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扬州农村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与思考贾 荣 荣 , 曹顺仙*( 南京 林业大学 , 江苏南京 210037)摘 要 基于南京林业大学 “关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 查问卷 ”的数据分析结果 , 分析了扬州农村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现状 , 并深入研究了其原因 ,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弘扬生态文明 , 建设美丽乡村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文明 ; 环境保护意识中图分类号 S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 2014) 17 05647 03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of Yangzhou ural Villagers Awareness of E
2、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IA ong-rong, CAO Shun-xian (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Questionnaire about ural Commun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Awareness“, the status of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ware
3、ness of Yangzhou rural villagers was analyzed, and the reasons were studied On thebasis of this, 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constructing beautiful countryside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基金 项目 江苏省 2013 年度普
4、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发达国家生态道德教育目标 、内容 、途径研究 ”( CXZZ13_052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贾荣荣 ( 1989 ) , 女 , 江苏扬州人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 。* 通讯作者 , 教授 , 博士 , 从事环境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 2014-05-191 调查研究概要11 调查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 “建 设 生态文明 , 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 把
5、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 融入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由此可见 ,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处于 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同时美丽中国的建设是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的 , 通过美丽家园 , 美丽乡村 , 美丽城市 , 美丽校园等建设逐步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 。在农村 , 只有普及生态环保教育 , 提高广大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 才能使村民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理念 , 践行环保的生活方式 , 从而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 。12 调查目的 、对象与方法 为了实现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 “
6、生态文明 ”建设目标 , 增强广大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利用学科优势 , 对我国部分农村社区开展 “弘扬生态文明 , 共建和谐社会 ”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 , 以此引导群众自觉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研究所用的数据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 “美丽中国行 ”社会实践小分队发放的 “关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问卷 ”。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扬州仪征市 刘集镇铁牌村和高彭村的农村居民 , 采取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 辅以访问调查及座谈交流 。调查共发放问卷 100 份 , 回收 93 份 , 回收率为 93%, 其中有效问卷 86 份 , 有效率为924%。问卷共设计
7、25 题 , 内容涉及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农民生态环保知识普及现状 、农民生态环保行为践行现状等方面 。2 扬州仪征刘集镇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现状问卷共设计 25 题 , 为方便分析 , 笔者选取问卷中最能反映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农民 生态环保知识普及现状 ”、“农民 生态环保行为践行现状 ”, 并对每方面选取 3 4 个题目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 , 一个乡村的生态环境现状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如果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强 , 那么就会践行比较环保的生活方式 , 就会自觉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但是如果当地村民的生态
8、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 , 他们就会觉得环境保护是环保部门或者政府应该完成的工作 , 与自己无关 , 所以在他们内心没有形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 因此就不会有保护环境的行为 , 农村生态环境不如人意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所以笔者首先统计分析的是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方面的问题 , 以此来反映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其次是农民生态环保知识普及现状和农民生态环保行为践行现状 。21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 表 1) 由表 1 题 1“您认为咱们村当前主要有哪些环境问题 ”结果可见 , 85%的农民选择 “固体垃圾污染 ”, 经过访问发现这些固体垃圾包括生活垃圾以及当地生产毛绒玩具的家庭所造成的工业垃圾
9、。10% 的农民选择河水污染 , 反映出仪征刘集镇的河水受到工业污染 。5%的村民选择空气污染 。总体来看 , 仪征刘集镇铁牌村和高彭村的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是河水污染 , 空气污染和固体垃圾污染 , 其中固体垃圾污染所占的比重最大 。题 2 关于 “村里垃圾箱 ( 池 ) 的维护情况 ”, 90%是由 “村里统一建设 , 统一收集清运 ”, 10% 的农民选择 “村里统一建设 , 村民自管 ”, 这说明当地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管理工作都做得比较好 。题 3 关于 “村里的公厕建设情况 ”结果 , 30%的村里 “有公厕 , 管理很好 ”, 70%的村里没有公厕 。经过我们的调查
10、走访发现 , 这与我们所主要调查的两个村的情况有关 , 其中一个村是进行新农村建设 , 村里集中建设的小区住房 , 因此设安 徽 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4, 42( 17) : 5647 5649 责任 编辑 胡剑胜 责任校对 况玲玲DOI:10.13989/ki.0517-6611.2014.17.031有公厕 , 而 另一个村是传统意义上的 农村 , 因此没有公厕 。但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 , 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是很完善 。表 1 仪征刘集镇农村生态环境现状题号 题目 A B C D1 您 认 为咱们村当前主要有哪些环境问题
11、河水污染 10% 空气污染 5% 固体垃圾污染 85% 林木破坏严重 02 如 果 村里有生活垃圾箱 ( 池 ) , 其维护情况是村民自建自管 0 村里统一建设 , 村民自管 10%村里统一建设 , 统一收集清运 90%其他 03 村里的公厕建设情况 有 , 管理很好 30% 有 , 但是很脏乱 , 无人管理 0没有 70%22 农民生态环保知识普及现状 ( 表 2) 由表 2 题 1“家里因使用农药 、化 肥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 ”, 50% 的人选择的是“不关注 ”, 表明半数农民没有生态环保意识 , 对于身边的环保问题采取的态度是不关注 , 这也表明农村的环境保护教育不到位 。题 2“您
12、认为随意弃置农用薄膜 、秸秆 ( 稻秆 ) 及禽畜粪便 ”的后果问题 , 55%的农民选择 “破坏了环境 ”, 这表明农民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也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 但是 30%的人选择 “没有想过 ”, 5% 的人选择 “无所谓 ”, 因此合计有 35% 的人对农村常见的环境保护问题不关注 , 这也是由环境保护教育不足所造成的 。题 3“您愿意深入学习生态环保知识吗 ? ”10%的人选择“非常愿意 ”, 50%的人选择 “愿意 ”, 因此从这个数据上可以看出多数人还是愿意去学习生态环保知识的 。题 4“您愿意去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吗 ? ”5%的人选择 “非常愿意 ”, 45%的人选择 “愿意 ”
13、, 25%的人选择 “无所谓 ”, 25%的人选择 “不愿意 ”, 因此可以看出有半数的人愿意宣传生态环保知识 , 也有半数的人对宣传生态环保知识持无所谓或者不愿意的态度 , 原因还是因为生态环保理念没有内化到每个村民的内心 , 所以他们没有形成保护环境的一种责任感 。表 2 仪征刘集镇农民生态环保知识普及现状题号 题目 A B C D E1 家里因 使 用农药 、化肥造成的影响有哪些使人畜饮用水变质 ,不能使用 10%使人畜饮用水受到影响 , 但 还 能 使 用5%使用 规 范 、保 护 得当 , 对人畜没有危害25%使用的是无害农药10%不关注 50%2 您认为 随 意弃置农用薄膜 、秸秆
14、 ( 稻杆 ) 及禽畜粪便破坏了环境 55% 没有破坏环境 10% 没有想过 30% 无所谓 5%3 您愿意深入学习生态环保知识吗非常愿意 10% 愿意 50% 无所谓 25% 不愿意 15% 非常不愿意 04 您愿意去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吗非常愿意 5% 愿意 45% 无所谓 25% 不愿意 25% 非常不愿意 023 农民生态环保行为践行现状 ( 表 3) 表 3 题 1“家 里 使用过的废弃农用薄膜 , 是如何处理的 ? ”可以看出 , 统计共有65%的农民对废弃的农用薄膜没有采用环保的方式进行处理 , 25%的农民家里不用薄膜 , 只有 10% 的农民将废弃薄膜交给薄膜收集站统一处理 。题
15、 2“家里收割后的秸秆 ( 稻秆 ) , 是如何处理的 ? ”65%的人选择 “直接把秸秆烂在田里做肥料 ”, 20%的农民 “家里没有秸秆产生 ”, 10%的人采用 “其他处理方式 ”, 5%的人 “使用秸秆烧饭 ”, 据了解 , 当地政府对在田里焚烧秸秆的情况查处比较严格 , 因此在这一问题中没有人选择 “在田里焚烧秸秆 ”, 这反映了惩罚制度对农民的约束力比较强 , 但是这种约束是由 “惩罚 ”这种他律所造成的 , 并不是农民自己内心的一种自律而形成的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题 3“家里禽畜养殖点 ( 场 ) 废弃物是如何处理的 ? ”45%的农民 “将禽畜粪便堆积做农田肥料 ”, 15%的
16、农民选择 “发酵禽畜粪便制造沼气 ”, 因此可以看出在处理家禽废弃物方面 , 农民还是采取了比较环保的方式 , 但是这一行为并不是他们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体现 , 而是为了节省相关开支 。题 4“在您洗衣服时 , 是否会使用无磷洗衣粉 ? ”45% 的人选择 “会使用 ”, 10%的人选择 “不会使用 ”, 45%的人选择“自己也不清楚 ”。因此由这题可以看出 , 在生活细节方面 ,农民没有一个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 这也是由于当地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到位所造成的 。3 仪征刘集镇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分析调查问卷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的现状 , 反映出仪征刘集镇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
17、意识比较薄弱 , 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31 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 环卫基础设施缺乏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 70%的村里没有公厕 , 这就反映了环卫基础设施的缺乏 。调研中发现有的地方政府和村组织在对全盘工作的安排上 , 重视经济发展 , 轻视环境卫生改善 。对农村环卫工作有所忽视 , 再加上国家 、集体在农村环卫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 , 致使很多村镇缺乏必要的基础卫生设施 , 如公厕 、垃圾运输车 、垃圾处理厂等 。即使有些农村有垃圾处理厂 , 但是因为设备设施的维护资金费用较高 , 财政支持不了 , 因此一些环保设施也就成为摆设 , 所以在村镇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环保资金
18、投入不足 , 环保行动无法正常8465 安 徽 农业科学 2014 年开展 。32 政 府 环境监管力度不足 , 缺乏有效奖惩制度 在调查走访中 , 笔者了解到对于在田里焚烧秸秆的做法 , 当地政府管理控制的比较严格 。因此在惩罚制度的作用下 , 没有农民在田里焚烧秸秆 , 政府的这一做法不仅体现了惩罚制度的威力 , 还体现了环境监管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性 。但是也可以看到 , 农村在环境保护方面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环境监管的制度 , 更没有相关的环保法律的约束与监管 , 所以没有“他律 ”的约束 , 农民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就会肆无忌惮地发生 。同时当地政府也没有对环境保护做得较好的家庭给予奖励
19、 , 因此农民对进行环境保护没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 。表 3 仪征刘集镇农民生态环保行为践行现状题号 题目 A B C D E F G H1 家里使用过的废弃农用薄膜 , 是如何处理的直 接 丢 在使 用 过 的田里 5%从 田 里 取出 后 随 意弃置 10%交 给 薄 膜收 集 站 统一 处 理10%混 同 生 活垃 圾 扔 进垃 圾 箱15%卖 给 收 废品的 35%家 里 不 用薄膜 25%2 家里 收 割后的秸秆 ( 稻杆 ) , 是如何处理的在 田 里 焚烧秸秆 0随 意 弃 置秸秆 0直 接 把 秸秆 烂 在 田里 做 肥 料65%交 给 秸 秆收 集 站( 厂 ) 0发 酵 秸
20、秆产生沼气 0使 用 秸 秆烧饭 5%其 他 处 理方式 10%家里没 有 秸秆产生 20%3 家里禽畜养殖点 ( 场 )废弃物是如何处理的加 工 禽 畜粪 便 生 产有机肥料 0建 立 禽 畜粪 便 收 集站 0发 酵 禽 畜粪 便 制 造沼气 15%将 禽 畜 粪便 堆 积 做农 田 肥 料45%随 意 弃 置禽畜粪便 0其 他 处 理方式 5%家 里 没 有禽 畜 养 殖点 ( 场 )35%4 在您洗衣服时 , 是否会使用无磷洗衣粉会 使 用45%不 会 使 用10%自 己 也 不清楚 45%33 政府宣传教育不足 , 农民缺少生态文明理念 在 我 们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发现 , 在农村生活
21、的村民基本都是 50 岁以上的老年人 , 他们的教育水平较低 , 加之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 , 因此很难有生态文明理念 。在调查走访中 , 发现绝大多数农民认为环保工作与自己无关 , 认为是政府及环保部门的事情 , 把环保工作置身事外 ; 有的农村居民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环保 , 为什么要环保 , 认为自己生活水平提高了能过上好日子就是他的现实追求 ; 只有少数较为年轻的居民认为环保工作是每一个人的职责 。村民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心 , 与当地政府对生态环保教育不足是有一定关系的 , 政府不仅要对领导干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培训 , 更需要把这种宣传与教育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灌输给每个村民 。4 弘扬生
22、态文明 , 建设美丽乡村的对策41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环保事业的财政支持 对农村政府来说 , 环保事业最大的绊脚石就是资金问题 , 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环保资金投入 , 但是对于环境日益恶化的农村来说 , 仍然是杯水车薪 。为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 必须积极贯彻实行城市反哺农村 、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 ,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环保投入 、引导机制 , 并充分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保事业 1。政府应在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卫生基础 设 施建设 , 重点加强农村自来水以及水污染处理系统 、垃圾处理系统 、农村改厕和畜禽粪便处理 、乡村绿化等的建设 , 加强农村环境健康危害
23、控制 ,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 。此外 ,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 充分考虑农民需求和生活习惯 , 同时做好维护和管理 , 要使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做到惠民 、便民和利民 。42 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 , 推进农村环保法制化 根据不同农村地区民风民俗和日常习惯的不同 , 环保工作相关部门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和合理的奖励机制 。同时密切关注当地村民的环境保护行为 , 对生态环保工作开展较好的农村居民要适时地进行奖励 , 以点带面扩大影响 , 激励农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 。同时对于破坏环境的企业和村民个人 , 也要有相关法律进行约束 。农村基层干部及环保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
24、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 , 不断提高自身环保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 努力做到敢执法 、会执法 、执法好 , 推进农村环保法制化 2。43 加 强 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和教育 , 促进生态文明理念普及化 、大众化 生态文明的建设首先就要求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但是由于广大村名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 接收知识能力不强 , 而且很少关心国家的方针 、政策 , 所以对于党和国家目前正在弘扬的生态文明并不是很理解 , 因此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加大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宣传 、教育使农民认识到我国农村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 , 养成人人懂环保 、人人都环保的整体环保意识
25、观念 , 从而自觉停止破坏环境的非理性行为 。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 , 还要选择恰当合适的教育方法 ,科普宣传的内容应该简单易懂又具有吸引力 3。同 时 , 宣 传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 切忌单一的说教灌输 , 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 , 充分利用电视 、广播 、横幅 、标语 、和村务公开栏等各种载体 , 进行多层面 、全方位的宣传和教育 , 强化人们的生态危机意识 , 引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 形成尊重自然 、热爱自然 、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 4。参 考 文献 1 何 淑 娟 , 吴惠敏 安徽农民生态意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 24 31 2 吴 海 燕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 2009( 4) : 23 26, 31 3 邱高 会 四川省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调查与思考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158 161 4 谷红 , 胡 遥虹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快生态江西建设 J 求实 , 2008( 2) : 59 61946542 卷 17 期 贾荣荣等 扬州农村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