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破伤风,概 述,破伤风又称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特征是患病动物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神经反射兴奋性增高。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呈散发性发生。,一、病原学,破伤风梭菌又名强直梭菌,是一种两端钝圆、细长、平直或稍弯的革兰氏染色阳性大杆菌,无荚膜,有鞭毛,有芽孢。芽孢圆形位于菌体一端,呈鼓槌状。本菌为严格厌氧菌。在厌氧的条件下生长繁殖并产生2种外毒素,一种为痉挛毒素,是一种神经毒,其毒性仅次于肉毒梭菌。这种毒素对热敏感,经甲醛处理后可成为类毒素。另一种为溶血毒素,可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组织坏死,与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性无关。,破伤风杆菌在庖肉培养基上生长浑浊
2、、变黑,右侧为对照,厌氧血平板上羽毛状菌落,该菌繁殖体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均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但芽孢体抵抗力极强,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煮沸经1-3h才能杀死。消毒药10%漂白粉和10%碘酊10min、5%石炭酸15min、1%升汞和1%盐酸30min可将其杀死。,二、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单蹄兽最易感,其次是猪,牛、羊和犬发病较少见。幼龄动物较老龄动物更为易感。人的易感性也很高。 2、传染源:广泛存在于土壤、淤泥中。 3、传播途径 主要是由于创伤引起,特别是钉伤、断脐、阉割、鞍伤、带鼻环及大手术等 。,三、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1-2周,最短1天(幼马、幼驹) ,马属1周左右,猪1-
3、2周,牛1-4周,最长可达数月。潜伏期长短与动物种类及创伤口位置有关,创伤距头部越近,组织创伤口深而小,创伤损伤严重,则潜伏期短,反之则长。,马:对刺激的反射性增强,咀嚼缓慢、步态僵硬; 随后全身肌肉痉挛,开口困难,牙关紧闭,咽肌痉挛吞咽困难,流涎;头颈高举,耳朵竖立,鼻孔开张,四肢腰背僵硬,粪尿潴留,便秘,行走困难,形如木马,关节屈曲困难,易于跌倒;应激性强,轻微刺激则惊恐不安,大汗淋漓; 呼吸功能障碍或血液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猪,多由于阉割引起; 头部肌肉开始痉挛,牙关紧闭,口吐白沫; 应激性增强,叫声尖细,瞬膜外露; 四肢痉挛,僵硬,最后全身肌肉痉挛,角弓反张,难于站立。,四肢僵硬,后
4、伸,呈强直痉挛状,各种家畜共有症状: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严重时呈木马状,对外界刺激敏感。,四、诊断,1、参考根据病畜特殊的症状,如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反射兴奋性增高,体温正常,神志清醒,并有创伤病史(去势、断脐、断尾、断角等),可以确诊。,2、病原体分离鉴定用棉拭子自创伤深处取脓汁、坏死组织涂片镜检或厌氧培养分离鉴定。,3、鉴别诊断 急性肌肉风湿症:无创伤史,体温稍高,应激性不高,局部肌肉肿胀、疼痛,水杨酸制剂可治疗。 脑炎:无创伤史,各种反射机能减退或消失,视力障碍,昏迷不醒并有麻痹症状。,五、防治,1、治疗 创伤处理: 对创口要进行清创,创伤深、创口小的要进行扩创,然后用3%双氧水或0.1%
5、高锰酸钾消毒,彻底清除创内脓汁、坏死组织、异物等,再用2%-5%碘酊涂擦,之后撤布碘仿磺胺粉。创口周围用青霉素、链霉素分点注射。,药物治疗早期使用破伤风抗毒素,疗效较好,剂量20-80万IU,分3次注射,也可一次全剂量注入。同时应用40%乌洛托品,成年马、牛50ml,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7-10d。犊牛、幼驹及中小动物酌减。配合使用青霉素、链霉素作全身治疗。,对症治疗当病畜兴奋不安和强直痉挛时,可用氯丙嗪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天早晚各一次,也可应用水合氯醛25-40g与淀粉浆500-1000ml混合灌肠,或水合氯醛与氯丙嗪交替使用。用25%硫酸镁作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以缓解痉挛症状。对咬肌
6、痉挛、牙关紧闭者,可用1%普鲁卡因溶液于开关、锁口穴位注射,每天一次,直至开口为止。,加强护理将病畜置于光线较暗的厩舍内,避免各种刺激。不能站立的用吊带吊起。发生褥疮时,局部涂擦碘酊或龙胆紫,防止继发感染。给予充足的饮水和易消化的饲料。不能采食者,用胃管投给流食。,2、预防:在本病常发地区对易感家畜定期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牛马等大动物在阉割等手术前一个月进行免疫接种。对创伤深的伤口,做外科处理外,注射破伤风抗血清。,七、公共卫生,人的破伤风多由创伤感染引起,病初低热不适、头痛、四肢痛、咽肌痉挛,继而出现张口困难、牙关紧闭、呈苦笑状,随后颈背、躯干及四肢肌肉发生阵发性强直痉挛,不能坐起,颈不能前伸,两手握拳,两足内翻,咀嚼困难,饮水呛咳,有时可出现便秘和尿闭,严重时呈角弓反张状态。任何刺激均可引起痉挛发作或加剧。一旦出现创伤后,应正确处理伤口,防止厌氧环境形成,并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