写日检记录。了解检查作业现场及被吊物的情况,工作中发现危及桥机施工的安全隐患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立即将安全隐患报告现场负责人和安全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有
2、关人员。1.2 指挥1、吊装作业应专人指挥,分工明确;2、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间应有明确的指挥信号;3、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须配置对讲机;4、指挥人员不得违章指挥,操作人员不得违章作业。1.作业人员1.3 安全用 品1、作业人员、辅助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2、高空作业人员如没有防护栏必须系好安全带;3、配备必要的安全绳,灭火器材。2作 2.1特殊施工环境架梁作业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经相关部门审批,作业人员持有方案,并严格执行方案确保桥机施工安全。编号 项目 检查内容及标 准 检查情况措施2.2与输电线路安全距离起重机的任何部位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2.3 起重量 标志 起重
3、机明显部位应有清晰的额定起重量标志。2.4 安全标 牌 架桥机显著位置应有“十不吊” 、“操作规程”标牌。2.5与固定物体的安全距离人需要到达的部位,固定物体与运动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 0.5m,无人到达的部位,安全距离不小于 0.1m,如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措施。业环境及外观2.6 通道、梯子在架桥机主梁内部铺设通道时,所垫木板或竹板必须结实,不能有腐朽,且固定可靠,能确保行人的安全;在桥机主梁上设置通道应保证人员安全、方便到达,任何地点的净空高度应不低于 1.8m,其梯子、 栏杆和走台均应符合 GB6067-85 的有关规定。3.金属3.1 金属结构状况主要受力构件不应整体失稳、严重塑性
4、变形和产生裂纹:1、整体失稳时不得修复,应报废;2、塑性变形使机构不能正常运行,如不能修复应报废;编号 项目 检查内容及标 准 检查情况3、额定载荷时主梁跨中的下扰值达到 S/700 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4、桥机主梁旁弯值超过 S/2000 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5、发生锈蚀或腐蚀超过原厚度的 10%时应报废;6、产生裂纹应修复,否则应报废。3.2 金属结构联接金属结构的连接焊缝无明显可见的焊接缺陷。螺栓或铆钉连接不得松动,不应有缺件、损坏等缺陷。高强度螺栓连接应有足够的预紧力矩。主梁销轴、支腿销轴应无退出,开口销齐全并规范安装,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安装规范。结构3.3主梁腹板的局部平整度
5、主梁腹板、下悬不应严重变形不平,在离受压区翼板 H/3 以内不大于 0.7,其余区域不大于 1.2。4.1 轨距偏 差 桥机上主梁、天车等轨距偏差不得超过3mm,前后横移轨道必须保持平行的轨距偏差(小于 2cm),横移轨道必须保持水平偏差(小于 2cm),4.2 轨道接头间隙 轨道接头间隙不大于 2mm,轨道接头的高低差不大于 1mm,侧向错位小于 1mm。4.3 轨道规定状况 主梁、天车、各横移 轨道螺栓和压板、 夹板、不 应缺少,压板、 夹板固定牢固,垫片不得窜动。4桥机轨道4.4 轨道挡 在轨道端部应有牢固的止挡,止挡必须在有效的范围内。编号 项目 检查内容及标 准 检查情况块4.5 轨
6、道缺 陷 轨道不得有裂纹、严重磨损、变形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轨道接头下方必须支垫牢固。标记和防脱钩装置吊钩应有标记和防脱钩、防销轴串动装置,不允许使用铸造吊钩。5.1 缺陷和断面磨损量吊钩不应有裂纹、剥裂等缺陷,存在缺陷不得补焊。吊钩危险断面、销轴直径磨损不得大于原尺寸的 10%。钢丝绳选用、安装状况及绳端固定钢丝绳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与滑轮和卷筒相匹配,并正确穿绕。绳端固定应牢固可靠。压板固定时,压板不得少于 2 个(电动葫芦不得少于3 个)。卷筒上的绳端固定装置应有防松或自紧性能。金属压制接头固定时,接头不应有裂纹,锲块不应松动,不应有裂纹;绳卡固定时,安装正确,绳卡数量应满足相关
7、安全要求。钢丝绳安全圈数除固定钢丝绳的圈数外,滚筒上至少要保持 3 圈钢丝绳作为安全圈。5主要零部件与机构5.2钢丝绳润滑 钢丝绳应润滑良好,禁止与金属结构摩擦。编号 项目 检查内容及标 准 检查情况钢丝绳缺陷钢丝绳不应有严重锈蚀、扭结、压扁、断股、笼状畸变、断芯等变形现象, 钢丝绳不应有电焊烧蚀变色的缺陷。直径磨损 钢丝绳直径减少量不大于直径的 7%,钢丝绳钢丝磨损到 40%必须报废。断丝数 钢丝绳断丝数量应不超过报废标准(一个捻距内断丝数超过总丝数的 8%应报废)钢丝绳绳卡钢丝绳的绳卡是否按规范安装,14 以下的钢丝绳绳卡不少于 3 个,14以上 22以下 钢丝绳绳卡不少于 4 个, 绳卡
8、压板方向应朝向长绳一侧,即主绳一侧,绳卡间距按钢丝绳直径的 6 倍设置。滑轮选用 滑轮直径的选取不应小于规定数值。轮绳直径比应大于 20 倍。滑轮缺陷滑轮应转动良好,出现下列情况应报废:a 出现裂纹、轮缘破损等损伤钢丝绳的缺陷b 轮槽壁厚磨 损达到原壁厚的 20%c 轮槽底部直径减少量达到钢丝绳直径的 50%或槽底出现沟槽。5.3滑轮防脱槽装置应有防止钢丝绳脱槽的装置,且可靠有效。5.4 制动器 动力驱动的起重机每个机构都应装设制动器,起升机构的制动器应是常闭编号 项目 检查内容及标 准 检查情况设置 的。各部驱动电机应是常闭的。制动器零部件制动器的零部件不应有裂纹、过度磨损、塑性变形、缺件等
9、缺陷。液压制动不应漏油。制动片磨损达到原厚度的 50%或露出铆钉应报废。制动轮与摩擦片制动轮与摩擦片之间应接触均匀,且不能有影响制动性能的缺陷或油污。制动器调整 制动器调整适宜,制动平稳可靠。制动器缺陷 制动轮应无裂纹,不得与摩擦片的铆钉产生划痕减速器连接与固定地脚螺栓、壳体联接螺栓不得松动,螺栓不得缺损。5.5 减速器工作状况工作时应无异常响声、振动、发热和漏油5.6 开式齿 轮 齿轮齿合应平稳,无裂纹、断齿和过度磨损;齿厚达原厚度的 20%应报废。5.7 车轮缺 车轮不应有过度磨损,轮缘磨损量达原厚度的 50%时或踏面磨损达原厚度编号 项目 检查内容及标 准 检查情况陷 的 15%时应报废
10、。5.8 联轴器 零件无缺损,联接无松动,运行时无剧烈撞击声。卷筒选用卷筒直径的选取不应小于规定的数值,多层缠绕的卷筒,端部应有比最外层钢丝绳高出 2 倍钢丝绳直径的凸缘5.9卷筒缺陷 卷筒壁不应有裂纹、变形、过度磨损的缺陷6.1 液压油 泵1、液压油泵油压表应工作正常,无损坏2、液压油油量应符合要求,液压油不应有变质情况;3、液压油泵双向液压锁工作可靠4、液压油管(软管)无破损、老化现象。油管接头锁卡应齐全有效,油管接头处无漏油现象。6.2 液压油 缸 1、液压油缸加载后无内卸现象,液压油无外渗现象;2、液压油缸双向液压锁工作可靠;6.液压系统6.3油缸支撑钢结构油缸支撑钢结构应无裂纹,无塑
11、性变形现象。7电气7.1电气设备及电气元件1、构件应齐全完整,机械固定应牢固,无松动;传动部分应灵活,无卡组;绝缘材料应良好,无破损或变质;螺栓、触头、电刷元件应与供电电源和工作环境经及工况条件相适应。编号 项目 检查内容及标 准 检查情况2、各机构电机、风扇罩完好,制动灵敏可靠。7.2电源线路绝缘电阻插头插座额定电压不大于 500V 时,电气线路对地绝缘电 阻:a. 一般环境中不低于 0.8M,b. 潮湿环境中不低于 0.4 M,c. 电源线不应有破损、老化、裸露、挂擦 现象。d. 插头插座不应有破损带电部位裸露等现象。7.3 总电源配电箱起重机供电电源应设总电源开关A、 总电源开关应具有漏
12、电保护功能;B、总电源电压偏差不大于5%;C、 开关设置在靠近起重机且地面人员易于操作的地方;D、 开关出线端不得连接与起重机无关的电气设备;E、配电箱应专用,不能与其他设备混用。电气隔离装置电气隔离装置起重机上低压的总电源回路宜设能够切断所有动力电源的主隔离开关或其它电气隔离装置时,总电源开关应有隔离作用。7.4 总电源回路的短路保护总电源回路的短路保护起重机总电源回路至少有一级短路保护。短路保护应自由动断路器来实现。自动断路器每相均应有瞬时动作的过电流脱扣器,其整定值应随自动开关的型式而定。编号 项目 检查内容及标 准 检查情况失压保护起重机上总电源应有失压保护。当供电电源中断时,必须能够
13、自动断开总电源回路,恢复供电时,不经手动操作, 总电源回路不能自行接通。零位保护零位保护起重机必须设置零位保护(机构运行采用按钮控制的除外)。开始运转和失压后恢复供电时,必须先将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后,该机构或所有机构的电动机才能启动。过流保护机构的过程保护起重机上的每个机构均应单独设置过流保护。交流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可采用过电流继电器。笼型交流电动机可采用热继电器或带热脱扣器的自动断路器作过载保护。保护笼型交流电动机的热继电器整定值不大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 1.1 倍。7.5 照明如确需要晚上作业情况,现场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否则严禁进行架桥机作业。固定式照明装置的电源电压不得大于 220V。可移
14、动式照明的电源电压不应超过 36V。7.6 信号和 电铃起重机总电源开关状况在司机室内应有明显的型号指示。起重机(手电门控制除外)应设有示警音响信号(电铃),并且在起重机工作场地范围内应能清晰地听到。7.7 电气设 电气设备的接地编号 项目 检查内容及标 准 检查情况起重机上允许用整体金属结构做接地干线,金属结构必须是一个有可靠电气连接的导电整体。如金属结构的连接的非焊接处时,应另设接地干线或跨接线。起重机上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变压器铁芯及金属隔离层、穿线金属管槽、电缆金属保护层等均应与金属结构间有可靠的接地联接。备的接地金属结构的接地a. 当起重机供电电源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
15、系统时,整体金属结构上的接地型式应采用 TN 或 TT 接地系统。b. 零线重复非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大于 4;c. 零线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大于 10;d. 采用 TT 接地系统时,起重机金属 结构的接地 电阻与漏电保护器作电源的乘积应不大于 50V。8.1 高度限 位器 起升机构应设起升高度限位器,功能可靠、有效。8.2 行程限 位器 起重天车行程限位器,可靠有效。整机横移限位,可靠有效。8.3 防风装 置 露天工作的起重机应装设夹轨器、或铁鞋等防风装置。其零件无缺损,工作有效。8安全装置8.4 缓冲器 大、小运行机构或其轨道端部应分别设缓冲器和端部止挡,缓冲器与端部编号 项目 检查内容及标
16、准 检查情况和端部止挡止挡与另一台起重机运行机构的缓冲器应对接良好。端部止挡应固定牢固,两边应同时设接触缓冲器8.5 扫轨器 大车轨道设在工作面或地面上是,起重机应设扫轨板;扫轨板距轨面应不大于 10mm。8.6 紧急断电开关 起重机必须设置紧急断电开关,在紧急情况下,应能切断起重机总电源。紧急断电开关应是不能自动复位的,且设在司机操作方便的地方。8.7 防护罩 起重机上外露的有伤人可能的活动零部件均应装设防护罩。露天作业的起重机的电气设备应装设防雨罩。9.1 空载试 验 各种电气装置工作可靠有效;各机构运转正常,制动可靠;操作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正常;大、小车沿轨道全长运行无啃轨现象。9.2
17、额载试 验各机构运转正常,无啃轨和三条腿现象。静态刚度要求如下:对 A1A3 级不大于 S/700;对 A4A6 级不大于 S/800;对 A7 级不大于 S/1000;悬臂端部大于 L/350.试验后检查起重机不应有裂纹、联接松动、构件损坏等影响起重机性能和安全的缺陷。9试验9.3 动载试 验起吊 1.1 倍的额定载荷,安装工作循环和电动机允许的接电持续率进行起升、制动、大小车运行的单独和联动试验,延续不少于一小时。起重机的各运行机构不应损坏,无异常响声、振动、 发热和漏油,联接无松动。10. 10.1 过孔过孔前需将架桥机主梁调平,不应再负坡状态下过孔,主梁水平度必须保持在水平线上,即前端
18、比后端高,坡度调整在 00.5%之间,也不 应在桥机编号 项目 检查内容及标 准 检查情况处于较大正坡情况下过孔。10.2前、中或后横移轨道平行度架桥机过孔后,应调整前横移轨道与横移轨道(或后横移轨道)使两轨道平行,两轨道端头的轨距差不大于 2cm。10.3横移轨道水平度架桥机前横移轨道、后横移轨道应安装水平、误差不超过 2cm。10.4 主梁水 平度 架桥机过孔后,吊梁前须将主梁调平,架桥机水平度调整在 00.5%之间(主梁前端高后端低),或根据桥机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10.5 支腿垂 直度 各支腿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5cm10.6 枕木垛架桥机前、后横移轨道,以及各前、中、后托用枕木不得腐朽
19、,枕木垛应坚实牢固,与相应的承受力匹配,枕木垛与枕木垛之间的距离不能过大(50cm以内),应根据承载力和轨道的抗弯模量确定,安全系数不得大于 1.7,边梁上枕木垛应比其他枕木垛更加坚实牢固,边梁梁勒上必须密铺。枕木垛支垫中心应与支腿中心重合。枕木应按井字架搭设架桥机使用情况10.7 梁体焊 接 为了确保架桥机的安全运行,作业前需对已吊桥跨横向焊接加固:a. 过孔准备作业前应将已安装桥跨横隔板钢筋焊接;编号 项目 检查内容及标 准 检查情况b. 吊边梁前,必须对次边梁与其他梁进行焊接。c. 安装在滑动支座上的 T 梁,桥机吊装到位后,立即将就位的 T 梁与后端 T 梁 进行焊接,支撑牢固后方可脱钩。采用轮式运梁炮车运梁时,运梁道路应压实平整,横坡不超过 2%、纵坡不超过 5%。10.8 运梁轨道铺设 运梁炮车的制动系统齐全有效;运梁炮车转向系统灵敏有效;运梁炮车传动系统灵敏有效;车架无变形,各部位连接可靠;10.9 T 梁加固 运梁平车(炮车)上的梁体捆绑牢固、支撑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