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标要求,3.感受甘地为印度民族独立事业而贡献一生的坚定信念和斗争精神及个人魅力。,2.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提起印度,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肤黝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一有空就纺起纱来。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 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他就是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默罕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圣 雄”,甘 地,“亚洲觉醒”的先驱,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末.卡.甘地是全人类良知的代言者 美国国务卿 马歇尔 我们下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
2、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爱因斯坦这是一位唤醒三亿人的反抗精神,动摇了英帝国的基础,将两千年强大的宗教动力引入人类政治的人。罗曼罗兰,甘地:出生于186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人们称他为“马哈特马“,意思是“伟大的灵魂“。他三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材料一 “对我而言,羔羊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珍贵。我可不愿为了人类的身体而取走羔羊的性命。我认为,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应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类的残暴侵害。”材料二 “以眼还眼
3、,以牙还牙只会让世界最 终盲目。”请回答:甘地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你认为影响甘地早期社会思想的因素有哪些?,阅读下列材料:,答:爱,仁慈,非暴力;宗教,教育,家庭,性格,资产阶级民主博爱思想。,印度有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印度教中有“以德报怨,以善报恶”的思想。,耶稣受苦的榜样是形成我对非暴力永恒信念的一个因素,这个信念支配着我一切的行动。 甘地,热爱自己的邻居,对人类内心深处道德再生的热望,建立没有暴力,人人平等的社会 托尔斯泰天国就在你心中,一、政治家中的圣徒非暴力思想的形成 ?,(1)宗教的影响(印度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2)托尔斯泰等人的影响 (3)受教育的背景法律,问题探究:你觉
4、得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有 什么特殊的地方 ?,无条件的非暴力,有宗教色彩,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二、圣徒中的政治家 (一)为南非印侨而战,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 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上帝在南非为我的生活铺下了基石,并播下了为民族自尊而斗争的种子。” 甘地,探究:你对这个 “基石”“种子”是怎么理解的?,(二)为印度自由而战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重点: 第一次;第二次,掌握: 背景,时间,范围,重大事件,非暴力与不合作乃是同一棵树上的分枝,同属非暴力抵抗的根本,是我的立场。 甘地,材料一:印度悲惨的分担了所有沦为欧洲殖民主义牺牲品的亚非国家的共同命运。意詹尼索弗里甘地
5、与印度 材料二:当政府保护你们自尊心的时候,合作才是你们唯一的职责,同样,当政府不但不保护你们,反而剥夺你们的尊严时,不合作就是人类的天职。这就是不合作之真谛-甘地 结合教材思考: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掀起的?,(罗拉特法案 阿姆利则惨案 食盐专营法),直接原因,一战结束后,英国殖民当局的殖民统治,镇压和欺骗的两面政策使印度社会反英情绪迅速增长,(直接原因),1、背景:, 20世纪初,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民族资产阶级成长起来(国大党),要求摆脱殖民统治和政治上无权的地位, 1919年英国公布罗拉特法案,甘地领导“文明不服从”运动,运动超出非暴力抵抗限制,甘地宣布停止运动;但英
6、国殖民当局继续实行高压政策,制造阿姆利则惨案,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爆发.,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1922),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标 志:,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使甘地对英国的态度发生根本性变化,是运动的导火线,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920年国大党通过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身穿土布服装的甘地 在纺车旁阅读的甘地,思考: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实行非暴力不抵抗,维护民族经济, 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精神。,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范围: 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结果: 1922年,发生暴力事件后,宣布终止运动特
7、点: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问题探究: 甘地为什么终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1934),直接原因:,殖民当局颁布食盐专营法,揭开序幕:,1930年“食盐进军” 发展成全国性的反英斗争,斗争结果:,迫使殖民当局改变策略,释放甘地,撤消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人民煮盐。 签署甘地艾尔文协定后终止不合作运动,食盐进军,1930年3月,印度,在甘地的卡拉迪总部附近举行的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声援甘地。,思考:甘地为什么要与英国殖民当局签署协定, 终止不合作运动?,(1)甘地主张非暴力抵抗,不希望发生暴力流血事件; (2)协定部分满足了印度人民的要求,如释放
8、政治犯,允许人民煮盐等。,探究:为什么古老的手纺车和小小的盐粒会成为这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标志物?有何价值?,材料一:“在我看来,土布是印度 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 象征。”甘地 材料二:大英帝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的盐粒的攻击下岌岌可危。甘地图传 材料三:“不管我们如何谴责不合作运动,但假如我们低估了今天印度的民族意识,我们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错误,一味的采用高压,不可能永久的解决问题。”印度总督欧文,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背景:,二战爆发后,英国以战后给予印度更多自治为诱饵,要求国大党支持战争。,目标:,建立印度国民政府,英国退出印度。,特点:,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
9、; 第一次没有谴责使用暴力。,结果:,1947年英国被迫承认印度有条件独立,根据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的国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一次 (1920-1922),第二次 (1930),第三次 (二战期间),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积极: 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消极: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把民族独立运动局限在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独立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甘地的人生结局在实现
10、祖国独立后,晚年还为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致力于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矛盾,主张各派合作。,晚年的甘地,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时年79岁。,地位:政治领袖、精神领袖被尊为“圣雄”、 “国父”,功绩: 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指导民族解放运动; 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殖民,一生献给了民族独立事业,被称为印度之魂。他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为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有利于教派团结。,评价甘地,局限:采用非暴力手段,限制人民革命运动;宗教
11、色彩浓厚;抵制西方物质文明,体现了资产阶级局限性。,甘地“非暴力思想”,甘地“非暴力”思想内容: 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 在“坚持真理”(善、爱)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哲学思想: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 政治主张:非暴力革命实现印度的自治或独立(核心) 经济思想:“回到手纺车”,提倡手工纺织,振兴印度民族经济,但又抵制西方物质文明 社会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甘地主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首领的伟大;一种是精神、理智的伟大;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这三种伟大一个比一个
12、高,后者比前者高,最后者最高。而甘地就是最伟大的人,伟大的灵魂圣雄。,北京朝阳公园甘地像,甘地遗产,甘地传Gandhi,本片荣获1982年第5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等8项大奖。 导演兼制片阿顿伯罗为这部影片筹划二十年,最后用三年的时间,雇佣八十名英国演员和一百名印度演员并完成了这部巨片。,甘地,一个道德至上主义者哪怕是甘地的敌人,也不得不在甘地崇高的品德面前感到羞愧。甘地最后一次离开南非时,与甘地殊死对抗多年的南非总督史沐资将军也给他举行送别宴会.在甘地70多岁时,史沐资将军还在伦敦感慨:“上帝安排我和这样一个人作对,实在是我的荣幸.”说
13、得实在一点,甘地所谓的“真理的力量”,其实就是道义的力量,非暴力就是道德之力,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无私去威慑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如果爱回到敌人的心灵,哪怕仅存有一丝,敌人顷刻软化、变敌为友,暴力就会这样被战胜。正因为甘地一生致力于个人的道德修为,他的道德达到了常人所难以企及的高度,因而才凝聚了巨大的道义资源,获得了可以战胜暴力的巨大力量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引起成千上万民众仿效和行动,他就是这样获得“非暴力”这种特殊力量的。,一个人不受外在权威的扶持,而成为他的民族的领袖的人;一位其成功不是依靠投机取巧,也不凭借掌握的技术装备,而纯粹地建立在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上的政治家;一位一贯轻视使用武力的胜利的斗士;一位具有智慧与谦逊,用果敢与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武装起来的人;一位将所有的力量都用来推动自己民族崛起与命运改善的人;一位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欧洲的残暴,并在任何时候都不屈服的人。在未来的时代,可能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在地球上匆匆走过。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