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测仪器培训,2010年2月,1混凝土回弹检测,1.1回弹仪工作原理,混凝土回弹仪式用一弹簧驱动弹击锤并通过弹击杆弹击混凝土表面所产生的瞬时弹性变形的恢复力,使弹击锤带动指针弹回并指示出弹回的距离。以回弹值(弹回的距离与冲击前弹击锤与弹击杆的距离之比,按百分比计算)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关的指标之一,来推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回弹值实际反映的是混凝土的表面硬度。混凝土强度越高,表面硬度也越高,二者之间有一定相关性。混凝土表面的碳化也影响回弹值得大小。因此,使用回弹仪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就可以根据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推测出混凝土的强度。,1.2执行标准,普通混凝土回弹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
2、术规程(JGJ/T23-2001)执行,对于高强混凝土(强度60MPa),可按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Q/JY17-2000)进行强度测定。,1.3回弹仪类型,1.3.1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普通机械回弹仪简单易用,仪器用弹簧对重锤加力,当弹簧释放时,冲击杆以恒定的能量撞击测试表面。当重锤受冲击弹回时,滑块回弹至最高处,同时通过标尺指示回弹值。,1.3.2数显回弹仪,2000ND型数显回弹仪,检测原理同国产回弹仪,但计算混凝土强度时采用的测强曲线、舍弃值等计算方法不同于我国现行规范,与国产仪器比较,回弹值相同而计算结果有一定偏差,仅供参考。,1.4回弹检测步骤,1.4.1回弹测区
3、选择 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 6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
4、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7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1.4.2 回弹仪设置 1 连接机械回弹仪 2 开机,选择回弹仪编号; 3 进入参数设置选项,设置以下内容:,(1)构件号:任意设置 (2)测区数目:不宜少于10个 (3)测试面:侧面、顶面、底面 (4)测量次数:16 (5)角度:0度为水平方向,回弹方向朝下为正值,朝上为负值 (6)回弹值范围:默认最小值20,最大值85,1.4.3 回弹值测量 1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2
5、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 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 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 3 当一个测区的回弹数据采集完后,系统会给出声音提示,按存储键保存,系统自动转入下一测区,当一个构件数据采集完后,系统提示输入碳化深度值。,1.4.4 碳化深度测量1 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表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2 碳化深度值测量
6、,可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应除净,并不得用水擦洗同时,应采用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楚时,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不应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mm。 3 进入系统菜单,选输入碳化深度选项,选择相应构件和测区,输入碳化深度。,1.4.5 回弹值计算数显回弹仪会根据采集的回弹值和修正系数,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中的国家统一测强曲线计算混凝土强度值。,2 钢筋直径、保护层厚度
7、测试,2.1 保护层厚度检测范围和精度,保护层厚度检测范围和精度与被检测钢筋直径有关,钢筋直径小,检测精度大。一般情况,保护层检测范围0200mm,保护层厚度小于50mm时,检测精度在1mm。,2.2 直径检测范围和精度,一般情况下,钢筋直径为20mm,保护层厚度30mm时,直径检测精度1mm。,2.3 数字方式检测保护层厚度,1 按menu键; 2 选择measure statistics; 3 按Start 操作屏显示; 4 设置钢筋直径,在钢筋直径未知情况下,设为16mm; 5 将探头持向空中,若不自动显示0,按reset键; 6 重复这一检查步骤;,7 沿垂直钢筋轴向移动探头,如果信号
8、条向右增长,且保护层数字变小,则说明探头正临近钢筋,反之为原理钢筋;当信号由小变大再变小,即产生一个突变时,仪器会发出短促的声音,并将最小数字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存在memo中。若信号条变化慢,说明探头沿钢筋方向移动,应改变方向,沿垂直钢筋轴向移动; 8 按store键可储存memo中的值,用键可删除该值; 9 按end键显示所存储的记忆值的统计评价(平均值、方差等)。,2.4 扫描方式检测钢筋位置、间距,1 连接探头和路径探头; 2 在basic setup中用scan area选择扫描区域大小,有500500mm、10001000mm、20002000mm三种选择; 3 设定第一层的钢筋直径
9、; 4 选择scaning bars ; 5 按Start 仪器提示调零; 6 将探头置于空气中远离钢筋1m左右调零;,7 将探头沿x方向扫描,自动测定并显示钢筋位置; 8 按键改变扫描方向,仪器提示调零,将探头置于空气中远离钢筋1m左右调零; 9 将探头沿y方向扫描,自动测定并显示钢筋位置。注意: 反向移动探头则删除已显示钢筋; 信号条必须处于刻度范围内,速度过快将发出短促的提示音。,2.5 钢筋直径检测,1 用定位探头准确定出钢筋的轴向,并在混凝土表面标示出来; 2 连接直径探头,并按显示屏上的提示操作:将探头持向空中,按Start键。将探头放在标示出的钢筋轴向上,按Start。操作步骤正确,将计算出直径。当探头方向偏移过大时,仪器会提示偏位;当探头方向稍有偏移时,仪器会提示向左或向右移; 3 检测n/2次后,显示屏上提示将探头转180,然后继续检测; 4 检测n次(n可用键改变)后,计算并显示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