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准确理解中国经济统计 正确分析宏观经济形势,许宪春2010年10月30日,2,目录一、 关于中国GDP数据的若干质疑二、 一些常用的经济统计指标与支出法GDP相应构成项目之间的区别三、正确利用常用的经济统计指标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四、准确理解中国经济统计方法,3,一、关于中国GDP数据的若干质疑质疑 引言2009年4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经济形势时指出,初步核算,一季度GDP增长6.1%;从支出法GDP角度看,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其中存货增加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4,质疑之一:针对200
2、9年一季度GDP增长率和支出法GDP构成项目贡献率,有学者指出:从支出法GDP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8%,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0.4%。仅此两项就足以使GDP增长10%以上。,5,学者指出:统计局公布的2月末工业产成品资金没有下降,而是同比增长11.7%,财政部统计的国有企业产成品资金增幅也在两位数,似乎很难相信全社会存货出现前所未有的巨幅下降,以至于影响GDP增速达到-4个百分点;一季度贸易顺差增幅达到50%以上,对GDP是一个强有力的拉动,在这种情况下,似乎也很难相信服务贸易在一季度出现巨幅逆差,以至于彻底抵消了
3、货物贸易顺差的拉动作用,造成整个净出口对GDP形成0.2个百分点的负拉动。,6,如何理解这种看起来十分矛盾的现象呢?是统计局的计算结果存在问题呢,还是有关学者的质疑存在误解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明确一些常用的经济统计指标与支出法GDP相应构成项目之间的区别。,7,质疑之二:2009年8月份,美国的一家网站发表了一位美国学者的文章,题目是:中国:虚假的繁荣。文章认为,中国经济统计方法造成了中国经济虚假的繁荣。文章提出以下基本观点:中国8%的经济增长目标肯定会实现,因为中国的经济统计数据是基于对生产活动的记录,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基于对支出增长的计算,即基于对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和净出口之
4、和增长的计算。 中国一揽子刺激计划针对公共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资金,在拨款时就被算作已经发生的支出,被计为GDP的增长。这种统计方法使政府可以通过控制一揽子刺激计划的资金释放速度,轻而易举地控制经济增长速度。,8,美国这位学者的观点符合实际情况吗?中国GDP核算以生产法为主而不是以支出法为主就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吗?中国一揽子刺激计划针对公共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资金,在拨款时就被算作已经发生的支出,被计为GDP的增长了吗?要回答这些问题,一是要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明确生产法GDP与支出法GDP之间的关系;二是要明确中国统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规定。,9,二、 一些常用的经济统计指标与支出法GDP相
5、应构成项目之间的区别全面反映最终需求变化情况的指标:支出法GDP:消费需求 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投资需求 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净出口需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货物和服务出口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10,支出法GDP构成项目 最常用的替代统计指标 最终消费居民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政府消费 财政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存货增加 存货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贸易差额货物和服务出口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11,(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区别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居民消费在内涵上的区别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居民消费在数据表现上的区别,12,表1:社会消费
6、品零售总额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比较(%),13,(二)财政支出与政府消费之间的区别1、财政支出与政府消费在内涵上的区别2、财政支出与政府消费在数据表现上的区别,14,表2:财政支出与政府消费增长率比较(%),15,(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之间的区别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在内涵上的区别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在数据表现上的区别,16,表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长速度比较(%),17,(四)存货与存货增加之间的区别1、存货与存货增加在内涵上的区别2、存货与存货增加在数据表现上的区别,18,表4:2007年以来规
7、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和存货增加额(亿元),2009年3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9.3%;而2009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增加同比 大幅度下降; 2009年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5.3%,而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增加 同比大幅度下降73.1%。全部存货增加在2009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同比都是下降的,对GDP分别形成-4.0、-1.7、-1.7 和-0.9个百分点的负拉动,今年一季度全部存货增加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19,(五)贸易差额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之间的区别1、海关统计的贸易差额与支出法GDP核算中的货物和服务净
8、出口在内涵上的区别2、海关统计的贸易差额与支出法GDP核算中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在数据表现上的区别,20,表5:贸易差额增长率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增长率之间的比较(%),21,表6:贸易进出口价格指数,22,(六)关于质疑之一的回答首先,不能直接利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推算GDP增长率,因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内涵上和数据表现上与支出法GDP的相应构成项目,即居民消费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都存在较大的差距。,23,其次,存货增加与存货有可能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变动趋势,作为最终需求重要组成部分的是存货增加而不是存货本身。产成品资金是产成品存货的概念。我们的
9、学者说的是对的,2月末工业产成品资金同比增长11.7%,国有企业产成品资金也表现为两位数增长,2009年一季度末全社会存货同比不仅没有出现大幅下降,而且是增加的。但是,2009年一季度全社会存货增加同比却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从而对GDP形成了4个百分点的负拉动。,24,再次,虽然2009年一季度贸易顺差增幅达到50%以上,但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没有对GDP形成强有力的正拉动作用。一是由于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扩大,对2009年一季度货物贸易顺差产生了一定的抵消作用;二是由于2009年一季度货物进口价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出口价格下降幅度,导致不变价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与2008年同期比大幅度下降。上述两个方面因素
10、,导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形成了0.2个百分点的负拉动。,25,三、正确利用常用的经济统计指标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在季度需求分析中,直接利用一些容易获取的有关经济统计指标对支出法GDP的相应构成项目做替代分析,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因为这些对应指标在内涵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在数据表现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经济急剧变动时期,有些对应指标甚至表现出完全相反的变动趋势。,26,在季度需求分析中,利用一些可以获得的经济统计指标分析支出法GDP的相应构成项目的一些建议,1、利用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取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季度居民消费。 2、利用财政支出分析政府消费时要
11、充分注意到两者间的差异,并密切跟踪财政政策,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作出合理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对财政支出中的经常性业务支出的增长情况作出判断。,27,3、利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时要充分考虑到两者间的差异,并且要详细考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其他投资”构成的变化,尤其是土地购置费和旧建筑物购置费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作出合理的判断。4、利用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和国有企业存货数据分析全社会存货增加时要充分考虑到它们在内涵上和范围上的区别。5、利用贸易差额分析我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时一定要认真考察我国服务贸易差额的变化情况,以及货
12、物和服务出口与货物和服务进口在价格变化上的差异情况。,28,四、准确理解中国经济统计方法(一)生产法GDP增长率与支出法GDP增长率差距不大从国民经济核算理论角度看,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相等的,也就是说,生产法GDP与支出法GDP是一致的,从而两种方法得出的经济增长率也是一致的,不存在差别。,29,表6:美国生产法GDP增长率与支出法GDP增长率之间的比较(%),30,表7:中国生产法GDP增长率与支出法GDP增长率之间的比较(%),31,(二)公共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实现的,而不是在拨款过程中实现的从需求角度看,中国一揽子计划中的公共建设工程项目投资表现为项目实际
13、完成投资额,这些实际完成投资额经过必要的调整之后得到支出法GDP的构成项目,即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进而对GDP增长做出贡献。,32,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明确规定:“实际完成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示的工作量指标,包括实际完成的建筑安装工程价值,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以及实际发生的其他费用。没用到工程实体的建筑材料、工程预算款和需要安装但没有进行安装的设备等,都不能计算投资完成额。”,33,从项目的实际完成投资额到相应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还要做必要的调整,因为实际完成投资额中的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包括旧设备购置费,实际发生的其他费用包括土地购置费、旧建筑物购置费等,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不应包括这些费
14、用,需要剔除。所以这些费用对GDP增长不产生影响。,34,除了实际完成投资额统计外,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还包括资金来源统计,用于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状况,包括资金来源的规模、结构和速度。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明确规定:所谓资金来源是“指固定资产投资单位在报告期收到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各种货币资金,包括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35,表8:2009年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资金来源情况 (单位:绝对额,亿元;增长率,%),2009年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94139亿元,比资金来源少24140亿元,同比增长30.5%,比资金来源增速低7.1个百
15、分点。,36,(三)关于质疑之二的回答中国:虚假的繁荣一文对GDP核算理论和实践,尤其对中国经济统计方法存在误解:一是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生产法GDP增长率与支出法GDP增长率都是比较接近的,而且大多数年度,生产法GDP增长率都低于支出法GDP增长率,由于中国GDP核算以生产法为主而不像美国那样以支出法为主而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率,其理由是站不住脚的;二是中国统计制度清楚地表明,公共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实现的,而不是在拨款过程中实现的,说中国一揽子刺激计划针对公共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资金,“在拨款时就被算作已经发生的支出,被计为GDP的增长(Makin,2009)”,完全是一种误解;,37,为了让国内外学者准确地理解中国经济统计,减少对中国经济统计的误解,政府统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统计制度方法和统计数据的透明度,并且加强宣传和解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