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江西)八年级语文下册配套教学课件:第五单元 22 五柳先生传教案2.docx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987413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江西)八年级语文下册配套教学课件:第五单元 22 五柳先生传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届(江西)八年级语文下册配套教学课件:第五单元 22 五柳先生传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届(江西)八年级语文下册配套教学课件:第五单元 22 五柳先生传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届(江西)八年级语文下册配套教学课件:第五单元 22 五柳先生传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届(江西)八年级语文下册配套教学课件:第五单元 22 五柳先生传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这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但内涵深刻。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诵读,识记文言文字词音、形、义,能够扫清文字障碍,自主疏通文意,把握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形成学习、分析文章、把握主旨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层四步读书法,即通过初读诵读品读延读的程序,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巧加点拨,让学生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方面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

2、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教会学生辨证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2、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教学难点:通过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这一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教法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第一层次,初读,疏通文意;第二层次,品读,探究文理;第三层次,诵读,加深理解;第四层次,延读,写个人小传。在此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客观辨证地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认

3、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结合工具书,查阅资料,搜集有关陶渊明的知识。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陶渊明有哪三大爱好?怎么理解这三大爱好? 1.“好读书”而“不求甚解”2.第二大爱好 饮酒3.第三大志趣著文章1.“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不能仅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不死抠字眼,而力求真谛,它还与作者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体现。 2.第二大爱好 饮酒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

4、酒时“造饮辄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 3.第三大志趣著文章五柳先生才华出众,著文章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官禄,而只是“自娱” ,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使这个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的五柳先生形象使人钦佩万分二、人物形象作者的生活状况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这不仅写出了他的穷困潦倒,而且含蓄地说明了作者以古贤颜回自比,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个虽处于贫苦之中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 三、语言特点 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5、。 多用否定句。 作者言“不” ,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追求,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四、本文写人的方法1.选材:文章抓住五柳先生的主要特点,围绕其主要思想性格特点来组织材料,寥寥几句话,五柳先生的鲜明形象跃然纸上。 2.记叙与描写有机地结合: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围绕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记叙他“好读书” 、 “性嗜酒” 、 “常著文章自娱”三个爱好,体现其淡泊名利, “不汲汲于富贵”的性格。在表现五柳先生安于贫穷的方面,运用了描写手法,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描写了他的住宿的简陋, “短褐穿结,

6、箪瓢屡空”描写了他在吃穿方面的简陋。文章把记叙与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形象地刻画了人物。五、品读鉴赏1、品味“不”字,理解人物性格志趣。讨论: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不”字为一篇眼目“不”“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不慕荣利”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淡泊宁静,恬淡自足“不求甚解”胸襟开阔,意存高远“家贫不能常得” “不蔽风日”开朗乐观“曾不吝情去留”耿直率真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总结“不” (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 ,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

7、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2、品味细节,再识人物性格志趣。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专志乐学。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率真洒脱。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安守贫贱。4、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高雅脱俗。3.概括态度,体会多面写人法。对读书的态度;对做客的态度;对家境的态度;对著文的态度;对得失的态度,对贫富的态度。六、个性表达读“ ”这句话,我看到一个 的五柳先生。示例:读“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句话,我看到一个守志不阿的五柳先生读“常著文章自娱” “好读书,不求甚解” 这句话,我看到一个自得其乐的五柳先生读“性嗜酒”

8、“期在必醉” 这句话,我看到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读“环堵萧然” “晏如也” 这句话,我看到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读“忘怀得失” “不汲汲于富贵” 这句话,我看到一个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七、梳理巩固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意旨。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副词,就。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形容词,冷冷清清的样子。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晏如,形容词,安然自若的样子。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嗜:喜欢,特别爱好辄:就,总是吝:吝惜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古时贫贱人所服箪:用苇、竹编制的用来存放事物的器具汲汲

9、: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汲:取水于井)俦:朋友、伴侣 觞:酒杯一词多义之:1.或置酒而招之 他,代词 2.黔娄之妻有言 的,助词言:1.闲静少言 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 言语、话意:1.每又会意 意旨 2.意暇甚 神情得:1.家贫不能常得 得到 2.忘怀得失 益处其:1.亲旧知其如此 他 2.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语气词,表揣测、反问甚:1.不求甚解 详细 2.所欲有甚于生者 重要志:1.寻向所志 标志 2.颇示己志 志向、志趣去:1.曾不吝情去留 离开 2.日始出时去人近 距离重点句子1.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粗布段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

10、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3.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4.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请用课文原句答题:1、 “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宅边有五柳树2、 “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闲静少言,不慕荣利3、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好读书 性嗜酒 常著文章4、 “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_。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不汲汲于富贵八、板书设计五柳先生传陶渊明性格: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淡泊宁静的隐士)生活:环堵萧然 晏如也 志趣:好读书 不求甚解

11、性嗜酒 期在必醉 (安贫乐道的情趣)常著文章以自娱 赞: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不同流合污的精神风貌)九、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请用自赏自嘲的语言介绍一下自己,可以是个完整的小传,也可以只是一两句,抓住某个特点表现自己的个性。教后反思采用分层四步读书法,全面学习课文内容,并从深度、广度两方面拓展文本内容,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第一层次:初读,正音,疏通文意。指名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语音正确,语句通顺,并让其余学生找出文中生字,然后正音,力求达到读准的目标。听录音,和自己读的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准确把握句子的节奏。听完录音后,教师指导文言文的读法,即根据词句

12、的意义把握句子的节奏。然后学生带着这一方法齐读。开展活动“请让我来帮助你” 。让学生边自由读边将文中不懂的词句找出来,向大家质疑问难,由学生互帮互助来完成,困难较大的由老师指点。借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和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第二层次:品读,探究文理,力求学生全面感知文章内容,并从深度、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男、女生分别朗读课文一、二段,采用这种赛读的形式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提出问题: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以便让学生全面感知文章内容和五柳其人。合作探究: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五柳先生的?小组讨论后汇报,即“名号的由来、性格、

13、爱好、生活”等。探究“名号的由来” ,解决了析题时留下的问题:他为什么称五柳先生?探究其“爱好、生活”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矛盾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将讨论集中到以下方面:“爱读书” ,为什么“不求甚解”?家境贫寒为什么还“嗜酒”?“常著文章”为什么“自娱”?并由学生合作探究解答。诱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到五柳先生的内心世界,体会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五柳先生所特有的思想情怀,并力求在探究的过程中抓住学生见解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朗读,在读中加深对文本的感知。在总结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爱好、生活等后,提出问题:五柳先生是谁?让学生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和我们了解

14、的陶渊明的形象加以比对,明确本文实为陶渊明的自传。 第三层次:诵读,加深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积累背诵经典文章及段落,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熏陶感染之中完成个人的独特体验。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试背这环节,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第四层次:延读,写个人小结,这也是为了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进而产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我把这个写作训练命名为“猜猜我是谁” ,即展示学生所写小传,让大家猜猜写的是谁。既培养了学生写人物时要抓住特征表现个性的能力,也把课堂气氛掀向了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