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位置 教学反思位置这节课根据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精心设计了让学生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用心思考的小组活动。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前后、左右的空间位置关系。下面是我对位置这节课的教学反思一、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一般学生在 6 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 “前、后” ,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尚未发展完善。因此,在教学中,对于“上、下” “前、后” ,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对“左、右”的辨别,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左右手的功能来帮助学生认识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
2、手,进而使学生对左右的认识逐步深入。二、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辨认位置关系。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 ,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 。新课程改革也视学习为“做”的过程、 “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在上下、前后、左右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听口令和听反口令拍手的游戏活动,当看到自己拍的和别人一致时,他们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增加成功感。假如发现自己“上当”的同时,他们就会赶紧纠正。如此设计,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心中充满激动与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愉悦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生无疑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积极投入学习。三、重视用比较规范的语言表达“上、下” “前、后” “左、右”这三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清晰地表达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是学生理解位置关系的重要表现,学生不仅会按照“指令”摆放物体,同时也能够用比较规范、流利的语言表达物体的位置关系。四、解决中运用,感受实用性。教学中呈现上楼梯的图片,告诉学生我们平时在走路、开车时,都要按照交通规则的要求靠右行驶,这样才能安全、有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