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导论 跨文化交际.ppt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9848430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论 跨文化交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导论 跨文化交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导论 跨文化交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导论 跨文化交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导论 跨文化交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关于跨文化交际,(一)界定跨文化交际对于有些人来似乎说是一个新词,可实际上,我们经常在从事跨文化交际,只是我们不自觉而已。例如:我们给外国游客指路、和留学生交往、阅读外国小说、看外国电影电视等等,都是不同形式的跨文化交际。所谓跨文化交际,即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的普遍性,从理论上分析,不同人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生活方式、受教育情况、信仰、性别、年纪、政治、经济状况、乃至爱好、性格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样,在交际时,说话人和受话人对信息的理解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人际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差异是程度上的,不是本质上的。 结论自然是:跨文

2、化交际中的双方的文化背景,可能基本相似,也可能相去甚远。文化距离可能大至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政治制度之间;也可能小到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区等等,乃至不同兴趣爱好的人们之间。 也就是说,所谓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是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维面,如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等等。,(二)跨文化交际学,1、学科起源 跨文化交际的事实是从古到今一直存在的,但是作为一门学科跨文化交际学,却是新兴的。 20世纪60年代是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高度发展的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空间距离大大缩短,各种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但是,空间距离的

3、缩小并不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文化距离或者心理距离可以瞬间缩短。与之相反,人们不能再用旧有的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来理解和解释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同时,文化差异滋生众多的交际失误、矛盾和冲突,反而使得人们的心理距离加大。在这些形形色色的矛盾和冲突的背后,不仅仅是利益或者领土的争夺,也不仅仅是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分歧,而更多的是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巨大隔阂。正是这些隔阂,使地球村的居民们虽然身在“咫尺”,却有如天涯之感。,跨文化交际学始于美国,美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其内部各种文化纷杂并存,跨文化交际学也正是在这片复杂的文化土壤里应运而生。 以美国人类学家Edward T.Hall为代表

4、的一些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现在学界也一致将他的著作The Silent Language(1959)当作这一学科的奠基之作。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学者们把研究重点逐渐从比较和分析不同文化交际中的差异转到研究跨文化交际动态多变的过程中去,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所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研究的内容日益丰富,研究方法也日臻科学。 理论研究和探索上的巨大进步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科发展的日渐成熟。,我国的情况,在我国,虽然早有重视语言和文化、语言和社会研究的传统,但现代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起步较晚,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外语界的学者和教师是国内首先接触到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批人。时至今日

5、,虽然越来越多的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加入到了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阵营中来,但是外语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仍然是我国跨文化交际学领域研究的主力军。,2、学科性质,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运用众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的交际行为、交际过程、交际规律、和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达到有效交际的交叉性和应用型的学科。,3、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我们知道, 不同的文化在文化取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方面都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文化碰撞、文化冲突、交际失误,总是难以避免的。 譬如: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时,十分重视变通、含蓄,可塑性是

6、他们的交际风格。但这样的社交风格放到美国文化里,则会与人不精确、模棱两可的感觉。在美国社会里,直言快语才是人们所崇尚的。又如,个人主义是美国社会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和一切活动的指导思想,而在中国则可能被认为是过度自私。,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比起这些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小误解,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文化取向,价值尺度,思维方式之不同,有时交际失误甚至带来悲剧性的结果。,一个故事,一名五十多岁的台湾男子在美国黑人区开了家干洗店,娶了一位中国大陆的年轻女子为妻不久前的一天,他们两岁的女儿发高烧,于是这位妈妈给孩子注射了从大陆带来的针剂。可是孩子的病情越来越恶化。着急的母亲没有钱,英语也很差,问了很多人才指导

7、美国有贫民医院可以免费看病。她哭着把孩子送进医院,医生询问了孩子的病情,很惊奇地指导这个中国母亲给孩子打过针,当然他们很想知道用的是什么药。由于语言不通,相互理解很困难,妈妈便回家拿回来她打的针剂。医生于是知道竟是过期的链霉素!,几天后孩子痊愈了。妈妈到医院接孩子,出乎她意料的是,医生不允许她带孩子回家,并且向法院控告她虐待孩子。法院决定暂时把孩子交给一家美籍华人监护起来。依据美国法律,这位妈妈必须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一切诉讼,如果输了,则会较长时间内失去自己的孩子,知道有证据说明她改正。而她最不利的证据就是她自己交给医院的那盒过期链霉素。这位母亲气愤之极,申辩说自己曾是赤脚医生,给许多农民看过病

8、打过针,为什么不能给自己的亲生孩子打针?但院方不明白“赤脚医生”,并坚持她没有医生执照因而没有处方权。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这位母亲面临了一项新的罪名骚扰罪,因为她不断打电话给当事人这则故事来自一本小说陪读夫人。情节或许有些极端化,但却是真实生活的体现。,中国人的隐私,就算在国人眼中,时代不同,对个人隐私的关注也不同。时下人们的隐私,多半与高科技有关。比如银行卡密码, QQ号,电邮地址,手机号码等等,要保护这些个人资料,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共识。 从前,八十年代,想不出有什么是隐私,有个户口本,但没听说有谁对户口本号码感兴趣。 凡事都有单位撑着,不管丢了什么重要证件,只要脑袋没丢,找单位开个证明

9、,再办一个就是了。再早一点,七十年代,在农村中学住校读书,七个人 睡一个大通铺,连个带抽屉的桌子都没有,更别提上锁了,毫无隐私可言。,美国人的隐私,对个人隐私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还是在到了美国之后。在美国,除了那些大家公认的身份认证,银行帐号等隐私之外,还有更多奇奇怪怪的属于西方人文环境的个 人隐私。,女士的年龄,众所周知,女士的年龄属高级隐私,不可直接打问,拐弯抹角套问也极不礼貌。然而近年来,尤其是在职场上,男士们对自己的年龄也是讳忌莫深。所以, “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岁数了?)这句英文算白学了,或者说不如不学,省得惹麻烦。,家庭电话号码,在美国,家庭电话号码是个人隐

10、私。有一阵子Tele-market(电话销售)大行其道,有人出钱收集住家电话号码,再雇专人不厌其烦的打电话,劝人买东 西,接受商业问卷调查等等,从中赚取佣金。后来,幸亏联邦政府出台了“Do not call list”(不要给我打电话名单),民众只要上网注册,就受法律保护,不会再接到骚扰电话,这才救众生出苦海。,家庭住址,家庭住址也是个人隐私,同时也是本地商家千方百计要收集的资料,不过这回没有电话那么幸运了。每天,邮递员都会送来一大堆印刷品广告,气喘吁吁地搬废纸运 垃圾,连健身房都不用去了。市政府体察民众苦情,发给每户一个巨大回收桶,底下带轮子,可以推着走,总算减轻了搬运之苦。,工资收入,美国

11、人的工资收入是隐私,即使是共事多年的同事,也不知道彼此的年薪待遇;个人的政治观点和参加的党派是隐私,对方不主动提及,千万不能询问; 个人的患病史以及上医院所产生的任何记录,包括医生开的处方,都是隐私,如医生未经本人许可,随意泄露,被告上法庭也是可能的。,考试成绩,在各种各样的隐私当中,最令本人不能接受的是美国公立学校对学生考试成绩的保护。换言之,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此人的隐私。班里和学校从不排分数名次,是 曰为保护成绩不好的学生,使其自信心免受打击。如此一来,每位家长就只能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报告,至于孩子的成绩相对于同学如何,那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个人隐私PK东方思维,最后,这西方文化的个人隐私权,还会到家里来挑战有着东方文化思维的父母。小ABC(美国出生的华裔)们长到十几岁,忽一日,孩子的房门上赫然出现“某某 的房间”的字样。 从此,进孩子的房间要先敲门,没说“请进”就推门的,属不礼貌之举。至于翻看他们的东西,再借一个百个胆儿都不敢,不想背那侵犯个人隐私的罪 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