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 原子的构成 离子,问题导学,新知学习,课堂反馈,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问题导学,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知识点一 原子的构成,新知学习,1.原子的构成,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说明 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电荷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 不是所有原子中都含有中子。,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探究点一 原子的构成,情景展示1,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荷的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
2、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极少数粒子好像碰到了不可穿透的坚硬质点而被弹了回来。,问题探究,思考交流,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请你猜测撞击后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原因。,归纳提升,课堂速记,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由现象说明原子不是实心球体;由现象说明原子中有一小的质点且带正电荷,导致了粒子偏转;由现象说明这一小的质点不仅带正电,而且质量比粒子质量大得多。,情景展示2,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问题探究,思考交流,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观察原子的结构模型,你能归纳出原子的内部结构吗?,归纳提升,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课堂速记,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核心一 原子的构成,例1 2017常州 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A B C D,D,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例2 2017自贡 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
4、外电子数为( ) A24 B58 C82 D140,B,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解析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方法点拨】记住原子结构的一些规律: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原子核中不一定有中子。,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知识点二 离子,1.在化学变化中,电中性的原子因_或_电子而成为带电荷的微粒,这种带电的微粒称为_。,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离子,得到,失去,说明 原子和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相互转化。,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分类 (1)阳离子:带_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钠离子_(写出离子符号)。 (2)阴离子:带_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5、,如氯离子_(写出离子符号)。,Cl,正,Na,负,负,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3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在上述过程中,钠原子因失去1个电子而带上1个单位的_电荷;氯原子因得到1个电子而带上1个单位的_电荷。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与氯离子相互作用就形成了_。可见,_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离子,正,负,氯化钠,图315,探究点二 离子的形成,情景展示,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问题探究,思考交流,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这个过程中氯原子和钠原子有什么变化?,归纳提升,课堂速记,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钠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体积减小;氯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
6、体积增大。,继续探究,思考交流,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为什么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归纳提升,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小于8的原子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再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物质。,总结归纳,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通过比较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大小确定微粒的类型。当微粒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微粒呈电中性,是中性原子;当微粒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微粒是阳离子;当
7、微粒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微粒是阴离子。,课堂速记,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核心二 离子的形成,例3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图31730,解析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会得失电子变成离子,比较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大小,即可判断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微粒种类。,【方法点拨】在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为原子;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为阳离子。,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知识点三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核外的_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在含_个电子的原子中,根据核外电子运动区域_不同,可将核外电子运动的区域划分成不同的_。,第1节 构
8、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图316,电子层,电子,多,离核远近,探究点三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景展示,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问题探究,思考交流,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上图是原子纵切面的示意图,你觉得如何表示原子结构才更简洁?,归纳提升,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原子结构应能简捷表示出原子的结构特点: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层数、各电子层上相应的电子数等。,继续探究,思考交流,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下图是原子结构示意的演变过程,你能解释最终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组成的含义吗?,归纳提升,课堂速记,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通常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小圆圈和
9、圆圈内的符号和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它决定原子的种类;最外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它与化学性质关系密切。,核心三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例3 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318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图318,(1)图中硫原子的核电荷数Z_;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_(填数值),则与氯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 (2)此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条:_,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氟原子,16,7,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或同一列中,原
10、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解析 从所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通常较少,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通常比较多,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可见,原子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而根据题给信息,总结归纳规律,则要求学生仔细读图,从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等角度分析得出横行和纵行的规律。,【方法点拨】在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各层上的电子数。,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节 构成
11、物质的基本微粒,原子,原子核,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质子核),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物质,原子,离子,静电作用,Na Cl,得、失电子,结合,结合,失、得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微。如Na,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微粒。如Cl,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课堂反馈,知识点1 原子的构成,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质子和中子,B,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原子只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12、 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解析 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有复杂的结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和电子。,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3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 A10 B34 C44 D78,B,解析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为34,所以电子数也为34。,知识点2 离子,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填写下列空白。 原子失去电子带有_电荷变为_离子 原子得到电子带有_电荷变为_离子,正,阳,负,阴,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3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 ) 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C,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4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2所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核外有_个电子层。,17,图162,3,知识点3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B,解析选项B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结构;选项A、D属于阴离子;选项C属于阳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