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遥感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857705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遥感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遥感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遥感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遥感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遥感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遥感技术与应用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 遥感技术与应用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191310151(二)课程英文名称:RS(三)开课对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科学、地理信息(四)课程性质和地位:本门课程是旅游资源与城乡规划专业必修课;本门课程在本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在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地图学 、 计算机基础是其前导课程, 土地资源与利用 、 旅游资源与规划是其后续课程。(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遥感是一门应用性强的科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在遥感图像类型及注记特征识别方面的技能,提高其进行遥感图像解译的动手实践能力。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1.基本

2、知识方面:遥感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应用状况;遥感的原理及技术流程;遥感图像解译的基本步骤及方法;遥感图像的分类;遥感技术在地质、环境、农业、海洋、气象等学科领域应用。2.基本理论方面:遥感的科学定义及学科应用;遥感的基本理论;黑体辐射定律;地物光谱曲线;高光谱遥感;遥感图像解译的基本步骤及方法;遥感图像分类的步骤与方法。 3.基本技能方面:遥感原理的理解能力;遥感图像解译的能力;遥感图像分类的能力;遥感图像分析与应用的能力。(六)教学内容、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48 学时学分数:3 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序号 教学内容 讲授 实验/实践 合 计1 绪论 2 22 遥感的发展历程 2

3、 23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一) 2 24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二) 2 25 传感器及其成象方式 2 26 遥感卫星及其运行特点 2 27 航空遥感、红外遥感 2 28 微波遥感 2 29 遥感图像处理(一) 2 210 遥感图像处理(二) 2 21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一) 2 212 期中考试 2 213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二) 2 214 遥感图像的分类 2 215 分类精度的评价 2 216 集成环境(1) 2 217 集成环境(2) 2 218 遥感图象处理(1) 2 219 遥感图象处理(2) 2 220 遥感图象处理(3) 2 221 遥感图象处理(4) 2 222 遥感图象分类(

4、1) 2 223 遥感图象分类(2) 2 224 总复习 2 2合计 32 16 48(七)教学方式讲授式、多媒体教学(八)教学方法图释法、举例法、演绎法、设问法、演示法。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1.考核要求:考试课。2.考核方式:笔试(闭卷)。3.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分三部分:平时成绩占 15,期中成绩占15,期末考试成绩占 70。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成绩、考勤情况及平时的上课表现等。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 绪 论教学要点:遥感的概念、遥感的特点、遥感数据、遥感数据类型、遥感数据的应用以及遥感技术的发展。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遥感概念、遥感的特点、遥感数据

5、、遥感的分 类 、遥感数据的应用以及遥感技术的发展现 状 与 趋 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第 一 节 遥 感 概 念主 要 内 容 : 广 义 遥 感 、 狭 义 遥 感重 点 : 遥 感 概 念难 点 : 广 义 遥 感 与 狭 义 遥 感 的 区 分第 二 节 遥 感 的 特 性主 要 内 容 : 空 间 特 性 、 时 相 特 性 、 波 谱 特 性重 点 : 遥 感 的 特 性难 点 : 时 相 特 性 、 波 谱 特 性第 三 节 遥 感 的 分 类主 要 内 容 : 按 遥 感 探 测 对 象 、 按 遥 感 平 台 、 按 遥 感 获 取 的 数 据 形式 、 按 传 感 器 工

6、作 方 式 、 按 遥 感 探 测 的 电 磁 波 、 按 遥 感 应 用重 点 : 遥 感 的 分 类难 点 : 按 传 感 器 工 作 方 式 的 分 类第 四 节 遥 感 技 术 系 统主 要 内 容 : 遥 感 平 台 、 传 感 器 、 遥 感 信 息 的 接 收 和 处 理 、 遥 感 图像 判 读 和 应 用重 点 : 遥 感 的 技 术 系 统 组 成难 点 : 传 感 器 、 遥 感 图 像 判 读 和 应 用第 五 节 遥 感 的 基 本 术 语主 要 内 容 : 地 物 光 谱 差 异 、 辐 射 记 录 差 异 、 空 间 分 辨 差 异 、 几 何误 差 、 像 片

7、格 式 与 数 字 格 式 的 可 转 换 性 、 遥 感 成 像 系 统 、 大 气 作 用重 点 : 地 物 光 谱 差 异 、 辐 射 记 录 差 异 、 空 间 分 辨 差 异难 点 : 几 何 误 差 、 像 片 格 式 与 数 字 格 式 的 可 转 换 性 、 遥 感 成 像 系统 、 大 气 作 用第 六 节 遥 感 的 发 展主 要 内 容 : 摄 影 术 阶 段 、 空 中 气 球 摄 影 阶 段 飞 机 、 摄 影 阶 段 、 航空 遥 感 阶 段 、 卫 星 遥 感 阶 段 、 中 国 的 遥 感 发 展 简 况重 点 : 摄 影 术 阶 段 、 空 中 气 球 摄 影

8、 阶 段 飞 机 、 摄 影 阶 段 、 航 空 遥感 阶 段 、 卫 星 遥 感 阶 段难 点 : 中 国 的 遥 感 发 展 简 况第 七 节 遥 感 的 现 状 与 趋 势主 要 内 容 : 多 分 辨 率 多 遥 感 平 台 并 存 , 空 间 分 辨 率 、 时 间 分 辨 率 及光 谱 分 辨 率 普 遍 提 高 ; 微 波 遥 感 、 高 光 谱 遥 感 迅 速 发 展 ; 遥 感 的 综 合 应用 不 断 深 化 ; 商 业 遥 感 时 代 到 来重 点 : 遥 感 的 现 状难 点 : 遥 感 的 趋 势第 八 节 遥 感 的 应 用主 要 内 容 : 农 林 方 面 的 应

9、 用 、 地 质 、 矿 产 方 面 的 应 用 、 水 文 、 海洋 方 面 的 应 用 、 环 境 保 护 方 面 的 应 用 、 测 绘 方 面 的 应 用 、 地 理 学 方 面的 应 用重 点 : 遥 感 的 应 用 范 围难 点 : 遥 感 的 应 用 实 例考核要求: 遥感概念(了解)遥感的特性(理解)遥感的分类(掌握)遥感技术系统(掌握)遥感的几个基本术语(理解)遥感的发展历程(了解)遥感的现状与趋势(了解)遥感的应用(了解)第二章 遥 感 电 磁 辐 射 基 础教学要点:地物的电磁波特性、辐射基本定律、太阳辐射、大气和地面与太阳辐射的相互作用、地物反射太阳光谱的特性、三种遥感

10、模型等。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遥感的物理基础,包括地物的电磁波特性、辐射基本定律、太阳辐射、大气和地面与太阳辐射的相互作用、大气窗口的概念、地物反射太阳光谱的特性、三种遥感模型等。教学重点和难点:第 一 节 电 磁 波 谱 主 要 内 容 : 电 磁 波 谱 的 概 念 、 各 电 磁 波 段 主 要 特 性重 点 : 电 磁 波 谱 的 概 念难 点 : 各 电 磁 波 段 主 要 特 性第 二 节 辐 射 基 本 定 律主 要 内 容 : 黑 体 辐 射 、 普 朗 克 辐 射 (Planck)定 律 、 斯 特 潘 -玻 耳 兹曼 (Stefan-Boltzmann)

11、 定 律 、 基 尔 霍 夫 ( Kirchho )辐 射 定 律 、 维 恩(Wien)位 移 定 律重 点 : 黑 体 辐 射难 点 : 辐 射 基 本 定 律第 三 节 太 阳 辐 射主 要 内 容 : 太 阳 辐 射 能 量 分 布 、 太 阳 光 谱 曲 线 的 特 性重 点 : 太 阳 辐 射 能 量 分 布难 点 : 太 阳 光 谱 曲 线 的 特 性第 四 节 太 阳 辐 射 与 大 气 的 相 互 作 用主 要 内 容 : 大 气 概 况 、 大 气 的 吸 收 作 用 、 大 气 的 散 射 作 用 、 大 气窗 口 、 大 气 校 正重 点 : 大 气 的 吸 收 作 用

12、 、 大 气 的 散 射 作 用难 点 : 大 气 窗 口 、 大 气 校 正第 五 节 太 阳 辐 射 与 地 面 的 相 互 作 用主 要 内 容 : 反 射 作 用 、 反 射 率 的 概 念 、 反 射 光 谱 曲 线 、 常 见 地 物的 光 谱 曲 线 、 吸 收 作 用 、 透 射 作 用重 点 : 反 射 作 用 、 反 射 率 的 概 念 、 反 射 光 谱 曲 线难 点 : 吸 收 作 用 、 透 射 作 用第 六 节 遥 感 的 模 式主 要 内 容 : 可 见 光 /近 红 外 遥 感 、 热 红 外 遥 感 、 主 动 遥 感重 点 : 可 见 光 /近 红 外 遥

13、感 、 热 红 外 遥 感难 点 : 主 动 遥 感考核要求: 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了解)辐射基本定律(理解)太阳辐射、大气和地面与太阳辐射的相互作用(掌握)大气窗口的概念、地物反射太阳光谱的特性(掌握)第三章 传 感 器教学要点:传感器的组成、分类、各种传感器及其数据获取的成像原理和方式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传感器的组成、分类、各种传感器及其数据获取的成像原理和方式以及传感器未来的发展趋势。教学重点和难点:第 一 节 传 感 器 的 组 成主 要 内 容 : 收 集 器 、 探 测 器 、 处 理 器 、 输 出 器重 点 : 传 感 器 的 组 成难 点 : 探 测 器

14、、 处 理 器第 二 节 传 感 器 的 分 类主 要 内 容 : 按 传 感 器 工 作 方 式 、 按 传 感 器 记 录 方 式 、 按 成 像 原 理和 所 获 取 图 像 性 质 重 点 : 按 传 感 器 工 作 方 式 、 按 传 感 器 记 录 方 式 的 分 类难 点 : 按 成 像 原 理 和 所 获 取 图 像 性 质 的 分 类第 三 节 摄 影 型 传 感 器主 要 内 容 : 航 空 摄 影 机 、 航 天 摄 影 机重 点 : 航 空 摄 影 机 、 航 天 摄 影 机难 点 : 摄 影 型 传 感 器 工 作 原 理第 四 节 扫 描 方 式 的 传 感 器主

15、要 内 容 : 光 机 扫 描 仪 、 推 帚 式 扫 描 仪 、 高 光 谱 传 感 器 、 侧 视 雷达 传 感 器重 点 : 光 机 扫 描 仪 、 推 帚 式 扫 描 仪难 点 : 高 光 谱 传 感 器 、 侧 视 雷 达 传 感 器第 五 节 传 感 器 的 发 展 趋 势主 要 内 容 : 更 高 分 辨 率 传 感 器 ; 更 精 细 的 光 谱 分 辨 率 传 感 器 ; 多波 段 、 多 极 化 、 多 模 式 合 成 孔 径 卫 星 雷 达 传 感 器 ; 可 进 行 立 体 观 测 和测 量 的 传 感 器 重 点 : 传 感 器 的 发 展 趋 势难 点 : 传 感

16、器 的 发 展 趋 势考核要求: 传 感 器 的 组 成 (理解)传 感 器 的 分 类 (理解)摄 影 型 传 感 器 (了解)扫 描 方 式 的 传 感 器 (掌握)传 感 器 的 发 展 趋 势 (了解)第四章 航 空 遥 感 数 据教学要点:航空摄影原理和方法、航空像片的立体观测与立体测量以及各种类型的航空遥感数据的判读方法和步骤等。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航空遥感的发展、航空遥感平台的类型、航空摄影原理和方法、航空像片的立体观测与立体测量以及各种类型的航空遥感数据的判读方法和步骤等。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节 航空遥感平台主要内容:航空遥感平台一般在海拔 12km 以下

17、的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主要包括气球和飞机两种。重点:航空遥感平台的分类难点:航空遥感平台的地狱范围第二节 航空摄影主要内容:航空摄影机、航空摄影的类型、航空摄影测量、航空扫描成像重点:航空摄影测量难点:航空扫描成像 第三节 航空像片主要内容:航空像片的物理特性、航空像片的几何特性、航片分辨率重点:航空像片的物理特性、航空像片的几何特性难点:航片分辨率第四节 航空像片的立体观测与立体测量主要内容:立体观察原理、像对立体观察、用立体镜进行像对立体观察、航片的立体量测 重点:立体观察原理、像对立体观察难点:用立体镜进行像对立体观察第五节 航空像片的目视判读标志、方法和步骤主要内容:判读标志、判

18、读方法、航片的目视判读步骤重点:航空像片的目视判读标志、判读方法难点:航片的目视判读步骤 第六节 常见地物的像片判读主要内容:水体判读、植被判读、居民地判读、道路判读 重点:常见地物的像片判读难点:水体判读、植被判读考核要求:航空遥感平台的类型(理解)航空摄影原理和方法(理解)航空像片的特性(掌握)航空像片的立体观测与立体测量(了解)各种类型的航空遥感数据的判读方法和步骤(掌握)第五章 地 球 资 源 卫 星 数 据教学要点:Landsat 等地球资源卫星的基本原理、数据的基本特征和图像数据目视解译的方法等。 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 Landsat 等地球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

19、的基本原理、数据的基本特征和图像数据目视解译的方法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节 陆地资源卫星概况主要内容:主要的陆地资源卫星重点:Landsat(陆地)卫星的概况难点:Landsat(陆地)卫星的概况第二节 Landsat(陆地)卫星简介主要内容:Landsat(陆地)卫星的特性重点:Landsat(陆地)卫星的特性难点:Landsat(陆地)卫星的特性第三节 Landsat(陆地)卫星轨道主要内容:Landsat(陆地)卫星的运行特征、轨道特征、运行周期重点:Landsat(陆地)卫星轨道难点:Landsat(陆地)卫星的运行特征、轨道特征、运行周期 第四节 Landsat(陆地)卫星工作系

20、统主要内容:Landsat(陆地)卫星的工作系统的组成重点:Landsat(陆地)卫星的工作系统难点:Landsat(陆地)卫星的工作系统的组成 第五节 Landsat(陆地)卫星数据特征主要内容:灰阶、光谱效应、空间分辨率、成像季节对图像判读的影响重点:灰阶、光谱效应、空间分辨率难点:成像季节对图像判读的影响 第六节 卫星遥感数据的目视判读主要内容:卫星图像的判读标志、卫星图像的判读方法、卫星图像的判读步骤、常见地物的目视判读重点:卫星图像的判读标志、卫星图像的判读方法难点:卫星图像的判读步骤第七节 其它地球资源卫星数据主要内容:法国地球资源卫星数据(SPOT) 、印度资源卫星数据(IRS)

21、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CBERS) 、日本地球资源卫星数据(JERS) 、IKONOS卫星数据、QuickBird 卫星数据 重点:法国地球资源卫星数据(SPOT)难点:IKONOS 卫星数据、QuickBird 卫星数据 第八节 气象卫星数据主要内容:NOAA 卫星系列(美国) 、FY 气象卫星系列(中国) 、GMS 气象卫星系列(日本) 重点:NOAA 卫星系列(美国)难点:FY 气象卫星系列(中国) 、GMS 气象卫星系列(日本) 考核要求:Landsat 地球资源卫星的特性(了解)Landsat 地球资源卫星的工作系统(理解)Landsat(陆地)卫星数据特征(掌握)卫星遥感数据的

22、目视判读标志、方法(掌握)其它地球资源卫星数据(了解)第六章 微 波 遥 感 数 据教学要点:雷达遥感成像原理、数据的获取和图像特点、激光雷达的含义。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主动微波遥感数据,重点是雷达遥感成像原理、数据的获取和图像特点,最后介绍了激光雷达。教学重点和难点:第 一 节 主 动 微 波 遥 感主 要 内 容 : 主 动 微 波 传 感 器 、 机 载 雷 达 遥 感 系 统 ( SLAR) 、 星 载雷 达 遥 感 系 统重 点 : 主 动 微 波 传 感 器难 点 : 机 载 雷 达 遥 感 系 统 ( SLAR) 、 星 载 雷 达 遥 感 系 统第 二 节

23、 雷 达 图 像 的 特 点主 要 内 容 : 雷 达 图 像 的 亮 度 、 波 长 、 穿 透 力 、 极 化 、 几 何 特 性 、 辐射 特 征 、 应 用 重 点 : 雷 达 图 像 的 特 点难 点 : 雷 达 图 像 的 应 用第 三 节 激 光 雷 达主 要 内 容 : 激 光 雷 达 的 内 涵重 点 : 激 光 雷 达 的 含 义难 点 : 激 光 雷 达 的 内 涵考核要求:雷达遥感成像原理(理解)雷达图像的特点(掌握)激光雷达的含义(了解)第七章 热 红 外 遥 感 数 据教学要点:热红外遥感探测的原理、热红外遥感图像的解译、热容量制图系统、热红外遥感数据特征。 教学时

24、数: 2 学时教学内容:本章将主要介绍的是 615m 的热红外遥感探测的原理、热红外遥感图像与解译、热容量制图系统、热红外遥感数据特征及其应用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第 一 节 热 红 外 遥 感 原 理主 要 内 容 : 热 红 外 探 测 器 、 热 红 外 扫 描 、 地 物 热 特 性重 点 : 热 红 外 探 测 器 、 热 红 外 扫 描难 点 : 地 物 热 特 性第 二 节 热 红 外 遥 感 图 像 的 解 译主 要 内 容 : 热 红 外 扫 描 图 像 的 特 点 、 的 辐 射 定 标 、 成 像 时 间 、 成 像波 段 、 常 见 地 面 的 热 特 性 、 热 红

25、外 图 像 的 解 译 重 点 : 热 红 外 扫 描 图 像 的 特 点难 点 : 热 红 外 图 像 的 解 译第 三 节 热 容 量 制 图 系 统主 要 内 容 : 热 容 量 制 图 系 统 的 内 涵重 点 : 热 容 量 制 图 系 统难 点 : 热 容 量 制 图 系 统 的 内 涵第 四 节 Landsat TM 热 红 外 数 据 的 内 涵 和 特 征主 要 内 容 : Landsat TM 热 红 外 数 据 的 内 涵重 点 : Landsat TM 热 红 外 数 据 的 内 涵难 点 : Landsat TM 热 红 外 数 据 的 特 征第 五 节 热 红 外

26、遥 感 数 据 的 应 用主 要 内 容 : 区 域 地 质 、 水 文 地 质 、 地 热 调 查 、 土 壤 水 分 研 究 、 环境 污 染 监 测 、 灾 害 调 查 、 海 洋 调 查 重 点 : 热 红 外 遥 感 数 据 应 用 范 围难 点 : 热 红 外 遥 感 数 据 应 用 实 例考核要求: 热红外遥感探测的原理(了解)热红外遥感图像的解译(理解)热红外遥感数据特征(掌握)热 红 外 遥 感 数 据 应 用 (了解)第八章 高 光 谱 遥 感 数 据教学要点:高光谱遥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高光谱遥感独特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及在植被调查和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教学时数: 2 学

27、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高光谱遥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重点介绍了高光谱遥感独特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并给出其在植被调查和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节 高光谱遥感的内涵主要内容:高光谱遥感的含义、高光谱遥感与传统遥感的区别重点:高光谱遥感的含义难点:高光谱遥感与传统遥感的区别第二节 高光谱遥感的原理主要内容:高光谱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重点:高光谱遥感的基本概念难点:高光谱遥感的特点第三节 高光谱遥感的传感器主要内容:成像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重点:成像光谱仪的工作原理难点:成像光谱仪的工作原理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影像分析主要内容:影像立方体、光谱数据库、光谱匹配、混合光谱分解技术重点:影像

28、立方体、光谱数据库难点:光谱匹配、混合光谱分解技术第五节 高光谱遥感的应用主要内容:高光谱遥感在植被调查、地质调查的应用重点:高光谱遥感的应用范围难点:高光谱遥感的应用实例考核要求: 高光谱遥感的基本概念(了解)高光谱遥感与传统遥感的区别(理解)成像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掌握)高光谱遥感影像分析(掌握)高光谱遥感的应用(了解)第九章 遥 感 数 字 图 像 处 理 基 础教学要点:数字图像数据的主要存储格式、统计特征、输入输出的方式,几种常用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主要功能。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遥感数字图像数据一些基本知识,包括数字图像数据的主要存储格式、统计特征、输入输出的方式

29、,最后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主要功能。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节 遥感数字数据存储格式主要内容:遥感数字数据常用的 4 种存储格式重点:数字图像数据的主要存储格式难点:遥感数字数据常用的 4 种格式第二节 遥感数字图像输入输出方式及统计特征主要内容:图像输入与输出、数字图像的统计特征 重点:图像输入与输出的方式难点:数字图像的统计特征第三节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简介主要内容:常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一般功能重点:常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一般功能难点:常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特殊功能考核要求:数字图像数据的主要存储格式(掌握)数字图像数据的统计特征(理解)数字图像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方式(理解)常用的

30、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主要功能(了解)第十章 遥 感 数 据 预 处 理教学要点:遥感数据获取过程中产生的辐射畸变、几何畸变的原因和校正的方法,多幅遥感数据的拼接处理方法。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分析遥感数据获取过程中产生的辐射畸变、几何畸变的原因和校正的方法,多幅遥感数据的拼接处理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节 特征提取主要内容:特征提取的含义重点:特征提取的含义难点:特征提取的含义第二节 辐射预处理主要内容:辐射预处理的概念、大气引起的辐射预处理方法 重点:辐射预处理难点:大气引起的辐射预处理方法第三节 几何校正主要内容:几何校正的类型、方法、步骤、影像配准、地面控制点的选取重点:

31、几何校正的方法和步骤难点:影像配准、地面控制点的选取第四节 卫星影像的地图投影主要内容:卫星影像的地图投影的内涵重点:卫星影像的地图投影的内涵难点:卫星影像常用地图投影方式第五节 数据融合主要内容:数据融合的概念、类型重点:数据融合的概念难点:数据融合的类型考核要求:特征提取的含义(理解)辐射预处理含义及方法(掌握)几何校正的方法和步骤(理解)卫星影像的地图投影(了解)数据融合的概念、类型(理解)第十一章 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教学要点: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方法,如彩色合成、直方图对比调整、图像间算术运算、多波段压缩。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增强处理方法,如彩色合成

32、、直方图对比调整、图像间算术运算、多波段压缩。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节 彩色合成主要内容:彩色合成的原理重点:彩色合成的原理难点:彩色合成的原理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直方图对比度调整主要内容:调整直方图对比度的常用方法重点:调整直方图对比度的常用方法难点:调整直方图对比度的其他方法第三节 密度分割和灰度颠倒主要内容:图像密度分割原理重点:图像密度分割原理的含义难点:图像密度分割原理的内容第四节 邻域法增强处理主要内容:邻区法增强处理的方法重点:邻区法增强处理的方法的含义难点:邻区法增强处理的方法的内容第五节 图像间的运算主要内容:图像间的运算的内涵重点:图像间的运算的内涵难点:图像间的运算的运用第六

33、节 多波段压缩处理主要内容:多波段压缩的目的、方法重点:多波段压缩的目的难点:多波段压缩的方法考核要求:彩色合成的原理(了解)直方图对比度调整(掌握)密度分割和灰度颠倒(理解)邻域法增强处理(理解)图像间的运算(了解)第十二章 遥感图像的分类教学要点:遥感图像的计算机主要分类方法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分类的精度、辅助数据和其它相关问题。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方法,主要是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还简要介绍了其它几种的分类方法。最后分析了分类的精度、辅助数据和其它相关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节 遥感影像分类的内涵主要内容:遥感影像分类的内涵重点:遥感影像分类

34、的内涵难点:遥感影像分类的内涵第二节 信息类别和光谱类别主要内容:信息类别和光谱类别的含义重点:信息类别的含义难点:光谱类别的含义第三节 非监督分类主要内容:非监督分类的含义、特点、方法、步骤重点:非监督分类的含义、特点、方法难点:非监督分类的步骤第四节 监督分类主要内容:监督分类的含义、特点、方法、步骤重点:监督分类的含义、特点、方法难点:监督分类的步骤第五节 其他分类方法主要内容:其他分类方法的介绍重点:其他分类方法难点:其他分类方法的介绍第六节 不同分类方法的精度差异主要内容:不同分类方法的精度差异重点:不同分类方法的精度难点:不同分类方法的精度差异第七节 分类中应用的辅助数据主要内容:

35、辅助数据的含义重点:分类中应用的辅助数据难点:分类中应用的辅助数据的含义第八节 图像分类的相关问题主要内容: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受到的限制重点:图像分类的有关问题难点: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受到的限制考核要求: 遥感影像分类的内涵(了解)信息类别和光谱类别的含义(理解)非监督分类的方法、步骤(掌握)监督分类的方法、步骤(掌握)其他分类方法的介绍(了解)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受到的限制(理解)第十三章 分类精度评价教学要点:遥感影像分类中产生的精度问题及其评价方法,误差矩阵在遥感处理中的应用。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遥感影像分类中产生的精度问题及其评价方法,并说明了误差矩阵在遥感处

36、理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节 精度的概念和意义主要内容:精度的概念和意义重点:精度的概念难点:精度的意义第二节 分类误差的来源主要内容:同物异谱和同谱异物、混合像元以及不合理的预处理等因素重点:分类误差的来源难点:影响分类误差的因素第三节 误差类型和特征主要内容:误差类型包括位置误差、分类误差重点:误差类型难点:误差特征第四节 精度评价的方法主要内容:面积精度评价法、位置精度评价法、误差矩阵评价法重点:面积精度评价法难点:位置精度评价法、误差矩阵评价法第五节 误差矩阵的应用主要内容:误差矩阵表示的误差、正确率的概念、误差矩阵的定量评价、误差矩阵的比较重点:误差矩阵的应用难点:误差矩阵的定

37、量评价、误差矩阵的比较考核要求:精度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分类误差的来源(理解)误差类型和特征(理解)精度评价方法(了解)误差矩阵的应用(了解)三、推荐教材和参考文献推荐教材:遥感技术概论 ,张婷婷著,第一版,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 年。环境遥感模型与应用 ,陈晓玲、赵红梅、田礼乔主编,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年。遥感原理与应用 ,李小文著,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8 年。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李玲著,第一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年。高光谱遥感的多学科应用 ,童庆禧、张兵、郑兰芬主编,第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年。热红外遥感 ,田国良等著,第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年。参考文献:谭明艳、李程、李辉、张立杰, 基于 Landsat/TM 的深圳城市热岛时空变化特征研究A ,第 27 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 年。雷蓉、纪松、巫勇金,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影像道路自动提取方法J,地理信息世界,2010 年 01 期。吴涛,基于遥感技术的河口三角洲湿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D,上海师范大学,2010 年。 王金刚,遥感影像中道路的提取方法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编写负责人: 教研室主任: 分管副院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