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消息二则同步练习题姓名: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芜湖( ) 摧枯拉朽( ) 溃退( ) 荻港( ) 区域( ) 溃退( ) 逃窜( ) 锐不可当( ) 歼灭( ) 要塞( ) 绥靖( ) ( ) 阻遏( ) 管辖( ) 二、文学常识填空。(1)狭义的新闻专指 ,通常包括标题、 、 、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其“六要素”指何时、 、 、何事、 、 。(2)新闻的结构形式一般为 “ ”式结构,其表达方式以 为主,适当穿插 。(3)新闻,又叫_,它的结构通常包括_ 、_ 、_ 、_ 、_ 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_ 、_ 、_ 。(4)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_ 、_ 、_ 、_ 、_ 、_
2、 。(5)新闻的特点是观点 _ 、内容_ 、报道_ 、语言_ 。三、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它们分别属于新闻的哪一部分?有何作用?(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3)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四、探究。1. “新华社长江前线 1949 年 4 月 22 日 2 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2.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经营”能否换成“构筑” , “溃退”能否换成“败退”?为什么?3快速默读,找出 人
3、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六要素。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 4研讨: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五、达标检测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 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 )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 ),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 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请用一句话(不超过 20 字)概括文段的中心。2在原文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A、不料 剩下 顽固 消灭 B、不料 余部 顽强 歼灭C、不想 剩下 顽强 打败 D、不巧 余部 顽固 击退3第句中加点的“ 击溃”一词能否改为“击退” ,为什么?4第句中加点的“ 占领”一词与“控制”一词能否互换,为什么?等级: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